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师
世人对太极拳师倍加尊重,他们不但在中华大地教授拳艺, 还走出国门登上发达国家的议会讲坛,受到极高的礼遇D但是 太极拳拳师就不像别门学科那么按部就班,从师专、师范、硕 士、博士到登上讲坛。有太极拳学历者并不多。对太极拳师是否 应该给拳师分出等级呢?笔者认为:应该!不然也会有以假乱真 者或以次充好者,误人子弟。
笔者认为太极拳师应分为:太极拳教练(普及);太极拳师; 功夫太极拳师;太极拳导师四类。
- 太极拳教练(普及)
太极拳教练经过短期培训,掌握了简化太极拳套路的练法, 发证上岗在公园“挂旗”授课。这类教练数量大分布广,全国各 地只要有公园,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他们教拳的身影。他们在全
民健身,对启蒙和推广太极拳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做出很多贡 献,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扬。
太极拳师,学拳教拳一二十年,他(她)们会练多种套路拳 势,有的拳师也会练多家的传统太极拳,教学经验丰富。但是, 他们由于长时间在基层推广、普及太极拳活动,很少时间进修, 没打进一步深层次研习太极功夫。各个关节以及周身松柔功夫不 够,只教套路不能教授技击。
功大太极拳师是指他们身he经明白或者已经懂劲。所谓 “身卜,明白”,从理论上理解太极阴阳、虚实后,身上能反映出 来解对方,知道自己劲路的来路去向,身上处处有阴阳、周 身松柔,身h大小关节,节节贯串,基本达到太极高手的水平。 学生拜这类老师学艺,不会走弯路,因为拜在明师门下^
话说m来,太极拳师很多,不知哪位是明师?这个问题很好 解决。太极拳教学与兄弟拳种不同,弟子跟老师学几年拳后,为 了使弟子掌握太极拳阴阳学说这门功夫,时时让弟子“听劲”, 就是讲腰,让弟子用手摸老师的腰,这叫听劲,触摸老师的腰是 怎么变动的,以便理解和提高太极功夫的质量
D能不能请功夫太 极拳师先让学子听老师的劲?先将各个部位的太极功夫的反映, 或者暂叫“指标”公布于众,按公布的标准,请学生听老师的 劲。符合的,就拜师学艺,不符合或是身上没东西的,只好另寻 明师。.
笔者将功夫太极拳师应知应会以及身上的所谓指标,也就是
无极状态公布于众,以供参考:
太极功夫“其根在脚”,从脚到顶,各部位有各部位的反映 和太极功夫的状态,从上而下,从顶说起:
顶——虚灵,精神在顶t。将手放在头顶上一寸至半尺间, 感觉有一股热劲往上冲。如果下按便失重,脚下虚空。
眼——站在师前二米之内,师视线收回,有被拿起的感觉, 往你处一看,身体自然向后有被打出去之感觉。
肩一手扶在师肩上,有往下沉到地下的感觉,用力扶,力 反回到脚下,失重站立不稳,或被打出去。
胳膊——平伸着,师膊上的汗毛立起来,所谓的“皮毛要 攻'用手轻轻在汗毛上抚摸,汗毛有往上冲力,如意用力按即 有被打扎之感。
肘一一扶肘,感觉空一片,而没底,松沉,托不起来,脚下 已失重
D腕——掰腕,反关节,师腕是空腕或似刚腕撼之不动。
手一轻轻捏住师指尖,脚下恍惚站不稳失重,胸憋闷,用 力,被反作用力打回来。
如果将师的一只手搬紧,力压师肘的反关节,师关节是虚松 着,自身失重,有被打出去的危险。
胸——用手推在师胸上,有一种摸不着、追不上极深远的感 觉,脚下失重。
腰——在腰上听劲
t腰是一个没头的深洞,什么也摸不着也 打不进去。
胯"~扶住师胯,有扶空的感觉,或推不动,像推一棵根深 叶茂的大树。
膝——扶住膝,扶空,有脚下失重感,有前摔之感,脚下旋
转。
脚——师脚下阴阳变化,这种变化是无形无象的,踩不上,
有升起的感觉。
全身——全身松柔,节节贯串,以一个指头触摸师腰、背、 胸及全身各部位,捅在哪里,哪里空松,在接触点上用力,空点 变成为~个坚刚点,坚刚点的周围是柔软的肌肉。在接触点上, 加多么大的力就反回到脚下多少力,用指、用掌、用拳,多么大 面积的接触点,便有多么大面积的松空◦用力接触部位就变为坚 刚。
当前,在太极拳教学前沿,具有身上如此松柔,身上“明 白”的拳师并不多见。或者大有其人,散落在民间教学圈子里少 为人知,应该像刘备求贤那样,深人山野三顾茅庐。我国真正懂 得太极拳的人不是多,而是太少太少了,将这些太极高手请出来 参与科学研究和充实教学队伍,以提高太极拳的整体素质和水。
浏览1,08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