杨式太极拳诠释-练习篇


一、金鸡独立|杨式太极拳诠释-练习篇





象形也。一手上托,一手下按,一 腿屈膝提起,一腿支撑独立,其姿势恰似金鸡独立, 故名。而武式、孙式作“更鸡独立”。《全体大用 诀》说:“单鞭下势顺锋入,金鸡独立占上风。”又 说:“提膝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说的是 敌以由上而下的着法向我击来,我应以下势,顺其 来势向下黏随,待其落空,即用黏随之手,借腰、 胯、膝三节前进之势,撩击其裆部;或以手向上挑, 闭托其手肘,同时提膝撞击其裆部;或以一腿抬起 即落,以脚跟猛踏跺其脚面,同时另一腿上抬,以 增加下踩的力量。使全身重力落在脚跟上,以全身 之力踏击敌脚,这就是“千斤坠”的著名用法,也 是独立势又名“千斤坠”的原因。金鸡独立前后动 作的衔接过程,从单鞭的高姿势,到下势的低姿势, 再到左右金鸡独立的高姿势。波起波落,波峰波谷, 形若波澜,吞吐汪洋,气势跌宕磅礴。此势也是一 招非常厉害、致对手死命的着法,纯系毒招,非不 得已莫轻易使用。



《太极拳体用全诀》说:“金鸡独立随势起,撩 撞闭踢任我为。”充分说明此势手、膝、足的用法是 变化多端的,是一着多用的招势,其主要的用法除 撩、撞、闭、踢外,尚有手的托、采、搂、按和脚



杨式pr诠释



__ 黑亭 一~练习篇



的踩踏。



有人在眉批“金鸡独立势”时指出:“此势本为 以膝盖冲击对方之裆部外肾。今云以脚尖踢去殊有未 合也,否则何以脚尖未往前出也。”后字敬请先贤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金鸡独立一势,根据杨澄甫早年演示的拳照来 看,肘与膝是相贴的,但晚年演此势则肘与膝离开 约数寸,杨南宗弟子曾昭然解释为:“盖其晚年胖 甚,腹大如鼓,膝提稍高未免太辛苦也。”笔者曾 以此说请教傅钟文老师,答曰:“杨老师所谓晚年 亦只五十左右,虽胖,但因长年练拳,还不至于肘 无法贴膝,也不至于太辛苦,这一点辛苦对练拳的 人算什么呀!只因不贴膝更自然,更顺势,更从心 而已,因而其晚年定型之拳照为肘不贴膝,应按此 演练。”



第五十九式左右倒撵猴



动作过程



(一)左倒撵猴



1. 右腿渐屈膝下蹲,腰微右转,左腿徐徐下落, 虚悬于右足前方。同时,右掌外旋,向斜后弧形上移 至约与肩平,掌心朝左前上方;左掌伸臂前移,略往 下沉,随伸臂外旋,掌心翻朝右后上方,,两掌心前后 遥对。眼关顾右掌向右后上移(图244、245 )。









图246图246






图246



图246



2. 身体渐左转朝向正 前方,左脚随势弧形后撤 ―步,稍偏左落下,先以 脚尖轻着地。同时,左肘 略沉,左掌稍沉抽;右掌 随沉肩弧形回收于右耳 侧,掌心斜朝左前,掌根 微坐。眼神随转体向前平 视(图246 )。



3. 身体继续左转, 左脚跟内收着地,全脚踏 实,左脚尖朝左前约



45°,重心渐移于左腿,随重心后移,右脚尖转向正



前方(东)。同时,随转体势左肘下沉,左掌微外旋,



图247图247






图247



图247



杨式诠样



向后弧形回抽至左胯旁, 掌心朝上,掌指朝前; 右掌微内旋,由右耳侧 向前推出,沉肘坐腕, 掌心朝左前,指高齐肩。 目平视前方,眼神关顾 右掌前推(图247 )o



其余动作过程同第 十七式左右倒撵猴(参 见图92?98 )o



谱诀、技术要领、用 法、注释说明同第十七式 左右倒撵猴。



第六十式



斜飞势



谱诀、动作过程、技术要领、用法、注释说明与 第十八式斜飞势相同(参见图99?101 )。



第六十一式提手上势



谱诀、动作过程、技术要领、用法、注释说明与 第十九式提手上势相同(参见图102、103 )o



第六十二式白鹤亮翅



谱诀、动作过程、技术要领、用法、注释说明与



第六式白鹤亮翅相同(参见图26?28 )。



第六十三式 左搂膝拗步



谱诀、动作过程、技术要领、用法、注释说明与 第七式左搂膝拗步相同(参见图29?33 )。





浏览41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