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捶-陈式太极拳第二路


一、第三十六式 闪通背(右转退右足 西 图263?265)|炮捶-陈式太极拳第二路





动作一:(吸气)腰胯右转;右手内旋向右上划弧,掌心向 南,举于头右前侧,掌根距头约四横拳。



动作二:(呼气)在腰右转同时,左足上半步横踏,右足尖 外撇,两足站在平行线上,落胯塌腰,成骑马步;同时,左掌力 点在掌根外侧,往左胯外侧一捌;右手配合向右上一采,成右 上、左下对拉式;眼视左前下(图263)。






动作三:(吸气)腰胯右转,左足尖内扣,重心移左腿,、胸 腹中线对向右前约45。,右足跟贯劲轻贴地向内划弧收到左踝内 侧,相距约二横拳;同时,右手外旋向右前采下,手与肩平,肘 屈沉;左手向左上划弧,举至左耳侧,掌心向右前,拇指距耳约 一横拳,指上扬,肘屈沉;眼移视右前(图264)。



动作四:(呼气)右足继续向右后划弧一大步,落点时用拖 劲震足作声或用意贯劲于足跟足掌,落地无声,落胯塌腰,成前 三后七的左丁八步;左胯与右胯同时沉住,胸腹中线对向右前约 45。;同时,右手向右下划弧采按,掌根沉住,掌心向下,指尖 向前,掌根距右小腹前侧约一横拳;左手劲点在掌根,向前下按 切,沉肘坐腕,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掌根距左小腹前侧约四横 拳;前后足的横向距离约与肩同宽;眼平视前(图265)。






图264 图265



, 说明事项: ;



L陈氏两仪堂本拳械谱中,长拳有“回头闪通背”,头套有



“闪通背”,二套有“通背”。



2.炮捶中原来没有“闪通背”。陈发科老师所传有三个“海 底翻花”,余将“白蛇吐芯”后之“海底翻花”改为“闪通背”, 以丰富炮捶之拿、跌方法。



注意事项:



1 .动作一、二为拧腰变脸,猛按对方胯根之跌法,动作须 柔活,身、手、步要协调,一时俱到。



2 .动作三、四转身要柔活圆转、不僵不滞,左腿支撑要稳 固,两肩松沉,但不可有高低。在腰裆劲的主宰下,右足落点与 右左手的采按要一时俱到。



3 .动作轻灵而不飘浮,沉着而不僵滞。看似极柔,其实极刚。 看似极刚,其实极柔。行气运劲,达于四梢(即两手尖、两足尖)。



技击作用:



1 .动作一、二为插裆按胯跌法,须动作螺旋,猝然发劲, 动短劲长,方能伸手见跌。



2 .动作三、四为“闪通背”拿摔之法,近似摔跤中之倒口 袋摔跌法。“闪通背”擒拿摔跌法,进步插裆,拿住对方手腕, 肩挑其肘节,臀一蹶,身一俯,两手下摔,使对方从我背上摔跌 下去。古法实战中,这一背摔将对方腕节、肘节、肩节都折裂, 这是决死生于俄度的技法,不可轻用。今天宜采用摔跤中“倒口 袋”法,以摔人而不伤残对方肢体为原则。





浏览57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