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心充分后移,屈腿后坐,坐实右腿, 不能重心没有后移而单是收臂仰身,或俯身向前按出,后坐前 弓仍要保持上体正直,要“尾闾中正气 重心前移后退时,要注 意胸腹的齐进齐退,不先不后,身法就能保持中正,要含胸缩 甑,就不会形成上体前俯后仰。
④ 两臂应随身体后坐回收,两手要屈肘旋臂后引,两臂交 叉时要避免两肩耸起,要沉肩垂肘,不可前臂上卷,两肘夹肋, 腋下要留有余地,约可以容纳下一个拳头。但肘部不可外凸或 抬起,两肘也不可撤到身体后方,以免把自己困住。
⑤ 要做到手臂在伸缩转圈时能松柔圆润,关键在于肩关节 能不能松开,所以要求沉肩垂肘,要从“松”上着想。
⑥ 沉肩垂肘,但也要注意肘不贴肋,使手臂有回旋余地。
⑦ 前进后退时肩与胯要保持上下对准。齐进齐退这样就不 会出现像摇船那样,臀部坐着不动,只是上体前俯后仰。
⑧ 动作要做得完整,不要两手还未形成斜十字交叉就分开。
⑨ 手动时脚要同时慢慢后坐,手按到脚也要求弓到。
◎本式中的收掌在胸前有个翻掌的动作,翻掌时肩部松沉, 肘部略向外开,保持两手距离不超过肩宽。随着上体后坐,边 屈臂回收,边内旋前臂翻掌下落,两手收到肘前时手心也已翻 转向下了。注意两臂不要直线回抽,应弧线下落。
6, 易犯错误、产生原因、纠正方法
① 脚动手不动,或是手动脚不动。产生原因:对一动无看 不动理解不清。纠正方法:上面两手开始动作,下面重心就要 移动。
② 两手交叉时间过长,双手贴近胸部。产生原因:对用法 理解不清。纠正方法:两手离肋部要有一定距离,即使对手按 来我仍有回旋余地。
③ 两手收回时凹胸,两肩内收。产生原因:对凹胸和含胸 分不清,含胸是要胸部有宽舒的感觉,以利于两手的化劲。纠 正方法:肩关节要放松,两肩微向前含,胸部宽畅,但也不能 挺胸。
④ 前按时手肘犯硬或是软塌。产生原因:对竖腕和手指松 舒的要求不够注意。纠正方法:出掌和收掌都应以自然舒展为 主,不要并紧或用力张开,腕关节要圆活,前推掌根微微着力。
⑤ 前弓时左膝超过脚尖,这叫过劲。产生原因:主观上以 为这样动作就做充分了,但这却造成转换不灵。纠正方法:膝 关节可略向前越出小腿的垂直线,以不超过脚尖为限。
⑥ 左腿先弓步到,两掌还在慢慢前按,未能做到手到脚到。 产生原因:对用法理解不清,也就是说脚到手未到,这样就上 下不相随,这种按出只有手的力量,不能劲起脚跟。纠正方法: 要手到脚到,手按要有前弓后蹬的配合,所谓前去之中,必有 后撑的意思。
第二段
(十一)开合手
① 以右脚掌、左脚跟为轴,依次向右碾转,两脚踏实;两 掌翻转掌心相对,指尖向上,屈收至胸前,?两掌左右分开,与 肩同宽;目视前方。(图68)
② 重心移向左脚,右脚跟提起;同时,两掌相合,与头同 宽,掌心相对;目视两掌中间。(图69)
图68图68图69图69
图68
图68
图69
图69
1 .要点
① 开、合掌要与重心移换配合协调,两掌在胸前分开时, 重心放在右腿上,两掌在胸前相合时,重心应移至左腿上,开 合掌始终保持肘下垂。
② 注意动作与呼吸的配合,开吸、合呼,呼气时应伴随松 胯敛臀。
③ 做开合手时要与胸部的舒松相配合。
④ 上体中正,不可前倾、歪斜、凸臀或后仰,挺腹。
⑤ 两腋下含空,不可夹臂、坐腕,力达两掌根。
⑥ 两小臂和两大臂均保持角度,形成「个整体的向外或向 内运动。
2 .教学口令
第一动作转体开掌
第二动作提踵合掌
3攻防含义
练习者可设想:第一,对方向我胸部进击,我顺劲右转体, 由内向外开把对方来招化解。第二,练习者设想攻防接上一动 作,并用两掌合力击打对方两耳门。
4 .童气配合
此势动作完成2吸2呼2次转换,意识引导,虚领顶劲,含胸 拔背,沉肩垂肘,松腰松胯,尾闾中正,气沉丹田。第一动作 右碾脚转体吸气,左扣脚合掌为呼气;第二动作开手为吸气, 合手为呼气。
5 .动作要领
① 碾脚与旋掌应协调同步,碾右脚时继续保持屈膝,不可 直立,屈肘收至胸前时不可夹臂,两腋下要留有余地。
② 左脚扣脚后,两脚踏实,脚尖均向前,两膝放松微屈, 扣脚与合手要同时到位,注意两脚平行时,重心在两腿之间, 上体中正,不可前倾、凸臀或后仰、挺腹,两腋下含空,坐腕 力达两掌根。
③ 开手与重心移向右腿应协调同步。开手、移重心、提脚 跟要与吸气相配合,两腿微屈,上体中正不可歪斜,两小臂和 两大臂均保持角度,形成一个整体向外运动。
④ 合手、移重心、提脚跟应协调一致,同步到位,注意两 腿微屈肘,上体中正,不可歪斜,两小臂与两大臂均保持一定 角度,形成一个整体向内运动,两腋下含空。
⑤ 两脚不能双重,要虚实分明,开合掌要与重心转换配合 协调。两掌在胸前分开时,重心应落在右腿上;两掌在胸前相 合时,重心应落在左腿上。
⑥ 开合手要求相连不断,用意不用力,绵绵不断,动作之 间不可以有停顿之处。
⑦ 开合手要以腰胯为基准,腰似轴,四肢如车轮,腰是上 下肢转动的关键。
⑧ 注意动作与呼吸配合,开吸、合呼,呼气时应伴随松胯 rF o
⑨ 要虚领顶劲,含胸拔背,尾闾中正,立身中正,气沉丹 田,要注意两腋下含空,不可夹臂,肘关节肘尖始终下垂。
6,易犯错误、产生原因、纠正方法
① 双重,两脚同时负担重量。产生原因:对太极拳的虚实 分清理解不清,应该是两掌在胸前分开时,重心是一脚着地负 担身体大部分重量,这样虚的一脚才能轻灵。纠正方法:两掌 在胸前分开时,重心放在右腿上;两掌在胸前相合时,重心移 至左腿上。
② 两足内、外八字。产生原因:两足内八字是由于左右脚 跟过于向外撑,外八字是由于右转体扣右脚,右脚掌内扣不足 和左脚掌外撇不够或两脚脚跟略向外撑。足尖的指向关系到胯 根撑开和运动量的大小,足尖的外撇、内扣和足跟的左旋右转, 都要虚实主次条理分明。纠正方法:右转体90度后两脚尖都应 正对前方,特别要注意左足内扣及右脚外撇落地后,要使左右 '脚跟渐渐向两侧撑出,边撑边落地至全掌踏实,这样足尖就会 正对前方而达到两足平行的要求。
③ 两手臂形成夹臂。产生原因:对太极拳练习时两腋.下含 空的概念理解不清。纠正方法:开、合手时两腋下均须含空, 不可夹臂。
④ 上体歪斜、前倾、凸臀、后仰或挺腹。产生原因:对太 极拳的身法中正理解不清。纠正方法:练习时上体保持立身中 正,尾闾中正,敛臀。
⑤ 开合手时抬肘。产生原因:对太极拳的攻防含义理解不
清。纠正方法:开合掌时始终保持肘下垂,注意太极拳的攻防 含义。若抬肘,两肋部暴露,不利于防守。
浏览78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