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型的变化和移动就是拳术中的步法。梅花螳螂拳的步法 有跟步、垫步、进步、退步、转林步、踏花步、玉环步、蹿跳 步、小蹿步等。
梅花螳螂拳的步型双腿屈而不展,步法也离不开其步型的 特点。它总是屈腿前进,弯腿后退,屈腿左闪,弯腿右挪。无 论进退转换,左冲右撞,它快速轻巧,稳健有力,脚似生根, 给人以难拔之感。在击打或运动时,能和激烈而密集的手法紧 密协调地配合,做到“手动步动,步动手动”,上下如一整体。
拳论中说“提步入手,举手而步随之”,即指此而言。步法和 手法的速度是相互推动的。步快手要快,手快步要疾,二者慢 一不可。步法的运动,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前进时有后退之 备,后退时有前进之念。
梅花螳螂拳的腿法分明、暗两种。提腿制敌的方法称明 腿。明腿起要快速有力,落要轻灵而疾速。拳谚说:“腿要生 风,腰、胯、膝必松J松不是自始至终不变,它与紧互相交 替,力爆发之前要松,爆发的一瞬间要紧。如果始终松而不 紧,爆发力即达不到最佳效果。
梅花螳螂拳的运动中,脚尖有时内扣,有时外撇,膝关节 有时左缠右旋,有时左撞右顶,这些动作和手臂紧密配合起 来,实战时能将敌方击伤或摔倒。这些和手臂相配合的脚尖和 膝关节的活动称为暗腿。不识者看不出是腿法,而误认为是一 种步法。暗腿的使用必须有手臂的配合,否则不能发挥威力。 它的用劲方向总是和手臂发力的方向相反。
配翔路
《拳论?螳螂之体篇》:“四面旋绕,上下旋转J是指手臂 运动的路线和劲路的形象而言。太极梅花螳螂拳的活动,手臂 处处以弧形或环形为主,在弧形或环形的活动中,手臂的自身 还要做着内旋或外旋运动。胸和腰也要密切配合手臂做扭、 拧、缠、旋、转等复杂的动作,使整个身躯一动全动,劲力节 节贯串,顺达于力点。
第二章第二章手臂直来直往是一种机械运动,不能将敌方的劲力化小或
第二章
第二章
梅 花 螳 邺 拳上梅 花 螳 邺 拳上化了,搏斗时往往形成比力现象。假如自己的力量小,就会被 大力所压倒。如果手臂处处走弧形或环形路线,并按照需要做 螺旋运动,就能克服因力小而被压倒的现象。这就是武术中所 说的“四两拨千斤”。
梅 花 螳 邺 拳
上
梅 花 螳 邺 拳
上
太极梅花螳螂拳的劲路是汲取了太极拳的精华而成,练拳 时一定要注意“太极”二字的特点。
浏览40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