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氏心意拳


三、第五节发扬光大戴氏心意拳|戴氏心意拳





心意大侠戴奎,字明祯,生于同治十三年(1874)。自幼聪颖 过人,经其父戴良栋多年的言传身教,他功深艺精,练就了一身 独特的武功绝技,可谓出神入化,达到炉火纯青之境。他曾在归 化城(现呼和浩特市)与武林高手刘十二擂台比武,用家传绝技 击败打伤刘十二,并赠送其解药。刘十二不服此药,不久身亡。戴 奎武功艺术之高超曾闻名神州。世人常言:“只闻戴家拳打人,不 见戴家人练拳”。箕原因是戴氏家规之严谨,有只传本族不传外 族、传儿不传女等十不传之家规。所以,戴氏心意拳发展十分缓 慢,常人也不易见到。戴奎50多岁膝下无子,孤身一人,空怀一 身绝技,无人继承,戴氏心意拳将要失去传人,他耿耿于怀,所以 破除家规,分别收岳蕴忠、高升祯、段锡福、马二牛、王步昌、王映 海、郭云田、史雄霸、任大华、柳焕荫、赵万跃等人为徒。他与徒弟 十几年的相处,感情不断加深,从内心感到这些弟子可真正成为 戴氏心意拳的传人,所以,把多年来秘不外传的戴氏心意拳真谛



拓国木丛帘



与奥妙,不同程度地传给了以上这些弟子。戴奎卒于1951年,享 年77岁。



心意大侠戴奎为发扬光大戴氏心意拳做出了贡献,培养了 一批德艺兼备的武术人才,他是戴氏心意拳的一代承传功臣。



柳焕荫是刘十二之大弟子。刘十二与戴奎比武受伤身亡之 后,他欲跟踪戴奎为师报仇。但是,戴奎久经江湖,警觉性极高, 他无法得逞,只好另作打算。某年农历四月十八,部北村赶庙会 时,柳焕荫邀戴奎赴宴,戴奎有感于他为一忠义之士,乃欣然赴 约。柳焕荫明言:“今日请你不为别事,我要为师报仇,与你比武, 决一胜负,生死听天由命。倘若我胜不了你,我情愿拜在你门下, 认你为师,不再追究前事。”戴奎笑曰:“痛快,你这是先礼后兵, 咱们一言为定。”庭院中摆设了刘十二灵牌并燃香,一场郃北赶 庙会元台沟比武的生死决战场面开始了。最后,柳焕荫无法胜于 戴奎而告失败,当场便叩头拜戴奎为师,成为戴奎门下的十大弟 子之一。



岳蕴忠,乳名贵银,系山西省祁县贾令镇人氏,生于1908年 12月12日,卒于1992年10月27日,享年85岁。岳蕴忠自幼嗜 武,11岁时习练少林拳、公议拳,17岁时拜戴氏心意拳第四代掌 门人戴奎为师。一日拜师,终身为父,30年代末期,他把师父请 到家中,待师如奉亲父,师徒共同生活六年之久,他与师父相处 20多年,钱财耗尽,而且把楼房一栋,羊五百多只,五公顷土地 全部变卖。戴奎观察他不但忠厚至诚,待己如父,并且聪颖过人, 吃苦认真,对所教动作心领神会,异于常人,于是言传身教,将自 己平生所学尽倾授之。最后,岳蕴忠终于练就了一身独特的武功 绝技,得到了戴氏心意拳的真谛与奥妙,成为戴氏心意拳的第五 代门人。



新中国成立后,岳蕴忠为发扬光大戴氏心意拳,呕心沥血, 在华夏大地培养了一批德艺兼备的武林弟子,为我国武术事业 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得到国家体育委员会的重视和海内外武术 历史研究者的高度评价。



近年来,岳蕴忠的弟子——戴氏心意拳的第六代传人,经多 方面的努力,在祁县创办了戴氏心意拳武术馆,得到了社会各界 人士的支持,培养了一大批武术人才,并且在全省、全国和国际 武术比赛中均取得了好的成绩,为振兴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戴氏 心意拳做出了贡献,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国木丛宣



二* W一支,"TST" &





浏览1,04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