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思拳
该拳是唐代少林寺武僧昙宗大师所创。
特点:动作朴实,招数多变,机动灵活,富有弹性,舒展大方,下盘多用。
练时要求:外方内圆。拳打八方,四正四隅。共159式。
手法:出、领、起、截,共四字。具体来讲,有八法:掌、钩、指、拳、 步、腿、脚、身。
掌法:劈、撩、挑、插、挂、托、穿、搭、搓、护、垂、立、舒、戳、 削、砍。上述共是16字诀。
钩法:叼、掠。
指法:掐、剑、挑。
拳法:砸、杵、架、棚、撅、挤、横、分、针、拿、切、挂等。
步法:进、退、垫、侧、行、跟、摆、扣和箭弹等。
腿法:扫、分、通袖、剑弹等。
脚法:高旋、跟、踢、踹、蹬、点、震等。
身法:含胸、拔背、护裆,提顶、松肩、坠肘、松腰、坐臀、闪、展、 腾、挪、转腰、开合等。
大悲拳它注意内脏器官的修养与锻炼。在打拳时,强调用意不用力,动 中求静,虚实分清,虚领顶劲,松肩坠肘,松腰坐臀,上下相随,左右相随, 前后相随,气沉丹田,呼吸与动作相结合等。也有称大悲拳为少林太极拳、 少林柔拳。
(九)少林金刚禅自然门
“少林金刚禅自然门”是中国的一个罕见的武术流派。该派以“少林” 为宗,其源应该是嵩山少林寺;但他长期流传于四川一带,踪迹隐秘,知者 很少,其谱系也很难查考。
金刚禅自然门虽然认宗少林,但与其他少林流派都有很大的不同。其一, 各少林派都称佛家禅宗创始人达磨,为少林武术的创始人;而金刚禅自然门 则奉少林寺第一代住持跋陀创拳始祖。其二,练少林武功的人多用坐禅调整 心境,这是少林派内在的武术之魂。除少林寺之外,在民间的少林拳派,学 习静坐“参禅之法”并不普遍;习武不一定习禅,习禅不一定认为这就是佛
学。多是武学与佛学分离;而金刚禅自然门则是以佛学教义指导武功理法。 其三,从佛学讲,少林武术出自佛家禅宗;而少林金刚禅自然门却既是修佛 家禅宗,又修佛家密宗,即佛家所讲的“显密双修”。
少林金刚禅自然门认为:宇宙万物生化极变之理,好比一个圆圈,要看 破这个圆圈,是被一分为二,二者一阴一阳,二分为四,四者阴中有阳,阳 中有阴。细看这就如同卍万字,变曲线交叉后连接成圆。圆圈中这两条互连 交叉的曲线,表示阴阳互相依存。卍字在佛学里被视为万事吉祥、万事如 意。这指的是圆满,佛理的圆满,武功的圆满,宇宙万物生化极变之理的圆 满。少林金刚禅自然门的技击理论也都和这个圆圈图像紧密相关。
少林金刚禅自然门佛学理论:持戒习禅(定〉,由定生慧,即“从戒、 定、慧三学入手,而证得无上妙智慧”。“练性是禅、练气是禅、练形是禅、 练功是禅”,此四禅之理论,把武术与气功与佛学禅理融为一体。简言之, “禅即功,功即禅”。
金刚石是石中最坚利者。取金刚禅之名,立意坚、利二字,说明佛法拳 功无比精妙,“坚无不摧,利无不达”。
自然二字是说明该门派的技击原则是“宗法自然,顺应自然”。套路动 作,功法取象设形,除佛形外,无不“上应天象,下应地物”,此乃宗法自 然。技击打法无需交手,尽量以黏、附、贴、吸等手法,化去对方攻来之势, 无需接敌攻来之交,自己也未交给对方利用。任敌袭来,自然应付,无一空 隙,无一勉强,无一破绽,攻防进退,充满圆圈,浑身上下,轻灵自然,此 乃顺应自然。
总之,少林是祖源〈祖庭宗师宗法的所在〉,金刚禅是理论(佛学禅理安 详的静〉,自然门是武功(实战技法激烈的动禅功中有武功,武功中有禅 功,动静结合,禅武一体,融合渗透,不可分离。
功法:陀罗尼五形、跋陀七形、净意五百形(常练十八形练法是从陀 罗尼入手,继而跋陀,终而净意,再返回陀罗尼。
套路:每个套路都和气功有关。起首五套陀罗尼五形(佛教、龙形、鹤 形、虎形、鹰形〉,是气功也是武功。跋陀七形为武功精粹,是该派武功与气 功高度结合的护山拳。鹤形练精,龙形练神,獅形练力,此三形为中心;又 有四象为,虎形练骨,豹形练力,蛇形练柔,雕形练气。净意是禅与拳的高 度统一,是少林金刚禅自然门最上乘功法。
金刚禅自然门包括“动”、“静”两大功法。其中有形者为拳械技法;无 形者为内功。
有形功法分为七功、五法、二术、七类、八技。
〈1〉七功
1〉沐浴功:练习全身不怕打的功法;
2〉易筋功:练习拳、掌、脚掌、脚缘、脚趾、手肘、手臂、手指的硬功。
3〉桩功:推不动,踢不动,站立如扎根的功法;
4〉腿功:练习快速灵活的腿法;
5〉膝臂功:也称活肘提裆功,专练膝、肘(包括膝胫、肘腔〉两部分功法;
6〉静功:无形功、有形功循环的有形部;
7〉气功:有形功、无形功循环的有形部。
(之)五法:眼法、步法、腰法、身法、手法。
1〉二术:理脉术、调摄术。
实战拳击技法七类 0踢法:108腿击法;
2〉打法:上肢动作以拳、掌、指为主,形成的各种组合。
3:)摔法:各类技击摔跤法,配合击打;
4〉拿法:擒拿术,包括活擒、固擒、破擒、反擒、内劲运用法;
5〉撞法:近战技法,包括膝、肘、腰、肩、头五个部位伪撞击法;
6〕推法:利用外发劲发人至远的技法;
7〉扑法:地螳搏击术。
实战技击战术八技 0开门法:自然和其他11种门法;
2〕冲击法:主动攻击法;
3〕贴身法:积极迎战法;
4〉腾挪法:趋敌左右,移至敌后法;
5〉进退法:正面迎敌法;
6〉闪占法:上下迎敌,占空挡法;
7〕腾空法:占领空间,跃起迎敌;
8〉倒地法:主动倒地击敌法。
少林金刚禅自然门的内涵极其丰富。目前只有蛇拳三路〈共七路〉,由静 悟禅师之徒智及传出。
(十)佛门御术。刺嘛拳
佛门御术喇嘛拳由来已久,据传喇嘛拳的起始传自天竺雷音寺的伽兰活 佛,至伽兰三世,定名为喇嘛派,经格拉寺的武僧研练得到弘扬发展,至少 在西藏传播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是西藏地区传统的武术流派。格拉寺的 “武喇嘛”(佛门修密宗的护寺武僧)为护寺强身修习拳术,却使佛门御术喇
嘛拳得到弘扬光大,威震武林。其中之重要因果是,出家人云游四方,称为 朝山;相互间交流所长,称为参学。“发奋苦读万卷书,不如行走万里路”, 佛门非常重视参学拜师,寺僧(出家人)一生至少要有十几位导师。有皈依 师:皈依佛门的引路人,修佛出家,还是在家都要板依佛门〔飯依师,本来 一师即可,也有反复拜钣依师的习惯剃度师:收弟子入寺院,并给落发剃 度为僧的师父、仪礼师:能者为师,敲、打、唱、念;佛学、法理、书法、 绘画、医学、武功等等(只要对人类有益的知识都可参学,长者为师,此师 父最多统称仪礼师传法师:是专修哪一宗门,是密,是禅,是律宗等的导 师。谁得到传法师的选定,即得到宗门秘谱和宗门法旨,谁就是下一代的传 人(佛门只有净土宗,不用由传法师直接指定传法人〕、受戒师(有三师七 证,共十个导师,才可圆满菩萨戒、沙弥戒、比丘戒〉。“佛门寺院,法通般 若〈般若发音是“波”若〉,随缘变化,渐顿觉悟,多行方便,是为大道。佛 门御术喇嘛拳就是在(靠)这种多行方便的法门,博采众长的寺院〈喇嘛庙 是密宗道场,各地寺院在佛门都被看做参学般若智慧的学府,当然也包括少 林寺〕,僧众就是在这种环境里成长的。喇嘛拳的发展过程,也必然受到禅宗 少林寺拳法的影响,而又独树一帜。清朝时,皇室弟子必须到雍和宫学习喇 嘛派的武技,还令所有御前带刀待卫,不论是哪派武艺,都要经过雍和宫的 住持大喇嘛考试合格,才授予待卫一职。喇嘛武术在清代成了“皇家武术”, 外人很难见到。
喇嘛派的拳术开始只是八拳、八步、八指、八拿、八踢。有八字真言: “非脉不打,手去身离。”采取阴阳之道,开合之理,成为天地双分之势。后 来发展为六路宗手:飞鹤手、弥鞭手、兜罗手、运星手、拿脉手、化脉手。 进而又演变为领宗六法,更创出了 32手飞云抓、64点刚槌头及24种腿击法。
金刚、罗汉、出洞、步战、功守、六通、金钟、八法、靠打、重围等均 是该派独有的手法。
器械:波罗蜜、燕子牌、万人敌、子母铗等,为独门兵器。
内功:养性静坐功、喇嘛百法、柔子神功、一指禅功、贯顶功等。
技法:牵衣十八法、大擒拿、打穴法等。
浏览1,86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