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斗者基本素质

格斗者在格斗中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身 体、心理、技术条件和能力。

良好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指在神经系统控制下运动时肌肉 活动所表现的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各 项格斗技术的先决依托条件,是技术素质的基 础。格斗术是激烈的对抗和战斗,本身就是力 量、毅力和胆气的角逐和拚搏,斗力、斗智、斗 勇。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技术素质虽好,往往 也难以克敌制胜。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 力、灵敏、柔韧性、自身控制能力等素质。良好的 身体素质,是增强格斗的打击力度,提高攻防速 度,增强耐力和提高反应能力的物质基础。因 此,学习格斗术,首先必须加强身体素质的训 练,而且必须对这种训练提出高要求。主要是:

力量:以全面为原则。不仅要使大肌肉群和 主要肌肉群得到训练和提高,而且还要发展那 些薄弱的肌肉群和小肌肉群的力量。因为在格 斗中小肌肉群比大肌肉群更容易疲劳。

速度:以突出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为原则。 因为格斗搏击中,反应的敏感程度和出招的快 慢,是决定胜败的关键。

耐力:主要以提高耐力限度为原则。因为, 参加格斗器官的能量供应,主要是糖在缺氧情 况下,采用酵解方式供能。这一途径会产生大量 乳酸。乳酸在人体内堆积后,会很快产生疲劳。 耐力训练的实质主要是提高人体器官抗乳酸的 能力。

灵敏:主要是以增强能力为原则。灵敏素质 是人体综合能力的表现。在发展这一素质的训 练中,应从培养各种能力入手。如掌握动力、反 应能力、平衡能力、观察能力、节奏感等。灵敏素 质训练,时间不宜过长,重复次数不宜过多。因 为,在疲劳状态下,不利于人体灵敏素质的提 高。

柔韧性:应当将静力性牵拉和动力性牵拉 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训练。静力性牵拉训练 是通过缓慢动作,将肌肉等软组织拉长到一定 程度时,暂时静止不动的训练过程,对柔的效果 最好。动力性牵拉,是一种有节奏的、速度较快 的、多次重复同一动作的牵拉训练方法。动力性 牵拉训练既是柔,更是韧的训练。所以,二者应 当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序地进行训练。

优秀的技术素质

这里的技术专指格斗技术。所谓格斗技术, 是在实战中运用人体器官及简单器械,打击敌 人,进行自卫的技巧和技能,即将各种拳法、肘 法、摔法等贯穿于格斗之中,因人、因时、因地、 因势灵活运用的克敌制胜的实战搏击方法。

格斗技术,可以分类为进攻、防守和防守反 击格斗技术。进攻技术,通常使用的身体攻击部 位有拳、掌、肘、膝、腿、头等,又以拳、肘、膝、腿 的技法为最多;防守技术,强调保护自身要害部 位,“上保咽喉下护裆,左右两肋正中央”,“拳不 离肘,肘不离怀”。防守,从防守部位分,可以分 为上肢、下肢、躲闪三种防守。从防守方式上还 可以分为防而不击,先防后击,攻防兼施,边防 边击和以攻为守等。拳谚云:“上不架,中不拦, 不架不挂,出手一下。”似乎是消极自卫,实则不 然。防的目的,在于保护,积聚力量,时刻准备进 行防守反击。所以,防守实际上是后发制人的有 效技法。它是阻止、破坏对方进攻,变被动为主 动,反守为攻,寻找战机,在对方回防无望的情 况下,狠击对方的格斗制敌方法。躲闪、架挡、阻 挡、进身等技法,是进行防守反击常用技法。

格斗技术的高低,是身体素质、技术规格和 攻防意识在一定条件下的综合反映。由于格斗 乃是实战、激烈迅猛,只有把技术动作熟练到炉 火纯青的程度,才能处危不惧,遇强不惧,百战 不殆。为此要求:

踢,包括弹、跳、踹、勾、扫等动作,做到发腿 刚劲有力,“腿似利箭”;

打,包括用拳、掌、肘、肩等上肢击打和头部 撞击,不论防卫或反击,都能做到拳、指“出手软 如棉,沾身硬似铁”,击打瞬间,意念集中,力达 准确,动力顺达,浸透肌肤;

摔,则能在对方靠近的一刹那间将其摔倒 在地,干净利落,一记成功,为自己发挥技术创 造条件;

拿,则能一招制敌,击中要害。最为有效方 法,例如利用反关节原理,控制对方局部关节, 从而令其疼痛难忍,全身僵滞,使对方失去正常 活动规律。实施擒拿动作,迅速、准确、熟练、稳 狠是技术高超的标志。

在技术动作协调上,踢、打、摔、拿,要做到 手脚相随,上下和谐,意领身随,以气催力,内外 合一,神形兼备,动则快速有力,静则稳如磐石, 动静皆有韵律,节奏清晰鲜明。

敏捷的战术意识

战术意识是格斗者在实战中具体地对现场 客观情况的反映,敏捷作出的对策,包括对敌情 的判断、对战斗环境的熟悉,情绪、意志心理素 质和实战经验,及攻防反击时机的选择等。临 战,情况复杂,瞬息万变,常常出现意想不到的 情况。这就要求格斗者务必头脑冷静,险而不 惊,情绪镇定,勇猛顽强,果敢决断,充满信心, 善于充分发挥技术和战术的作用,以我之长,攻 敌之短,出手必中,发腿即着,战而胜之。不重视 技术,不讲究战术,一味蛮干莽冲,肯定要吃败 仗的。在进攻与反击时机的选择上,要求具有抢 先进攻意识,抢角进攻意识,空间差攻击意识, 时间差攻击意识,距离差进攻意识和败中反击 意识等。总之,格斗者一定要具有把握时机,创 造对我有利态势,以克敌制胜的良好素质。

格斗术制胜原则

格斗搏击术的设计、筹划和实践中战胜制 服敌方,保卫自己,即达到彼败我胜的指导思想 和策略。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任何一次攻防格斗不论是徒手的,还是持 械的,也不论使用何种招法,都应设法不使敌方 察觉,不有一点破绽,不给敌人以防备之机。即 武术招法中所说的“拳打不知”。在格斗搏击中, 应当做到在敌毫无预感,没有任何防备的态势 下,出其不意,突然打击,施以绝技,使敌丧失优 势和主动,制服敌人。因此,要设法制造错觉,同 时又要切实隐蔽我之意图。当然,敌也力图出我 之不意,向我突袭,我应始终保持警惕,及时发 现,快速反应,“运筹方寸之间”,迷惑敌方,麻痹 敌方,避实就虚,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决胜于倾 刻之时。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虚实关系的处 理上,应以“实”为基础,这样,“虚”才起作用。在 交手中,即使遇到强攻,也要巧打快攻,掌握主 动,把敌人控制在自己手里,使敌在迷惑、朦胧 混沌毫无准备之中,就已失去进攻、防守和反击 的能力为上策。而我战必有备,有机必乘,时刻 记着出奇制胜的原则。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在格斗搏击中,正如战场一 样,胜败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确的主观指 导,来源于知己知彼。兵家常说:“不打无准备之 仗”。就是说,一切从敌我双方实际情况出发,战 前,对敌我双方情况作出正确的估计,对敌情了 如指掌。而明于知己,暗于知彼,或明于知彼,暗 于知己,都是错误的。如果在格斗前对自己的体 力、技术、胆量等方面情况作出正确的估计,对 敌方年龄、身高、特点、心理反应等诸多情况把 握得清楚,而且有了扬己之长,避己之短,遏敌 之长,攻敌之短的计划,即有了正确的对策,格 斗时,就会正常发挥己方的勇敢与智谋,有序地 实施技术动作,胸有成竹地压倒敌人。

知彼,还包括对空间位置的视觉判断,以及 对天时地利条件的掌握。视觉判断,即能迅速而 准确地判定敌方的方位及距离、对手所处的位 置、运动状况,以及地形、地貌、周围环境、物体 位置,进而弄清它们同敌方搏击态势的关系,以

 

能不使自己误入敌方有利攻击的范围之内,并 不失时机地打击敌人。

积极进攻,攻防相成

进攻,是格斗术的基本类型,是打击敌人的 主要手段。在与敌格斗中,一定坚持积极进攻思 想。所谓积极进攻,并不「忽视防守,要的是积 极防守,即攻势防守,反对那种消极防守,即单 纯防守。消极防守,实际上是假防守,只有积极 防守,才是真防守。也就是说,防守的直接目的, 是为了保存自己拥有伺机反击的物质基础,是 为了摆脱被动局面,防守的最终目的,还是由被 动变主动,反守为攻,进行反击。而且,从另一方 面说,攻是积极的预防,以攻为守,是守中经常 采用的策略。寓攻于防,寓防于攻,也是格斗搏 击经常采用的战术,进攻本身就包括主动性进 攻和反击性进攻。主动性进攻,指出其不意、迅 猛多变的各种抢攻技法;反击性进攻,多运用于 当敌方进攻落空或躲闪进攻时,注意力受到干 扰,心慌意乱,身体失去重心,或出现空档时,抓 住有利时机,一举进攻,以后发先至的技法制 敌。在同敌对垒时,一定要使出强力的攻击手 段,快速的技击方法来完成进攻动作。在打法 上,要眼明手快,胆大心细,猛打猛砸,上下肢体 和谐,逢虚而入,躲闪灵活。在技法上,提倡以快 速、勇猛、果断、强劲的动作,攻击对手薄弱部 位,招法相接,变化多端,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使敌始终处于被动挨打 的局面。必须牢记:攻即为守,防也要攻。主动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谁敢攻,谁先攻,谁就占主 动。

进攻与防守是辩证的,相辅相成、相反相 成、相盖得彰。应以攻为主,攻中有防,攻防兼 备。进攻时,则疾进猛打,连续攻击敌要害部位, 使敌人胆怯畏惧,丧失抵抗能力;防守时,以静 制动,耗敌体力,防中有攻,使敌打不准,击不 中。根据敌方的攻防姿态,利用攻防动作,任意 组合,一招接一招,一环扣一环,一招一式连续 不断,出招首击不中,再变换招法,继续攻击,使 我之技术充分发挥,运用自如,迫敌只有招架之 功,没有反手之力,受制于我,败我手下。

以逸待劳,避实击虚

以逸待劳是:如敌来势凶猛,可以避其锋 芒,先防后击,待敌耗尽体力,或有了空档,再勇 敢反击对方,可收到力半功倍之效。在对手求胜 心切,力量充足地抢攻之时,也不可以一味的退 却,这会助长敌之锐气,使自己处于被动挨打的 局面。“兵不厌诈”,实打之前,常可佯攻,造成敌 方错觉,使敌方疲于追打虚影,而我则能保持体 力,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做假动作,务必做真, 应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也可以真假动作相结 合,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不断变换不同的真假 动作,以防摸到我方的真假动作之间的规律。在 技法上,这条原则要求,应注意运用借势打势, 借力打力,避其锋芒,击其要害等技法;在手法 上,应灵活运用虚晃、虚击或卖出破绽等诱敌手 法,快速变换真假动作,使敌方只能招架,无反 击之力。当我用虚手或脚时,若敌方不备,我则 以虚变实,直击目标;倘若我发实招,击其要害, 而敌方反应敏捷,防守及时,意图被识破,那么 实招即刻变为虚招作引手;若敌方出手破我招 法,我可利用“空档”继招再打。总之,与敌格斗, 宛如两军对垒,视战场发展形势,随时调整部 署,分清虚实,逢击而避,逢虚而入。这条原则, 尤其是运用于徒手夺凶器时,更应遵守避实打 虚原则。敌有凶器,我应以躲闪为主,寻机而攻。 接近敌方时,务先防凶器,后击要害。

审时度势,捕捉战机

审时度势,即审察时机,揣度形势。从深层 意义上来讲,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乱仗, 而是因势制敌。格斗形势,通常是敌我双方虎视 雄踞,戒备森严。在此态势下,最忌讳的是盲目 行动,打乱仗。因为,对方有充分准备和还手时 间,若贸然轻进,必吃大亏。在这种情况下,观察 务细,审时度势,不可盲目进取,不可无目的乱 动。只有经过对情况的分析判断,看清了敌方运 动规律,才可以抢机即发,攻击一点,不及其余。 如果敌方不上当受骗,即进攻机会还不成熟,那 么就应谨慎从事,多施招法,步步为营,似攻非 攻,绕右打左,左引右攻,引上打下,似退而进, 引动对方,在运动中制服敌方,切切不可操之过 急,急于求成。格斗以用智为先,一定要审势度 形,对症下药。对有准备之敌,如情况允许,力求 周密计划,仔细侦察,判明敌方意图,敌之要害、 强点和弱点。通过分析对比,找出完成任务的利 弊条件,据以定下决心,采取对策,施以有力打 击;对猝然来犯之敌,力求以快制快,采取强攻、 连环击法,不给敌方以喘息之机。在情况不明或 情况遽变时,应先使自己处于有利态势,并迅速 判明情况,采取恰当处置,不可主观臆断,鲁莽 从事;当被迫处于被动时,应当机立断,采取果 断措施,迅速摆脱被动,恢复主动。格斗中,情况 瞬变,敌方狡猾,施以各种花招,我应不断变换 招法,以我变应敌变。灵活使用招法和变换战 术,是造成优势,夺取和保持主动,克敌制胜的 重要条件。而这一条件,又基于对客观条件的审 时度势,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击其要害,一招制敌

攻击要害部位,是实打实凿格斗搏击术制 服敌人的重要原则。不论对手多么凶猛强壮,一 旦击中其要害(如敌裆、腹、胸、喉、眼或重要关 节部位),往往会立即失去抵抗力,乃至毙命。这 就要求格斗者要拥有精湛的技术,明确打击要 害的战斗意识,力求一招制敌,一举夺胜。

以上格斗原则,只是格斗的基本原则,其他 如以快制慢,以巧制笨,以长制短,等等,也都是 应当遵循的原则。再者,需知:基本原则固然重 要,但战术是以身体素质为物质基础,以技术水 平为基本取胜条件的,身体素质越好、体质越强 壮,技术越高、越全面,加之运用战术灵活自如, 则如虎添翼,战则必胜。因此,只有不断提高身 体素质,不断提高技术,也才能更好地运用上述 原则,达到取胜制敌的目的。

浏览56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