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武术论文集


一、一份佚名的珍稀古拳谱|武当武术论文集





杨氏太极拳宗师杨禄禅,是打破数百年 来秘传拳谱陈规的第一人。早在1854年后, 杨禄禅上京广收门徒弘扬太极,便无保留地 将陈长兴授予的全套拳谱,传予众弟子;其中 保存完整的,如吴式太极拳的宗师吴全佑、吴 鉴泉。据吴鉴泉次子吴公藻,1935年著《太 极拳讲义》[文献“一书,已将祖传的全套拳谱 公之于世。其中除有广泛流传的张三丰拳 诀、王宗岳拳论外,还有一套完整的经典拳 谱,作者不明。吴鉴泉视为至宝,装订成册, 定名为《太极法说》。吴公藻在书中特对该谱 来历,题字如下:“此书乃先祖吴全佑府君拜 门后,由班侯老师所授。是于端芳亲王府内 抄本,在我家已一百多年,公藻在童年时即保 存到如今。吴公藻识(本文注:上述一百多年 是约数,表示久远,实则七十余年)。”该抄本 与杨振基1992年著《杨澄甫式太极拳》[文敝]一书所公布的原谱影 印件,完全一致;笔迹出于同一人之手抄,确实是杨禄禅在京委托 有关文人代抄之真本。目录之后注有“共三十二目”字样,故通常 称为“古谱三十二目”,但经笔者编号清点,应是三十六目。此外, 在杨澄甫1931年著《太极拳使用法》[文献3] 一书中,还载有一篇《大 小太极解》,从标题及内容看,与36目,同出一谱,可能是在京抄录 时,遗漏之一篇、因此,把它汇总一起,改称“古谱37目”。各篇的 题目如下:



(1)八门五步,(2)八门五步用功法,(3)固有分明法,(4)沾粘 连随,(5)顶匾丢抗,(6)对待无病,(7)对待用功法守中土(俗名站 桩),(8)身形腰顶,(9)太极圈,(10)太极进退不已功,(11)太极上 下名天地,(12)太极人盘八字功,(13)太极体用解,(14)太极文武 解,(15)太极懂劲解,(16)八五十三势长拳解,(17)太极阴阳颠倒 解,(18)人身太极解,(19)太极分文武三成解,(20)太极下乘武事 解,(21)太极正功解,(22)太极轻重浮沉解,(23)太极四隅解,(24) 太极平准腰顶解,(25)太极四时五气解图,(26)太极血气根本解, (27)太极力气解,(28)太极尺寸分毫解,(29)太极膜脉筋穴解, (30)太极字字解,(31)太极节拿抓闭尺寸分毫解,(32)太极补泻气 力解,(33)太极空结挫揉论,(34)懂劲先后论,(35)尺寸分毫在懂 劲后论,(36)太极指掌捶手论,(37)大小太极解。



在该谱之后,还附有云游道人授予王宗岳的张三丰拳论四则。 题为:(1)张三丰承留,(2)张三丰以武事得道论,(3) 口授张三丰老 师之言,(4) 口授穴之存亡论。这四篇的内容,大都是张三丰口授, 其弟子笔录的文献,并赋予标题。其中《张三丰承留》为歌诀。从 文风及口气看,是张三丰之作,弟子加上标题。因此,历代传人均 十分重视,世代传抄,保留至今。



《太极法说》(37)目)的著者虽然不明,但所论内容,十分重要 和深刻,是对王宗岳拳谱的深入阐释和补充。因此,历代名家的珍 视程度,与王宗岳拳谱相提并论,评价极高。



但是,此谱究竟在何时著作?著者是谁? 一直至今未曾解谜, 笔者认为,破解该谱著作之谜,对澄清太极拳源流关系极大,故不 揣浅陋,试作初步考证,供世人参考和指教。





浏览64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