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文化丛书-拳技


三、接镖还击的董海川|当代青年文化丛书-拳技





话说曾有一财主恶少欺侮良家妹仔,把那个妹仔抱上他 的坐骑。高头红马奋蹄飞奔入林,鞍上的妹仔哭天喊地救命。 此时正碰一高僧在林地里拾松菇,见状,愤愤不平,立即拦住 马头,要那恶少放下无辜少女,恶少咬牙切齿怒骂说:“你这老 不死,识相点,别要拦路,等我与此妹交欢够了,我再送给你尝 鲜……”话未说完就扬鞭催马奔走,那高僧怒不可遏,挥手一 掌,马脚顿时断成两截。大红马咬唆哀鸣倒下,高僧又一个箭 步驰过,食指朝恶少的右脚轻轻一点,恶少立即跪坐难起,连 声苦求告饶。原来这位高僧就是身怀绝技的八卦掌大师一一 董海川。



董海川生于清朝嘉庆二年,从小受到乡里武馆熏陶,膂力 过人,人们称其为“神力”。他虽然精于少林拳法,但他的求知 欲望极强,谦虚向学,四处寻找拳师学艺,徒步跋涉于江苏、安 徽、四川等地,遍访名山大师。



一次他寻游到江南雪花山,由于山势奇险陡峭,山道穿林 过谷,终被迷路,正当他徘徊之时,却见山的那边在一棵古树 下,寺庙飞檐钻出浓绿树荫,一缕青烟傍崖袅袅,他料定此深 山古寺必有人烟,便急步过去,绕过一片小竹林,只见寺庙前 的草坪上,一个道士在练习一种身灵步活如行云流水,运掌转 换如风驰电闪的穿掌拳法,董海川感到十分新奇。便热情上前 作揖问候,恭恭如礼。那道士请茶让坐之后,就问起对方姓名, 客官来自何方。董海川向来为人谦逊,坦白,一五一十地自己 的身世来路竹筒倒豆地告诉了道士。当道士知道董海川亦是 武林中人后,更是敬慕异常,要求较量以取长补短。董海川见 道士一片诚心,便答应了。



两位武林高手抱拳行礼后,便摆开架势,双方先谦让一 番,都不想先动武,后来道士说官人先来,童海川见客气不过, 就飞起一个倒勾脚,顺势横拳朝道士的后颈擂去。道士一个鸥 子翻身,避过厉拳,龙爪掌一勾,看似流云过坳,实是勾住了董 海川的右腕,把原来如虎踞尊威的董海川,勾了个翅起。董海 川见一拳未着,又使出妙计,抽拳远避,想引诱道士冲来,好使 拳击其心口,那料道士真的冲来,在董海川还来不及使计之 时,道士一个牛舌掌早戳中了董海川的胸膛,董海川便像一个 腾空的肉块被击退十步,像一堵墙那样“蹭”地倒地。道士马上 急奔过去扶起董海川,连连道歉。而董海川立即跪地拜道士为 师。从如居山数年,虚心请益,潜心苦练,道士亦倾城相教,董 海川终深悟八卦掌拳理。艺成之后,他根据道士的拳法套路结 合自己原来的行拳经验,创编成“游身八卦连环掌”。



又有一次,董海川云游至四川境内,在峨嵋山中遇到一位 老僧在练习一种行步似行云流水,运掌似电闪风驰,阴阳转 换,变幻莫测的“八盘掌”。此拳法深奥难以掌握,但技击却很 独到,董海川暗暗欢喜,恳求老僧授此拳法,但老僧仍不答应。 董海川无奈,只得寻找机会窥伺老僧练拳。



董海川上山已有半月之久了,他通过其他僧侣知道老僧 常在凌晨练拳运掌,地点就在他住居的后园草坪。董海川确知 后很是高兴,就在月落西山之前,悄悄地摸路来到后园的一个 小土坡上,那里正好有一个小丛灌木,半遮半挡既可隐蔽又能 看个清楚。他才葡匐守候不久,老僧就身着练功服来到草坪 上。星光淡淡,微曦初露,董海川看得很清楚,只见老僧马步一 立,掌运转旋,有如云中抽丝,移步前后,有如水中游龙。训练 一阵之后,只见老僧左手持一截竹筒般大的木头,他运了一下 气,右手食指钻木,随后又挥动牛舌掌一砍,木杆断成两截。此 时已是朝霞飘荡,旭日冉冉,老僧松了一下围腰带,信步朝草 坪后的小坡走来。



“完了! ”董海川想着,要走也来不及了,他索性趴在灌木 丛下,一动不动,他想碰侥幸,但愿老僧没发觉。谁知,老远老 僧就看见了,他莫名其妙地走过来,只见董海川葡匐在那里, 汗水淋漓,身上爬满了蚂蚁,因为老僧已和董海川认识过,所 以他赶忙把蚁群扫掉,并扶他起来,什么也不需再说,老僧答 应收他为徒。就此,董海川不分白天黑夜,冬寒夏暑,苦练经 年,学到了老僧的一身本领,八年功成后,董海川集各家之大 成,创造了 "八卦掌”。



董海川的八卦掌武功造诣,达到炉火纯青之境,其应变之 速,令人赞叹不已。他曾被选派入清廷作侍人。有一次,王府 里大宴宾客,大厅中觥筹交错,人来人往,拥挤异常,端盘送菜 的实在寸步难行,然而董海川掌托满盘鲜汤,游行于人堆间隙 之中,像蛇游水面那么自如流畅,满座宾客大为惊奇,殊不知 董海川并非凡夫俗子,而是身怀绝技的八卦掌大师。



王府里有一当差叫全凯亭,为人高傲,心术不正,为了探 知董海武功高低,曾从身后以刀砍董的头部,被及时躲过,并 在不知不觉间下了全凯亭的刀。因全凯亭是旗人,加上此属小 人一个,雕虫小技,不足挂齿,这把刀又被董海川下了,也就不 计较此仇。而全凯亭倒是十分自愧,无地自容,不敢在董面前 露脸,惶惶不可终日。



关于董海川轶闻趣事,广为流传于民间。



有一拳师夫妇,自命不凡,对董海川非常嫉恨,又自知功 夫难敌董海川,因此暗起杀机。一夜,这个拳师携带手枪来到 董海川的卧室。正举枪从窗口瞄准睡着的董海川时,一些微小 的异常动响,惊醒了他,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董海川翻身起 床,如虎跃鹰飞冲出窗外,只是一掌就把手枪打飞,又一掌那 拳师跌出十步之外,连呼救饶命都喊不出。



董海川还有“一手接镖,一手接袖箭”的本领。他的一个生 徒打弹子能百发百中。有一天,董海川坐在椅子上,叫生徒射 弹,生徒连发数弹,都被董海川用二指连连捏住。生徒佩服得 五体投地。董海川说,一个武技高强的人要眼疾手快,机智过 人,平时要拳不离手。长年苦练才得要领。从此那位生徒以师 傅为榜样天天苦练功夫,也能学到手抓飞箭飞石,并用这些飞 箭飞石还击对方,时人无不称奇叫绝。



董海川武艺高超,武德高尚,有一次他与太极高手杨露禅 比武,连斗三天,势均力敌,不分上下,从此他俩的友谊更深 厚,名声各自大增。这位八卦掌大师,享年85岁,无疾端坐而 逝。其高徒72人把他安葬于北京东直门外,四块碑碣记述着 他的生平事迹,流芳百世。





浏览22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