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诠释-练习篇


一、技术要领|杨式太极拳诠释-练习篇





1. 右腿下落时,左 图262






腿须渐渐屈蹲,以左腿的



屈蹲下沉,“送”右腿下落,并注意上体正直,以保 持身体平衡。手与足的动作也要协调、柔和而均匀。



2. 左腿提膝前迈时右腿要下蹲,要以右腿的 “沉” “送”左腿前迈,才能使前迈腿轻灵柔和。当 前迈的左脚经右踝内侧时,脚尖要有挑起之意,再前 迈则足尖须寓前踢之意。左足前进弓出、右腿后蹬、 腰胯左转、左手搂膝和右拳前击,须同步协调进行。 四肢发动,气行诸外,而内持静重,气屯于内,而外 现轻和,刚柔互运,阴阳相济。上下左右前后,相吸 相系相随。精神团聚,动作紧凑。做到眼到、身到、 手到、拳到、步到。神逸体静,心神内敛,手足开 时,心意与之俱开;手足合时,心意与之俱合。内外 臻合,浑然无间。



3. 拳谚说:“去时撒手,着人成拳。”指裆捶握 紧拳不可过早。握紧拳过早的主要原因是对拳势的用 法不够理解。右拳的出击是在左手搂后进行的,所以 握紧拳应在左手已搂、右松握拳弧形移至腰间时实 施,在此之前是不应握紧拳的。在十字腿后右掌弧形 向下经腹前左绕,变松握拳,至出击。“拳”有一个 逐步形成的过程,在着人之时成紧拳,拳的出击才能 恰到好处,才能充分显示拳的威力。



4. 右拳在向前打出之前,注意身体保持正直, 随打出势上体随之稍折腰略前俯,仍不可失中正之 势,不可低头、弓背、弯腰、凸臀。



其他技术要领参见第三十四式进步栽捶。



用法



接前势,如敌往回撤手时,我即将右足落下,同 时左足前进,屈膝坐实。此时,敌如用右足踢来,我 急用左手,将敌右足往左膝外搂开,右手随即握拳向 敌裆部击去。



注释说明



进步指裆捶,顾名思义是连续进步以拳直指 (击)敌裆部。杨式88式(国家改编套路)中原名 “搂膝指裆捶”,是以左右手的动作而命名的。



进步指裆捶是杨式太极拳以捶为名的“五捶”的 最后一捶,属下路出击之捶。传统的杨式太极拳,本 身就是一种搏击术,它没有攻击部位的限制,攻击的 手法无所不用,对敌的身体而言,它的攻击是全方位 的。但就武德的规范来说,所击的部位如是危险致命



杨式萨



w



的,应该慎用。



太极拳行拳定架,头顶项竖,立身中正,气沉 丹田,百骸自然安舒;神定意静,气血流注,劲力 柔运,身桩端正,立身平准,则自然活似车轮。然 指裆捶等打下路的拳,如完全维持正直的上体 点也不允许弯腰,则变得过于矜持,努气挺胸,生 硬僵直了,客观上也不允许如此。所以,我们既要 坚持“立身中正、中正不偏”的原则,又要有“神 自然得中、中正之偏”的灵活。在保持中定、内劲 中正不偏的原则下,个别动作,如栽捶、海底针、 指裆捶等,因进击敌下路的客观需要,只要保持百 会、中极和会阴一气贯通,上体前俯幅度不大, “中正之偏”还是允许的。但不能因此而炮制“斜中 求正”的理论,任东歪西斜的拳势在拳路中横行, 这就是沈寿老师所说的“歪斜摇摆赖拳相” “功夫 越深,拳架越歪” 了,也就是拳谚所说的“点头哈 腰,传授不高”。



进步指裆捶右拳的打出,有向前、向下或向前略 向下打出说,有向前打出说。而李雅轩老师则认为: “此指裆捶是意在击裆部外肾(即睾丸),但外肾位于 裆内下垂者,皆以右拳由下后向前上崩打方顺劲易 中,如由后上往前下指打,则不相照也。”故其持向 前上崩打说,并且否定了向前、向下(包括略向下) 打出说。从静态分析,这个说法应该是正确的。但由 于进步前击,左腿弓,右腿蹬,身法自然落胯下沉, 右拳向前打出,实际就能达到“向前上崩打,顺劲易 中”这一目的,所以三说之中,惟有向前打出说是正



确的,不必刻意由下后向前上崩打了,否则反显别 扭,劲既不易顺,亦不易击中。



或说《各势白话歌》不是有“指裆捶儿向下打” 句吗?怎么能说向前、向下打出说不对呢?此歌向下 打是指指裆捶的用法是打击敌下路。《太极拳体用全 诀》说的“进步指裆捶下路,搂腿寸靠把裆指”,前 句就是向下打的最好注释,而后句则说明此着法在太 极拳挪、捋、挤、按、采、冽、肘、靠、左顾、右 盼、定等十三势中应占一个靠字。即指如我用指裆捶 法,手臂被对方采捋住并向下捋带时,顺势进步用肩 头直奔对*方胸部靠击,同时实施搂腿及指裆捶。《全 体大用诀》亦说“指裆捶下靠为锋”,说的是同一个 道理。



进步指裆捶势,主要有两个动作,左手的搂及 右手的握拳前击,并连续进两步。动作要求连贯, 上下相随。特别要定心、静气、用意,未动之时, 守中气、绝杂念、蓄眼神、凝耳韵,慎静而专心致 志,心静意正,心平气顺,心境闲怡,含而不露, 淡远平和,思绪意念不起波澜,处于一种无思无虑 的状态。既动之后,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用意念 来指导每一动作的进行,即神为主帅,身为驱使, 使体势神情相衔,形质性灵溶贯。缓缓然,左手弧 形搂抹,有太阴之阴柔温厚;浩浩然,右拳向前打 出,有太阳之阳刚雄健;连续进步,左弓腿,右蹬 腿,身桩端正,巍巍乎,如崇山雄峙;心动形随, 意发神传,显露进步指裆捶的静穆舒展,庄伟雄沉, 气势磅礴的特质。




杨式杨式一、上步揽雀尾一、上步揽雀尾动作过程






杨式



杨式





浏览28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