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定步单手推法

太极拳推手的定步单手推发技巧,在实用太极拳技法中占 有很重要的一环。占往今来,髙手们多以单手定输贏,接手发 放仅在瞬间。正确掌握定步单手推发技巧,是走向推打实战的关键。

甲乙双方(甲为长发者,乙为短发者,下同)同时迈出右 脚,两脚内侧相距约一脚长距离,脚尖朝IE前方;二人右手腕 相搭,髙与肩平,左臂均侧架于左侧,约与肩齐(图37)。

图片28

要领:_:人搭手,抢占形胜之地。此处甲右手压于乙右腕 上方,为有利之形。二人均屈膝半蹲,成高坐步。重心落于两 腿间,但应稍偏后腿。同时要头虚领,肩下沉,肘下垂,腕下 塌,腋半虚,臂半圆。甲右手掌应有前探下按之意.乙右手应 有上棚回捋之意。双脚踏地,气沉丹田,周身松灵沉稳。

这里特别提出,搭手或今后的推打跌放姿势应力求保持前 面站桩功框架,做到一动无有不动的整体运动。因此,此处闲 置之左手井不闲置,要侧架前举,处于随时应敌的临战状态, 这是形不破体的明显特征。二人相搭之右手,要一触即松,不 要使大劲,也不可没有捆劲,如打足气的轮胎,有圆扩外律的 作用。要通过皮肤的接触感知对方的力董与作用,这就是14体 松点紧”的体现。

二、基本平推化

甲平推乙甲以右手直接向前 推按乙胸,乙向后缩 身,右臂屈肘接引甲右 手(图38)。要领:因甲抢占了 形胜之地,故甲在“得 势”的情况下进攻乙,即所谓“夺位放人'要向乙胸部中轴钱推 击。甲在施按劲推发乙 时,腰须向后撑圆,以

 

松腰坐胯、拔背松肩之势向前按去,本身形成对开之劲,乙必 须以右背的棚劲缓冲甲右手的推按劲。要不即不离,不顶不 丟,不要硬顶,亦不可太软,使甲推按之右手不能贴近自己前 陶,又不能迅速推人,借以给自己争取出迂回引化、转而出招 的时间和余地。乙要向后坐身,但不可后仰,同时要向右或向 左旋腰缠臂来引化。向左或向右旋转腰须根据对方推按之劲的 偏斜情况来定。

图片29

两人脚尖、脚跟均不可离地,甲右手推按一般远不过前 脚,做到手与脚齐,肘与膝齐,上身中正,遵循“手到脚到” h立身中正”的原则。


  1. 乙引化反推甲


乙右側转身,向右外側引化甲右手,并顺势向甲胸部推按 (图 39)d

图片30

要领:乙推按甲的要领与前面甲推按乙的要领相同。甲承 接要领同前面乙。

甲、乙平圆推按引化,反复练习。

注:小指引向掌心方向为顺缠丝,拇指引向掌心方向为逆缠丝。

三、基本立圆推化

1.甲嫵臂上翻推乙,乙捋化

一太*幸实用技击法-

接上动D乙以右手推挤甲,甲右前臂逆缠丝上翻引化,然 后向乙头部推击。乙向后坐身并右转,以右手顺势捋甲右手腕 (图 40)。

图片31

 

要领:在上动中.乙推挤甲,甲须先含胸缩胯再右前臂逆 缠丝上翻,注意小可使乙右手通近自己胸部。右手上翻前推时 高不超过眉(与站桩时要求相同乙在承接引化甲右手时,要

 

后坐身侧转腰T顺甲之势,借甲之力,向后引化,但要保持立 身中正,十趾抓地。如果甲右臂长驱直入,左手应控制住甲右 肘或右肩处,必要时可补手于此向外按发这就是闲置之手不 闲的原因及始终保持站桩功框架的重要性D

  1. 乙推按甲®,甲垂臂逆旋引化


接上动3乙引空甲推力后,顺势向甲腹部推按。甲撤身左 转,右臂F垂并逆缠丝旋转,使乙推力走空(图41)。

要领:甲须坐胯塌腰,下身坚实,上身虚灵。右前臂下 垂,并逆缠丝向下旋插或向上旋提,均可使乙右手如同推在滚 动的圆柱上而引化。甲、乙两入手臂接触点即为旋转的圆球之 切点,这个切点不可贴近己身,必须将其引化出去。此处甲采 用“单鞭”式。

图40、图41所示动作可连续反复训练。

图片32

  1. 乙推甲面部,甲逆纏丝旋臂提化


乙右手向甲面部推去,甲以右手腕承接,逆缠丝向外上方 旋转前背,将乙右手推力引化(图42)。

图片33

 

要領:乙推来之右手偏高,甲順势上绷右前臂,同时逆缠 丝向上提引,使乙右手如同推在¥动的轴上而失力。

四、纹手乱环推化

  1. Z推甲腹,甲采捋乙碗


乙用右手推按甲腹部,甲右手逆旋錮腕,用掌指采住乙右 腕,向右后下方捋带(图43)。

图片34

*領:乙推按甲时,如果身体前倾,就容易被甲順势采拿 捋带而向前扑跌。甲右手用采而不是用抓,采在手指,厲擒拿

手法,要实而不可抓死。甲侧转身与下采要协调一致。

  1. 甲推乙面部,Z侧身平捋


接上动。甲右手推击乙面部,乙右侧转身^同时右逆旋采 甲右手腕向后平捋(图44)。 ^

图片35

要领:在上动中,乙被甲下采右手,使上身前倾,头部与 上身暴撂给甲3甲推乙头部,属于得机得势。遵循“夺位放 人”的原则,乙此时须用右手沾粘连随,在不丢不顶中跟踪甲 右手,顺势捋带。

  1. 甲下按乙腿,乙0势下采


乙推甲胸,甲侧转垂臂引化接上动。甲疾坐身下沉,顺势下按乙右腰。乙以右手下采 甲右手腕(图45)。

图片36

要领:上动中,甲被乙平捋时,须立即松肩下沉,右臂外 旋下按乙腰。因甲右臂直逼乙胸,所以,乙闲置之左手有必要 补压在甲右肩肘处。

II*本憚珐霣領-

接上动。乙用右手推按甲胸、腹,甲左转后撤身,右手腕 下塌,右前臂下垂逆缠丝旋臂引化(图47

图片37

要领:当乙右手推甲、其推力偏左时,甲没必要一定向右 引化,可以順势左侧转身,右臂下垂旋缠,如同一根垂直的滚 柱使乙推力在其上打空。这就是“用重不如用轻r用轻不如 用空”的妙手

  1. 甲推乙Ml,「乙侧转盘肘引侬


接上动。甲用右手推按乙胸,乙左旋腰后撤身,右臂*肘

逆缠丝向外引化(图48)

图片38

要《:与上动相比,是同样的推法=不同的引化法。甲采 用垂臂旋转引化^己采用盘肘旋转引化a甲在己前胸暴霣而袭 击乙胸时,乙右#跟甲右手回抽'并顺势左侧转身,盘肘逆 旋,瞬间完成“接、弓I、转、换”的过程^两人始终保持桩功 框架。

这时甲右下身空出,乙即可右手直推甲腹,又回到图所示动作。

图4、图48所示动作可反复练习。这个单手推化的运行 线路,是走了一个立体的阴阳太极图,故称为乱环推化。但每 一个动作均可作为单独的进攻和防卫手法。

在训练中,要刻刻留意以腰为轴,旋腰转胯,十趾抓地而 不要轻易起脚跟或翘脚尖。膝关节以土驀轻灵活转;做到上轻 下稳。

五、顺步纹手乱环推化

搭手较技往往不及思量,无暇揣測对方出何手何脚,只 能随手接引,顺势转化,走、引、化、拿、提、抽、开、合, 皆在有意无意瞬间完成。因此,顺步绞手常出现在突发性交 手中。

1.乙釀步左手推按甲胸,甲右手引化

"*本推法赛领-

乙进左步,顺步用左手推按甲胸甲后撤左步,左侧转 身,以右前臂挎肘立臂向外截引乙左手臃,并顺缠丝旋臂引化 (圏 49)。

图片39

 

要领:乙顺步推掌,劲力不可过界,过界极易失重而被对

方牵引并借力发出。甲在应急之中撤左步,右腿在前。乙正面

2.甲右手推乙,乙左腕鏟丝引化推甲,甲一撤步转身即成斜面,守住r “中实线'同时竖立 前臂顺缠内旋,以滚动的前臂引空乙的推力,巧妙地在“守中 护中”过程中引化对方。而且乙急进则急应T缓动则缓随,力 避顶、抗、丢、瘪,切忌右前臂紧贴身体。

要领:在前动中,乙左手被引空,甲要夺位放人,乘隙面 击,故甲直接出右手以洌劲击乙,效果更佳,此处用推按。甲 乙二人都遵循“手不空出,亦不空回”的原则,出要推打,回 要钩挂&乙回手钩挂,塌腕外旋,走出“侧身云手”的劲力, 在左豌部形成一滚动的小球,使甲右手推力打空。接上动。甲右手直击乙头左侧,乙左手回带,以左腕上棚 逆缠丝引空甲右手(图50)。

图片40

  1. 乙翻拳外捋


接上动。乙左掌继续外旋翻转,由腕拥变成掌捋(图51)。

图片41

 

要领:太极拳推手中有一种“长劲'即后劲推前劲,形成 劲力加速。甲在此用长劲,乙坐身翻掌采捋,捋在掌中要顺势轻 带,这叫“你以手来,我以手往”,郾引即打,引完了也打完了。

  1. 乙顢步推按甲胸、腹,甲顢势下采


接上动。乙顺步用右手向甲胸、腹部推按,甲抽手顺乙左 手推劲向右下方采捋(图52)。

图片42

要领:中实不发艺不精。在前动中,甲右手被乙捋出,前 胸中实线暴露,门户大开.乙采取“中实得发”原则,及时进 攻推发。甲右手借乙推按劲顺势下采,引化即是打、打即是 引,要侧身坐胯旋腰来完成。
甲顺步以右手推发乙胸、腹部,乙左手反抓甲右手腕下采 (图 53)。甲顚步推Z,乙反手采

图片43

 

,要领:乙采用这种反手采法,其有利之处是当引空对方的

瞬间,即可反掌迎击对方头部,

  • 乙顺步推击甲,甲繳身横截手


接h动,乙及时反左掌向甲胸推击,甲右手上旋,由身右 侧向左前下方横截乙左手腕(图54)。

要领:甲撤身横截,为推打实战中的“打截手”,即避开 来势拦腰打,闪开其锋头,从構側面截拨。截手横竖找,中在 得横。要逢闪必进、逢丢必打/

在该小节中,从图图54,每一动作均可单独训练,也 可互相连接起来练习^主要训练顒步同側单手的引化技法,为 后来双手乱环推化打下基础c

图片44

在本节单手“走、弓K化、拿”的技法中,要掌握蜾旋引 化,切忌直化,要曲化直发,曲中求直4引劲是“听劲”过 程,引化路线不宜长,长则易丢手。引化要为下一步推发铺垫 手法。引化要“借”对方劲,即引即借,随到随发,不假思 索,“顺人之势,借人之力'来之顺迎,去之顺往,真正体
现“四两拨千斤”之妙。借劲要得机得势,要敌劲已出而未达 之-刹那。“采拿”出在“引化劲”之后,是由擒拿法的 “节、拿、抓、闭”引申而来。要重点拿对方腕、肘、肩等活 关节处,动作轻灵如采摘花朵,故又称为“采”。要做到“拿 前不知觉,得知已跌出'

第二节变步双手推法

"太*举实用技击法】

—、合步双手平圓推化 1-双搭手

设甲乙两人构右脚在前,合步站立。甲乙两人以右手腕相 搭,左手掌搭于对方右肘外侧(图55)。

图片45

要领:两人双臂均须棚起向外撑圆,并沉肩扩肘,便肘不 可贴肋,全身保持整体的桩功框架,有破而不开、撞而不散之 势,有“上欲动而下自随,7欲动而上自领;h下动而中间 应,中间动而h下合”之状。

2.乙双手按甲T甲引化

接上动。乙双手旋腕翻掌,使右手按甲右手腕,左手按甲 右肘外上侧.双手合力向前、向下推按甲(图56)。

图片46

要领:按在腰攻。乙推按甲肘,腰要后撑,并沉肩坐胯, 与向前按之劲形成对开之势,欲将甲右臂按贴于甲胸部然后推 发出去D甲此时要后撤身,含胸收腹,以右臂捆住,切忌使右 臂贴于己身。

3.甲上托乙右肘

接上动。甲右臂先顺缠丝下引,化掉乙推按之劲,随之逆 缠丝上提,同时双手旋腕翻掌,以右手推乙右手腕,左手推托 乙右肘(图57)。

图片47

要领:甲由引化乙推按之劲改为推托乙手臂,必须在旋腰 转膀、随曲就伸、不丢不顶的原则下进行。乙同样要以拥劲撑 住,缓缓往回引化。引化要走圆弧。

  • 甲双手推按乙,乙引化


接上动。甲随着乙向后引化,双手由上托改为推按乙右 臂,欲将乙推出(图58)。

要领:乙后撤,含胸收腹,旋腰转膀引化。

 

图片48 图片49

以上图55〜图58动作可循环练习。掌握活肩、转胯、旋 腰、顺臂、肩胯吞吐收放的技巧^>

二、合步四正手转打循环推化

  • 双搭手


甲乙两人均设右足在前,合步站立。右手腕相搭,左手按 于对方右肘外侧(图59)。

要领:双臂均须内含抽劲,手髙不过眉,低不过脐,与站 桩功姿势保持一致。立身中正,十趾抓地,沉肩扩肘,刻刻留 意对方劲力的虚实变换。

乙双手捋甲

乙右掌逆缠丝外旋,采捋甲右手腕,左手附于甲右肘外 侧,协助右手合力捋带甲右脊。甲左手收附于右肘窝内侧(图 60),

图片50

要领:乙捋甲右臂,须右侧转身屈膝坐身,身不可后仰, 捋要轻使劲,借劲而走,意在掌指中,右手用拇指配合中指及 无名指轻拿甲腕内关之穴。乙右手与左手之托须形成钳口之 势,瞬间产生提托之劲,方为妙手。

  • 甲挤乙


接上动。甲左手贴附于右肘或前臂内侧,与右臂合力向前 平挤乙胸(图61)。

图片51

要领:挤要横走,劲力使于前臂,直逼对方胸部,左手附 于右前臂以增加挤力。挤劲不过膝,上身不可前傾,过则失 重。挤时须脚步睹实,腰部发劲,以补捆劲失势之手D甲右臂 横挤时还须内旋顺缠,形成蟝旋之劲。乙须合胸坐胯,但不可 后仰,两手不可被甲挤贴在身上,要留有转换手法的空间。

  • 乙双手按甲


接上动。乙顺甲挤势*先后撤身,同时右手豳掌按于甲右 手腕外上侧,左手豳掌按于甲右肘外上侧,双掌合力向下、向 左、向前按去,使甲挤劲落空(图62)。

图片52

 

要领:按劲起于腰,须前按后撑,背向后扩撑,按时含胸 坐胯,在顺势引化的过程中,向下、向左、向前螺旋走向按 出。在“六封四闭”“揽雀尾”动作中多体会此意。

  • 穿掌击乙面部


接上动。乙继续向甲推按,甲左掌由右前臂内侧顺缠丝向 上穿出直击乙面部(图63)。

图片53

要领:甲须用右前臂的拥劲承接乙推按之势,在含胸右旋 腰的配合下,上穿掌击乙面部,以解被推按而跌出之危险,此 招为“退步穿掌' 因乙双手推甲,胸部以上“露空”,甲遵循 “逢空必打”原则,以“转打”手法来改变“我败人顺”之势。 如果甲左攀不能及时穿出,就会被乙将双手封闭在胸前而被动 挨打。

  • 乙承接甲左掌


接上动。乙腾出左手承接甲打来之左掌,同时右掌兼顾甲 左肘(图64)。

图片54

要领:“遇敌上前迫近打,顾住三前盼七星”&在推发对 方的同时,还要照顾好自己的上下左右,守住中门,因此,乙 顺着推按之势,左手又逆时针划弧上接,有效地守住了自己的 正面。

 

 

  • 甲双手捋乙左臂


接上动。甲顒势逆缠丝豳转左掌,抓捋乙左手腕,右手由 下方承接乙左肘,双手合力向左侧捋乙左臂(图65)。

图片55

要领:甲右手由下方转向乙左肘外侧时,须在接引中自然 过渡。其余要领同图60中乙捋甲的要求^

艮乙挤甲

接上动。乙顺势右腿屈滕前弓,上身前移.右掌贴于左前 臂内侧,随左臂被捋之势向甲胸部合力挤去(图66)

图片56

要领:同图61动作中甲挤乙的要求甲双手按乙

接上动。甲感到乙挤势迫近胸前时,双掌心向下翻,改为 按势,左掌按乙左手腕外上侧,右掌按乙左肘部外上侧,合力 向下、向前推按乙左臂(图67)

图片57

要领:同图62乙按甲动作要求。

10.乙穿掌击甲面部,甲承接乙掌

接上动。乙右羋从左前臂内側顒缠丝上穿掌,直击甲面 部,甲疾以右掌承接乙右掌,二人右手腕相搭(图68)。

图片58

要领:同图63甲上穿掌击乙动作要求d

至此.又可返回图60所示的乙锊甲的动作。从图60〜图 68所示动作为一个循环练习,主要训练太极拳推手中棚、捋、 挤、按四正手法以及劲路的运用。这四正手为推手的基本技 法,初练者必须分清“把位”,注意衔接点,搞清在什么情况 下使用什么手法,如何使用。要时刻注意以腰为主宰,使周身 灵活似转轴,处处“守中护中'保持桩功基本框架,力避顶、 抗、丢、瘪等毛病。单练时多以“六封四闭”“揽雀尾”等动 作来校正姿势和劲力&

三、合步E9正手截打循环推化

  • 搭手


动作如图59所示。

  • 乙双手推按甲


乙右手逆缠丝翻腕,抢按甲右腕上方,同时与托在甲右肘 部的左隼合力向前下方直接推按甲右背(图69)。

图片59

要领:这在太极拳推丰中属于另一种变换手法^乙先以钻 翻之劲抢占形胜之位,由上向下推按甲,同时身体须以腰带 动,身向右旋,推按之时须走出蟝旋下钻劲。此时,甲须后撤 身,含胸收腹,腰右旋,右背顺势下沉,化空乙双手按劲。甲 左手横推乙右肘外侧,厲于推手中的“横截手”,即斜向打击 对方劲路的“腰部”,截断对方的攻劲^这里乙按劲的“腰部” 即为肘,甲配合右臂下沉,逼使乙的推按之劲斜向飘出而落 空。这叫“丢头、截腰、打尾”。
甲上撩旋化

接上动。在乙双手推按甲时,甲以右臂棚劲承接乙按劲, 在向后引化的同时,略向右側旋腰,左臂由乙双手下方上撩至 乙左手腕外侧,抓捋乙左手腕(图70)。

图片60

甲先以左前臂上架棚住乙双掌按劲,替出右臂由左前臂内 侧下划弧再从々侧上撩附于乙左肘部,与左手合力向左采乙左 臂(图71)。

图片61

要领:图70与图71是化打循环双推手变势的过程。该法 旋腰转胯的幅度较大。甲右前臂横截乙左肘肩处时,形成了又 一种“横截手'此为打截乙按劲的“尾部'此时甲右臂顺缠 丝上旋,与左手捋形成裹抒之劲,其攻击力较大。常见于陈式 太极拳的捋托动作中。

I

  • 乙挤甲


接上动。乙右手抽回,附于左前臂内侧,与左前臂合力向 甲胸部挤去(图72)。

图片62

要领:甲在此动中捋带乙左臂时,右手有上托乙左肘之意, 所以乙在补右手向前挤时,还须沉肩屈肘。其余要求同图66。

甲横截按乙

接上动。乙右手由下向上抓捋甲右手腕,左手由下向上 撩托甲右肘,甲右手翮掌按乙右腕,左手横按乙右肘或肩部 (图 73)。

图片63

要领:甲引化手法采用了 “中在得横”的原则。从横侧面 打击对方中实线。此动作为陈式太极拳“前招”用法之一。甲 双臂需由下向右上方顺时针划弧斜方向截按,划弧时须含胸收 腹,以腰运劲,双臂棚圆,全身一动全动,在落点处惊抖而 发。这属于“截腰打尾”的推法。从图69〜图73动作可循环 练习,也可反复单练。

四、顺步四正手转打通环推化

  • 搭手


可先设甲右腿在前,乙左腿在前,二人前脚略向前踏人对

方圈内一脚距离,并且两腿相触,交叉站定e甲与乙右手腕相

搭接,左手掌分别貼附于对方右肘部外侧(图74)。

图片64

 

要领:甲乙二人相搭手时,必须两膊松沉,不丢棚劲,沉

气圆裆,十趾抓地,相接触部位要有向前、向上引伸的顺缠丝 之劲。同时两人小腿相接触,使下肢腿部与两手配合,来增加 引化掷跌技能。

  • 乙捋甲


接上动。乙右手逆缠丝翻腕,以拇指、中指和无名指采拿 甲右手腕,左掌顺缠丝上旋,协助右手合力向右后侧捋甲右 臂。同时,右腿屈膝略下蹲*身向后靠。甲此时须将左手顺势 收回附于右前臂内侧(图75)。

图片65

要领:乙双手合力捋甲右臂,但右手以逆缠丝采拿,左手 用顺缠丝上旋的托洌之劲。因此,从表面上看是捋手,实质上 包含有捋、采、冽在内的综合劲力,将手臂蟝旋般地捋带提 拿,并像钳口一样卡住甲右腎。但在捋甲时,肘不可贴肋,留 出自己两臂迂回之空间,并不丢棚劲,以防甲乘虚挤人。

  • 甲挤乙,乙反手下按


接上动」甲顺势左掌贴附于右前臂内侧,屈右臂向乙胸部 挤去。乙旋腕翻手,手心向前下方,置于甲右前臂上侧向前下 方按甲(图76)c

图片66

 

要领:挤是搠劲的发展,甲双臂撑圆,合围成环形,有两 臂虚实互补、左右相济的作用。甲右臂在被乙采捋瞬间,疾旋 腰转膊t顺缠丝屈肘沉肩,以逆时针弧形路线由左下向右前方 旋向挤出。乙须及时变捋劲为按劲,旋腕上翻,沉肩缩身,按 压丁甲右前臂上方,抢占形胜之位,控制甲肘、腕两关节。

  • 甲穿掌击乙,乙接掌


接上动。甲左掌由右前臂内侧上穿,击乙头部,乙以左掌 阻拦甲左掌(图77>。

图片67
【极举实用技击法】
乙挤甲,甲采要领:甲被乙按劲直通下,必以右臂捆住,并在不丢不顶 的情况下向侧面弓_1化,同时后坐身上穿掌,用“转打”手法来 改变被动形势Q甲须以腰右旋,左掌顺缠丝上穿。

捋乙

接上动D乙右手附 于左前臂内侧,与左臂 合力向甲胸挤靠。甲左 手采捋乙左手腕,右前 臂或右腕搭于乙左肘外 上侧,合力向左下方捋 带,使乙失势跌出(图 78).

图片68

要领:甲此动用下采捋劲,与图75中乙捋甲略有不同。 这1甲双手须有裹拧之劲,右手腕有下捌横捥之势。

图74〜图78动作可连续练习,也可分开单练,重在掌握 要领。

第三节活步推法

推手主动,身欲动,必以步法周旋,上要凭手,下要凭 步,步法敏捷才更显手快之能。手法灵不灵巧决定于步法,活 变不活变更在于步法。定步推手只是活步推手的特例,在敌顺 我背的情况下,更须通过步法来调整手法的正确旋展和劲力的 有效发挥。

手与腿的协调要练到上动下自随,下动上自领。要出于有 意无意间,不期然而然,莫之为而为之。手的变化取决于步, 步的虚实取决于手。步分定步、活步,分前进、后退、左顚、 右盼、中定D进前步可后步随,退后步可前步撤,又可前步換 作后步,后步换作前步,前后步应分虚实,左右步须知互为。 活步不可滞重,步轻犹如猫行,步快又似脱兔,方显活步之优 势

—、单手推化

1.甲单手推按乙

设甲乙两人均右脚在前,合步站立。甲用右手推按乙,乙 以右手腕捆接,同时上身向后移,引化甲推按之劲。两人左臂 均侧架(图79)。

图片69

要领:甲推按乙时,身体应保持中正,并做到肩、胯相对 应,肘、膝相对应,手、脚相对应的“三合”。推按时要手到 脚也到,保持站桩功推发时的基本框架。乙以右手腕捆接,并 渐渐后坐身引化,须以腰为轴,右旋腰下引臂,但不可后仰 身,且臂不可贴身。

2.乙进步推甲腹r甲撤步斜下采

接上动。乙化空甲右手推按劲之后,进半步,用右手推击 甲腹。甲右脚向右后方嫌半步,顺势借乙推按之劲向右后侧斜 向下采(图80)。

图片70

要领:乙突然进步推击甲腹,使甲手法变换的回旋余地缩 小,可用撤步和缩身来改变对方进攻之势能,同时又可借对方 之劲斜向引化。

a甲斜跨步捋乙,乙随步化

接上动D乙继续顺势推甲,甲向右侧斜跨右步,以右手抓 乙右腕顺势向右侧斜捋。乙顺势向左前侧斜跨左步,随势而化 (图 81)

图片71

要领:甲采用陈式太极拳“倒卷肱” 一式的用劲方法,是_ 顺着乙推按劲路,向斜后方引化。右脚向后撤步要稳健,脚掌 不可离地太高,脚踏地与手捋之劲应形成合劲。乙必须在随动 中跟步化,同时要沉肩松腰,右臂顺缠丝下旋顺势捆化。

4.甲上步推乙,乙撤步平捋

接上动。甲进左步t右掌推按乙右肩或胸。乙退右步,右 侧转身,以右手捋带甲右腕(图82)。

图片72

要领:在前一动作中,乙右臂被捋,右側面暴露给对方t 所以甲上步推掌,这是“得横而发”原则。乙此时必须撖步让 位,放空甲推来之劲,并顺势以右手捋带,必要时,左前臂或 左掌可横捥甲右臂,以助右手捋采之势。

  • 乙上步推按甲,甲撤步垂臂拥I化


接上动。乙左转身上右步,以石乎推击甲胸、腹。甲左转 身后撤左步,以右前臂逆缠丝垂臂捆化(图83

图片73

 

 

要领:乙须在前动中甲撤步抽手时顒势进步推甲腹。甲当

乙推按位置偏低时,可撤步下蹲,右手直臂下垂,同时逆缠丝 旋臂,使乙右手如推在滚球上一样滑脱„

图79~图83可循环练习,也可单独训练各动作^

二、顺步四正手推化

  • 乙挤甲


设乙左脚在前,左臂屈肘并以右掌附于左前臂内侧合力向

甲胸挤去。甲右脚在乙左脚外侧T左脚在后,左手按于乙左手 腕外上侧,在于按于乙左肘外上侧(图84).,

图片74

 

要领:乙挤、甲按形成对峙,二人均不可丢捆劲.手不过 脚尖。乙采用顺步挤式,如果屈左肘挤而右腿在前,就成为拗 步挤式。挤式要前后左右劲力均整,下体两脚根基扎稳。

  • 甲中定步按乙


接上动。甲提右脚,向乙两腿中间插步,同时两手按乙双 肘(图85)。

图片75

要领:甲踩中定步,双手封住乙双肘,遵守了“守中用 中,夺位放人”原则,有效地打动乙的中实线,这是太极拳中 定步与双封肘的联合使用而且甲双手推按之劲还要有一个向 上掀的作用,身要前拥,步要过人,要近距离发人。

  • 乙退步捋,甲跟步


接上动。乙左脚后退一步,右手从左肘内向上翻掌采捋甲 右手腕,同时左手从左下方绕出并横树甲右肘,双手合力顺着 甲推按方向捋带。甲上左步以保持平衡(图86)。

图片76

要领:甲之手来势凶猛地推按,乙必须“进退反侧应机 走”,N时以例手和采手合力向侧后方捋带5

  • 甲进步挤


接上动。甲右脚顺势上一步,落于乙两腿中间,同时右臂 屈肘横挤乙膀I,左手附于右前臂内側协助右臂挤去。乙右脚后 退一步,重心后移,收胯含胸,双手翻掌按压于甲右肘腕处 (图 87)。

图片77

要领:甲当进则进,乙当退则退。“遇机得势进退走”是 调整手法的关键,上要凭手,下要凭步,步快才显手快之能。 乙退步取守势,要做到闪、展、腾、挪,通行无滞,灵活转 变。甲进步要得法,同时要进身进手。甲在挤式中要内含肘 靠,其攻势更猛。

 

  • 乙进步按甲


接h.动。乙略向左转身,同时左脚抬起踏入甲右脚内侧, 右手按于甲右手腕处,左手按于甲右肘外上侧,双手合力向前 F方按去(图88)

图片78

要领:乙要做到手随脚到、岡转如神的灵便程度,其要求 与图85甲按乙相同。

  • 甲退步采捋


接上动。甲退右步,左手采拿乙左手腕,右手从下方绕出 引化开乙按劲后横捎乙左肘,双手合力捋带乙左臂。乙顺势进 右脚,落于甲左脚外铡(图的)。

要領:同囝86乙捋甲。至此.,乙进左以左臂变挤式,甲退左脚成按式f又变 为囝84所示动作/^此周而复始,反复训练。这一组动作俗 称“进三退二四正手推法”,又名“二人五步抢”。

图片79

三、合步四正手推化

  • 乙挤甲


设甲乙二人均左脚在前,乙右手附于左前臂内侧,屈肘向 甲胸前挤去。甲左手按于乙左手腕外上側,右手按于乙左肘外 上侧(图90)fl

*领:合步相推,脚跟必须稳扎。脚稳才可身不摇晃。前 后脚均须全脚掌踏地.不要轻易翘起脚尖D

  • 甲进步按,乙退步


接上动。甲含胸沉肩,向前下方推按乙左背,同时提起右 脚向前迈步。乙顺势提起左脚向后撤步(图90。

要领:引进搏击之术t须运行于手脚之中,手进腿也进, 方为实招。甲进步推按乙,其劲整力均,不偏不倚为正发。乙 在双臂不丢棚劲的前提下再退步引化,为“接引转换”手法的 正确运用。

  • 甲落步推发,乙落步引化


接上动。甲右脚踏人乙右脚内侧。双手继续合力推按乙右 臂,同时左手封住乙右肘。乙左脚向后落地踏实(图92)。

要领:甲在此时以左手抢夺乙右肘,同时用双手推按乙双 臂,比只推左臂效果更佳。乙此时必须含胸后坐身,两臂圆 撑,不可下塌,始终保持棚劲,两肩下腋部应虚空,似有弹簧 支撑,使双臂不贴己身。

  • Z退步采捋甲,甲随步进


接上动。乙退右脚,右掌从左肘上部穿出采拿甲右手腕, 左手由下绕上抓捋甲右肘,双手合力向右后侧捋带。甲顺势上 左脚一步,落于乙左脚内側(图93)。
要领:乙被迫退步T同时以“退步穿掌”直击甲面部,并 以“闪通臂”采捥甲。实战中乙左掌横捥甲右上臂。

5.甲进步挤Z, Z退步按

接上动。甲顺势进右脚落于乙右脚内侧,左手附于右前臂 处,双臂屈肘合力向乙胸前挤去。乙退左脚,双手翻掌下按甲 右臂(图94)。

要领:甲进步与挤劲须形成合力,右肘不可超过前脚,以 免失重。
乙进步按甲,甲退步图94

接上动。甲乘挤式欲提起左脚再进步,乙被迫提起右脚, 但随着乙按式的增强,甲右脚在离地后由进改为退一步,乙由 退改为进步按」甲双臂屈肘捆(图95)d

图95

要领:以J:几个动作,二人行步、进退全在于手法,出于 随心,至虚至灵。

接下来,甲退步采捋,乙进步挤P又从图90〜图95周而 复始。这一循环俗称“进三退二”,又名“三环套'

浏览4,28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