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火候适度,张洪林教授认为:“火候适度是指对练功的一些要求 及限度的把握适当,或恰到好处,太过或不及均非适度。练功适度,主要 以意念、呼吸、姿势及练功时间等方面为内容。”⑥

火候贯穿于气功锻炼各个环节,每一步都要从意念、呼吸、力度、时 辰、时间等方面善加选择和把握。

(―)意念火候

意念火候是意念、意守、心意、精神心理或注意力集中程度的把握,

徐兢,等,注解.中国气功四大经典讲解.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406.

徐兢,等,注解.中国气功四大经典讲解.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409.

(明)尹真人,传.性命圭旨全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384.

徐兆仁,主编.内炼秘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29.

刘天君,主编.中医气功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100.

张洪林,胡卫国,编著.中医1000问.气功篇.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85.

讲究一心一意,心无二用,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练功。

练气功时,强化注意力,使心意专一诚然十分重要,但不宜过于执 着,更不宜强行意守,而以勿忘勿助,若有若无,似守非守,轻松自然为 佳。否则,往往适得其反,难以达到气功锻炼目的。

(二) 呼吸火候

呼吸火候是练功时呼吸深浅、长短、次数、频率、方式、力度的把 握。初学者以自然呼吸为宜,坚持锻炼1〜3个月以后再练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模式,采取调气一长呼一屏息一短吸一屏息模式:深呼气 9 ~ 12秒,屏息3〜6秒,深吸气6~9秒。每个姿势配合呼吸3〜5〜10 口 气。屏息后需调气、调息、休息3~5秒或更长时间再练。各个阶段的调气 时间根据个体差异,因人而异把握。

(三) 力度火候

力度火候是练功姿势、动作、劲力、速度、方法、难易程度的把握。 以循序渐进、逐渐加大力度和难度为宜,不可急功近利一蹴而就,避免过 闲与过劳,以适量运动为宜。

(四) 时辰火候

时辰火候是练功时辰、季节、时段、时间长短、次数多少、关键时期 的把握。

古人练功,一方面注重随季节的不同而变换时辰和方式。另一方面, 讲究子后午前行功,顺应生气,避开死气。现代城市,一年四季春、夏、 秋、冬,一早一晚大气污染程度不一,应避开污染严重时段练功。宜选择 早晨7~9点左右,下午4〜5点左右,晚上9~11点练功为佳。每次练功 时间在30 -60分钟为佳,不宜过长。练功次数以每天2~3次为宜,不宜 过频、过多。以练功后感到神清气爽、轻松舒畅、无疲劳感为宜。

而且,吃饭前后1小时左右不宜练功。起床后及睡前半小时内不宜练 动功,而以练静功为宜。

四、因人而异

因人而异是根据个人体质差异、性格或兴趣特点等不同,选择不同的 练功方式,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的练功过程。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在气 功、养生锻炼中,则需辨证练功。

热体质,以练静功为主,动功为辅,动静兼修;寒体质,以练动功为 主,静功为辅,动静兼修;性格比较内向、好静者,宜练动功,不宜练静 功,以免诱发精神心理疾病;性格比较外向、好动者,以静功为主,动功 为辅,动静兼修;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精神脆弱、精神受过严重创伤者, 不宜练气功。

练功时,当结合练功者自我爱好,配合音乐、诵读诗赋等个人雅兴, 调和心身,促进练功。

五、 上虚下实

上虚下实是人体脐以上部分保持清醒自然,虚怀若谷,心胸空旷,内 感虚无,脐以下部分保持坚实有力,根基稳固,元气充沛的心身状态。上 虚,是心理上的内在自我感觉;下实,是真实的腰腿劲力或功力状态。

焦国瑞教授认为:“上虚,是指上体(脐以上)虚灵;下实,是指下 体(脐以下)充实。练气功讲究虚胸实腹,气沉丹田,气息归元,息息归 根。只有’气归根’,上体才能虚灵(把气息归于丹田);'气归根’,下 元才能充实(把气息稳固于丹田)。只有做到’上虚’,上体才能轻灵,耳 聪目明,思维清晰;只有做到’下实',体内才有精力充沛,内气充盈, 生机横溢的感觉。”①练功家认为,人体姿态“先天气宜稳,后天气宜顺” 才能身正气足,英姿勃勃。因后天姿势不顺或不良习惯,彻底打破了人体 先天稳态,变得上实下虚,头重脚轻根底浅,失去了人体应有的英姿。需 要进行上虚下实的纠正,使人体恢复自然状态。在气功、养生、武术过程 中,上虚下实是气沉丹田的修炼结果。

六、 刚柔相济

刚柔相济是姿势、动作不过于刚强僵硬,不过于纤柔、乏力,而保持 缓慢、柔和、有力的练功状态,即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适度的意 思。

刚柔的概念,首见于老子《道德经》。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或刚柔相 济的概念,大都来自《易经》和老子《道德经》的启示。

《秘诀》中的刚柔概念,突出了道家贵柔的思想。其第一章《气功阐 微》刚柔节强调“术以柔为贵”,以“刚柔变化之深浅”为标准,把柔术

① 焦国瑞,著.气功养生学概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 56.

分为上、中、下三乘。

上乘者刚柔相济。“上乘者,柔运成刚。及其至深也,不刚不柔,亦 刚亦柔。”①即“刚柔变化能达于极品者,为上乘”②。

中乘者刚多柔少。“所谓中乘者何?即别于上乘之谓也。其故因学者 初步学时,走入旁门,未蒙名师之传授指点,流于强使气力,刚柔无相济 互用之效……此刚多柔少之所以非上乘也。”③即“刚多柔少谨守师法者, 为中乘”④。

下乘者有刚无柔。即“有刚而无柔,专从事于血气之私者,于斯为下 矣”⑤。

在气功、养生、武术锻炼中,“刚柔相济”的练功要领,主要表现在 以下三个方面。

(一) 练功姿势、动作不过于刚强僵硬,不过用蛮力,不过于纤柔, 不过于松散、疲乏无力,而要保持线(直)动尽力,圆(弧)动撑形,顺 逆交替,舒展大方,柔缓、活泼、圆活有力,刚中有柔,柔中带刚,行为 中正,劳逸结合。

(二) 呼吸锻炼不要过于急促,不做剧烈运动,而以匀柔深长为宜。 注意呼长吸短,屏息和休息有机结合,保持均匀、合理的呼吸节奏,吸气 一屏息一呼气一屏息或呼气一屏息一吸气一屏息协同一致,适合个体自我 生理一心理一形态最佳、最大或极限适应范围,不要过度紧张,过度勉 强,过度疲劳,更不要违背人体自身生理规律。

(三) 意气锻炼不过于执着,不过于单调,不强行意守,以保持心态 平和,勿忘勿助,意气力协调状态为宜。

七、心平气和 Z

心平气和是练功前、中、后保持心态平和、心情舒畅和心理平衡的心 身锻炼要领,包括心平与气和两个方面。心平,属于气功锻炼中调心的内 容;气和,属于气功锻炼中调心和调息的综合。

(民国)尊我斋主人,著.少林拳术秘诀.北京:中国书店,1984: 7-8.

(民国)尊我斋主人,著.少林拳术秘诀.北京:中国书店,1984: 10.

(民国)尊我斋主人,著.少林拳术秘诀.北京:中国书店,1984: 8.

(民国)尊我斋主人,著.少林拳术秘诀.北京:中国书店,1984: 10.

(民国)尊我斋主人,著.少林拳术秘诀.北京:中国书店,1984: 10.

心平气和是气功、养生、武术等所有运动锻炼的基础、前提、目的和 目标。做不到心平气和,是不宜进行气功锻炼的。否则,不仅达不到练功 效果,还容易出现偏差。

八、言行相辅

言行相辅是在练功过程中,用良性言语(内部言语)辅助练功行为, 使练功者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练功要领。

心理学认为,内部言语属于思维活动时伴随的言语行为,它们是人的 自言自语,个人心语,大都不出声或声音很小、旁人听不清。其功能不在 于交际,而是言语者本人。即言语者本人的自我心身沟通过程。行为主义 心理学家华生(J.B. Watson)指出:“思维是不出声的谈话。”①人的言 语、心语、心态、心境、心向、思维活动与人的行为,是相互影响,互动 发展的。

俗话说:“什么人说什么话。”我国古代先哲有“文如其人”“言如其 人” “听其言,观其行,知其人”等说法。3000多年前印度《奥义书》告 诫世人:“一个人的思想就是他的世界,一个人想什么就会成为什么。”

正如我们常说的,有什么信仰,就有什么信念;有什么信念,就有什 么观念;有什么观念,就有什么语言;有什么语言,就有什么行动;有什 么行动,就有什么习惯;有什么习惯,就有什么性格;有什么性格,就有 什么命运。《命运诗》更加形象地表述了这一点:
① 刑其诚,林仲贤,主编.心理学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350.
言行相辅是练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性修炼环节。在气功、养生锻 炼中,经常使用一些带有正面、阳光、积极的辅助性言语,配合意念、呼 吸、姿势的调节,包括默念良性字句、经文、经络、穴位、数息功、六字

诀等多种方法,促进练功者进入气功境界。

九、心身协调

心身协调是在练功过程中,促进练功者心一身一形相互配合,心理一 生理一形态环节整体协调一致的练功要领。

自古至今,我国众多气功、养生、练功家和武术家,从不同角度归纳 出多种不同的心身协调要领。李小龙认为:“协调是一种特有的能力,能 使一个人得以有效而舒畅地运用全身所有的机能与人体内的潜能,随心所 欲地去支配他的动作。”①气功锻炼心身协调,主要包括心、息、身的整体 协调,内家拳的心身协调,抱圆守中,动作匀称的协调等内容。

(—)心、息、身的整体协调

心、息、身的整体协调是调心、调息、调身“三调”合而为一的心身 整体协调状态。

其中,以心意锻炼为主的功法,调心炼意是重点,主要以心意运动带 动其他两调,促进心身协调;以呼吸锻炼为主的功法,调息吐纳是重点, 主要以呼吸运动带动其他两调,促进心身协调;以形态锻炼为主的功法, 调身导引是重点,主要以形态运动带动其他两调,促进心身协调。

调心使心无杂念,凝神静气,专心练功;调息旨在促进呼吸均匀舒 畅,从容自如;调身以保持舒展大方的姿势。三者合一使心、息、身整体 协调,运动自如。

(-)太极拳的心身协调

太极拳的心身协调是一种以意气运动为主导,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等 整体劲力合一的意气力协调运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太极拳八大特点方面:

以意气运动促进心身协调;

以弹性运动促进心身协调;

以螺旋运动促进心身协调;

以虚实运动促进心身协调;

以节节贯串促进心身协调;

以一气呵成促进心身协调;

以刚柔相济促进心身协调;

① 关文明,编著.李小龙技击术汇宗.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87: 52.

以快慢相兼促进心身协调。

太极拳八大特点,汇总为一个总要点,便是练功者整体劲力合一的 意、气、力协调运动。

(三) 形意拳的心身协调

形意拳的心身协调是一种以形意运动为主导,以意行气,以气使力等 整体劲力合一的协调运动。主要表现在六合、八要两个方面。

六合

六合是内、外三合的总称。内三合包括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 合;外三合包括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形意拳过去称为“六合 拳”,便是从“六合”演变而来的,强调内外合一,“一动无有不合。”

八要

在形意拳的古拳谱中,练功者周身意、气、力协调运动的姿势要领, 被概括为“八要”或“八字诀”:一顶(头顶、掌顶、舌顶)、二扣(肩 扣、手足扣、牙扣)、三圆(背圆、胸圆、虎口圆)、四敏(心敏、眼敏、 耳敏、手敏)、五抱(丹田抱、心意抱、两臂抱)、六垂(气垂、肩垂、肘 垂)、七屈(臂屈、腿屈)、八挺(颈挺、腰脊挺、膝挺)。

八要强调了周身完整一气,整体劲力合一的意、气、力协调运动要 点,充分体现了内外六合、形意合一的协调运动特点。

(四) 八卦掌的心身协调

八卦掌的心身协调是一种以阴阳八卦为标志,以阴阳和气、八卦运 气、抱圆守中为要点,以八卦图式的圆形走转运动为特色,锻炼整体劲力 的意、气、力协调运动。基本桩功是无极夹马式。

无极夹马式,简称夹马式。近代著名八卦掌传人任致诚做了详细诠 释:“何谓无极?因空空之无而生焉。久站无极式,气顺、血和、筋舒、 皮健、劲足,而有极生焉。有极之功验可考者,上贯天先指尖,中通畅华 盖九尾,下达悬地足尖,上中下三盘,均觉力足气通,周身畅快,则是有 极矣。”①“何谓无极夹马式?因初练时,私欲未清,丹田无力,皮肤不和, 手足筋骨不随,十二经络之气不顺,站此式能舒筋调气,增力进食,走私 免欲,舌附上膛,呼吸以鼻,切忌用口,气顺通丹田,心中一无所有,空

①任致诚,著.阴阳八盘掌(影印).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1988: 1.


  1. 空洞洞,是谓无极。”①夹马式充分显示了八卦掌拳法“整中有分,分不失 整”的协调运动特点。

  2. (五) 抱圆守中的协调

  3. 抱圆守中是在练功过程中以人体前、后正中线及人体上、中、下方位 的中点(丹田)为中心而形成的圆形运动姿势,以太极拳和八卦掌为代 表,具有形圆、势圆、动圆、静圆、心圆、气圆、周身完整一气、圆活自 如的特点。

  4. 静功的抱圆守中,两臂、两手呈抱圆势,意守丹田,呼吸均匀柔和; 动功的抱圆守中,手臂、两脚、两腿姿势及运动呈圆形或圆弧形,运动时 意守丹田,呼吸均匀柔和。

  5. (六) 动作匀称的协调

  6. 气功锻炼中的动作匀称是以人体正中线和丹田为中心进行的匀称、平 衡、守中运动,包括上下、左右、前后的整体平衡锻炼或协调运动。

  7. 练功中的一招一式,都讲究上下相随,左右搭配,前后呼应,内外协 调,表里如一,动静相兼,工整舒展,优美大方,周身完整一气。

  8. 正如太极拳谱所说,全身“一动无有不动”,练功时全身“由脚而腿 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9. 第三节气功锻炼十大注意事项

  10. 练功注意事项是练功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遵循、适应、禁忌或避免 的一系列相关事项,以保证练功过程的顺利进行。其具体内容古今有别。 总的来说是规则和禁忌的综合。

  11. 古代的练功注意事项多散见于各大不同门派练功体系中,近代《秘 诀》归纳为呼吸四忌,现代气功界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重视起来。

  12. 1915年,《秘诀》第一章《气功阐微》有呼吸四忌,是近代练功注意 事项的经典阐释。

  13. 《秘诀》:“呼吸有四忌:(一)忌初时太猛;(二)忌尘烟污杂之地; (三)忌呼吸时以口出气;(四)忌呼吸时胡乱思想。”②



  • 任致诚,著.阴阳八盘掌(影印).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1988: 6.

  • (民国)尊我斋主人,著.少林拳术秘诀.北京:中国书店,1984: 5.




  1. 1959年10月,南京中医学院编著的《中医学概论-下编》第九章 “气功概要”收录“气功疗法”相关内容,但无明晰的练功注意事项。

  2. 1964年1月,焦国瑞教授编撰的《气功养生法》归纳了十条练功注意 事项。1984年10月他在《气功养生学概要》中,把练功注意事项细分为 教功者注意事项九条和练功者注意事项十条。

  3. 1983年9月,马济人编撰的《中国养生学》归纳出六大练功要领,但 没有明确的练功注意事项。1988年8月,林雅谷、马济人编撰的《中国医 学百科全书•气功学卷》认为:“练功注意事项,是指练功前、练功中和 练功后应做和不该做的若干事项,以保证练功能顺利进行,取得疗效。”① 归纳了十四条练功注意事项。1992年9月,马济人主编的《实用中医气功 学》,分练功前、中和结束时的注意事项,以及练功期间的注意事项两部 分,谈及多条练功注意事项。

  4. 2005年8月,刘天君教授主编的《中医气功学》认为:“练功注意事 项,主要包括练功前、后的一些准备,整理性的身心活动,它们能起到衔 接日常生活状态与气功练功状态的过渡作用。”②归纳出六大练功注意事 项。

  5. 我们在总结、分析、探讨前人各类练功注意事项基础上,归纳出十大 练功注意事项。

  6. 一、教功注意事项

  7. 教功者教功,是一种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惑、积极传播气功正 能量的修身育德过程。教功者必须为人师表,注意个人知识、素养、德行 和实战经验等技艺的提升,以免误人子弟。

  8. (-)教功者应具备基本的气功历史、概念、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 掌握3套以上套功功法,拥有3年以上练功经验,能够妥善处理学功者提 出的相关问题。符合初级气功师到高级气功师的分级要求。

  9. (-)教功者应具备基本的气功功理、功法讲解、甄选学员(择徒)、 教功、组织和人际交往能力,积极、主动、热情地传播气功技艺,培养学 员,指导他们制订科学合理的练功计划、治疗计划或康复计划。注意发现



  •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气功学卷.上海:上海科技 出版社,1998: 25.

  • 刘天君,主编.中医气功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100.



  1. 问题,及时处理问题,帮助学员排忧解难。

  2. (三)教功者应具备基本的现代科学知识素养,掌握基本的自然科学 和人文社会知识,树立科学合理的气功观,正确对待气功领域出现的巫 术、玄学或神秘主义思潮,自觉抵制陈规陋习、迷信思想、伪气功和伪科 学等不良倾向。

  3. 二、学功注意事项

  4. 学功者学习气功,是一种以气功为基本技艺,全面更新个人行为与生 活方式的学习过程。因此,学习内容当有所选择,谨慎行事。注意择师、 择功、择群、择地、择时等事项。

  5. (一)学功者应学习基本的气功历史、理论和方法技能,掌握一两套 套功功法,坚持循序渐进练功,学会妥善处理练功过程中遇到相关问题。

  6. (-)学功者应积极、主动、热情地学习气功技艺,制订科学合理的 练功计划、治疗计划或康复计划,明确练功目的和目标。专心致志学好一 理一法,练好一功一势,不人云亦云,不见异思迁,不四处猎奇。

  7. (三) 学功者应不断学习基本的现代科学知识素养,掌握基本的自然 科学和人文社会知识,树立科学、合理、正确的气功观,辩证对待气功领 域出现的巫术、玄学或神秘思潮,自觉抵制陈规陋习、迷信思想、伪气功 和伪科学等不良倾向。

  8. (四) 学功者应择师而学,选择具有较高气功、养生理论、方法和实 践经验、德高望重的师傅及相关著述,虔虔诚诚、恭恭敬敬拜师学艺,认 真研读其专著,勤于修炼实践。

  9. (五) 练功时注意做到“三稳”:起功稳、行功稳、收功稳。避免心身 大起大落、大收大放、起伏不定。大喜、大怒、忧伤、惊恐和抑郁等七情 六欲严重波动时不宜练功。锻炼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心、 身、形,心、息、身或意、气、力的有机配合,保持平稳节奏,步调一 致,不杂乱无章。

  10. (六) 练功时注意避免过劳、过闲,过饱、过饥,过热、过冷,过吵、 过静,过明、过暗,过乱、过脏等情况和环境。

  11. 练功时不宜过劳、过闲。过劳时练功容易加重疲劳,宜在精力体力 恢复后练功。长期过闲者突然练功,容易造成机体劳损,以适当活动后练 习为宜。


  12. 练功时不宜过饱、过饥。过饱与过饥时练功容易损害脾胃,影响消 化功能,不利于心身健康。一般以饭前或饭后30分钟至1小时内不宜练 功,以相对空腹状态下练功为宜。

  13. 练功环境不宜过热、过冷。过热环境下练功容易出现中暑,过冷则 可能伤风感冒或冻伤,宜选择不冷不热的环境。

  14. 练功环境不宜过吵、过静。过吵影响入静,过静容易出现幻觉,甚 至走火入魔,均不利于练功。

  15. 练功环境不宜过乱、过脏。练功环境过乱、过脏,既影响情绪,又 损害健康。

  16. 三、 选功注意事项

  17. 选功或择功是气功、养生锻炼中必须注意的关键环节。功法选得好, 具有事半功倍的效率和效果。

  18. (-)选择的功法,以通俗易懂、简单易学、老少皆宜的功法练习为 宜。《学习的革命》说得好:“最伟大的真理是最简单的,最伟大的训诫是 易于理解的。”①



  • 选择的功法,以人文历史底蕴厚重,科普性强,不带有巫术、 玄学、神秘色彩为宜,切忌追求玄而又玄的东西,以免误入歧途。

  • 选择的功法,以适合自身体质、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为宜,适 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1. 四、 年龄注意事项

  2. 我们虽然常说气功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锻炼方法,但它并不适合所有年 龄段的人群练习。练功年龄的选择(择龄练功),是一项需要注意的事情。

  3. (-)练气功的年龄以成人为主。18岁以下青少年人群,不宜练静功, 而以练动功为宜,成年后再练静功,或动静功交替练习。

  4.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提出了一种新的年龄划分法。青年: 45岁以下;中年:45-59岁;年轻的老人或老年前期:60 -74岁;老年: 75〜89岁;长寿老人:90岁以上。其练功要求各不相同。

  5. 18〜45岁青、壮年人群,2/3动功,1/3静功,动静功交替练习,运

  6. ①[美]珍妮特•沃斯,[新西兰]戈登•德莱顿,著;顾瑞荣,等,译.学习 的革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82.


  7. 动量中等强度以上为宜;45〜59岁中年人群,动静功各半,运动量中等强 度为宜;60-74岁人群,2/3静功,1/3动功,动静功交替练习,运动量 中等强度以下为宜;75岁以上人群主练静功,以练功后无疲劳感为宜。

  8. (三)医学研究发现,0~35岁为人生最佳健康期,从30岁开始,人 体各种功能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35〜45岁为疾病形成期。45 ~55岁为 生命高危期,又称疾病暴发期,人生进入生命旅途中的“沼泽地”。这一 年龄阶段,许多常见疾病,比如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发病率都呈 上升趋势。大多数慢性疾病都会在这一阶段突然暴发,危及人体健康。 55-65岁为安全过渡期。65岁以后,如果身体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反 倒变得相对安全了。

  9. 气功、养生实践说明,一个人,无论以往身体状态如何,45岁以前都 应开始练气功、练养生功,进行科学合理的健身锻炼了。应从避免无限制 地透支生命开始,关爱自身健康,防患于未然。

  10. 五、 两性注意事项

  11. 古代的气功、养生修炼,已有根据男女两性性别差异而形成的个性化 功法,专门用于男性修炼的房中术,专门供女性修炼的女丹功,以示男女 的不同及功法的差异。还有男女两性相互配合修炼的男女双修功法。因 此,男女练功既需要合理搭配组合练习,又需要分别对待,注意性别差 异。

  12. (一)练功者不宜长期独练。注意男女配合,阴阳搭配练功。男女两 性双双合练,集体混合练功,具有一阴一阳和谐一气,两性相悦,相互激 励,相互促进等积极作用。且可避免单调乏味。正如明程允升《幼学琼 林•夫妇》所说:“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故天地配以阴阳。”

  13. (-)注意节制房事,远离酒色,避免因房劳过度影响健康。房事后 不宜立即练功。

  14. (三)女性月经期间注意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练功方式和幅度,避免不 良反应。女性月经期间,练功时间不宜过长;遇情绪波动时,不宜练功。

  15. 六、 择群注意事项

  16. 气功锻炼分个人单独练功和集体合练两种形式,合练有一个择群的问 题。


  17. 择群而练,是指选择同自己合得来,积极、热情、阳光等正能量突 出,具有优劣势互补、男女混合等特点的人群共同练功,以提升每个人的 练功水平,共同进步,乐在其中。

  18. 《礼记•学记》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国演义》有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一说。现代人际关系学认为,你经常与 什么人在一起,你的朋友都是些什么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正所谓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择邻而居,择友而交”。故,练功需要择群。

  19. 七、患者注意事项

  20. 患者练气功,目的是治病健身,促进早日康复。因此,需要注意适应 证和禁忌证。

  21. (—)气功锻炼的适应证

  22. 气功锻炼的适应证,主要包括亚健康、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 溃疡病、肿瘤、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哮喘、腰酸背痛、更年期综合 征、月经不调、性功能低下等多种心身疾病和慢性疾病。

  23. (二) 气功锻炼的禁忌证

  24. 气功锻炼的禁忌证,主要包括各类疾病的急性期、感冒发热等疾病治 疗期;性格内向、抑郁、孤僻者不宜练功;有精神疾病家族史者严禁练 功。

  25. (三) 患者练功时呼吸、意守注意事项

  26. 患者练功时,开始均以采取自然呼吸,逐渐变为腹式呼吸,配合意守 下丹田为宜,脐以上部位、组织、器官的疾病慎用上丹田。例如高血压、 心脏病、颈椎病、头晕、头痛等疾病严禁意守上丹田。

  27. (四) 记住一组爱心数字

  28. 爱心数字 140, 6, 543, 0, 268:

  29. “140”是血压达标值,保护心脏必须把收缩压降到140毫米汞柱 以下。

  30. “6”是血糖达标值,建议把空腹血糖降到6毫摩尔/升以下。

  31. “543”是血脂达标值。低危人群总胆固醇须低于5毫摩尔/升;患 糖尿病或吸烟者,总胆固醇须在4毫摩尔/升以下;高危人群,即有多项危 险因素,如既有糖尿病又吸烟的人群,总胆固醇须控制在3毫摩尔/升


  32. 以下。

  33. “0”即不吸烟。

  34. “268”指腰围控制指标。中国女性腰围控制在2.6尺以下,男性 2. 8尺以下。

  35. 八、生活注意事项

  36. 气功锻炼是一种长期的修炼活动,需要合理安排工作、饮食、起居、 洗漱、二便、日用等多个方面日常活动,以配合练功。

  37. (-)注意合理膳食

  38. 合理膳食,是指营养结构、品质和安全达标,有利于营养均衡的膳 食,主要包括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我们主张采取美食、节 食和均食相结合,逐步实现合理膳食。

  39. 美食,吃你喜欢的食物。俗话说“吃什么是什么”。你喜欢吃什么, 说明你的身体需要什么,缺少什么。合理膳食,首先要吃自己喜欢吃的食 品,吃得愉悦,才能吃出好心情。

  40. 节食,即节制饮食,再好吃的食物,都不要吃得太多、太久、太过单 一,都要有所节制。道家特别强调“少食为根”。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 •服气疗病篇》说:“当少饮食。饮食多则气逆,百脉闭。百脉闭,则气 不行。气不行,则生病。”俗话说:“早饭要吃好,午饭要吃饱,晚饭要吃 少。”又:“七八分饱人不老。”气功锻炼应遵循道家“少食为根”的原则, 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不宜过饱。

  41. 均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杂食,五谷杂粮,新鲜果蔬,种类越多越 好,适量食用,均衡营养,才有利健康。

  42. 美食、节食、均食相结合,基本上就可以做到膳食合理了。在生活实 践中,我们总结了一套有利于膳食合理的“饮食八段锦”——饮食“八宜 八忌”,分享给大家。

  43. 八宜:宜美食、宜乐食、宜节食、宜杂食、宜顺食、宜慢食、宜鲜 食、宜分食。

  44. 八忌:忌厌食、忌忧食、忌暴食、忌偏食、忌逆食、忌快食、忌陈 食、忌乱食。

  45. 近年,网络流传一组日本国立癌症预防研究所公布的抑癌蔬菜排行, 分列于下:熟红薯98. 7% ,生红薯94. 4% ,芦笋93. 9% ,花椰菜82. 8% ,


  46. 卷心菜91.4%,菜花90. 8% ,欧芹83. 7% ,茄子皮74%,甜椒55.5%, 胡萝卜46. 5% ,金花菜37. 6% ,芥菜35.4%,芸蓝34. 7% ,芥菜32. 9% , 雪里M29.8%,番茄 23. 8% o

  47. (-)睡眠起居有规律

  48. 睡眠起居要有一定规律,避免经常熬夜和过度疲劳,保持旺盛的精 力、体力和正能量。睡眠的时间不宜太长,以每天6〜8小时为宜。正如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法于阴阳,和于数术,食饮有 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 去。”①

  49. 关于睡眠时间与死亡危险率的关系,十多年来,国外多项大样本调查 显示,成年人每天睡7小时左右死亡率最低。

  50. 国外一项为期22年,涉及21268名成年人的实验研究发现,男性每晚 睡眠少于7小时,早亡危险增加26%,但超过8小时,会使早亡危险增加 24%。

  51. 网上流传一幅国外有关“睡眠时间”与“死亡危险率”关系的研究图 则表明,睡眠时间在6. 5小时左右,死亡率最低;睡眠少于4. 4小时或高 于9. 5小时,死亡危险率会成倍增加。

  52. (三) 注意洗漱、二便和穿着

  53. 一般宜在洗漱、二便后练功,穿着以休闲、宽松的棉麻服装为宜,日 常用品以纯天然为宜。

  54. (四) 谨防四个危险期

  55. 人生有四个危险期或高危期,注意在每个不同危险期前后防患于未 然。

  56. 第一个危险期:每天的黎明前夕。每天的凌晨1〜4点属于一天中的高 危时期,死亡占全天60%。第二个危险期:每月的中期,月潮在明月高挂 时的作用力影响人体血液运动,引起血液压力变低,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 夕卜。第三个危险期:每年的年末。一年中最危险的月份是12月份。占全年 死亡总数的10. 4% o第四个危险期:人生的中年。人的一生,中年时期进 入生命高危期,又称疾病暴发期,许多疾病突然爆发。



  • 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著.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第2版).上海: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1.



  1. (五) 古代练功家的宜忌

  2. 我国古代练功家强调内外功十忌、十要、内外功十八伤和葛洪《抱朴 子》的“五不”说。

  3. 内外功十忌:“忌早起磕头,忌阴室贪凉,忌湿地久坐,忌冷着汗 衣,忌热着晒衣,忌汗出扇风,忌灯烛照睡,忌子时房事,忌凉水着肌, 忌热火灼肤。”①

  4. 内外功十要:“面要常擦,目要常揩,耳要常弹,背要常暖,胸要 常护,腹要常摩,足要常搓,津要常咽,腰要常揉。”②

  5. 内外功十八伤:“久视伤精,久听伤神,久卧伤气,久坐伤脉,久 立伤骨,久行伤筋,暴怒伤肝,思虑伤脾,过悲伤肺,至饱伤胃,多恐伤 肾,多笑伤腰,多言伤液,多睡伤津,多汗伤阳,多累伤血,多交伤髓, 过寒过热伤形伤气。”③

  6. 葛洪《抱朴子》“五不”说:“目之所好,不可从也;耳之所乐, 不可顺也;鼻之所喜,不可任也;口之所嗜,不可随也;心之所欲,不可 恣也。”④

  7. (六) 合理运用人体生物钟

  8. 练功时,注意根据人体24小时生物钟节奏特点把握练功、工作、娱乐 和作息时间。

  9. 1: 00:潜睡眠向中深度睡眠过渡阶段,易醒,痛觉特别敏感。

  10. 2: 00:大部分器官处于一天中最慢时刻。肝脏加紧产生人体必需物 质,清除体内毒素。视力最差。

  11. 3: 00:全身处于休息状态,肌肉完全放松。血压、脉搏、呼吸功能最 弱。

  12. 4: 00:血液循环最弱,脑部供血最少,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人体 处于一天中的第一个低潮阶段。敏锐,易醒。早醒的人更易在这段时间



  • 少林绝技编写组,编.少林绝技一秘本珍本汇编.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5: 27 -28.

  • 少林绝技编写组,编.少林绝技一秘本珍本汇编.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5: 27.

  • 少林绝技编写组,编.少林绝技一秘本珍本汇编.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5: 28.

  • 陈志坚,主编.诸子集成(五).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511.



  1. 醒来。

  2. 5: 00:睡眠使人体得到休息,肾上腺皮质激素开始分泌,此时起床精 神饱满。

  3. 6: 00: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即使处在睡梦中,机体已经苏醒。

  4. 7: 00:体温开始上升,人体免疫力最强。

  5. 8: 00:体内有毒物质排除殆尽,性激素含量最高。

  6. 9: 00:大脑兴奋性升高,皮肤痛觉降低,心脏效率处于高峰时期。

  7. 10: 00:人体积极性上升,处于最佳状态:注意力和记忆力最好,工 作效率最高。

  8. 11: 00:神经和循环系统或生理和心理系统更容易协调,精力最旺盛, 不易疲劳。

  9. 12: 00:人体精力体力处于旺盛时期。经过一上午的活动,需要进餐, 补充能量。

  10. 13: 00:胃液分泌最多,胃肠加紧工作。肝脏开始休息,全身第一阶 段兴奋期已过。人体稍感疲乏,需要短时休息。

  11. 14: 00:人体应激功能下降,精力减退,反应迟钝,进入一天中第二 个低潮阶段。

  12. 15: 00:体温最高,工作能力开始恢复。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灵敏。 性格外向者创作力旺盛,性格内向者处于低潮。

  13. 16: 00:血糖开始升高,脸部最红,会出现“饭后糖尿病” 一类的生 理反应。

  14. 17: 00:工作效率最高。肺部呼吸运动最活跃,运动员训练量可加倍。

  15. 18: 00:人体痛觉再度降低,运动欲望上升,心理兴奋性逐渐下降。

  16. 19: 00:血压上升,心理稳定性最低,情绪最不稳定,容易激动,常 因小事争吵。

  17. 20: 00:记忆力最强,体重是全天最重时刻。机体反应敏捷。司机处 于最佳状态。

  18. 21: 00:精神状态一般,脑神经反应活跃,适宜学习记忆。

  19. 22: 00:呼吸开始减慢,体温逐渐下降。白细胞数量增加一倍,为全 天含量最高。

  20. 23: 00:各种组织、器官效率降低,细胞进行修复工作,全身机处于 休息状态,开始缓解一天的疲劳。



24: 00/0: 00:人体各种效率处于低潮,非常容易入睡,进入睡眠状 态,充分恢复体能。

浏览1,95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