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大成拳


二、第五阶段:大成拳的创立|真正大成拳





王彦斋先生因缘自幼从郭云深(史称郭先生“半步崩拳打天下”) 习形意拳,年少无欲、幼功纯正,敬师若父,得郭老倾囊相授,经十 年磨砺,功臻大成。年仅二十,已秀出于众。著名武术家、武术史家 金警钟先生的《国术名人录》曰:“能深入形意三摩地者,只王一人 而已J王荽斋弱冠之年走出家乡,遍访大江南北,所遇拳家众多,拳 理拳技更达炉火纯青,旷古通今之境,他针对当时花法武术积重难返 之势,大力阐扬“改造生理,发挥良能”,“拳本无法,有法也空,一 法不立,无法不容”等拳学理念,并形成了站桩、试力、试声、摩擦 步、推手、断手等系统的有别于形意拳的新拳学,因效验显著、养练 合一、体用兼备,故从者如流,高手辈出。20世纪40年代,王荽斋 先生使该系统更加完善,其系统性、实效性、可操作性,更得以强化, 友人学人谓其集武术技击,养生健体之大成,故赠名大成拳,并得武 林确认。



综上所述,可以这么说,大成拳是几千年来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 创造,然后才是王彦斋的创造。换句话说,大成拳的形成,是中华武 学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而王彦斋先生是这个领域内首屈一指的专家 和学者,他作出了革命性、开拓性贡献。大成拳也因而进入了中国武 术发展史的新阶段(或称高级阶段)。



大成拳从既定套路中摆脱出来,走出了花法的迷惑,完全超越了 “一拳一脚,一刀一枪”的层次和境界,他着眼于人体良能的开发和搏 击运动能力的培养,着眼于技击原则的应用(当然,大成拳之技击原 则的运用必须以人体良能的成功开发为基础和前提)。其拳学理念和训






王梦斋先生站独立桩



练方法,较之以往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学人从之,效果惊人,不但王 3斋先生本人先后轻取薛颠、英格、八田、渡边、杰姆士、泽井健一、 大山倍达等中外技击顶尖高手,获得了 “天下武艺二分半”的盛誉。其 传人也出类拔萃、身手不凡、名手众多(如张恩桐、卜恩富、赵道新、 韩星樵、韩星垣、张长信、高振东、姚宗勋、王斌魁、李永良、窦世 明、李永宗、杨德茂、魏竟成、常志朗、王选杰、李荣玉、郭贵志等), 其中王选杰、张恩桐、常志朗、李荣玉四位先生颇具代表性,使大成 拳渊源承续,发扬光大。



王英斋先生所创拳学,乃是以形意拳的均整笃实之力为基础,吸 收了太极拳的沾、粘、连、随四大要点和柔化之力,吸收了少林拳法 中的立禅功,揉以八卦掌舒展的身法和灵活多变的步法,融会贯通,冶 为一炉,遂成大器O其中形意拳的均整笃实之力是指桩功及直进步法,



太极的柔化之力指试力及推手,八卦的灵活身步指圈步、相关步法及 单操手,少林拳立禅功指与浑圆桩相似的桩功。



注:据先师王选杰先生谈,王若斋先生曾在四川遇到川水道人陈 方舟,又曾在福建见识鹤拳,受益良多。下面将李刚先生发表于《武 林》的《意拳与福建鹤拳》一文收录于本书,以供大成拳史研究者参 考。至于有关二拳的技术关系问题,诚望鹤拳专家发表高见。



中国香港?李刚





浏览62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