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4


三十七、陈氏太极单刀|陈氏太极拳4





刀是武术器械的一种,由古代兵器演化而来。拳谚云:“刀如猛虎,剑如飞凤。”这既是对单 刀风格特点的简单概述,又是青少年喜爱刀术运动的主要原因。下面,我们将在学练太极拳的基 础上,进行陈氏太极单刀学习,并进一步提高陈氏太极套路运动的水平,感受刀术的运动乐趣,促 进身心健康发展。



学习目标



0 通过陈氏太极单刀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学 练陈氏太极拳械的兴趣,并加强武德教育。



0 掌握陈氏太极单刀的整套动作,基本技术和动 作要领,并能体现陈氏太极刀法的身催刀动、 刀领身转、气势勇猛、弹抖发劲、窜蹦跳跃的运 动特点。



0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意志坚定、勇于进取的优 良品质,增强安全意识。



A学前自我评价与思考



1 .你知道怎样抱刀和握刀吗?



2 .你知道抱拳礼的含义吗?



3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刀与剑的不同运动 风格特点吗?




A学习内容与学法提示



陈氏太极单刀原套路只有13个动作,故称十三刀。后经陈 照丕完善,在原套路的基础上增加了 9个动作,成为现在陈家沟 所流传的太极单刀套路。其特点是短小精悍,势势用法逼真。它 的滚、扎、拦、劈、砍、撩、截、缠、抖、架、抹、挑等多种刀法,真正体 现了陈氏太极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蹿蹦跳跃、松活弹抖、沾黏连 随、缠绕落空的特点,确有刀如猛虎、力劈华山之势,并兼有短兵 长用之法。



在练习时,要求手、眼、身法、步要密切配合,一动全动、劲力 连绵不断、完整一气,刀法清晰、用意明确、合乎规范。 后;




第 一势 单刀起势 第十二势 拨云望日
第 二势 护心刀 第十三势 左拨草寻蛇
第 三势 青龙出水 第十四势 右拨草寻蛇
第 四势 风卷残花 第十五势 青龙出水
第 五势 白云盖顶 第十六势 风卷残花
第 六势 黑虎搜山 第十七势 雁别金翅
第 七势 苏秦背剑 第十八势 夜叉探海
第 八势 金鸡独立 第十九势 左翻身砍
第 九势 迎锋滚闭 第二十势 右翻身砍
第 十势 腰斩白蛇 第二十一势 白蛇吐信
第十一势 日套三环 第二十二势 怀中抱月
第 一势 单刀起势 第十二势 拨云望日
第 二势 护心刀 第十三势 左拨草寻蛇
第 三势 青龙出水 第十四势 右拨草寻蛇
第 四势 风卷残花 第十五势 青龙出水
第 五势 白云盖顶 第十六势 风卷残花
第 六势 黑虎搜山 第十七势 雁别金翅
第 七势 苏秦背剑 第十八势 夜叉探海
第 八势 金鸡独立 第十九势 左翻身砍
第 九势 迎锋滚闭 第二十势 右翻身砍
第 十势 腰斩白蛇 第二十一势 白蛇吐信
第十一势 日套三环 第二十二势 怀中抱月动作名称动作名称第一段










一势



单刀起势



第十二势



拨云望日







二势



护心刀



第十三势



左拨草寻蛇







三势



青龙出水



第十四势



右拨草寻蛇







四势



风卷残花



第十五势



青龙出水







五势



白云盖顶



第十六势



风卷残花







六势



黑虎搜山



第十七势



雁别金翅







七势



苏秦背剑



第十八势



夜叉探海







八势



金鸡独立



第十九势



左翻身砍







九势



迎锋滚闭



第二十势



右翻身砍







十势



腰斩白蛇



第二十一势



白蛇吐信



第十一势



日套三环



第二十二势



怀中抱月







一势



单刀起势



第十二势



拨云望日







二势



护心刀



第十三势



左拨草寻蛇







三势



青龙出水



第十四势



右拨草寻蛇







四势



风卷残花



第十五势



青龙出水







五势



白云盖顶



第十六势



风卷残花







六势



黑虎搜山



第十七势



雁别金翅







七势



苏秦背剑



第十八势



夜叉探海







八势



金鸡独立



第十九势



左翻身砍







九势



迎锋滚闭



第二十势



右翻身砍







十势



腰斩白蛇



第二十一势



白蛇吐信



第十一势



日套三环



第二十二势



怀中抱月



动作名称



动作名称






第一势单刀起势 第二势护心刀 第三势青龙出水



第四势风卷残花
第五势白云盖顶



第一势单刀起势



左手抱刀图



预备(图2 - 1) 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左臂抱刀垂于身体左 侧,虎口朝下,刀刃朝前,刀尖朝上,刀背贴靠前臂。右手五指自然并 拢,垂于身体右侧,两眼平视前方。(面南背北)



口令1(图2-2、3) 上体不动,两腿屈膝下蹲;同时重心右



移,左脚跟抬起,脚掌点地。



口令2(图 2 -4) 动。



口令 3(图 2-5) 立身中正Q



左手屈腕,食指和中指 自然伸直贴住刀柄,大拇 指、无名指和小指握住刀 盘,使刀背贴靠左臂垂立于 身体左侧,刀刃朝前。



口令4(图 2 -6)



左脚向左横开半步与肩同宽,上体保持不



重心移于两脚之间,两膝微屈松跨,上体



两臂由身体两侧经前向上缓缓抬与肩平,



刀首朝前,刀尖朝后,两眼平视前方。



口令5(图2-7) 两手缓缓下沉至小腹两侧,同时两腿缓缓



下蹲,刀尖朝后方,右掌心朝下,两眼平视前方。



右手握刀图



图2-4 图2—5 图2—6 图2-7



要点:头脑清净,意识集中,松跨屈膝,心气下沉。















图2-8图2-8图2-9图2-9图 2 -10图 2 -10图 2-11 图 2-12图 2-11 图 2-12太极单刀基本刀法滚法:右手握刀, 左手按刀背,向左、右 推转。抹法:右手持刀 直臂前平举,刀刃向 左(右)弧形抽回,仍 收于前臂内侧。架法:刀刃朝上, 由下横向上为架,刀 高过头,力达刀身。挡法:刀尖或刀 首下垂,用刀刃将对方 击来器械挡出为挡。挑法:刀背由下 向上为挑。扎法:刀尖向前 直刺为扎,力达刀尖, 臂与刀成一直线。抖法:右手握刀, 平向前或向侧刺出,跨 步,前刺,结合腰裆劲, 力达刀尖为抖法。劈法:以刀刃由 后向上、向前向下的 连续动作为劈。砍法:刀刃向左 下、向右斜劈。撩法:刀刃由下 向上抡为撩,力达刀 刃前部。截法:右手持刀, 臂内旋,刀刃斜向下 截至身体右侧,力达 刀刃中前部。缠法:右手持刀, 右臂内旋上举,刀尖 下垂,刀背沿左肩贴 背绕过右肩,向左扫 至左肋,刀刃向外,刀 尖向后。太极单刀基本刀法滚法:右手握刀, 左手按刀背,向左、右 推转。抹法:右手持刀 直臂前平举,刀刃向 左(右)弧形抽回,仍 收于前臂内侧。架法:刀刃朝上, 由下横向上为架,刀 高过头,力达刀身。挡法:刀尖或刀 首下垂,用刀刃将对方 击来器械挡出为挡。挑法:刀背由下 向上为挑。扎法:刀尖向前 直刺为扎,力达刀尖, 臂与刀成一直线。抖法:右手握刀, 平向前或向侧刺出,跨 步,前刺,结合腰裆劲, 力达刀尖为抖法。劈法:以刀刃由 后向上、向前向下的 连续动作为劈。砍法:刀刃向左 下、向右斜劈。撩法:刀刃由下 向上抡为撩,力达刀 刃前部。截法:右手持刀, 臂内旋,刀刃斜向下 截至身体右侧,力达 刀刃中前部。缠法:右手持刀, 右臂内旋上举,刀尖 下垂,刀背沿左肩贴 背绕过右肩,向左扫 至左肋,刀刃向外,刀 尖向后。









图2-8



图2-8



图2-9



图2-9



图 2 -10



图 2 -10



图 2-11 图 2-12



图 2-11 图 2-12



太极单刀基本刀法



滚法:右手握刀, 左手按刀背,向左、右 推转。



抹法:右手持刀 直臂前平举,刀刃向 左(右)弧形抽回,仍 收于前臂内侧。



架法:刀刃朝上, 由下横向上为架,刀 高过头,力达刀身。



挡法:刀尖或刀 首下垂,用刀刃将对方 击来器械挡出为挡。



挑法:刀背由下 向上为挑。



扎法:刀尖向前 直刺为扎,力达刀尖, 臂与刀成一直线。



抖法:右手握刀, 平向前或向侧刺出,跨 步,前刺,结合腰裆劲, 力达刀尖为抖法。



劈法:以刀刃由 后向上、向前向下的 连续动作为劈。



砍法:刀刃向左 下、向右斜劈。



撩法:刀刃由下 向上抡为撩,力达刀 刃前部。



截法:右手持刀, 臂内旋,刀刃斜向下 截至身体右侧,力达 刀刃中前部。



缠法:右手持刀, 右臂内旋上举,刀尖 下垂,刀背沿左肩贴 背绕过右肩,向左扫 至左肋,刀刃向外,刀 尖向后。



太极单刀基本刀法



滚法:右手握刀, 左手按刀背,向左、右 推转。



抹法:右手持刀 直臂前平举,刀刃向 左(右)弧形抽回,仍 收于前臂内侧。



架法:刀刃朝上, 由下横向上为架,刀 高过头,力达刀身。



挡法:刀尖或刀 首下垂,用刀刃将对方 击来器械挡出为挡。



挑法:刀背由下 向上为挑。



扎法:刀尖向前 直刺为扎,力达刀尖, 臂与刀成一直线。



抖法:右手握刀, 平向前或向侧刺出,跨 步,前刺,结合腰裆劲, 力达刀尖为抖法。



劈法:以刀刃由 后向上、向前向下的 连续动作为劈。



砍法:刀刃向左 下、向右斜劈。



撩法:刀刃由下 向上抡为撩,力达刀 刃前部。



截法:右手持刀, 臂内旋,刀刃斜向下 截至身体右侧,力达 刀刃中前部。



缠法:右手持刀, 右臂内旋上举,刀尖 下垂,刀背沿左肩贴 背绕过右肩,向左扫 至左肋,刀刃向外,刀 尖向后。





浏览75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