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定步锁手练习
1.甲乙两人面对相距两 臂距离,同时右脚均向前上一 步,右腿弯曲,左腿崩直成右 弓步,两手握拳置于腰间。双 目视对方(图4-76)
2.乙右臂由身前从下向 上挥再向下用反臂转环劈锤, 劈砸甲方的头部,右臂劈砸时 身体和腿要配合右臂的动作, 左手仍然握拳置于腰间。双目 视甲方。甲迅速用右小臂向上 横架乙劈砸头部的右拳。双腿 仍然成右弓步站立,左手握拳 置于腰间,甲乙两小臂成十字交叉(图4-77) 接着甲再用左臂向上横架乙右小臂,将自己横架的右臂换出,迅 速用右拳击打乙方的腹部。双目视乙方(图4-78)。本招名叫偷梁换柱。
3.乙见甲右拳向自己 腹部击来,迅速用右臂由上 向下横砸乙打来的右拳,甲 乙右小臂又击在一起成十字 形,同时乙以左直拳直打甲 右肩部。双方对视(图4-79)。
4.甲见乙左直拳击打 自己右肩部,急将右拳收回, 向上向外侧横崩,将乙左拳 左小臂崩开,与乙右小臂又 成十字交叉。目视乙方(图 4-80)
5.乙迅速收回左拳, 改用右拳直打甲腹部。双目 视甲方。甲右拳由肩前向下 猛砸乙打来的右拳。双方两 小臂又成十字交叉。双目视 对方(图4-81)。
6.乙顺势将右拳由下向 后再向前上挥,用反臂劈拳 砸甲头部。双目视甲方(图 4-82)。如此反复练习,熟 练后再互换攻防。
练习提示:练习时,转 环劈砸要以肩关节作轴,转 环要大,要贴身,全身用力 要协调。劈砸时拳心向上。 甲乙双方向外崩砸和向下砸 对方击来的拳时,动作要迅速猛烈有力,肘关节要弯曲 夹紧。虽然是小臂外崩式下 砸,但要使出全身的力气, 全身用力要协调一致。
(二十一)拗势锤练习
1.甲乙相隔两臂距离,
相向而立,双手握拳置于胸 前,两拳护住心,两肘护住肋, 然后甲乙右脚同时向前迈出 一大步,右腿弯曲,左腿绷 直成右弓步。目视对方(图
4-83)
2.甲左手握拳,左臂在 体前转180°,转时左肘不能弯曲,要贴身,同时上体右转,用左拳击打乙头面部,转体要与转臂配合协调,成为整体,发出整力。
双目视乙方。
乙也用左臂贴身转180°,用左拳击打甲头面部,甲乙两小臂相 击在一起,成正十字交叉。双目视甲方(图4-84)。
3.甲乙左臂相击后, 甲左臂迅速向反方向贴身转 360° ,用反臂劈拳击打乙 头面部。双目视乙方。
乙左臂同样反方向贴身 转360°,以反臂劈拳击打 甲头面部。甲乙左臂击成反 向十字交叉。双目视甲方(图
4-85)。
4.甲左臂正反两次转劈 击拳后,左拳收回胸前,拳 护住心,肘护住肋;同时右 臂正转180° ,以拳击打乙头 面部,转时右臂不要弯曲, 要紧贴身体。双目视乙方。
乙左臂正反两次转臂击 拳后,左拳收回胸前,拳要 护住心,肘要护住肋。同时 用右臂正转180°,以拳击 打甲头面部,转时右臂不要 弯曲,要紧贴身体。双目视 甲方。甲乙右小臂相击在一 起,成右顺步正确十字交叉 (图 4-86)。
5.甲右臂与乙方相击后,迅速反方向转360° , 转臂要快,要贴身,右臂肘部不能弯曲,以反臂劈拳击打乙头面部。 双目视乙方。
乙右臂与甲方相击后.也迅速反方向转360°,以反臂劈拳击打甲头面部,转臂时,要贴身 旋转,右臂要伸直,肘部不 要弯曲,速度要快。双目视 甲方。甲乙右臂相击在一起 成反臂十字交叉(图4-87)。
6.甲乙同时收回右拳, 置于胸前,拳要护住心,肘要 护住肋。目獅方(图4-88)。 乙左脚用穿裆脚猛踢甲裆部, 左脚踢时,脚面绷直,脚踢直。 左膝部不要弯曲,起脚时要迅 猛,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双 目视甲方。甲见乙踢来左脚, 迅速后撤右步,用左手由上向 下拍击乙脚面,尽量拍击其脚 面内侧,击时向下向外,用力 下震,使乙失去重心,然后向 后撤步,左腿弯曲右腿绷直成 左弓步。双目视乙方(图4-89)。 乙左腿被甲拍打落地后左腿 弯曲,右腿绷直,成左弓步。 甲乙再重复击臂动作。左弓 步时先转打左臂(图4-90), 右弓步时先转击右臂(图 4—91) 〇
注意左右转臂时臂要伸 直,肘不能弯曲,先向里转, 图4一89
再反方向外转,撤步与进步的落点要准确,正好一步远,养成测距离 的能力。
练习提示;练习时还应该注意,作大转环动作时肩关节一定要放 松,如果肩关节不能放松,动作必然僵硬,出拳也不可能快猛,甲乙 双方对击臂的一瞬间一定要用力,不要怕疼怕累而空摆样子,另外拗势击臂时一定要注意腰的扭 动,以腰作轴,做到击臂、 转腰、蹬地协调一致。
(二十二)三锤五点练习
1.甲乙相向站立,右脚同 时向前迈出一步,右腿弯曲, 左腿绷直成右弓步,两手握拳 置于胸侧。双目对视(图4~92)。
2.乙突然出右拳直击甲 头面部,拳眼向上。双目视 甲(图 4-93)。
3.甲速用左臂由下向上 用力横架,将乙右拳架开。 双目视乙(图4-94)。
4.乙右拳被架开时借力不 停,向外转并迅速回抽,又第 二次向甲进攻,用右拳击甲头面部,拳眼向上。双目视甲。甲 见乙右拳来势凶猛,先用右小臂 向上横架来拳,接着又用左小臂 向上架乙右拳(图4-95)。
此招两臂先后上架,不仅 可缓冲来拳的力量,还能通过 左右小臂交换上架,腾出一手 进攻对方,称为“偷梁换柱”。
5.甲“偷梁换粧”,将 右臂抽出,再用右拳直打乙腹 部。目视乙(图4-96)。
乙见甲右拳向腹部击来, 速用右手由上向下向外刨幵甲 右拳,同时左掌猛击甲头面部 右侧。双目视甲。甲左臂弯曲, 左手变掌,由左向右用力外拨, 封挡住乙左掌。双目视乙(图
4-97)
6.乙左掌被甲封住时, 右手迅速变掌,击甲头面部左 侧。双目视甲。甲速将右臂弯 曲,右手变掌由右向左拨乙右 掌,同时左拳由腰部发力直击 乙右肋部,双目视乙(图4-98、 4-99)。
7.乙见甲左拳向腰部击 来,以腰为轴向右后稍扭转,
同时屈右肘向外挂甲左拳,将 甲左拳封住。双目视甲方(图4-100)。
甲左拳被乙右肘向外挂开 后,再出右拳向乙头面部击去。 双目视乙方(图4-101)。练 到此时,甲乙互换攻防,再反 复练习。
练习提示:甲乙双方不论
是击拳或是击掌都要求迅速有 力。要注意腰、肩、腿的配合, 要用整力、身力。向外封挡对方来拳来掌的时候注意肩、腰、身体的转化要打出沾、粘、连、随、 吸、卸、柔、化、推、托、领、带、辗、转、扭、蹭的劲道。
(二十三)十字锤练习
1.甲乙间隔二步,相向 站立。目视对方(图4-102)。
2.乙右脚前上一步,身 体左转,成右弓步,同时右臂 由下向上顺时针转环抡臂劈 砸甲头面部,右臂伸直,不 要屈肘。双目视甲(图4-103)。 甲迅速向左闪身上左步体右 转90°左腿弯曲前弓成左弓 步,紧贴于乙右腿外侧控制住 乙右腿,同时左臂上举,左手 五指分开抓住乙右臂肘部。用 力上托,并极力前推,使乙身 体后倒。双目视乙(图4-104)。
3.乙借甲左手前推右臂肘 部之力迅速向左侧扭身,化开 甲方左臂的推力,用左手经胸 前穿过右腋下至甲方左手小臂 外侧,刁掳住甲方的左臂。右 臂用反臂锤横击甲方的头面部。 双目视甲(图4-105)。
甲迅速将右臂竖起用右小 臂横挡住乙击来的右反背锤, 双方右臂相击在一起成十字形 交叉。双目视乙(图4-106)。
4.乙右臂被甲封住后, 迅速用左拳击打甲腹部。双目 视甲。甲体右转,同时用左臂
挂挡甲的左拳,甲乙两臂相 击,成十字交叉。双目视甲 方(注意向右转身时要用腰 力)(图 4-107)。
5.乙再出右拳击打甲腰 背部。双目视甲。甲见乙右 拳击来,迅速向后撤左脚, 体左转180°,同时用左臂挂 挡乙右拳。甲乙两臂相击, 成十字形交叉。双目视乙(图 4-108)。
6.乙迅速上左步,同时 用左臂由下向上逆时针转环 抡臂劈砸甲头面部,甲立即用 右手托住乙左拳(图4-109)。
至此,双方重复练习上述 动作,方向相反。练习数遍 之后,再互换攻防,继续练习。
练习提示:不论是劈拳还 是直拳都要出拳迅速,要用 身力,不要只用胳膊的力量。 撤步和上步时步子要轻灵, 重心要稳,脚尖和脚跟都不 要离开地面。
(二十四)通袖锤炼习
1.甲乙间隔两步距离,双脚并拢,侧身相对,双手 握拳置于腰间。头向左转,
目视对方(图4-110)。
2.甲乙同时身体左转 90° ,顺势右腿提膝上抬, 脚面绷直,脚尖向下,右手 前挥以异背拍打右腿(图 4-111)。接着落右步再上左 步,身体右转90°,两腿弯 曲成马步,同时右手握拳与左 手掌心于胸前相擦,顺势左臂 向前平伸,五指并拢,掌心向 下,右手握拳置于腰间。头向 左转,目视对方(图4-112)。
3.甲乙左手同时收回腰间,体左转180° ,同时右脚前上一步,两脚与肩同宽,右手顺势握拳向前大转环击打乙头部,乙同样作大转环击打甲头部,两 人右臂击在一起,成十字交叉(图4-113)。
接着双力右臂逆向转环击对方头后部,两臂相击在一起,成十字交叉。目视对方(图4-114)。
4.乙左前上半步成弓步, 顺势上体右转,左手握軸打甲 右肋部,同时右手握拳收回腰间。 目视对方。甲右肘下沉,顺势向 夕卜挂出乙左拳,左手握拳置于胸 前。目獅方(图4-115) 〇
5.乙上体左转,同时右手 握拳击打甲头部,顺势左手握拳 抽回置于左腰间。双目视对方。 甲右臂顺势向下绕弧,经乙右臂 夕卜侧上举,架开乙打来的右拳。 双目视对方(图4-116) 〇
6.乙右拳收回腰间,同 时再出左拳击打甲右肋部。 目视对方。甲上体略向前倾, 右臂下沉,用右肘部将乙击 来的左拳向外挂出。目视对
图 4-115 方(图 4-117)。
7.乙右脚向右前方上一步,成右弓步,同时收回左拳,置于腰间, 再出右拳击打甲头部。目视对方。甲左腿后退一步成右弓步顺势右臂上举,架住乙击来的右拳。目 视对方(图4-118)。
8.乙左脚上一步成左弓 步,同时左臂从下经内侧向上 绕环,挑开甲右臂,同时再出 右拳击甲右肋,目视甲方(图 4-119)。甲右脚后撤一步,成 左弓步,同时左臂前挥,用左 小臂内侧截住乙右拳,右手握 拳收口,置于腰间。目视对方(图 4-120)
9.乙左拳变掌前挥,抓 住甲左手腕部向下翻转,使甲 左手心向下,顺势上右步,右 手由下向上翻转,手心向上, 用右小臂紧紧压住甲左臂,将 甲拿住,使甲不能动。目视对 方(图 4-121、4-122)。
甲右脚上一步,成右弓步, 抓拿,同时出右拳猛击乙腹部。
图 4-121
10.乙左脚上前一步,成 左弓步,同时上体左转,用左 手托住甲右臂肘关节上举,同 时以右拳击打甲右肋部。目视 对方(图4-124)。
甲右脚后撤一步,左弓步, 同时右拳收回,再向下向外刨 幵乙右拳,左手握拳置于腰间。 目视对方(图4-125)。
11.乙左拳变掌,从下向 上击甲面部,右手握拳收回, 置于腰间。目视对方。甲左掌 前挥挡住乙左掌,目视对方(图 4-126) 〇
12.乙右脚上一步,成右 弓步,同时左掌握拳,收回腰 间,顺势迅速用右拳击甲左肋 .目视对方。甲左腿后撤一步, 成右弓步,同时左手向下向外将乙右拳刨开,目视对方。
乙借甲左手向下向外刨的力量,右拳变掌向下向上旋转前挥,以 掌击甲左脸部。目视对方(图4-127)。甲上体右晃,顺势出右拳击
练习提示;练习时应该注意拳与身法、步法、手法的配合。步到 拳到,眼到拳到,变换自如动作协调,练习之初不要只注重出拳有力, 动作疾快,应先将姿势练习准确,再增加力量和速度,这样才能做到 较好的效果。
(二十五)连环八打对练
甲乙相向站立,相隔约一 步,两臂自然下垂,互相对视。
1.甲突然用右臂由下向 上绕环,以反臂劈掌、劈击乙 头面部(劈击的时候要以右 肩作轴,肘和肩的肌肉放松, 掌和腕部用力、向前劈掌时要 突然迅猛有力,身体配合右 前劈掌而动)。目视对方(图 4-130)。此招名为“迎面飞 仙掌”。
乙左臂弯曲迅速向上架挡 (左臂上架时先屈小臂,手高 肘底保持一个斜度,并注意左 小臂上架时一定要高过头,上 身微向前倾、头向前钻)。目 视对方(图4-131)。
2.甲右反臂劈掌被架开 后顺势将右臂抽回,折手叠打 乙前胸部(右掌向回抽撤时, 掌心向上,随势变成拳,闪过 乙上架的左臂在胸前转一个 小圈,再前挥猛击乙方胸部, 拳心向下)。应注意右手回叠 不宜过大,只是离开乙方上架的左手即可,下叠前击时动作要迅速突然,目视对方。此招名为“叠 手滚肚锤”。
乙上体略左转,速用左手向下向外刨幵甲击来的左拳(左手向外刨的时候要注意护住前胸部, 边向下砸、边向外刨,手心向 下再向外,要有力量)。目视 对方(图4-132)。
3.甲右拳借乙外刨之劲, 顺势向右方转环,同时拳变 掌,用掌猛击乙头面部左侧 (右掌击乙时,要借乙方向外 拨的力量,而且转环的动作要 小要快、力量要猛,打出冷弹 脆快的劲道来)。击掌时,身 体微向左转,右脚也随之向右 方迈出约半步,作到步与手和 身的动作统一。目视对方。此 招称为“外转嘴巴响”。
乙上体略前倾,用左掌向 外架封住甲右掌,掌心向里, 手高肘低,保持一定的斜度, 掌高于脸部一尺左右,小臂弯 曲,要用整力。目视对方(图 4—133)
4.甲右掌借乙左臂向外 架拨之力,顺势从上向下绕 环,握拳击打乙左肋部(击打 时右臂从上向下向后,小臂弯 曲略收,再向前冲打。右臂转 环要小,向前冲打时动作要迅速脆猛)。目视对方。此招名为:“叠 手滚肚锤”。乙以腰为轴,上体略左转,速用左手由上向下外拨(图 4-134、 4-135)。
5.甲上体左转,闪开乙 攻击,迅速插回左拳,竖挡在 胸前,右臂弯曲,用右小臂截 住乙打来的右拳,两臂相击在 一起成十字交叉。然后紧紧贴 住乙右臂向前滑动,用右拳的 拳背猛击乙右侧头面部。这-- 招法要求在格挡住乙右拳的 同时,不等对方将臂抽回,顺 劲外拨上滑,贴住粘住对方。与对方的右臂不能脱离开,更不能中途 停留,打出借劲(用沾、粘、连、随的劲道来),目视对方(图4-136、 4-137)。此招名为“搬拦打过手”。
图 4-136 图 4-137
乙借甲搬拦锤向外搬的力量,将右手回收上调并向左侧外拨,同 时左臂也迅速上架,右手上调向外拨和左臂的上架,成为一组动作, 这组动作重点体会“随”字,甲方打来的搬拦捶力量很大如果乙方右 手能够迅速随上对方的手法,这里的随上一方面指招法的变化随上, 另一方面指劲力的随上,借甲方的力量化开来拳,为左臂上架起到了 缓冲的作用。目视对方(图4-138)。
6.甲右臂搬拦锤被乙右臂化开又被乙左臂架住后,迅速用左拳击打乙右肋部;出拳要快要 猛,出拳时拳眼向上。目观 乙方。乙上体略右转,同时 用右手向外刨开甲左拳,掌 心向外,用掌和小臂护住右 肋。目视甲方(图4-139)。
甲左拳被乙右手向外刨 开,再迅速用右拳击打乙左 肋部。左右两拳接连发出,
出拳要快要猛。目视对方。乙上体略左转,左手由上向下向外刨出甲 右拳。掌心向外,目视对方(图4-140)。乙右手和左手先后快速刨 出甲方击打左肋和右肋的左右两拳,此招称为“接连分双锤”。
图 4-139 图 4-140
7.甲右拳被乙左手刨开后,双手由下同时迅速向上转动,用两 掌掌心同时击打乙左右两耳。击打时由下向上转动的弧要小,动作要 突然,击打时上身前倾以借用身力。目视对方。此招名为“上打双贯 耳”或“双风贯耳”。乙急用双手外架,护住左右两耳,双臂弯曲, 双手手背向外,手要高过头部、用力向外撑,将甲方左两掌架封住。 目视甲方(图4-141)。
8.甲“双风贯耳”掌被乙架开后,又迅速改变招法,两臂从上 向下转动,两掌变拳,用双拳同时猛击乙胸腹部(注意双臂转动屈臂 击打乙腹部的动作不能中途停顿,要连贯迅猛,击拳时双手拳心向上,
身体微向前倾,要用整力、用 身力)。目视对方(图4-142)。 此招名为“双手滚肚锤”。乙 急用双手从上向下插入甲俩臂 之间,用力外刨,将甲来拳刨 开,手心向外,身体微向后坐 胯,收腹,双手要快要猛,同 时还要打出冷弹脆快的劲道。
目视甲方(图4-143)。
乙双手将甲“双手滚肚锤” 刨开后,迅速用右掌从下向上 反臂劈甲头面部,掌背向下。
目视对方(图4-144),此招 名为“迎面飞仙拳”。至此, 甲乙双方互换攻防,反复练习。
练习提示:练习连环八打 的时候,要注意步随身换,脚
随手出,自然站立,随时保持重心的稳定。不论是劈掌或是击拳时都 要动作协调,肌肉有紧有弛,该快则快,该慢则慢。步法要实,脚跟不要离地,出拳出掌要快要突然, 注视对方,以便随机应变。
(二十六)趟根练习
甲乙侧对平行站立,两脚 距离与肩同宽,两手握拳置于 胸前,两拳护住心,两肋护住 肋。双目视对方(图4-145)。
1.甲方右臂贴身向前旋 转180° ,以拳击打乙头面部, 抡臂转环时肋部不要弯曲,出 拳速变要快。目视乙方。同时 乙左臂贴身向前旋转180°,
以拳击打甲头面部。抡臂时臂 要伸直,不要弯曲。出拳速度 要快。目视甲方。甲乙右小 臂相击在一起成十字交叉(图 4-146) 〇
2.甲当右臂与乙相击在 一起后,迅速向后反方向旋转 360°,用反臂劈锤击打乙头 面部。反臂转环时,臂要伸直,
不能弯曲。双目视乙方。乙也 迅速向后反方向旋转360° ,
用反臂捶击打甲头面部。反臂 转环时臂要伸直,不能弯曲,
双目视甲方。此时,甲乙右小 臂反向相击在一起,成十字交叉(图 4-147)
3.甲右臂与乙反向相击 在一起后,迅速由上向下用拳 背下击乙腰部。下击时动作要 迅猛。目视乙方。乙也迅速 由上向下用拳背下击甲腰部。 下击时动作要猛。目视甲方, 此时甲乙两右小臂相击在一 起成十字交叉(图4-148)。
4.甲乙同时将右手收回, 置于胸前,两拳护住心,两 肘护住肋。乙上左步右转身, 用左脚踝部趟踢甲脚跟部。上 步转身与左脚的趟踢要协调, 力量要整,踢时不要离地过 高。目视对方(图4-149)。
甲方为了练习抗击能力, 双脚用力蹬地,使乙方趟踢不 动,待乙踢完后再右后转身, 两脚保持与肩同宽,双手握拳 置于胸前,两拳护住心,两肋 护住肋。目视对方(图4-150)。 至此,甲乙互换攻防,反复练习。
练习提示:练习趟根时, 击臂要用力,踢则真踢,不 要怕疼怕累而空摆样子,如 果这样就不会收到好的练功 效果。
(二十七)拨浪鼓子锤对练
甲乙约隔一步面对站立, 双手置于胸前,两拳护住心, 两肘护住肋。互相对视。
1.乙向前上右步,同时用 右掌猛击甲头部左侧。出掌时 动作要快,要紧贴身体向前击。 目视对方。
甲左手握拳,屈左臂向外 崩,将乙右掌封住、崩出,同 时右手握拳向前方击打乙前 胸,拳眼向上,打出冷、弹、脆、快的劲道来。目视对方(图 4-151、 4—152) 〇
2.乙将气运满胸部,用 胸部承受住甲击打目的是练出胸部的抗击能力,然后向后撤右步收回前击的右掌,握拳 置于胸前右拳护住心,右肘护 住右肋部同时用左掌猛击甲 右脸部,出掌要快,要猛,要 贴身前击。目视对方。
甲右手握拳,屈臂外崩,
将乙方击打右脸的左掌崩开 封住,M时左手握拳击打乙前 胸部,要打出冷、弹、脆、快 图4-153
的劲道来。目视对方(图4-153)。
至此甲乙互换攻防,从甲出左掌,击乙头部乙用右掌向上崩架(图 4-154)。开始反复练习。
练习提示:拨浪鼓子锤对 练时特别要注意拳法与身法 的配合,腰转动时脚跟要稳, 练习之初先要求姿势正确,出 拳位置准确,随着技术动作的 不断熟练而加快,加力。
五、功力练法图解
在传统武术的各门派中,门徒除练习基本套路,基本技击技法, 各种器械外,为了配合技击技术的练习,加快增长功力、耐力和灵敏 素质,都很重视辅助功法的练习。如梅花桩拳中就有许多辅助功法, 常用的有:搬弓子、四指功、七指功、插沙筒、铁布衫、铁尺排肋等。 为了帮助广大习武者更好的学习擒拿技术,本书精选几种简单易学的 辅助功法。
(一)推砖练习
1.习者马步站好,脚尖内扣,上身不要左歪右斜,前弯后仰, 两手各持砖1-2块,举于胸前(图5-1)。
2.接着左右手交替向前手推,左手握砖向前推出时,右手握砖 放至身体右侧,当左手握砖向后抽回时,右手握砖向前推出,不论是 左手还是右手向前推砖都要将臂推平,停留3-5 口呼吸(图5-2、5-3), 如此反复练习。
练习提示:推砖练习时要注意,用力前推时身体尽量减少摆动, 前推的速度要快,停留时要稳。练习的时间和次数要根据自己的身体 承受能力而定,不要急于求成,可根据身体的情况将推砖次数分成几 组,如每组30次,一天推砖2-3组。
(二)拧棒练习
取直径约3厘米,长约30厘米短棍一根,中间穿一小孔,用皮绳(尼 龙绳亦可)从小孔中穿过拴牢,另一头拴在重物上,绳子长短因人而 异。练习时,习者两脚分开直立或蹲成马步均可,两臂前伸平举,左 右手依次向内拧转,将重物徐徐卷起;然后再向外拧转本棒,将重物 徐徐降下(图5-4、5-5),反复练习。
练习提示:练习拧棒时,注意两脚要站稳,不要随意移动,上体 更不要乱晃。向上拧重物时不要快,越慢越好,向下放重物时也不要 过快。随着功夫的增长,向上拧重物的次数也慢慢增加,一般每次练 习3-5组,每组50次。练习的次数和负荷重量要根据习者的身体承 受能力而定。
(三)拔桩功练习
取直径6. 5厘米左右,长1米左 右的木粧,将其一端埋入地下,轻轻 踩实。然后用五指捏紧木粧,用力向 上拔,右手拔后换左手拔(图5-6)。 如此反复上拔,木桩慢慢上升,习者 的指力、腕力、臂力也渐渐增加,随 之又将木粧深埋,并将四周泥土踩得 更实,两手继续交替上拔。一般每天 练习拔桩3-5组,每组50-100次。
练习提示:拔粧功主要练习臂力和腕指的抓拿之力,练习时还要 注意与身法的整体配合,以能将全身之力瞬间倾注于腕指之间,一举 将粧拔出为上乘。
(四)吊袋功
将吊袋吊起离地约三十厘米, 身体正对吊袋,右臂由胸前作大转 环,由外侧向里用掌心击打吊袋(图
5-7),然后还由胸前作反臂大转环, 由里向外用掌背击打吊袋。右掌击 打完后,改用左掌击打。
练习提示:注意两臂作大转环 正掌和反掌击打吊袋时,要以肩关 节作轴,要用全身之力,不要只用 臂力击打。
吊袋的制作方法:选择沙粒较均匀的石沙,将沙中的土质用水洗 掉,然后放入铁锅中煮一小时左右(也可以用盐水煮)取出后硒千,
掺拌适量的锯末,装入预先缝好的双层帆布袋中,锯末用来调节吊袋 的重量和松软程度。根据习者的需要,可分为50公斤、60公斤、80 公斤或100公斤不同等级。吊袋底部离地面的高度1-1. 5米或根据习 者身体高矮而定。
(五)沙木棒拍打功
取长60厘米,直径6厘米左右 的圆木棒,木棒一定要用沙木制作。 练时右手握棒,身体自然站立,由上 向下,由轻渐重,拍打全身(身体的 左侧),右手拍打5-10次为一组, 改换左手持棒,由上向下,由轻渐重, 拍打全身(身体的右侧),左手拍打
5-10次为一组,又改换右手持棒拍 打(图5-8)。如此反复练习,每天 最少不低于10-30组。
练习提示:沙木棒拍打可以强壮筋骨,舒筋活血,增进抗击打能 力。练习之初,拍打力量和强度一定要视自己的承受力而定,切不可 冒进。拍打由上向下依顺序而行,一棒接一棒细密而行,如有漏打之 处,不可补打,只需继续往下打。随练习的深入,功力自可倍增。
(六)打千层纸功
取厚草纸若干张,平叠至12-18厘米厚,置于坚实的木凳或桌子 上。练时两足随左右出拳互换步法,全身协调一致,以拳、掌、指、 肘反复击打或切削草纸(图5-9)。每组50-100次,每天2-3组。 击打速度由慢到快,由轻到重,击打的次数也慢慢增加,天长日久, 可以增加功力,指力和掌力。
练习提示:此功以提高手部掌,指、拳等功力为主,练时除讲究练习次数、速度外,还要注意击打节 奏和质量。每击打一次都要击打到位, 不可忽快忽慢,造成动作变形,而收 不到预期效果。
(七)拍打沙包功
将沙包放在方凳上,身体正对方 髡,两手握拳抱于腰际,人距方凳约 一臂距离,骑马蹲裆势站好,然后右 手变掌,右臂从身体右后方作大转环, 掌心向下,掌背朝上,以掌心拍击沙 包(图5-10)。右掌掌心与掌背各拍 打沙包一次之后,换左臂从身体左侧 作大转环,左拳变掌,掌指朝上,掌 心向下,拍击沙包,接着左臂由身体 右侧大转环,用左掌掌背拍击沙包。 如此反复练习,每手每组30-50次, 每天练习不低于3-5组。
练习提示:练习拍击沙包功时, 精神一定要集中,右臂与左臂做贴身大转环时,要以肩关节作轴,把臂抡开、甩开,不论是掌心或是掌背拍击沙包都要用力,不要怕疼。在抡臂拍 击时,全身要随之而动,协调用力,眼睛始终随掌视拍击的方向。
(八)击打沙包功
将沙包放在方凳上,身体正对方凳,人约离方凳一臂距离,马步 站好,两手握拳,置于腰际;右臂由后向上,再向下,贴耳下击沙包, 拳面要平,拳面正对沙包下击•,然后右手收回置于腰际,左臂由后向上,再向下,贴耳下击沙包,拳面要平,拳面正对沙包下击,击后收 回左手,置于腰际。如此反复练习,右拳击沙包100次,左拳击沙包 100次为一组,每天练习不低于3-5组。
练习提示:做击打沙包功练习时,右臂与左臂转环下击时,一定 要贴耳下击,要以肩关节作轴,全身随拳而动,协调配合,协调用力, 要击打出全身的整力来,双目要始终直视击打的方向和目标。
(九)抛沙包功
抛、扔沙包是为了练习腕力和指力,抛扔前,两人面对5-10米 站好。抛物时用单手正面抛出,也可以由背后掷出,或由裆下掷出, 勾手掷出(图5-11、5-12、5-13)。不论用什么方法掷出,只要求掷准、 有力,接沙包时,要接准、抓紧,并迅速抛出。也可以一个人向上抛 出,然后自己再接住。左右手反复练习,左右手各抛30-50次为一组, 每天练习不得少于3-5组。
练习提示:练习抛沙包功时,要注意全身的用力要协调一致,手 指抓沙包时要适机,适时,准确有力,眼睛要紧盯沙包的运动方向。
附:沙包的制作方法
将石沙用水洗净,去掉沙中的土质,沙粒要均匀,将洗好的沙粒 放入铁锅中用水煮约一个小时左右(也可以用盐水煮)再装入预先缝 制好的双层帆布袋中,布袋大小为一平尺左右即可,也可以根据习者 的要求,增大或减小。
浏览1,69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