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教程


十、第五节循经太极拳固本之源|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教程





——定元粧



谱云:



定元真形守先天,真如遒妙育本元。
中宫海底聚神水,一粒金真寄成乾。



“定元真形”,俗语以“定元桩”相称。定元桩的潜 意,是定固周身之真元之气,不使外游,是内功、武 法、修真、丹道之基础。



定元桩之用,是以真气敛而归根,使之行功日久以 现效验,无使有偏差之虞,无使有气机阴阳失度之循, 其势以气力相注之,故此为专修之重点。若习修真演道 之途,苟有偏激,亦可以此为衡准矣。守住元气乃修真 首要之本,能收敛元气,复有渐行升华之意。夫定元 者,以专则定固周身之元气,可为修真之必矣,固守真 一,元气振举,而有内动,真 气萌发,故有循经之妙用。无 计习法诸家,均以元气为根本,






所以丹砂一道,立根源,守命 蒂,注循太乙,实为养生修命 之无疑也。



故古人以“修真”二字深 谙大道,世人不窥此道,今揭 示之,为利众学,昭内功之隐,



详法后叙。



如图所示,自然站立,两 足距大于肩宽,两足尖外展,



膝微弯,两腿切忌僵直;两手扶按,掌心向下,虎口圆 撑,如按球状。两手按之球形,应与地心太极相对。目 光、呼吸均用自然,无意守。是以特定的姿势行功,而 使气机循行。




第六节循经太极拳中的威猛功夫



当年三丰祖师出少林而创武当,为武学的进步、社 会文明的倡化贡献了自己的一生,此亦三丰祖师之愿 “为天下众英豪延年颐寿耳”。少林之学乃刚猛神勇为 主,最终以刚极而生柔。武当之习初以柔胜,最终以柔 极化刚。当年三丰祖师在刚极之基础上而进入极致阶 段,慧化成真,悟彻本源,乃臻佳境,乃神游之境。每 见后之学人误之,大凡武当之宗风学子每每难离误区, “每见数十年纯功而不能运化者”,何也?



学人初习武当宗风,也深知柔化本源,但不能以柔 为律,极而化刚。此刚中有柔,柔中见刚,就太极拳泛 化而言,则有“柔里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坚”之 谱文传之,况且宗风很难说是保真不衰,存真不移。对 武当宗风每每不能进入与其他拳种对阵之客观现实,叙 说一下宗传、要理,即介绍一些“海眼”吧!能得真师 相传也是缘分。



为此,笔者将当年师传之玉环粧全盘托出,介绍给 武当同道,一是了解当年武学之真貌,二是操练数日可 使武功大增。



少林玉环桩是少林老祖飞龙脉的武功内密,是相传 保门护道之武密,过去又有不是护法僧人决不轻传之戒 律,其威力可想而知。张三丰祖师将其脉传演化为混元 四手,开后来太极宗脉,以棚捋挤按四正手为混元四 手,以采洌肘靠为混元化势,进(前)退(后)左(顾)右 (盼)定(中)五行地位,创十三式,乃文武双传之内密,



是当年三丰祖师“出少林而创武当”宗传可考的依据。



玉环粧由六个动作组成:魁星戏斗、双锋斩、铁马 弯弓、倒提金枪、金顶沉锋、鸿炉点雪。



起势(图6 - 1)。



魁星戏斗



双手掌心相对,竖掌扬起在左肩侧,左手比右手略 高;右腿提起,呈金鸡独立状(图6-2)。






双锋斩



接上式。双手由肩侧竖掌向前劈出;右腿随身形向 前迈出大步(图6-3)。右脚落地后,右腿在前弯曲, 左腿在后伸直,呈弓步站立;双臂平伸,双掌成竖掌在 前(图6-4)。





浏览60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