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猴拳
猴拳源流甚古,《汉书,盖宽饶传》记载:“长信少府擅长卿赶舞为沐猴 与狗斗,坐皆大笑。”明人王士信在《嵩游记中写到,他“下山再宿,武僧 又各来献技,拳棍搏击如飞……中有搏击者,盘旋跳跃,宛然一猴也。”明人 郑著曾著《江南经略中写有“猴拳三十六路”。
近年中国武林中猴拳好手不断涌现,新老“猴王”济济一堂,争雄竞技。 其中有四川的肖应鹏,江苏的王金宝,以及一代新秀,四川熊长贵大师,广 东朱建华大师等。
练拳要求:形象、意真、法密、步轻、身活。
身法:松肩、缩颈、圆臂、束身、弯肘、屈膝等。
步法:脚尖步、小跳步等。
腿法:踹、点、蹬、弹为多用。
手法:刁、拿、锁、扣、勾、顶。
猴拳之要在于拳字,拳经指出:“猴拳之性在于有纵山、跳洞飞身之灵, 有晃闪变化之巧^有封猴攀登之精,有偷桃献果之奇,有展轻挪移神机莫测 之妙。”
练习猴拳最禁一味模仿猴形,猴性皮掏痒,嘶叫等情趣,把猴拳变成猴 舞、猴戏,失去攻防搏击之根本。
另外,还有猴棍也深受世界各地的武功爱好者喜爱,关于“醉步迷猴拳” 练的人就非常少见了。
(四十三)蛇拳
蛇拳起源于中国古代越国的闽、浙一带。当时人们把蛇视为“图腾”,也 就是把蛇当成神。越国人除以蛇纹为装饰图宗外,还模拟蛇的动作,编造了 强身健体和自卫防身的蛇拳套路。蛇拳的类别比较多,在形意拳、南拳、少 林拳中都有蛇拳。这些蛇拳都是在传统蛇拳的基础上发展演变的。
动作要求:开合得宜,刚柔相济,以柔为主,柔中有刚。
上体要求松柔,下肢要求灵活,要做到步活桩实。
实战要求:身要颤,步要转,两手忽,闪身腰,神要战,圈绕步,步偕 身,用指抢喉快为准,龙戏珠,掌抽助,勾手琢人勾顶击,脚尖点,虎爪进, 急来缓应巧柔还。
蛇拳很讲究:以声助势,练拳与搏斗时发出:呵、哈、咝声。
特点:屈伸自如之奇,左盼右顾之意。
手法:穿、插、按、劈、钻、压、挑等,掌以蛇形掌为主。
拳法:崩、钻、冲、横、劈、勾等。
步法:弓、丁、跪、半马、独立步等。
(四十四)鸭形拳
鸭形拳是象形拳种之一。起源于何地何时,至今尚没发现有关文字记载。 传说唐朝末年,四川峨嵋山有位道长,虽然武功已经练至绝妙的境界,却因 他喜欢养鸭,又常在练武时取一些鸭形斗的身形、手法、步法玩耍,被道友 们称为“绿鸭”,“绿鸭道人”也由此而传开。他养了一大群鸭子,由于整天 和鸭子接触,很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动作特点,于是就根据在陆地、水中 的种种动作编创了鸭形拳术,并传于后世。
鸭形拳有上、中、下各4套,共计12套。可惜的是经过一千多年,其中 绝大多数套路都失传了。距今百十年的清朝末年,在辽宁省营口市火神庙附 近有个“永发镖局”,镖头张希顺很擅长鸭拳,他年老时,将一套拳传授给曹 佐儒,曹又将它传给李恩贵,李将它传给周明德,周明德进行整理,出版 〈〈鸭形拳》一书,该书讲这套鸭形拳很可能是仅传下来的唯一的一套鸭拳。
手型:主要分为拳、掌、勾。
手法:以掌为主,穿、摆、掖、展、插、托、撑、推,共八掌式。
此外还有:勾手、搂手、格手,以及扇、展、抖等。
步型:主要分为弓步、马步、虚步。
步法:主要有行步、拖步、盖步、挤步、跳步、踉步等。
头部动作要求:前探,后拉,左右扭转,要与上下肢协调一致,手眼相 随。 I
该拳衔接巧妙,风格别致,惟妙惟肖。
练时要求:全身肌肉和关节都要放松,排除杂念,集中意念。中间各段 之间的联系也是从放松到紧张,从慢到快,从易到难,从低级到高级。动作 结束前也要全身放松,使之热汗涌出,气不上喘,面不改色为得法。
此拳切忌:松软浮漂,也不能僵硬呆板,要求刚柔相济。
该拳共分八段:
①托掌行步走;②左右弓步穿掌;③拖步左右撑掌;④左右掖掌;⑤行 步双摆掌;⑥双后勾手行步;⑦双摇臂行走;⑧整理动作。
(四十五)疯拳
属南拳类,象形取意,借意发力,如疯似狂,凶狠强桿。
由广东南拳钟家教继承人,现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钟深文拳师传授。
特点:
〔0模拟疯人神态,喜、痴、狂、呆、躁、悲、惊、恐等等。
以疯行气,以气助力,奇勇内敛,静心重守,气运丹田,神清目明。
〔2〕暗藏杀机。手法很少直线移动,全靠旋转发力,出手而不收,以拳 化掌,以掌变肘,灵活交替,变幻莫测。
该拳由于对内在精、气、神要求很严,由其在象形取意,以意助气,以 气发力和对外在的跌、扑、滚、翻、腾、跳、跃、闪要求很高,因此没能广 为流传,多在南北武功高手的秘密交往中流传。然多以南拳好手习者为多见。
这些年嵩山少林寺拳法在中国各地都建了武术学校,学少林拳的人自然 多起来。要想学到你心中喜欢的拳种,你看过此书后,希望你找到它的根, 在它的源地学进攻正确、快捷,少走弯路,易得真传。
通背、翻子、戳脚、迷踪艺、螳螂、八极、形意、八卦、太极等等还是 北方人练习者多,而疯拳有南拳功底的人容易大成。
(四十六)五禽戏
最古老、最淳朴、最有健身作用的象形取意仿动物拳,应首推“五禽之戏。
五禽戏是汉代名医华佗创传的。据〈垢汉书^方技传》载,华佗曾对他的 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而。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 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 诸关节,以求难老。我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 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 怡而汗出,因以薯粉,身体轻便而欲食。”吴普用这种方法锻炼身体,活到 90多岁时,还是耳聪目明,牙齿坚实,手脚轻健,精力不衰。
“并利蹄足”,意在助于踢腿:“兼能自卫。”拳语说:“南拳北腿。”北 人体髙身大,擅长弹腿,加上腿较手长,力较手大;而手法又易被人发觉有 所防范,而腿却能使对手猝不及防,因而北人大凡拳种多偏重于腿功。“手 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手打三分脚七分”等成为北方拳家的秘诀。
五禽之戏:虎势戏,勇猛刚威,忌畏怯。
鹿势戏,舒展昂扬,忌拘束。
熊势戏,浑厚沉稳,忌轻飘。
猿势戏,机警敏捷,忌呆板。
鹤势戏,轻翔安静,忌重滞。
五禽戏是由两禽戏(见〈往子》〕演化而来的,是以健身除病为主,辅之 以自卫搏击,也是后世各类象形取意的仿动物拳的先河。
(四十七)醉拳
是象形拳的一种,特点是以醉迷惑对方,做到“醉”中有拳,拳中有 “醉”,前倾后倒,虚实分明,大致可分三种类型。
醉态为主:太白醉酒、醉八仙等。
(之)以攻防技巧为主:武松醉酒、鲁智深醉打镇关西等摔跌动作突出的套路。
【拳诀】头如波浪,手似流星,身如杨柳,脚似醉汉。
摇身晃荡,妖矫袅娜,横冲直撞,升降自如。
出于心灵,发于性能,似刚非刚,似实而虚。
久练自化,熟极自知,朝暮默心,揣究为功。
拳歌:醉者醉也,号八仙,头颈儿,曾触不固颠。两肩谁敢与周旋。
臀膊儿,铁样坚。手肘儿,如雷电。拳似抵柱,掌有头当先。
身范儿,如狂似颠。步趋儿,东扯西牵,好教人难留恋。
八洞仙踪,打成个锦冠硕天。
1.汉钟离
酒醉仙,葫芦儿,肩上安。让来让去得他便,随他便。虽则是,玉山颓 样。也须要,躲影神仙,膝儿起,撇两边,起时最忌身手便,牵前踏步带飞 推肩。
2,吕洞宾
酒醉仙,背上儿,双飞剑。披手披脚,随他便,随他便,谁则是,两手 如矢。也须要,直利牵拳。反后步,要身偏,偏时旁闭阴囊现,从上劈下, 石压山巅。
丑.韩湘子
酒醉仙,竹筒儿,手内拈。重敲轻打,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里裹 外裹。也须要,插掌填拳,渔鼓儿,冬冬填,打时谁知扫阴现,去时躲影, 来若蹁跹。
4曹国舅
酒醉仙,手儿里,拂尘翩。直肘横肘,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身步 齐进。也须要,臀膊浑坚。顶肘开,顿的填。坐时谁知身法连,臀肘右下, 左臂身旋。
5,何仙姑
酒醉仙,铁爪篱,怀中见。上爪下爪,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鸾颠凤 倒。也须要,侧进身偏。指上爪,胜铁鞭,抓时谁知血痕见。长伸短缩,通 臂如猿〔如同醉猴搏之
6,蓝采和
酒醉仙,兜的是,花兰艳。上钩下挽,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金丝 缠洗,也须要,骨反筋偏。身窈窕,先摘坚,先时离托人前面,拿拳拿掌, 后手紧拈。
7,张果老
酒醉仙,拿的是,铁粟片。拿来拿去,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蜻蜓 点水。也须要,搬开争先。眼儿紧,望下边。望时只拍腿尖现,挽拳挽脚, 裹进填拳。
8‘铁拐李
酒醉仙,倒截的,金刚圈。左投右撞,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黄莺 蜢耳。也须要,脚管肩先。脚心弯,如钩镰,勾时郑重人后面,翻身进步, 身倒脚掀。

浏览2,90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