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技击的认识

世人皆知,对真理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要认识再认识, 反复认识。对太极拳和太极技击也是运用这个模式去认识的,使 我们在习练中认识到,太极技击是修炼太极拳多年的综合功力, 技击是个大工程。

对太极技击是个认识再认识,理解再理解的过程。在认识的 过程中去学习/去练;在理解中去学习,去悟。运用这个公式, 认识中学,认识中练,反复认识;理解中学,理解中悟,对待技 击,理解再理解,反复理解;在认识理解中认识到太极技击是太 极拳综合功力的大工程。太极技击有三条原则,第一,太极者, 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动静之机也;第二,一举动,周身俱要轻 灵;第三,用意,不要用力,上下相随,其根在脚f形于手指。 离开了这个太极三原则,就不是具有太极拳特色的技击。

拳论云:“外面之形,秀若处女,不可带张狂气;一片幽闲之神, 尽是大雅风规。”这是先贤在一二百年前,在实践中,在实战中体会 出来的盘拳和修炼的风采。这个外形与上面我说的技击三原则是 相吻合的。临场实战,用意不用力,方可秀若处女,动则阴阳变化, 方可一片幽闲之神,周身轻灵,方显现大雅风规。笔者有幸在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受到京城太极拳界的三位 大师吴图南、扬禹廷、汪永泉点拨过。三位太极拳巨匠身上手h 共同点是空,透空。他们的身体状态符合《太极拳论》说的“形 于手指”,陈鑫论,“妙手空空”,《授秘歌》“全体透空' 太极功 夫的最高境界是身体练松练空“中空道通'一羽不能加,极静 极空,空为无,什么都没有。

去拽大师的衣服时,将衣服拽起来,再也拽不动了,感觉衣 服与人一体T人与地是完整的一体。拽不动仅仅是拽的部位拽不 动,而衣服松柔,如果身上有力,揪起衣服是直角,衣服也有 力,那就是身上不松不空。



有的老师有几十种劲,不知劲从何来?太极拳的最髙境界是 空,‘‘妙手空空'“全体透空'练劲身上永远也不能练空,身上 空无就什么都有了,老子说:“有生于无。”

无即是有。学生、弟子向师扑来,劲没发出来t劲路被堵, 脚下浮起被发出。弟子便传出,师拿劲好,堵劲好,其实师站立 着一动不动。欲求太极真谛在技击场有所建树,练劲不会有太大 的突破,练劲是练棍,越练越僵,关节僵而紧,练家不可不悟, 拳家不可不察。

说准确点,推手不是练的太极八法的八种劲,而是训练身上 手上皮肤的触觉神经的灵敏性。



拳论云:“其根在脚,”太极拳真谛在脚,阴阳之母的阴阳变 化在脚,拳家没有一双太极脚莫谈拳。先贤在《授秘歌》,请注

 

意是“秘”歌中明示,“无形无象”无形无象者为师,身体没有 任何动作,手上没有任何动作,你便被击飞身而出,或脚下飘浮 六神无主极想寻一根拐棍救驾,或头晕气截极有逃意但动之不 得。所谓能达到无形无象,来自于空无,心脑有动意身上的空无 也就不存在r。

脚开得大不是真根,两脚一肩宽为好。京城杨式拳代表人物 汪永泉大师,站立两脚一肩宽,两脚开大。脚下变动不灵活,易 受人制a

技击场上不是随便f:去的,技击是大工程,要潜心修炼,经 过苦修酷练,习拳明理,将自己从里及表,练静练松练空。百人 练拳不一定百人可以技击。性格、个人爱好、文化背景、道德修 养不同,所以百人修炼,不可能百人是技击高手。并非太极拳种 不完善。

太极技击是艺术,只谈技论打绝非全面的技击,因为没有韵 味,惟有松空可称为艺术。“一片幽闲之神,尽是大雅风规”,这 是迷人的艺术,醉人的艺术。

评估当前太极拳和太极技击的总体水平,不是看哪一家、哪 一门派,或者哪一位专家、大师的作用。在建国后练功习武者, 水平一般,相当于中乘,个别拳家中乘偏上D是不是过谦过贬 呢?当代拳家对“杨无敌”望尘莫及,自叹不如。以京城太极拳 家而论,吴图南、杨禹廷、汪永泉、崔毅士等大师,我们只有仰 望。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昌盛,政治稳定,有了一个安定的练功 环境。至今已有二十个年头。当初的练武人已经四十岁左右。他 们从少年到中年,以工资为生,始终没有一天苦练十几个小时的 条件。基础功不扎实,到90年代的十几年的练功中也不会有大 的长进D已故大师们,年轻练功时,每天练功习武十二个小时以 上。杨禹廷顶着星星爬城墙到郊外练功,搂膝拗步进,倒辇猴

第一篇为什么写太极

退,以公里计箅。崔毅士在桌子底下盘拳,功夫可见一斑,那时 的崔老师已近不惑之年。

从教授学生静功推手到动功技击,要有一个相当层次的升 越,这是一个完整的技击大工稈。若突破静功层次有相当相当的 难度t拳家运用太极拳的松柔、开合、虚实、轻灵的特性,对弟 子拿、化、打、发运用ft如,身上放松,手上也有分寸。一旦遇 生人较技,便浑身僵紧,手上有力,剩下的只有着法和本力。当 代擂台上,对付武术家高手、洋人搏击家的擂主,只有辛劳公 安、武瞥的散手队,我们太极拳家是没有份儿的,似乎是个遗 憾。从整体技击工程衔接,日后将如何回首,难以给儿孙拿出技 击的完美。

太极拳家应该聚在一起研讨、切磋、交流提高技击水平和技 击质量。循太极拳的拳理拳法,以阴阳学说规范动作,以太极拳 之特性完善和完美技击工程,演出太极拳特有的松柔、阴阳的动 态技击艺术,打出驾年“杨无敌”的威风。

浏览1,19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