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拳真谛


一、心意学的养气方法|心意拳真谛





1 .呼吸法



(1)正常呼吸



所谓正常呼吸,是指在运气养气的过程中,按平时人的正常 呼吸一样,用肺呼吸,即鼻子吸进新鲜空气到肺部,肺部扩张;呼 气时,肺部收缩。但心意拳的正常呼吸也要闭口叩齿,吸气时舌 顶上腭,搭鹊桥,通气路;呼气时,舌顶下腭,气往下沉。通过这样 吸气呼气,把肺中的气通过腹部隔膜的压缩和过滤,下送到腹部 丹田中,这是第一步练功法。



(2)反呼吸



所谓反呼吸,是指与人的正常呼吸方法相反。这种呼吸是逆 式呼吸,即用鼻子直接将气吸到腹部丹田中。练气养气时,鼻子 一吸,腹部凸出;一呼,腹部凹进去。也是吸气要舌顶上腭,呼气 要舌顶下腭,反呼吸则是第二步练功法。



(3)体呼吸



所谓体呼吸,是心意拳的上乘练气方法,是指练功者在练功 时呼吸次数减慢,好像没有呼吸一样,尽量用身体的七窍和全身 的毛孔去进行呼吸。这种呼吸,始终舌顶上腭,不要再将舌头放 到下腭,但要做到杂念去除,妄想斩断,无思无虑,气沉丹田,若 有若无,意气绵绵。



2 .意守



心意拳的内功可以不分时间、地点,行、走、坐、卧随时随地 地练习。可利用乘车,或者工作的休闲时间练功。这种练功就是 利用休息将眼睛闭一下,意守在丹田部位,不思不想,静心静气, 守一会是一会,练一分功得一分道,这就是意守。古人云:“行、 走、坐、卧任呼吸,意守丹田筑根基;闭口叩齿学龟息,修身养性 神还虚”。这就是修一时之心,练一时之道;守一分之功,有一分 之功,每天24小时,时时可练功,分分可得道。心意、心意,有心 存意即是练功。



3 .姿势



练功中,不管是在做调息(一呼一吸为一息)还是意守,都要 注意身形和姿势。力争做到不论是行、走、坐、卧身体的脊柱骨都 要保持正直,不得有前俯后仰、左歪右斜的形态。要注意头顶项 竖,两耳垂对两肩,鼻子中对腹中,下对脐部(丹田)。只有身体正 直,才能气路畅通,贯满全身,练功日久,自会丹田充实,元气充 足,全身轻灵,精神抖擞,身强力壮,精、气、神充沛,在与人搏击 时,何惧不能制人而胜敌。






国木丝圭



国木丝圭



第二干 a意学?桩功功法



《拳谱》日:“未练拳,先站桩。”这是我们中华武术各门各派 都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普通法则。心意拳之所以勇猛狠毒、攻势凌 厉、进攻性强,是因为心意拳有“步步不离鸡腿,势势不离虎扑, 把把不离鹰捉”的坚实桩功。其桩功功力的深厚,是与练心意拳 的桩法分不开的。我们知道心意进究阴阳、动静……而心意拳的 站桩就是训练心意拳家的静力运动。所谓静极生动,动中求静, 就是说站桩是对人体相互交替作用的锻炼。



《心意拳谱》日:“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这如山岳就是 要求练习心意拳者心须要有一个扎实的根基,这就如同我们在 日常生活中起房盖屋都需要有很好的根基一样。没有很好根基 的人是不堪一击的,而有了很好的根基,对方想将我击倒却不是 容易的。练习心意拳者在练拳之前要首先站好桩功。长期的桩功 磨炼,锻炼意志,强壮身体,达到气存丹田,精、气、神充足;只有 站好桩功,才能陶冶情操,修养武德,培养毅力,才能起到修身养 性、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作用;只有具备了坚实的桩功,敌击 我,我宿然不动,我击敌人,若摧枯拉朽。



什么是桩功呢?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入地为桩,心意拳的十 大真形就是十个桩功。当然,桩功有静桩和活桩。静桩就是练功 者站桩时是以静为主;而活桩就是活动的。



桩功的锻炼,须持之以恒,功夫愈深,其基功愈深。这就像树 一样,树愈大其根愈深;树愈小根愈浅,很容易拔掉。站桩道理也 一样,多站一天桩,就等于多练一天功,功到艺自成。



心意拳真谛






图3-1图3-2









图3-1



图3-2



现将心意拳术的几个桩法介绍如下:





浏览94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