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反击
制敌拳套路之一

立正姿势两脚并拢 两臂微屈两手握拳 拳眼向内身体平直 头向左甩目视左前

上格击胸右脚抬起 猛力下踏左脚跨步 半面左转左脚弓步 左臂上挡右拳前冲

 

拉臂绊腿 挡抓右拳 右脚前出 左手回拉

左手立掌 右手收回 前扫后绊 右拳击出

叉掌弹裆

两掌上抬

两掌变勾

左腿平抬

右脚弓步 交叉头前 强劲后击

猛力前弹
14内拨前冲 半面右转 护于胸前 向左转体
右脚踮步 两臂分开 右拳前插 下压后拉

 

左脚上步 左臂内拨 右拳回收 右拳前冲

15抓手缠腕左手抓腕

右手立掌上挑外拨 半面右转成右弓步 两臂后拉扣压腰际

16

卡颈提裆 右手下插 掌心向上 成左弓步

左手上抬 后拉上提 半面左转 左手推压

 

17

向右转体 右臂上挡 左掌前插 向右转体

左拳后甩 左脚弓步 右手抓腕 左拳别压

 

 

结束姿势

双脚并拢

双目平视

 

迅速起身 两臂下垂 恢复原势

 

防卫反击
制敌拳套路之二

 

前襟被抓微后仰体 半面右转屈抬左腿 左掌上提向左转体 左腿绊扫左手下压 右手变拳屈臂上挡 左脚弓步右拳后摆 右脚上步右拳侧击 拳心向下左拳收回

 

 

 

 

 

 

 

望神色

伤员如无明显神态、色泽变化者,伤势较 轻;如精神不振,面色灰白,面青唇黑,足底皮色 腊黄,头面肿大,汗出如油,双目瞳孔不等大,或 出现直视无神,鼻耳孔出血,大小便失禁,呼吸 微弱,口如鱼嘴,开口闭目或气粗喘急,颤抖,昏 迷不省人事等现象,多是危急重伤。

望伤口

从伤者伤口的形状、深浅、大小、出血多少 判断伤势的轻重程度,是伤皮肉、伤血脉,还是 伤筋骨,是新伤或是旧伤。.

望肤色

看伤处皮肤颜色的变化。肢体损伤后,多有 淤斑。根据颜色和面积大小,以确诊伤情。大面 积的紫色淤血者伤重,淤血少、呈淡红色者伤 轻,伤处皮肤淤血呈红紫色者为新伤,呈青紫色 或青黄色为旧伤。

望肿胀

若局部肿胀为轻伤,肿胀厉害且范围大,多 为重伤;肿、胀处皮肤出现黄色,液体状水泡者, 属轻伤,如出现血泡则伤情较重。

望形态

重伤会出现形态的变化,以此判断损伤的 部位。

望舌苔舌质

伤势重者,舌苔多有淤血,舌质出现青紫; 一般损伤较轻或外伤初期,舌质、舌苔不会发生 明显变化。

闻诊

采取耳感以辨别病员伤势的一种手段。如 伤者骨折时,移动或用手摸触两骨节端可闻到 摩擦声;在检查肌筋损伤时,可闻到特殊的声 音;通过对伤者的呼吸、气喘、呻吟声,也可辨别 其病的虚实和伤势轻重程度。

问诊

对伤员进行询问,查问病因的一种诊断方 法。可向病人询问病史、受伤部位、疼痛程度、二 便、饮食等情况。伤者疼痛处,往往是损伤部位, 医者要注意分析疼痛的性质。如淤血胀痛,痛有 定处,往往持续地隐隐胀痛或刺痛;如软组织损 伤,休息时疼痛减轻,而活动时则加重;如骨折 或伤筋,则出现剧痛,夜间疼痛较甚;炎症化脓 时,疼痛则无休止,持续不减或跳痛。如颈椎错 位,颈痛,或放射到前胸和后背疼,有的患者,则 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耳聋、喉痛、心悸等症状。 如胸椎错位,有的病员出现胸闷、胸痛、心悸、失 眠,还可能出现胃、胆囊疼痛等。

切诊

通过切脉,诊断病情的一种方法。医者用手 切伤者脉搏,判断心脏强弱,以及其他脏腑症状 和伤势轻重。一般外无流血的损伤,必有内伤潜 血淤积,其正常脉像应为大、实、紧、洪、迟;若脉 像出现微、细、涩、小,则为反常逆脉。凡属出血 过多的损伤,属气血两伤,其正常脉像为细、虚、 微、充、弱、小,若出现相反情况,为反常逆脉。若 伤者昏昏沉沉,神志模糊,脉像乍数乍疏,则属 重危之症;一般轻伤,脉像无大变化.

摸诊

用手触摸和叩击患者伤痛处诊断的一种方 法,又称触诊。触摸,需先轻后重,从远到近,由 浅入深,两头相对,以寻找压痛点、畸形及活动 异常三个方面为重点,在其周围部位探索了解 受伤范围,判断损伤情况。凡属不完全性骨折 (如骨裂、骨膜破损,骨纹受损),在伤处痛点较 固定;凡横骨折未断,其痛敏感,离伤处不会太 远;属粉碎性骨折,伤处疼痛放射范围较大;属 骨斜折,其压痛范围广,并有骨尖突出感;凡骨 横折,痛点仅限于骨线周围,断端边缘比较整 齐。

对骨伤出现畸形,应对比健侧、患侧形态, 用手模其边缘有无碎骨、叠搭、磨擦感;对浅表 部位骨折,摸骨折部位有无下陷或突出,是否属 旋转型骨折,以判明其骨折的类型和错位方向; 对肥胖病人或肌肉丰厚部位,可用一手固定骨 折近段,另一手握骨折远段,轻轻活动其远段, 通过骨磨擦感和异常活动情况,确定骨折部位。 对脊椎错位,要对椎旁两侧肌肉进行对比触摸, 判定肌肉的紧张度并触摸出偏歪的棘突,从中 发现病变的椎体,一般伤椎棘旁或棘上可触及 条索状或结节状包块,并从中可找到压痛点。对 骨折患者,通过触摸和X光片对照,在医者头脑 中形成一个患者骨折情况的立体图像,以确定 整复的方法。同时亦可靠摸法了解整复后,触摸 畸形是否消失,骨面是否平整,两头是否相对, 骨幡是否平顺连续,是否有骨擦感,从中了解整 复手法的成功与否。

量诊

用软尺量损伤部位的粗、细、长、短,并与健 侧作比较,以判断其损伤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O 如患侧短于健侧,则表示关节脱位或骨折两端 有交叉重叠移位;如患侧长于健侧,表示关节下 脱位或骨折两断端分离较远。特采用周径量(即 量患处粗细并与健侧作比较),出现患侧较健侧 粗(周径长)的情况,则表示严重肿胀或因骨折、 错(脱)位而发生的移位;反之,周径较健侧细, 则表示患处肌肉已痿缩。骨折或错(脱)位经手 法整复后,也可以用软尺量,以检查整复效果。 经测量,患侧与健侧尺寸相等,说明手法复位成 功,若相差较大,需再次手法复位。另外,人体的 各部分关节都有正常的活动范围,伤员在骨折 或脱位后,其关节活动必然会发生程度不同的 障碍,可以使用大量角器,来测量关节活动范 围,以检查受损的轻重、整复手法是否成功。现 将人体各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分述如下:

头颈部:前屈、后伸各35。;左、右伸屈 各45。;左旋、右旋各60。。

肩关节 :前屈90°,后伸45°;外展90°, 内收40。;内旋80。,外旋30。;前屈上举180。,外 展上举180°o

腰、腰甑关节:前屈90。,后伸30。佐 右侧屈各20。〜30。,左右旋转各30。。

肘关节及尺楼关节:屈曲140。,伸 展180°〜190°,旋前、旋后各90%

腕关节 :背屈30。〜60。,掌屈50。〜

 

60°;^倾 25°~30°,尺倾 30°~40气

掌指关节 :伸直180。,屈曲90。;内展、 外收活动幅度较小。拇指外展40。,可与小指尖 接触。

靛关节 :前屈140°,后伸40°;内收25", 外展45°,内外旋各40。。

膝关节 :屈曲150°,伸展180°。

踝关节 :跖屈40。,背伸45。。

在格斗搏击实战中和训练中需注意掌握各 个关节的活动范围。

 

软组织损伤及治疗

 

软组织损伤

在外界暴力的作用下,人体中的肌肉、肌 腱、韧带、筋膜、关节囊、滑囊、骨膜、神经、血管、 椎间盘等引起的机能和结构的一系列损伤以及 因而产生的功能障碍。软组织损伤,中医俗称伤 筋。其主要特点是:在损伤部位可找到特征的压 痛点和软组织反映物;一般无骨折、脱臼。

软组织损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按其 病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炎性肿胀。有两种情况:①身体部位遭到外 力的打击或冲撞等所引起的损伤,局部肿胀明 显,有青紫淤斑,压痛明显;②由于牵拉、扭转而 引起的扭伤,局部肿胀较轻,很少出现青紫淤 斑,但疼痛明显,局部肌肉紧张。软组织损伤后, 血管受破裂引起出血,形成血肿,同时伤后局部 组织反应性浆液渗入,使局部产生较为明显的 炎症肿胀,如皮下亦有出血或血肿渗入皮下,则 产生青紫、淤斑。由于伤处神经纤维的断裂或血 肿压迫以及移位的肌肉、肌腱的压迫,则伤处产 生明显的疼痛或使肢体功能产生障碍。

筋出槽。肌肉、肌腱、韧带、神经等在外界暴 力的作用下,偏离了正常的位置,受伤部位发生 了异形变化。医者作触摸检查时,会触及片状或 条索状隆起物,即筋出槽,触压时,会引起剧烈 的疼痛。

 

 

 

浏览47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