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不妨举个例子:我国前世界羽毛球冠军赵剑 华,于1985年6月因右侧结核性胸膜炎,在北京协和医 院住院治疗了3个月后症状好转出院。因身体较弱,一 直全休,没有进行任何训练。同年10月,病情急剧恶 化。同年10月中旬,开始随孙长友先生练站桩。一个月 后,检查胸水已被包裹起来,药物已无能为力,医院主 张手术,患者不同意,遂继续练功。后结合赵的专业, 加强站桩功浑圆力锻炼,同时配合试力锻炼。不久胸痛 逐渐消失,体力明显增强,并于3个月内病愈。从3月 份开始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可连续训练80分钟无胸痛感 觉。后经协和医院复查,认为可以参加比赛。以后,他 参加了国内、国际的比赛,均赢得了冠军。不可否认, 绝大多数运动员都是带着伤病参加体育比赛的。因此, 如何通过桩功锻炼,疗伤治病,消除疲劳,增强体质, 赛出成绩便成了各国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共同课题。在这 个课题上,我们中国是有着优势的,遗憾的是没有引起 注重罢了。今后,我们是否能在吸收国外科学训练元素 的同时,也不妨将站粧、静坐等传统元素结合进去呢?这就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最好印证呀! “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体育界"呆若木鸣〃的境界现代成语中的“呆若木鸡”,无疑是个贬义词,形容 一个人之呆笨或因恐惧、惊讶而发愣的蠢样。或许由于 年代久远,语文变迁的缘故吧,加上现代人的死读死解, 不但错会了古人之意,甚至于得其正而导其反,弄出一 片趟尬来如果说“呆若木鸡”,原是古人所追求的一种很高的 境界,现代人闻之岂非要笑掉大牙!但如从靠近古典的 原旨出发,则典出《庄子•达生》的“呆若木鸡”,正是 此意。倘若我们静下心来,神会两千多年前的庄子,这 位老夫子就会在其栖身的陋巷中,热情地为我们讲故事: 周宣王痴迷于斗鸡,于是,就请斗鸡专家纪沁子为其养 斗鸡。养到十天,周问:“鸡可以斗了吗?”经答;“不 行,它实质空虚却又沉不住气,神态还骄傲。”过了十 天,周又问,纪回道:“不行,它听到别的鸡叫或见别 的鸡的影子还会自恃勇气,冲动起来。”又过了十天来 问,纪说:“不行,它现在还是怒目而视,自命不凡。” 过了十天又问,纪道:“这下差不多了。别的鸡虽冲它 鸣叫,但它却不为所动,看起来像只木鸡。它的精气神 凝聚成一团,别的鸡望而生畏,别说斗了,简直是见到 它就吓得掉头跑”……由此可见,一只“神全”的鸡, 便具备了不战而胜的威力。因其劲气内敛,全身无懈可 击,并能触而即发,锐不可当;再者,不动心之人,便 不被外物所惑所累,因而主动权就掌握在自己手里。用庄子的原话来说,是:“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古 来文武两道,都追求庄子所述的“技而进乎道”的境界。 而庄子则不厌其烦地讲解:“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 形全者神全。”神全者,才可“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 还曾举例说;“醉人坠车而不伤,其神全也。”(天真烂 漫的孩童也是“神全”的,故《老子》再三强调,要把 “复归于婴儿”作为返璞归真的终级境界)所以心无杂 念,归于自然,才能“神全”,“神全”具有升华一切白勺 转化作用。庄子倡导在“坐忘”中“堕肢体,黜聪明, 离形去知”。意为超脱形体的极限,扬弃机巧的伪诈,使 心灵从桎梏中解脱出来,从个体小我实现宇宙大我。庄 子曾一再指出,技艺小成者,往往沉湎于他所成就的一 面,而昧于自然人生的广阔天地。因此,小成者领域狭 窄,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故而得不到精神上的大解放、 大自由,其技艺又如何能升华并进入“道”的境界呢? 由“呆若木鸡”一语,笔者想到了“独立守神”的粧功, 在站粧(其中包括蠕动试力)求取“形全”(形成整体) 与“神全”的过程中,修炼者的最佳体现不是“冰雪聪 明”,而是“呆若木鸡”!但,这又是很难达到的境界。 就如同闻名海内外的清代大写意画家“八大山人” 一样, 在其墨迹中,有许多署“驴”字为名款的精妙作品,这 位为僧为道的朱聋先生自嘲是蠢“驴”,为人处世一副呆 傻样,“哭之”、“笑之”状如疯子,可他的绘画境界, 近现代又有几人可比?笔者以为,真进入“呆若木鸡” 境界者,貌“呆”而心“灵”,样“笨”而身“巧”,表 “蠢”而神“明”。所以说,“德全”则“神全”,“神 全”贝U “气圆”。你可以说“气圆”为虚无,也可以说其无处不在,可谓无始无终,无左无右,其大无外,其小 无内。然无论大小,只须一动,则上下、前后、内外无 所不动,周身均为圆圈(当然,圈愈小,则神愈全;神 愈全,则形难见),其螺旋威力如龙卷风,似原子弹(世 上所有的爆炸都呈圆状形)。“呆若木鸡”的修炼者,浑 身上下呈圆形辐射圈朝四周扩散的气势,即为庄子所云 的“神全”啊!第三部分练功间答不知浑圆内功的“浑圆”作何解?答:所谓“浑圆”,是指宇宙乃浑圆一体,大而无 边,小而无迹;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圆通周到,无始 无终。从“天人合一”来说,浑圆即天、地、人一体, 浑圆即零即无,浑圆即自自然然。浑圆即是宇宙,也是 人体;气功乃场功,而最佳的气场是浑圆体,球体气场 有自行调节的功能。练功时,思想不能入静,杂念太多怎么办?答:可采用浑圆内功的意念“麻、热、胀”法,以 一念代万念的体感去排杂念;亦可采取“来者不拒,去 者不留”法去排除杂念,帮助入静。练功时,为什么上身功感强,下身功感弱?答:这是因为上身的意念诱导多。出现这种情况时, 在练功中可从脚上加强意念,假借两脚如同大树之根深 扎大地,形成“上三下七”的意念比例,时间一长,上 下身感觉就会一样了。练功时,身体下肢出现淤肿怎么办?答:这是由于血液回流不好造成的。另外,贫血、 肾炎、肝炎.、糖尿病、关节炎、冠心病患者以及多病体 弱的中老年者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严重者连穿鞋脱株也 困难)。对此情况不必害怕,应当继续练功,淤肿会自然 消失(有的患者则会多次出现反复)。会“五形动功” 者,可多练习其中的“鹤行步”,以便加快下肢的气血畅 通,使淤肿消失。不会者可多走路多散步。再就是,晚 上睡觉时将下肢部位垫高于臀部,淤肿也会较快地消失。

练功时,感到周身僵硬,手臂抬起放不下,两腿不 能弯曲,手指不能动弹,头不能左右转动怎么办?答:上述情况的出现用不着紧张,练功者可进行自 我心理调整:如意念“手臂似风摆杨柳一样地轻柔自 如”;“两腿一上一下轻松¥蹬踩自行车”;“头部如拨 浪鼓一般左右转动”;“手指灵活地弹奏起了钢琴”。可 如此反复意念,亦可请练功同伴轻轻地由下往上,或由 上往下地拍打全身,通过拍打,震荡气血,缓解症状。 对练功时的不舒适感,也同样可以用拍打法去解除。在 练功时,可以听听轻音乐、小夜曲、古典乐曲,以便使 紧张的大脑松弛下来练功时,出现两手既吸引又排斥,手臂和身上有流 水感、蚁行感、冷气感、颤抖感、跳动感、针刺感等现 象,是好是坏?答:这是练功入门的好现象,也是由感性认识向理 性认识的过渡期。对待上述的各种功感反应,既不要害 怕也不去追求,一切任其自然。练功后,血压正常了又回升是怎么回事?答:首先请不必紧张,这是病灶的反应期到了(也 有个别患者虽然头部昏沉,反应强烈,但血压却没上升; 有的血压虽然上升,却没有昏沉的反应),过一段时间会 正常的。此外,如神经衰弱、脚刺、鸡眼、风湿病、牙 *周炎、肠胃病、肺结核、胸膜炎、肺气肿、近视、远视、 青光眼等病,在“病灶”反应期都会有病症加重,如视 力下降、脚板疼痛、不能走路等种种不适的反应。应该 说,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暂时的,我们千万别把练功 后的正常反应当做是偏差去看待,只要你以坚强的毅力 练下去,各种不适的症状会逐步消失,从而走上身体康 复之路注意,在病灶反应期,亦可使用中草药,及按摩、 针灸、理疗。另外,增加练功时间,以便加速气血运动; 可以适当练动功和拍打功,以便开通病灶渠道;减少饭 量并以素食为主,多喝开水,以利消化吸收;多听相声, 多看小品喜剧,或观赏书画花鸟,以便转移思想,放下 包袱,减轻压力。

浏览1,38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