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截拳道中,诱敌攻击法是指故意暴露出自己的空门来 引诱对手先出手,然后自己再乘机反击的方法。故诱敌攻击技 法较常用来对付技术较优的对手。此外,尤需练习各种不同的 诱敌技法,且动作须达到纯熟、自然、连贯方可O

诱敌几乎和假动作攻击一样。实际上,假动作攻击只是诱 敌技法中的一部分。在假动作中,要设法欺骗对手使他对你的 动作做出错误的反应。而在“诱敌”时,则需要你暴露出身体的 一部分,以诱使对手进攻那一部分。而且一旦对手这样做了, 我方即可在采取防御的同时,进行猛烈的反击。诱敌也是诱使 对手对你的假动作做出反应的策略,而且一旦他这样做了,就 会陷入禁陷阱气引用李小龙的话来说,就是:“实战本身就是两人之间的斗智过程,因此你不妨诡诈一些。”因为引诱对方的 攻击,而其实自己早已算准,故乃可乘机加以致命反击。例如; 你可迅速地后退,以诱使对手插入并向纵深进攻,当他这样做 时,你可避开进攻,而用特殊的技法进行反击。

对于李小龙来说,诱敌技法是一种妙策,运用起来相当安 全,而对于对手来说却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和威胁力,因为他在 逼近李小龙时,极易遭到他的重力反击。但反击时需先避开进 攻,并在对手失去平衡或者是防守薄弱时打击他,而且反击之 后,要趁机一直压制对手,不给他以嗤息之机。通常情况下,引 诱对手主动进攻,远比耐心等待对手先行攻击更为有利。因为 诱敌的动作常包含策略与方法的运用。这时,由于对手进攻的 注意力与身体动作均专注于攻击而非防御,所以此技法能为 自己创造许多绝佳的攻击机会。即在对手立足未稳之际;便可 立即予以反攻。不过事实上,故意露出空门踏前诱敌,而对手 果真出拳击来时,此时想及时反击却非寻常之事,况且大部分 的技击家皆尽量避免轻举妄动,因此你必须运用策略,诱迫对 手先行出招。一般情况下,当明显地处于劣势时,鲜有人能够 以退为进,并随时反击对手,但靠诱敌攻击法则可扳回劣势。 面临此种情形,如何诱敌或如何使对方先出手的能力就十分 重要了。

在诱敌攻击法中,有些拳手经常变换动作来攻击李小龙, 而且在攻击中还有突然撤手而回的习惯,即对手想用假动作 攻击来对付李小龙的诱敌攻击法。在这里,如果能利用此种攻 击习惯,必置己于较有利的状态,一旦对方将其攻击的手取 回,此时即是自己反击对手之最佳时机,如碰到一个缺乏决断 能力的对手时,并在其欲出拳又收手时,自己可以有利地用拳 法(腿法)出击对方。倘对方犯了上述防街错误,又冒然向前移 动时,则会使自己的反击更易奏效。

此外,在运用诱敌攻击法时,还必须要抓住攻击的时机, 因为这是李小龙做好有力打击的诀窍。同时,还需对自己的能 力有必胜的信心,否则即使能掌握住正确的时机也很难成为 一个真正的重击手。另外,对时机的选择,还是个精神与思想 上的问题,特别是当你的节奏被打乱时就更是如此了。而且, 在你连续做动作的瞬间,你的思想很难适应突然遭到的阻截。 这种似打非打的状态,是心理上的阻扰,所以你必须花力气练 习此技法,以期在实战中运用自如。

在搏斗中,你还必须锻炼得有耐心,即要在有把握的情况 下才向对手出拳反攻,而且千万不要击空目标,因为一旦未击 中目标,就会失去身体平衡,容易遭受对手的反击。

诱敌战术的实战运用如下:

L在对手攻来的最后一个动作时,就要领先一个节拍, 即一定要截住对手的攻击于半途,进而攻击其空门要害部位。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种战术的实施,所制造的假象 要逼真,即不得让对手看出我方是在等待引诱他上钩。


  1. 当对手确为假象所动而毅然向我方攻来时,我方可将 计就计,并斜撤或后移,以避开对手攻击的锋芒,并借此以消 耗他的体力,随之而来的反击便可付诸实施了。在截拳道中,所谓“节拍"的运用,也即破坏对方攻击的韵 律之。而所谓攻击的韵律,是指在极短的时间里,能有效地运用动作的要素。这从心理上看,是使对方出乎意料的一瞬间, 而从生理上看,则是对方无以自救的瞬间。以上所述均系适当 的攻击时机,这便是节拍意义的内涵,也是节拍的真义•当然 亦属技击运动中的新课题。而我们利用此要点,可选择对方心 理或身体某一瞬间所暴露出来的弱点,并加以攻击。

    一般来说,两个搏击者如实力与功夫相当时,除非他们各 自的速度快慢相差甚大,否则常易陷入僵持的状态或导致两 败俱伤。而当功夫相当者进行抗衡时,相互之间的攻防动作似 乎有一种“节奏感”或“韵律感"存在,即常为前一个动作做随 继而来的反应。不过,一旦这个韵律或节拍被破坏了,那么速 度将不再是攻击时或反击时的主观因素。而且,现在如果一旦 对方故意破坏了这种节律,那么微微的迟疑都可能造成对自 己有利的机会,并使攻击得手。同时,攻击的速度亦无需太快, 原因就是对方犹有维持原先节律的倾向,且无法及时调整自 己以适应新的变化。搏击艺术之最高境界,是能否运用极短暂 的时间,在瞬间攻击对手,并切勿因对方的假动作而使自己受 影响。

    在攻击中,我们还必须人为地去破坏这种韵律感的存在, 给对手造成数分之一秒的继续做无谓动作的时间。面对此情 形,对手必会因无法及时调整节奏而做出本能的消极的攻击 或防御动作。这时他无论从生理上或心理上都会失却平衡,并 产生上下左右皆不能顾及的感觉,从而使局势突变。在破坏 “韵律感”的过程中,数分之一秒的时间虽然极为短暂,但对于 一位能善于把握时机的优秀拳手来说,只要能够给对手造成 略微的迟疑都可能转换为于己有利的时机,从而使攻击能顺 利得手。

    运用节拍的最佳方法是广半次攻击法”,也就是当发起一 次攻击时,可在攻击即将到达对手之半途而突然停止,以诱使 对手做出整个的或完整的防御动作或者是被迫改变防御方 向。实践证明,李小龙的这种战术运用是有效的,因为此种“破 坏韵律”的方法,常可使对手在精神或肉体上失去平衡,而当 你再发起真正的攻击时,对手对此必会不以为然,果真的话他 就错了。对节拍的正确判断,还是李小龙使自已对每拳每脚皆 有冷静的控制的能力。而此良好的控制能力,还可使李小龙自 己更从容地选择攻防时的正确招式。

    切记,在运用节拍时需避免做无谓的防御动作,而快速的 出招还可使对手措手不及难于防御,此即李小龙所谓之攻击 即最佳的防御方法。而理想化的情形,则是一个搏击者需能找 机会强加其节拍于敌身上,这可由蓄意改变动作的节拍来完 成。

    象李小龙这样的优秀拳手,常可以用灵活的步法来控制 距离,以灵活的技法来控制对手,然后不断地用假动作、佯攻 和短促而有力的打击来破坏各种对手的节奏,尔后予以攻击。

    拳手可分为力量型和智力型两种。力量型的拳手,在每次 交手中都沿用相同的模式,攻击方式亦是机械重复运用。而象 李小龙这样的机智型的拳手则不然,他为了运用合适的打法, 常不断地根据对手的技艺和格斗方式来变换自己的战术,而 且他每次逼近对手时,所采用的战术都是以预先分析、充分准 备和良好的技艺为基础。

    对于对手的初步分析,是在最初的交手中进行的,它包括 研究各类打法的对手的习惯、弱点和力量,以及他是进攻型的 还是防守型的,在摸清对手的战斗力之后,要充分利用其弱 点,以便制定出智胜对手的方案。而真正实施攻击时,则需具 有突发性、高速度、流动性和良好的时机,而且必须思维果断、 警觉,技法要注重实效。如果对手取得了主动权,必须以不间 断的虚张声势的反击,来打破其防御,并干扰他的注意力,重 新夺回主动权。

    下面是李小龙在实战中对付各类对手的方法,但习者不 要死守教规,而钻进形式化的枷锁。也就是说,要随着不同情 况的出现而运用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去应付之。

    1. 对付保持精确距离的对手


    在搏斗中,当李小龙面对一个保持有精确距离又很难以 接近的对手时,由于这种对手总是在攻击范围之外游动,以保 证安全,所以要恩接近他,就必须先向后退一步,将其引入攻 击的距离之内,再予以猛烈反击。但如果过于频繁地重复这种 有准备的进攻,那将会招致对手的截击而不是闪躲。因此,应 最大限度地消除或缩短易受攻击的时间。而且,有时即使故意 露出破绽,也应恰到好处,以能引诱对手上钩即可。

    对付动作不规律的对手

    在搏斗中,当你面对一个技击动作没有规律和节奏的对 手时,你的对手很可能会发动无意识的时间差进攻,以至一些 没有预料到这一招的一些颇有经验的老手也会被愚弄。在这 种情况下你可先保持一定的距尊,当笨拙的对手为了打中你 而把动作做得过火时,你再进行反击,而且反击之后要一直压 制对手,并直至将其击倒不起为止。在这里,象李小龙这样聪明的拳手,总是采取不同的办法与对手交战,他不仅会用直接 进攻,还会用反攻来改变战术,也会对每一个对手改变距离和 位置,以期控制对手,掌握场上的主动权。

    1. 对付十分紧张的对手


    在搏斗中,当你面对一个十分紧张的对手时,运用假动作 应较为短促,以使紧张的对手更加不安。但是,不论对付紧张 还是镇定的对手,自己都必须很放松,即学会善于利用自己的 节奏,来使对手陷入混乱,然后再进行突然袭击。如此,当可使 对手惊慌失措。一个拳手绝不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应当 在搏斗或训练中保持高速度,发挥高水平,还要想象在关键时 刻能够随意加快频率。

    1. 对付准备充分的对手


    在搏斗中,当你面对一个做好多种准备的对手时,可在他 向前跨步并以手发起攻击时,牵制住他,使其不能动,或者迫 使他做出错误反应,以便给你的拳打脚踢制造机会。在这里, 当对手扑过来时,李小龙先闪开他的打击,然后再趁他前冲过 来未收住脚或在恢复原防御姿势的过程中向他反攻。而对手 在完成进攻动作的短暂时间里,他的脚是不会再有其它动作 的,这一点,你大可放心。

    在某些时候,迫使对手穷于应付,使其无法恢复原来的防 御姿势,并无法对付你的闪避和反击,这的确是很聪明的手 段,但是你必须搞清楚,对手是否在利用假的截击在引你上 钩。这一点,初习者需切记。另外,正确的选择时机和保持适 当的距离,也是对付一个作好多种准备的对手的成功的关键。 当双方间距较大时,对手一般是要想一下如何进攻的,这时, 你就应向对手发起攻击,先声夺人,以求攻其以出其不意或措手不及。

    1. 对付矮个对手


    在搏斗中,个子较矮的对手,一般都喜欢进攻逼近他的目 标,以弥补其打击距离短的弱点。如果他很强壮,他会靠近你 进行搏斗。如果遇到这样的对手,尽量不要与其做近距离的格 斗,而应将防守的范围扩大,以此来破坏和限制他的技、战术 的实施。而反击对手时,则需在能够击中对方的情况下才出 拳,且攻击前先迫使其后退至绳边或角落,也就是别浪费力气 在发空拳上。若对手先出拳,我方则在闪避的同时猛烈反击。 而且击中目标时,犹有足够的劲力贯穿对方,然而身体不可因 此而过分前倾,以免被矮个拳手所利用。在反击过程中,象李 小龙这样的拳手所总结出来的教训是:如何出拳“贯穿”对手, 即在接触目标时,不仅要保持原有的速度,甚至要加速将力道 贯入对方体内,使其因此而破势。

    1. 对付高个对手


    在实战中,高个子对手通常是动作较慢,但其打击距离 大,力度较强。对付这样的对手,李小龙则先保持安全距离,再 寻机靠近,而对付连续攻击又步步进逼的对手时,也需保持好 距离,但却不要总是后退,因为那样做恰恰是对手所希望的, 而相反应该迎上去破坏其动作的节奏,然后再施以连续反击。 通常在贴近对手时,可攻击其下颂部位,但勿朝对方头部而 发,即需瞄准其中线出拳“贯穿”对方。在接近对手时,双手应 保持高抬,两肘贴近身体,并利用下闪和晃身及左右躲闪,来 仔细判断对手防御的情形,等欺进对方内侧后,可用勾拳重创 其肋骨或心窝,因为短而快的勾拳要较长而弧形大的攻击更 易把握住时机。在这里,勾拳是建立在对人体构造的了解和其杠杆作用的原理之上,它的每一击,均需用全身重量,以身体 来打击对方。因为单凭手臂的力量攻击是不够的。而真正有 力、且准、正确的出拳,是将身体之重量,以臂与肩为枢纽,先 手臂而运至身体之中心线,去击倒对方。

    1. 对付防守型的对手


    在实战中,当面对一个防守型的对手时,如果发动频繁的 进攻,那是不明智的。正确的方法是,可先用假动作创造机会, 然后再施以真实攻击。在这里,运用假进攻的目的,不是以此 击中对手,而是让对手向某一具体的方位攻击,从而给你造成 挡开打击和发起反击的机会。而且假动作不是向对手猛扑,它 仅仅是以脚和身体的一些小幅度的动作促使对手做出反应而 已。另一有效的方法是改变击中目标的时间,换句话说,也就 是打出的拳在运动中要稍作停顿,并在短暂的停顿中,使对手 手足无措,从而暴露其易遭攻击的部位。当你想压倒对手时, 进攻的速度也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速度必须超过对手,以便 牵着他的鼻子走。

    在实战中,当你面对一个出手或出脚后犹豫不决的对手 时,可不失时机地冲上去,给他以新的迅速的回击,通常一连 串的高位置假动作,可以使对手的下盘露出空当,此时特别是 其膝盖和小腿则更易遭受攻击。

    在实战中,当你面对一个虚张声势或采取动作无法预料 的对手时,可站在一定的距离上,当他要击中你的最后一刻再 闪开。因为他的攻击是简单而直接的,故对付此类对手最有效 的战术是截击或做时间差进攻。这种截击战术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而且这种战术亦是截拳道中最难对付的防 御I战术。如果熟练地掌握了这种技巧,则几乎可以阻止任何形 式的攻击。


  2. 对付虚张声势的对手

  3. 对付一个犹林不决的对手在截拳道中,配合攻击法是指实战中的一连串的攻击相 互连接,通常不止攻击一个部位。也就是说,象李小龙这样的 优秀拳手常可由不同的角度发起攻击,而且他每一拳的姿势 必可为连续出拳创造条件,即连环出拳的功夫越好,则越易击 败不同类型的对手。

    配合攻击法通常包含着连环的手与脚的攻击,亦是假动 作、诱敌与真实攻击的综合运用。在这种情况下,常可找出对 方的破绽、漏洞来加以连环的攻击。由于配合攻击是连环出 招,所以通常使对方无法招架。在实战中,倘若敌我双方的速 度、技巧相当,距离的判断能力亦同样的正确,而以简捷的攻 击无法取胜时,就必须善用机会,以求优势。在这里,配合攻击 法或许可以达到取胜的目的。攻击的手法、脚法练习的愈多也 愈好,因为这样方可应付各种不同的情况而加以适当的应变O

    在运用混合攻击前,还需先观察了解对方的可能反应。虚 招必须能有效地欺诱对方。但是虚招的运用也要适可而止,而 且混合攻击的动作配合越复杂,则成功得手的机会也会相对 减少,而虚招过于频繁地使用还可能会给自己带来诸多不利o

    在实战中,一个好手与初学的拳手之间的差别是,好手能 善用机会做连环的攻击,因为他能运用其敏锐的知觉,并采取 主动的攻击来进攻,而其拳打脚踢时的配合也是十分有计划的。有些出拳方式亦可谓之连环攻击,倘若是在某些拳之后再 发招的话,如右直拳后跟着左直拳,右勾拳之后跟着左直拳。 倘先打一记直拳,再接着一记勾拳,相信此动作会十分自然。 在这里,连环三拳的配合攻击法是十分常见的。且常是先闪身 至对方内侧或外侧,并打两拳后再出一拳攻击对方头部。头两 拳将可削弱对方的防御力,最后一拳可有效地打向对方的空 门。在搏斗中,较优秀的选手总是不断地运动,以力图站在对 自己最合适、有效的距离上。而且一般是刚好站在对手的攻击 距离之外,并耐心地等待良机逼近对方,或在对手变换步子或 位置中有可乘之机时发起攻击。攻击时,动作应该迅速、有力, 并成习惯“等到对手明白你的动机,再进行报复或防守时,已 经为时太晚了。所以,挥拳攻击的理想时机,是在对手大惑不 解之时。

    在截拳道中,灵巧的踢腿和准确的技击技术,均涉及到正 确判断距离的技巧。而且攻击目标的位置不是眼前敌人所站 立的地方,而是对方可能躲闪的地方。因此,攻击前的瞬间,必 须先正确判断敌我之间的距离,所以唯有正确判断敌我之间 的距离,才能准确掌握住对方可能挪移的地方。如果敌我之间 的距离判断正确,那么在对方攻击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方就能 轻易地抓住瞬间的虚隙,予以致命的攻击。而两位技术熟练的 拳手相遇,双方都力图夺取有利的位置,他们之间的距离是不 断变化着的•最好的办法则是一直处于对手一拳打不着自己, 而自己又前出一小步便可击中对手的位置上,这个距离不仅 取决于自己的速度和灵敏性,同时也取决于对手的速度和灵 敏性。

    截拳道讲求的是灵巧,所以你必须练习步法的灵活移动 与距离的变化。在搏击中,你不仅要确保自己的距离感,并不 时在自己距离的界线上绕动,以此扰乱对方的距离感。当对方 被我方的动作困惑后,且无意间踏前时,可乘隙予以致命的攻 击。也就是说,和对手之间的距离准确与否,取决于移步和步 法技巧的掌握程度。

    当你了解了对手的距离感特点后,就要适应它,在紧逼或 后退中,都能做到恰到好处,以便寻找出招机会。在这里,步幅 的大小,要随对手移孝的情况而调整。象李小龙这样的擅用距 离的高手,从来都不长时间地停留在某一点上,而是以不断的 运动来迷感对手,使对手错判距离。况且,一个移动着的目标 不仅较难被击中,而且在运动中发起进攻要比从固定位置上 发起进攻来得快。你可以不断地变换距离和节奏来迷惑对手, 扰敌他对进攻或防卫的准备,并使其始终处于失去平衡的状 态。李小龙在有效的运用距离时,看上去动作总是那样轻松自 如,巧妙准确。当他冲向对手时,既能轻而易举地落拳,又能自 由自在的离去,他似乎总能机智地攻击对手。还因李小龙对时 机掌握得好,故其动作均准确无误,协调一致,从而控制了对 手的距离感,打乱了对手的节奏。

    在格斗中,两名拳手之间的站位距离,拳击手要比截拳道 或传统技击手站得近。因为技击手是用脚踢的,而腿又比臂 长,所以截拳道手到达目标的距离要比拳击手远一些。根据实 际的运用,截拳道可分为远、中、近3种不同的技击距离。一般 地说,当李小龙不知对手的技艺高低或攻击意图时,就采用远

    '距离,以图能试探和摸清对手的意图。而且防守时,聪明的拳 手也总是远离对手,不让对手贴近攻击。因为,即使你的反应 和动作都很快,倘若距离对手太近,就是挡开一拳也是困难 的。先下手攻击的一方,通常占有近身攻击的优势。

    在搏斗中,一旦你认为已摸清了对手的虚实,就可以出其 不意的接近他,并达到中等距离,而且在此距离上你既处于对 手的攻击范围之内,又能贴近他或出招攻击他。如果他能把握 好时机,这也是一个较为安全的距离。象李小龙这样的技法醐 熟的拳手,常会用花招来引诱对手缩短间隔和距离,直至对手 难以自解其围。这种中等距离,还能做迅速后退或疾步后撤, 以闪躲任何来拳。不过,李小龙并不推崇此战法,因为连续使 用这种防守策略,将会丧失进行反击和主动发起进攻的机会。 故在截拳道中,李小龙常常刚好退却到足以免遭攻击,而又能 进行迅猛反攻的位置上。也就是较优秀的拳手总是在不断地 运动,以力图站在对自己最为合适的距离上。而且一般是刚好 站在对手的攻击距离之外,而耐心地等待良机逼近对手,或在 对手变换步子或距离中有可乘之机时发起攻击。总之,聪明的 拳手通常不是做前后的直线运动,而是力求成为一个变幻莫 ,难以对付的目标。

    近距离格斗,通常是做一次攻击或进行反击。这个距离, 防卫是较难的,而且除非是你夹住了对手的臂。确切点说,优 势在先下手的一方,也可以这么说:当处于近距离时,拳手如 果擅长手法,那就能战胜用脚踢击的对手。在近身恪斗中,你 还必须用自己紧靠对手的那只脚去抵住对手的前脚,使它无 法移动或起脚攻击。而且这一步应自动地完成,因为处在近距 上,你的注意力将在很大程度上放在手法上,而非下盘。

    当你对付一个具有良好判断距离能力的拳手,而又难以 从正面实施攻击时,突破其防线或缩短双方间距的战术是,一 连后退几步,而且步幅要不断减小或让对手先行动。因为他在 向你扑打时,必然要缩短距离。在这里,后退是要让对手有个 起腿的间距,有时这是李小龙既能让对手逼进又不能让其出 拳击打的绝妙战术。如果对付一个具有良好距离感与判断能 力的防御性拳手时,则可以一连前出几步,而且第一步应平 稳、省力。聪明的拳手则能在前进一、两步后就退回,以引诱对 手迫近,如果他追击,就让他追一、两步好了,然后可在他提步 向前迈动的一刹那,出其不意的猛然前出,截断其退路并施以 重力打击。

    下面再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个运用距离的原则°

    攻击时运用距离的原则

    1.采用有效的技法去攻击最近的目标,需使用最长距的 攻击方法去重创对手,例如侧踢腿与直拳等。

    2・不断地变化和移位,以便得到适当的攻防距离,并利 用不规则的韵律来破环对手的节拍、节奏,并保持自己的距离 感,进而混淆对手的距离判断能力,并连续施以重力打击。

    1. 适时抓住对方在肉体上或精神上暴露弱点时的瞬间, 把握住正确的距离,并伺机予以致命的一击,且攻击后应迅速 恢复到戒备势,以便进行下一个回合的搏斗。

    2. 勇气和果断力与速度是攻击时不可缺少的要素,如能 在确保正确的距离之际,再附加上瞬间性的体能爆发和速度, 必能如愿达成攻击,不过,这要靠平时的苦练所得。


    (二)防守时运用距离的原则

    1. 需灵活而正确的运用步法,并适时把握住打击的时 机.

    2. 防守时的姿势需正确,并能随时应付对手的突发袭击


    和发起猛烈反击,也就是使攻防成为一个整体,而不能脱节, 以免因疏漏而反为对手所利用。 ・

    1. 正确判断对手攻击的有效距离,从而知己知彼,百战 不殆。

    2. 须时刻保持正确的姿势,并随时维持动作的平衡。敌我均精于判断距离之际

      搏斗中的双方均擅于准确判断距离时,两人往往采取较 远的防守距离,以保安全。那么,碰到上述状况时,到底如何缩 冤彼此间的距离,又如何才能免于遭受攻击呢,这些均是李小 宠留给我们的研究课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在瞬间内扰乱对手的注意力,好替 自己制造有利的机会。一般而言,扰乱对手心理和距离感的方 法有下列几种:

      1.多次变换距离,借以扰乱对方的距离感。

      1. 攻击较近的目标,借以牵制对手的行动。

      2. 搭配一或两组组合攻击,以强化效果。


      完成上述动作后再进行攻击,理应不会遭受痛击。

      截拳道中,所谓“节拍"的运用,也即破坏对方攻击的韵 律之。而所谓攻击的韵律,是指在极短的时间里,能有效地运图片12图片14用动作的要素。这从心理上看,是使对方出乎意料的一瞬间, 而从生理上看,则是对方无以自救的瞬间。以上所述均系适当 的攻击时机,这便是节拍意义的内涵,也是节拍的真义•当然 亦属技击运动中的新课题。而我们利用此要点,可选择对方心 理或身体某一瞬间所暴露出来的弱点,并加以攻击。

      一般来说,两个搏击者如实力与功夫相当时,除非他们各 自的速度快慢相差甚大,否则常易陷入僵持的状态或导致两 败俱伤。而当功夫相当者进行抗衡时,相互之间的攻防动作似 乎有一种“节奏感”或“韵律感"存在,即常为前一个动作做随 继而来的反应。不过,一旦这个韵律或节拍被破坏了,那么速 度将不再是攻击时或反击时的主观因素。而且,现在如果一旦 对方故意破坏了这种节律,那么微微的迟疑都可能造成对自 己有利的机会,并使攻击得手。同时,攻击的速度亦无需太快, 原因就是对方犹有维持原先节律的倾向,且无法及时调整自 己以适应新的变化。搏击艺术之最高境界,是能否运用极短暂 的时间,在瞬间攻击对手,并切勿因对方的假动作而使自己受 影响。

      在攻击中,我们还必须人为地去破坏这种韵律感的存在, 给对手造成数分之一秒的继续做无谓动作的时间。面对此情 形,对手必会因无法及时调整节奏而做出本能的消极的攻击 或防御动作。这时他无论从生理上或心理上都会失却平衡,并 产生上下左右皆不能顾及的感觉,从而使局势突变。在破坏 “韵律感”的过程中,数分之一秒的时间虽然极为短暂,但对于 一位能善于把握时机的优秀拳手来说,只要能够给对手造成 略微的迟疑都可能转换为于己有利的时机,从而使攻击能顺 利得手。

      运用节拍的最佳方法是广半次攻击法”,也就是当发起一 次攻击时,可在攻击即将到达对手之半途而突然停止,以诱使 对手做出整个的或完整的防御动作或者是被迫改变防御方 向。实践证明,李小龙的这种战术运用是有效的,因为此种“破 坏韵律”的方法,常可使对手在精神或肉体上失去平衡,而当 你再发起真正的攻击时,对手对此必会不以为然,果真的话他 就错了。对节拍的正确判断,还是李小龙使自已对每拳每脚皆 有冷静的控制的能力。而此良好的控制能力,还可使李小龙自 己更从容地选择攻防时的正确招式。

      切记,在运用节拍时需避免做无谓的防御动作,而快速的 出招还可使对手措手不及难于防御,此即李小龙所谓之攻击 即最佳的防御方法。而理想化的情形,则是一个搏击者需能找 机会强加其节拍于敌身上,这可由蓄意改变动作的节拍来完 成。



浏览55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