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学真谛-精解大成拳学


三、 王琴斋先生有哪些拳学著作?|大成拳学真谛-精解大成拳学





20年代,王萝斋先生著有《意拳正轨》一卷。此书于民间 有传抄本。香港李英昂先生得此书稿后,于1983年校注后由 香港麒麟图书公司出版。李先生序云:“《意拳正轨》一卷,原为 先师王萝斋先生民初在天津传艺时,师生间传习之纲目,本非 问世之文。时有友人刘窠臣者,初习形意于李存义先生之门, 经营励志出版社,并服务于商务印书馆。因经营出版之便,请 先师补序于一九二九年十月,集而付印焉。当时印数不多,瞬 而绝版。”



《意拳正轨》是王萝斋先生第一部拳学著作,内容分为“桩 法换劲”、“锻炼筋骨y用劲"、“练气”、“养气”、“五行合一”、 “六合”、“歌诀”、“交手径法”、“龙法”、“虎法”等章节,论述了 功法训练要领、养生健身原则和实战搏击道理,该书主要是依 据郭云深大师所传形意拳之理论撰写的(后附一:《意拳正 轨》)。



1940年,北平《实报》发表了记者采访王罗斋先生的两篇 纪实文章。这两篇文章主要记录了王萝斋先生对拳学要义所 做的简要叙述。叙述分为三个部分;一为基础训练,指桩法练 习应于行、站、坐、卧随时随地进行,以达到整饰神经、调整呼 吸、温养肌肉之目的;二为试力与试声的练法与使用;三为自 卫的原则与要领。王茅斋先生在文中还分析了一些拳种的长 处与缺欠,激烈地批评了某些拳种习套路、讲招法、练拍打的 训练方式,认为“实属误人太甚”,并公开表示,愿与各派同仁 切磋技艺。这两篇文章在当时引起了极大反响(后附二:《拳学 要义》)。



1944年,王萝斋先生的著名拳学作品《大成拳论》问世。 这部作品系统地论述了拳术的作用、拳术正确的训练途径、武 德以及拳术锻炼容易产生的弊病。在大成拳功法方面,介绍了 站桩、试力、试声、自卫的练习方法及其作用。作品详细剖析了 拳道丧失的原因,认为舍简求繁、失平易而求非常为拳道丧失 的根源。作品还提出了解除师徒制这样一个问题,认为:“师徒 名分一定,徒对师说即觉有不当,常恐有犯师之尊严而不敢 背,即背之,而师为自保尊严,亦必痛加驳斥而不自反,'“又何 况门派之争,常以师徒制之流行益烈。由师承而成门户,由门 户而成派别,更由派别之分歧,而致学理之庞杂。如此则拳学 之道无昌明之日矣,'《大成拳论》是第一部全面论述大成拳学



的著作,是大成拳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后附三:《大成拳 论》)。



《站桩漫谈》是1958年王芸斋先生在中山公园教授站桩 功时,向学生们的讲解稿,后由学生们记录下来,经王先生作 序后油印成册,供大家学习用。这篇作品简要介绍了养生桩的 来源与变迁、养生桩的意义和作用、养生桩锻炼所应注意的问 题及养生桩练习时肢体、内脏与时间的调配。作品还重点介绍 了养生桩的几种基本姿势及应配合的意念活动。



《站桩功》一稿为王芋斋先生在河北省中医研究院任职时 所作。此稿内容与《站桩漫谈》大体相同但更为详细,其中介绍 了行、站、坐、卧四大类桩法的20种具体练法及18种意念活 动。



《习拳一得》是王罗斋先生的又一篇重要著作,文章科学 地分析拳学运动的三个目的:求卫生、讲自卫和寻理趣,并从 大成拳的角度论述了这三个目的追求方法和它们之间的内在 联系。在文章的后面,附有大成拳歌诀,以诗歌口诀的形式、精 练的语言介绍了大成拳功法训练的要领和实战搏击的原则。



除上述外,王萝斋先生还著有《意拳原道》、《断手述要》等 文。





浏览19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