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右转侧举
上体右转,随转体右手边向上翻掌、边向下经右胯侧向右 后上方划弧,平举至与耳同高,肘微屈,手心斜向上;同时左手 在体前翻掌,手心向上,高与肩平。眼随右手,再转左手(图2- 58)。
(2) 提膝屈肘
上体微向左转,左腿屈膝轻轻提起,脚尖自然下垂,准备 退步;同时右臂屈肘折收于右耳侧,掌心斜向前下方,左臂屈
肘略后撤。眼视前方(图2-59)。
进 太
图 2-58 图 2-59
(3) 右推左拉
上体继续微向左转,左腿向左后退一步,脚前掌先着地, 然后全脚慢慢踏实,重心移至左腿,右脚随转体以脚前掌为轴 扭正,右膝微屈,成右虚步;同时右手由耳侧向前推出,掌心向 前,手指向上,高与鼻平;左掌向后收至左胯侧,掌心向上。眼 通过右手前视(图2-60)。
(4) 左转侧举
与⑴“右转侧举”解同,惟左右相反(图2-61)0
(5) 提膝屈肘
与⑵“提膝屈肘"解同,惟左右相反(图2-62)o
(6) 左推右拉
与(3)“右推左拉”解同,惟左右相反(图2-63)o
要点
与一段太极拳中第2动“卷肱势”相同。此外,还须注 意两脚间距为10?20厘米,避免两腿交叉;退步时,身体不 可起伏。
攻防提示
此为退步带攻的攻防方法。如对手用右手抓握我左手腕, 我则外旋左臂成仰掌,随左撤步沉腕、沉肘、后撇,迫其前扑, 随即趁势以右掌还击对手面部或胸部。
易犯错误
与一段太极拳中“卷肱势”相同。另外易产生退步两脚间 距太小,甚至两腿交叉的毛病。
纠正方法
与一段太极拳中“卷肱势”相同。对两腿交叉的错误,可采 取在练习者退步前画一条竖线,让其一脚放竖线一侧,另一脚 退至竖线另一侧约10?20厘米处。反复练习以强化左右侧的 观念C
浏览43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