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四)少林岳记门
岳记门属少林,据说岳记门拳法为岳飞首创,传于河南新乡市清元之大 师手。曾经流传于河南汤阴、开封一带,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现在少林 I岳记门的唯一传人,周荣芝大师是河南人,现年80多岁。
特点:南拳北腿并举,内外软硬兼施,踢打摔拿结合,以力为基,以快 为上,以活为主,以巧制胜。善近身低桩小架。
套路:分小架、中架、大架。主要套路:小姿捶、连八捶、太平捶、青 猿脚等。
器械:奇枪、劈枪、十八名枪、春秋大刀、单刀、棍、手锁等。套路特 点:小巧灵利,刚猛快速,动作连贯,力量爆发,刚柔相济。步法灵活,结 构严谨,攻防鲜明,短小精焊,走拳一条线。
打拳要求:手到脚到,步到身到,意到形到,形到力到。
力量的运用:先松后紧,始于足,发于腰,经于肩,垂于肘,达于手。 动作突然,多发脆劲,富有弹性,手脚善走捷径。
练拳时以意设敌,前面无人似有人,交手时心中空空静静,前面有人似 无人,以意强胆,以胆强气,以气强力,以力强技;同时以勇制弱,以快制 慢,以法化力。
岳记门训练讲究:“三元六合”炼成一气。三元是:“①两肩扣而不张; ②气沉丹田;③束肋扣膝悬裆。”六合与各派相同。
总之,“势要低,头要顶,腭要收(口腔的上颚〕,耳要仄(注意各种 声〉,眼要飘,牙要闭,肩要沉,胸要含,背要拔,肋要束,臀要敛,腰要 直,腹要实,膝要扣,心、要空,足要抓,动要快,力要猛。”“手不离心,肘 不离肋,手脚宜速不宜迟。”
练巧秘诀:“勇灵滑毒小巧轻快,一行一动意在练功,与敌交手随心所 欲,攻防施技无影无踪。”
徒手击法:踢、打、摔、拿、跌五法。
踢:为脚法。“两手守大门,全凭脚打人”。
打:为击法。“随机应变,全身无处不打人”。
摔:为跤法。“黏手即倒,以摔取胜”。
拿:为擒法。“拿其一点,制其全身”。
跌:为倒地法。“自跌自救,卧地打人”。
基本击法有:拳法、掌法、手法、肘法、膝法、脚法等。
拳法:箭拳、横拳、钻拳、炮拳、贯拳、劈拳、鞭拳、冷拳、盖拳、栽 拳、点拳、迎面拳,称“十二拳”。
掌法:撩掌、挂掌、劈掌、推掌、横掌、扣掌、灌掌、斩掌、掏掌、风 掌、削掌、切掌、点掌、转掌,称“十四掌”。
手法:钩手、搂手、钗手、弹手、锁手、爪手、采手、刁手,称“八手'
肘法:顶肘、捣肘、排肘、砸肘、镖肘、挑肘、托肘、滑肘,称“八肘”。
膝法:撞膝、掂膝、跪膝、拐膝,称“四膝”。
脚法:弹、勾、挂、扫、蹬、拦、阻、摆、铲、穿、钉、崩、顿、缠、 偷撩等。
防守法:格挡、拦截、挑架、绞错、压拨、闪躲、逃脱、扑化等。
倒地法:倒、滚、翻、扑、摔、绞、起身等。
摔法:盘、绊、扛、拉、背、枕、夹、搬、勒、别、推、拧、抄、脚等。 擒法:擒头、擒肩、擒肘、擒腕、擒胸、擒腹、擒腰、擒裆、擒腿、擒足等。
战术上讲:练有方法,用无规律,有时邪行直人,上右实左,上左实右; 指上打下,指下击上;视退实进,视进实退;以防变攻,突然袭击,手打中 上路,脚打中下路,由高就高,由低打低,不招不架,无意招架,一防一制。 练得前后左右,远近髙低,进出纵横,轻重缓急,手不知有手,脚不知有脚, 随心所欲,合理自然,得心应手为上乘。
拳谱曰:“先练前后左右纵横走,后练踢打摔拿应用手。”
步法:闪步、垫步、寸步、箭步、跨步、叉步、离步、自由步、缠身步 (小势〉、邪势步等。步子的运用:去时低,退时高。进时擦地皮,退时先提 膝。走拳以轻灵活快,刚柔刁滑为上乘。
散手讲究:以步领先,变势先变步,踢打摔拿,跌扑滚翻。综合应用, 踢带着打,打带着拿,拿带着摔,摔带着击,攻带着防,走着打,打着走,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远击掌打脚踢,近击肘肩跨膝,四面八方左右顺, 全身无处不击人”。手、眼、身法、步相呼应,一动无处不协调。
招法:仙人指路、迎门铁扇、十字绞架、灵猿盗宝、灵猿端灯、苏泰背 剑、死鸡拧头、火凤凰展翅、猛虎人穴、深海取珠、紫燕双飞、小鬼托抢枪、
双风贯耳、霸王盖顶、倒拔杨柳、二龙戏珠、蹬心脚、前锋脚、偷脚阻马、 招手绝命脚、倒排、小掠脚等。
功法:伸展功、强壮功、踢打功、穿沙功、铁桥功、沙包功、击桩功、 登攀功、顶拳功、引气功、拍打功、纵跳功等。
(五十五)少林五形八法拳
该拳源于宋末元初,是“大金刚拳”与“少林寺五拳”相融为一体的拳 术,清末已逐渐形成具有独特北派风格的“少林五形八法拳”,以家传的形式流传至今。
特点:近身搏斗,拳禅一体,内外合一,神形兼备。
风格:动势舒展,迅速灵巧,拳法简洁,刚柔相济,节奏鲜明。
⑴五形:龙、虎、豹、蛇、鹤。
龙形练神:龙形拳法以“意”为先,身臂沉荡,钻打穿滚,拳型之神,意念为存。
(幻技击规律上不拘不僵,取势轻灵。化中进势,以柔克刚。神形互托 如游龙戏水,而内含无限缘机。
虎形练骨:虚形拳法,以攻为守。一举一动,全身均应为之一震,鼓荡“丹田”之气。
〔3〉气为贯通整体之劲,动势不懈不滞,腰实臂沉,撑背吊顶。手法上 势出猛悍,劲力充沛,拳势沉稳,攻法坚刚,如怒虎出林。以硬快逼攻为见 长,是练型、骨架、神威的上乘拳型。
豹形练力:豹形拳法与虎形相配合,发力迅猛,拳势暴烈。腰身转换灵活,以气催力。
⑷搏击常以“回身取食”为见长,拳法横抽,竖劈,猛地起落,锐意 凶悍。是一种练习力量和近身搏击的有力拳型。
蛇形练气:蛇形拳法以气为先,意领身随,柔巧沉静。常出其不意,以柔制坚的指 法。 ,
〔5〉掌法攻击对手的双目、咽喉及两软肋,实用效果颇为刁钻。蛇拳练 法以柔制刚,运气之法,有如蛇形,丝丝贯穿一气,节节灵通。拳似水中之 蛇,曲折游荡,极为轻灵。攻势沉稳,迅疾,适机寻时,见物吐信,柔身而 出,瞬息即变。
鹤形练精:鹤形拳法动势舒展,稳实轻柔,亭亭玉立。聚精凝神,以柔化刚,运气 随势,暗藏杀机。古人云:“然目之明,取之神,神之壮,取之精固,故精 壮而神威矣。”因此,“精、神”二字在拳法中,为内外功法锻炼之根本。所 以鹤拳以练“精”为本,从健身意义上讲,是十分重要的,也可以说是神、 骨、力、气的基础。
以上五种不同的拳型,在拳法运用和搏击中,体现为两种不同的劲力风 格,即刚、柔二法。
刚法:神气为源,劲力为本。以功为御,御中为攻。意力合一,气荡丹 田。
猛起硬落,近逼快攻,跌拿诸法,得势再行。吞吐坚刚,势如虎行。身震抖威,上应天星。
柔法:以意为源,神气为本。虚实柔化,随动为攻。神气意力,通达一 体。
藏锋不露,圆直取中。钻打穿滚,行如游龙。以柔化刚,妙在功中。
八法:内功、意念、外功、拳法、腿法、擒摔、身法、发声用气法。
(2)内功法
主张“寂坐修心”为宗旨的“观壁坐禅功”。以练精、气、神为目的,使 之达到精神自然内敛,气血畅通,为逐步增强人体“内气”的聚集奠定基础。 ⑵意念法
包括五形等五种桩法的“意念”练习,以及相应的五种桩功的“气功法” 锻炼。通过“桩法意念”和“气功法”的练习,达到人体内、外功法的高度统 一,使之“内气”充盈,气督血驰。进一步提高人体潜力,使神、骨、气、 力、精诸因素得到针对性的锻炼。
⑶外气法
包括练习柔韧、劲力和眼神的方法。内容有伸展法、掌指功、铁臂功、 腰跨功、排打功,沙袋功、粧靶功、铁裆功和眼力等。其训练宗旨在于使人 体全身的关节、肌肉、肌腱、韧带、皮肤、裆部和眼睛得到锻炼,从而为基 础训练和武术实践提供了十分有效的锻炼手段。
⑷拳法:撞、劈、挂、崩、冲、扫、撩、顶八种。
⑶腿法:弹、蹬、踢、踹、截、闯、顶、沪八种。
㈤擒摔法:缠、搬、压、拧、穿、绊、推、靠八种。
(1)身法与步法:头部、肩部、胸部、背部、腹部、腰部、胯部、步法 八种应用在拳法中:进、退、翻、转、穿、闪、沉、托、分、闭、起、顿、 吞、吐14字诀。
步法和步型:马步、弓步、跟步、四六步、虚步、丁字步、插步、扣步
八种。
(2)发声用气法:“啤、呐、噫、呵、嗨、嘿、咝、哈”八种。
嗎::声发于挂压;呐:声发于崩拳;噫:声发于靠;呵:声发于撞爪; 嗨:声发于冲顶;嘿:声发于劈砸;咝:声发于退避、撩托;哈:声发于抽 扫。“助力发声,内气激发,气督血驰”。使内外合一,以达力整、劲透。
“少林五形八法拳”均采用“逆式呼吸法”,退吸进呼、蓄吸发呼、柔吸 刚呼为基本原则。
“少林五形八法拳”以“五形、八法”为主体。
套路有两路:一路108势;二路72势。
器械包括:少林镇山棍、步战刀(又称少林“戒刀法”)、紫微棒、金锤
刺等。
特点:内外功法兼备,神形互托,结构严谨,拳法左右兼顾。
劲力:“龙形、虎坐、豹威、鹤神、蛇灵。”发挥上注重:整劲、抖劲、 透劲的运用。
技法:刚柔相济,虚实互用,迅速灵变。“刚坚如金石,柔巧以缠绵。” 以“快攻猛进”为见常,攻防严密。
浏览1,02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