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方用拳或掌击我,我以单拳或双拳向下砸挂对方进攻 的手臂。如此训练时,先以慢速为宜,然后再进行类似实作的模 拟练习。砸挂对方手臂时,要尽量造成对方重心不稳(图17、 18)o


 

图17 图18

图片17.18

  • 对方用拳向我砸来或击来时,我在大鞭体的触动下,以 单腕或双腕向上搠撑对方进攻的手臂,当阻截对方来势后,再向 对方面部或胸部做砸挂打击(图19、20)。


 

图19 图20

 

图片19.20

大成奏断七绝技

三、 自然性试力训练

所谓自然性试力,就是指没有任何模式限制的高效试力方 法。《大成拳初学入门》中介绍的钩铿试力、蛇缠手试力等,都 有一定的肢体运行模式。而自然性试力则是没有预定动作轨迹的 试力。当然,不论有无模式的试力,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劲力向空 间延伸,它们的区别是:一般的模式试力是通过预定的形体动 作,把劲力引导出来;而非模式的试力,则是当劲力有了充分的 感受后,让其自然而然的试之。此种试力不受肢体模式的限制, 它可以在任意的肢体状态下去感知力量在空间的存在性。

由于此种试力没有固定模式,训练时可选择某一定势或非定 势的站桩作为试力的起始态。但不论采用哪种站桩姿势,都应以 感受“肌通连”下的内劲效应为要则。比如,当选定矛盾桩时, 经过适当时间的站桩后,自身的内劲逐渐充盈,参与作力的肌肉 块会逐渐延伸。对于功力深厚者,所需要的时间较短,甚至稍加 站桩即可有明显的大块肌群收缩现象。此时,就要顺应其势,使 肌体进行一些适合力学性能的动作轨迹。假如在站矛盾桩的过程 中,肢体为了适应内劲趋势而出现自序化的间架调整,我们就应 以新桩式作为试力的起始态。此时自序化的桩功架间,可能更利 于内劲的随意性溢出,我们就可根据这种趋势作为引发势,使肢 体进行空间的位移动作。

四、 随意性发力训练

所谓随意性发力,就是不受任何形式限制,无论肢体处在何 种位置,均能产生有效打击的发力。虽然经过常规的训练,能掌 握一定的发力形式(如穿透力、二争力等),但在技击的特定状 态中,肢体不一定正好处在合适的发力状态,在此情况下,打出 的力量会大打折扣,这种现象我们常称为破体。为了避免破体,

 

就必须具有随意性发力的训练。

随意性发力训练的途径有两种:

  1. 自然性试力下的发力


按某一桩式站好后,当有了欲发性的内劲后,既可进行自然 性的试力,也可根据力的趋势,包括对力的大小与方向感受,使 其随意而发。

比如,我站桩的姿势为:下肢为右丁八步,两手置于身前, 左拳心向右,右掌心向左或斜向前下方,十指略呈弯曲状(图 21)o当站此桩产生了腰背肌群收缩后,即可自然的体认此种效 应,若此种效应向右肩右臂传递时,就可根据其传递的最佳趋 势,将其劲力发出,如果这种趋势是一种向前发放的欲望,我们 即可使其向前试之,或向前发之(图22)。

图片21 图片22
不同体位状态的发力,即为多体位发力,训练时,可做一些 空推手的动作,在两臂运行的过程中,寻求多种体位状态,并以 此为基点,发出各种性能或多种方向的力。
多体位发力

例如,在练习双推手的轮轴中,当左拳在后,右拳在前的位

 

置时:(图23)

 

图23

23

(1) 使右手以拳或掌的形式向前发力(图24)。24.25

(2) 左手以拳或掌的形式向前发力(图25)。

  • 使两手以拳或掌的形式向前发力(图26)。

  • 以右肘为力点使右肘向右发力(图27)。26

  • 两拳或将两拳变掌向下或向上发力(图28)。

  • 以两腕为力点向内发力(图29)。

  • 以两腕为力点向外发力,也可在发力的瞬间将两手展开


(图 30、31)o

图30 图3130 31



  1. 除了在推手中寻求多体位发力外,还可采用假想实作的方法 进行训练。所谓假想,就是要意中有敌,在与敌周旋的过程中, 设立不同的攻防模式,并以此作为发力的起始点,打出各种不同 的力量。
    模拟实作发力


例如,我先以两脚运步的方式与意中之敌周旋,设敌用左拳 向我击来,我左臂配合右臂向上撑之(图32)。在此体位下:

*

 

(1)右臂右拳发二争力(图33、34)。

图33 图3433.34

(2)两臂两腕发浑元力(图35、36)。

 

 

 

 

 

 

 

 

 

 

 

 

 

 

 

 

 

 

35.36

 

 

 

(3)两臂两腕发放右向螺旋力(图37)。37.40

又如:设敌用右拳向我击来,我以左腕向右下方缠化其右 臂,同时,右掌向下再向左前方发鞭力(图38、39、40)o

 

 

以上所举各例只是多体位中极少的一部份。由于断手状态变 化太多,不可能列举所有的多体位发放形式。望习者能从中得以 启迪,以便寻求适合自己的随意性发力模式。

第五节月旦量素质训练

宗师王萝斋先生在《意拳新编》中指出:“畏心存则侮,敌 前先自怯,怯敌者必败。所以习拳者平日练习求精熟,临阵时手 软身颤,举艺不起,此必缺勇气而丢实功也。有实功而得其艺 者,当临阵无畏也。”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技击方式,要想获胜, 首先必须消除胆怯,以饱满的精神、十足的信心面对一切对手。 只有这样,才能使功力素质与技术素质得以有效的发挥,尤其是 对于某种特殊的断手形式。如为了人民利益,为了国家的财产与 安全、为了协助人民警察捉拿罪犯,更要挺身而出,义无反顾, 不能存有丝毫的怯敌之意。

一、制胜的心理条件

所谓心理素质,即断手所需要的把握和调整心理状态的能 力。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着身体、技术和战术的发挥。欲使自己在 断手中获胜,必须要具有以下3个基本心理条件。

  1. 心理能量


心理能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精神力量,它对人的心理活动 和强度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心理能量处于高能量无应激的积极状 态时,就会头脑清晰,身体灵活,肌肉放松,情绪稳定。相反, 若心理能量处于匮乏状态高应激状态时,动作会明显迟缓,肌肉 紧张,情绪不稳。

  1. 动机强度


习拳者的动机会直接影响着其行为的数量、质量和方向。低 强度的动机水平,机体活动效率较低,中等强度的动机效率较 高,而过于强度的动机反而使效率下降。动机的出现有时是瞬间 的,比如路见不平挺身而出见义勇为,此时的动机就是伸张正义

 

保护弱者。有时的动机会有一个时间段,比如,与拳友约定何日 比武,在正式交流之前,我们的动机就是要争取打败对方。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动机必须是纯正的,不能有任何不良 动机,若动机不纯,不论其强度如何,则会脱离武术宗旨,必然 会走向邪恶。所以,只有那些正义的动机,才能激励自我斗志, 才是习武者所提倡的。

  1. 克服过度紧张


断手中,适度的紧张情绪可以调动肢体的机能,但过度的紧 张则会不利于技术的发挥。

  • 紧张源


指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紧张条件,比如,在异地遇到技击挑 战,可能会因人生地不熟造成紧张,即为外部紧张源,赢起输不 起;怀疑自己,害怕对手,则为内部紧张源。

  • 紧张状态反应


包括生理反应、行为反应和认识反应。如血压升高、心跳加 快即为生理反应;肌肉发硬、运动能力下降等则为肢体行为反 应;注意力分散或过度集中,消极思维控制感受则为认知反应。

当产生过度紧张情绪后,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认识这种紧 张的危害性。首先要知道,无论在何地遇到了必须出手的场合, 只能靠智慧靠实力战胜对手,任何担心与疑虑是不能解决问题 的。此时,可有意的放松一下身体,也可稍做一下深呼吸,使身 体保持较佳的应战状态。

二、胆量的培养与训练

《大成拳论》对神意方面的要求为:“技击之站桩,关键在于 空灵均整,精神饱满,神如雾豹,意若灵犀,具有烈马奔放、神 龙嘶噬之势。”王萝斋先生还指出:“技击在性命相搏,一方面而 言,则为决斗,决斗则无道义,更需要抱定肯、忍、狠、懂、 稳、准六字要诀。且须抱有同死决心,若击之不中,自不能击, 动则便能致其死,方可击之。”这些要求对胆量的培养与训练具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精神假借


所谓精神假借就是训练精神力量(心理能量)的过程。先选 择某一站式桩功,如虎抱头桩、抓球桩、高级矛盾桩等(也可选 图41之练法)。

 

图41

41

站桩时,周身放松,在此前提下:

  • 意感三尺以外,七尺以内有劲敌当前,与敌较量,无所 畏惧,我如入无人之境。

  • 假定虎豹当前,蓄势对搏,力争生存之情景,须以大无 畏之精神而应付之。

  • 假定在对搏过程中,进行某种单操手或连环技法的想 象,使大脑皮层中留下技术“痕迹”,以便动作趋于自动化。比 如,设想敌用右拳向我击来,我立即以左臂迎挂,以右臂砸敌面 部,如此反复假借,可使头脑中的想象变成断手中的活力。


 

  • 可在站桩的过程中,观看有关武术打斗场面的光碟,也 可观看搏击擂台赛或散打比赛的光碟,在我身心放松的情况下, 假设自己处于打斗或参赛的一方,好似自己进入搏击之状态,让 大脑进行各种模拟性的攻防技击动作。

  • 当站桩进入较为宁静状态后,耳边好似响起老师的谆谆 教导。内容为:习武之人要有勇敢精神,不被困难所吓倒,要蔑 视一切敌手;也可设想自己要以武林前辈为榜样,如何去学习他 们不屈不挠的高贵品质。如此训练,可培养自己的坚定意志和信 心。



  1. 眼神训练


眼睛为心灵之窗,若能训练出炯炯有神的目光,或非常状态 的威杀之光,则必然会增加技击的胆量。例如,当一罪犯与人民 警察相视时,常会被人民警察的正义目光所震慑。

先选一桩式,再选择一目标,如远处一棵大树、一座高山 等,我以双目微微凝视之。开始时,不要追求太长时间,当两眼 不适时,可微闭双目休息一下,而后再练习,以至能较长时间的 盯住目标而不疲倦。(图42)

过一段时间后,可把凝视的目标变为一不太强的灯光,在凝 视过程中,双目要有吸收灯光所发光子能量之意,久之,好似我 之目光与灯光融为一束之光。

清晨,太阳将要升出地平线时,如同一个大红球,我们也可 对此做凝视训练。

 

图4242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太阳离开地平面且变为白光时,则为强 度之光,此时不可再进行练习,以免损伤双眼。即使凝视的是大 红球,也必须有相当基础才行,而且训练的间隔尽量缩短,稍加 凝视,即可微闭一下双眼。由于太阳处于大红球的时间较短,所 以每次训练也不会有太长时间。按照类似方法,也可在傍晚对快 要落入地平线的大红球太阳做凝视练习。

  1. 开阔地带试声


在开阔地带或高山之上,取一技击桩,当桩功深厚时,可很 快出现呼吸减慢的现象。继之,便可进入逆式呼吸的状态,即吸 气时下腹凹陷,上腹充实隆起,呼气时下腹充实隆起,上腹隆起 消失,此时自身的内劲可能达到最佳的充盈与鼓荡。在呼气的同 时可选择某个字音进行试声,如选择“啊”,“依”等。(图43)

 

图43

43

如此训练,既可补试力不足,又可激活身体机能,在此状态 下以内劲的动力进行发声训练。但不论试声还是发声,都必须要 将自己的“内劲”或“内气”化为动力,所试所发之声要随内劲 的溢出而发,其声要在旷野回荡,使闻者有畏惧之感。

  • 适当的静功


静功对生理方面的影响是:可使植物神经系统机能得以调 节,全身骨骼肌紧张度下降,呼吸频率减慢,血压下降,头脑清 晰,心情愉快,全身充满活力等。

训练静功时,可选择站式或坐式,但无论姿势如何,均不必 过分追求入静,要使身心自然而然的进入祥和松适、安逸处静的 状态,此时可有效的激发内气,聚集能量,修为身心,培养大无 畏的浩然胆气。

为了能更快的进入静功境界,在桩功的初始,可配合一些有 助于肢体放松的诱导动作。比如,在坐式时:

(1)将两掌稍在膝上抬起,左手在下,掌心向上,右手在 上,掌心向下。然后,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的划圈动作各3~7次。 也可做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的类似练习。

 

  • 将两掌在身前抬起,掌心左右相对,然后做外拉内合动 作3~7次。

  • 将两掌置于身前,一手在上,另一手在下,两掌心相 对,然后缓缓向上拉开,再慢慢向下合拢,为此开合3~7次。 在做肢体诱导时,通过自然的感受两掌之间或掌与身体之间的功 感效应,可静化思绪,此后把两掌置于腿上即可。



  1. 经验积累


经验积累也是必要的,一个人习武也许一生不曾有过搏击的 经历。如何才能积累技击经验呢?我们不可能随便找个人作为攻 击目标,当然生活也不可能经常给你创造技击的条件,当具有一 定的实作能力后,可经常找拳友进行技击交流,也可在有条件的 前提下参加擂台比寒,虽然这种交流与比赛有别于实作,但它毕 竟能为实作提供借鉴性经验,有了足够的经验,才能艺高胆大。

 

第三章 大成拳断手

大成拳没有固定套路,为了获取技击手段,设立了一系列的 基本技击动作。如:三拳、四脚、五形、六要、七诀、八掌、九 合手、十爪、十一法、十二腿、十三击、十五打、十六节、十八 式等;以及诸多名目的对用方法,如:接手圈捶、倒挂削掌、驼 形炮拳、缠手靠打、转环蛇形脚、老僧稽手单双打、龙形打、虎 式击、旋天四妙手等等,均来源于拳学技击基本功法以及不同具 体形式的配合、变化和变形运用,其法之多,不胜枚举。但千变 万化不离其宗,学练者切忌死学种种具体用法和固定招式,认为 多知一方法多学一招式就是长进。这种受制于招术、方法、使套 之术的做法,有失大成拳“一法不立,无法不容。拳本无法,有 法也空”的拳学要知。王萝斋先生在《大成拳论》中明确指出: “用力则力穷,用法则法馨。凡有方法,便是局部,便是后天人 造,非本能之学也。”其实习者如能从拳学原理、原则和基本功 法入手(大成拳功法是指要领、要求和练用范围,非招法之法), 操存体认,掌握要领,不失原则,突出神意,于功法之间配合练 用,体认变化之机,应势而作,应机而用,自会明析一通百通的 拳学奥理,其所谓定势、定法诸多具体招式用法和对用之术,自 会引申而出,引发而用,融汇贯通,不学自会。

第一节单操手

大成拳单操手是各种具体实作方法的训练,凡是通过大成拳 基本功练习,具备一定基础者,均可进行单操手训练,并在实作中 推出新的方法。大成拳单操手有劈拳、崩拳、钻拳、炮拳、横拳、龙 形、虎形、蛇形、豹形、鹤形、削掌、腋掌、塌掌、圈锤、栽锤、夫子揖 首、跺子脚、穿裆脚、转环脚、侧身腿、蛇形脚等21式。《大成拳初 学入门》一书详尽介绍了圈锤、劈拳、炮拳、扇掌、金刚膝等5式的 操作方法和模拟训练,下面我们进一步介绍崩拳、虎扑、削掌、腋 掌、栽锤、穿裆脚、蛇形脚、转环脚等8式。

一、崩拳

两脚呈丁八步,两拳眼向上,左拳在前,护住自己胸窝部 位,右拳置于右肋前约三、四寸距离;在上身稍向右旋转的同 时,以肩胯力量催动右拳向前出击,左拳随之下落至左肋前;然 后,在上身稍向左旋转的同时,左拳在肩胯的催动下向前击出, 右拳随之下落至右肋前。如此反复练习(图44、45、46)。

 

图44

 

44 45 46

 

图45 图46

【技击作用】主要用于打击对方胸部、腹部或肋部。

【意感活动】设想自己前方有一棵大树,拳如飞弹,每一次 进击,都将树身穿透。

二、虎扑

两脚呈丁八步,上身略呈斜面,两肩放松,胸窝微含,两掌 在身前分开,高于头齐,掌心斜向前下方,与头部距离约一尺左 右;然后,两掌缓缓向前下方做扑打动作;当两掌下落至腹部相 齐时,再使两掌弧形上抬至原位。如此反复练习(图47、48、 49)。

【技击作用】主要用于扑打或扑放对方,如对方用拳打来或 用脚踢来时,我可避其拳脚,向其扑打。

 

图47 图48

4748

 

 

图49

49

【意感活动】设想身前有一剽悍敌手,我若猛虎,向其扑去; 或设想前方有一堵墙,双手向其扑去,使之倾刻土崩瓦解。

三、削掌

两脚呈丁八步,左右式均可。右臂伸直,掌心斜向前下方, 五指分开,与颈部相齐,左掌置于右肩前约半尺距离,掌心斜向

 

右,虎口斜向上。然后,上身左转,右掌向下经腹前弧行运行至 左肩前约半尺距离,掌心斜向左,虎口斜向上,与此同时,左掌 向左做平行的弧形削掌动作;此后,再使上身右转,左掌向下经 腹前弧行运行至右肩前的原始状态,与此同时,右掌向右做平行 的弧形削掌动作。如此反复练习(图50~53)。

 

【技击作用】主要用于削打对方耳门、颈部、肩部、背部等。

【意感活动】设想我身后有一木桩,我旋转身体运掌砍削时, 将木桩砍断。

四、腋掌

两脚呈丁八步,左右式均可,两臂与自身约成60度,十指 分开。然后,左掌弧形上行至右肩部位,掌心斜向右后方,右臂 边外旋边向右开,掌心向前,此动不停,在我稍向左转身之际, 以腰带动右小臂使右掌向前方击出,掌心向上;然后,左掌向左 下方落下,掌心向前,右掌向后回至左肩部位,掌心斜向左后 方,此动不停,在我稍向右转身之际,以腰带动左小臂使左掌向 前击出,掌心向上。如此反复练习(图54~57)0

【技击作用】主要用于击打对方腋部、肋部或腰部。

 

 

 

565756.57

 

【意感活动】设想前方左右各有一木桩,我以双掌分别击之, 将其击断。

五、栽锤

两脚呈丁八步。以左拳护住自己面部,右肘吊起,以右肩带 动右肘,右肘带动右拳,由上往下做弧形的下栽拳动作,拳眼向 外,拳心向后;待右拳与自己小腹相平时,将拳上吊至原位。然 后,再做第二个栽拳动作。如此反复练习(图58、59、60)。

以上是右式栽拳的练法,左式栽拳与此类似。

【技击作用】前手主要用于格挡对方进攻的手臂,后手主要 用于栽打对方胸部、胃部或腹部。

 

 

58 60 53
六、穿裆脚与蛇形脚【意感活动】设想我身前有一个1米高的木桩,我用拳栽打 时,犹如重锤将木桩打入地面。

1-穿裆脚

下肢呈丁八步,两手左右分开,与自身约成80度,两肩放

松。然后,将身体重心移至左腿,抬起右膝,以胯部带动右膝用 右脚向前蹬出,足心向前,待右脚向右前方落地后,将身体重心 移至右腿,再抬起左膝,以胯带动左膝用左脚向前蹬出。如此反 复练习(图61、62、63)。

 


62 63 60

 


  1. 在做上述动作时,勿使膝关节抬起,而使左脚或右脚擦着地 面向前踢出,则为蛇形脚的练法。
    蛇形脚


【意感活动】穿裆脚的动作较高,主要用于蹬踢对方裆部或 腹部;蛇形脚的动作较低,主要用于踢对方两小腿的迎面骨。练 习此种单操手时,可设想身前有一碗口粗的木桩,我用脚蹬之或 踢之,使其断裂。

  1. 模拟性对靶练习



  • 我站于树前或木桩前(树身或木桩用海绵包裹),用左 脚或右脚不断蹬踢。

  • 让对方身穿护具、护裆、护腿,我上步用穿裆脚或蛇形 脚蹬踢对方。

  • 让对方做各种躲闪动作,我用穿裆脚或蛇形脚对“活 靶”蹬之或踢之。


七、转环脚

下肢站成左丁八步,两手高举护住头部,左脚稍往前垫步, 左脚落地后,使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在我上身略往左后方转动 时,提右胯带动右脚由右外侧向内做弧形的勾踢动作;与此同 时,两手向外分开(图64、65),右脚落地后,将身体重心移至 右腿,两手回收,护住头部,在我上身略往右后方转动时,提左 胯带动左脚由左外侧向内做弧形的勾踢动作;与此同时,两手向 外分开(图66、67)O两脚如此反复练习。

 

 

 

 

64

65

64 65

 

 

 

 

 

 

 

 

 

 

 

 

 

 

 

 

 

 

  1. 转环脚的技击作用


在进行上述练习时,也可先单独在原地练习左脚或右脚的勾 踢,待动作熟练后,再做完整的转环脚动作,转环脚的作用在 于:

  • 勾绊对方下肢。

  • 从对方正面踹踢其胸部或腹部。

  • 从对方后面踹踢其背部或腰部。

  • 从对方侧面踹踢其肋部。



  1. 转环脚的模拟性对靶练习



  • 在地上埋一木桩,我用脚勾拉之;也可让一人站我身 前,我用脚勾拉其前腿。

  • 我立于沙袋之前,然后转身侧踢之;也可让人手拿脚 靶,我用单式的转环脚踢之。

  • 让一人身穿护具,并做各种躲闪动作,我从不同的角度 用转环脚或勾或踢对方。


第二节全龟出水的练与用

金龟出水是大成拳试力的主要形式之一,试力时身、手位高 位、上下、左右的动作犹如龟出水面之形态,故名。金龟出水试 力是大成拳习练者比较重视的重点功法,它既可锻炼腰部的灵活 性和身体的柔化之力,又有助于获得大成拳中的缠绵力、弹力、 整体力、二争力等,其试力动作形式还具有较强的技击效用。因 此,金龟出水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单操手练习。

一、金龟出水试力的要求

金龟出水试力时,手臂的上、下、左、右、前、后的上提下 按,与身体的前、后、左、右、起、伏之间,应注意协调配合。 手臂向上,身体则向上;手臂向左,身体则向右;手臂在前上, 身体则在后下。手与身不同步,动作方向相反。手为先动,则身 为随动;而身为先动,则手为随动;一动一随相辅为用。

金龟出水动作配合较为复杂,所以应神松、意注、缓动、自 然、协调。初练时应注重形体与动作的正确;在形到之后,应多 重神、意的内含以及与外物的关系;日久自有金龟出水之神韵, 在浑厚、沉实中含自然潇洒。因此,在练金龟出水时,须经由以 下3个阶段:

  1. 先在慢中求体会,而后要加快动作训练,进而再慢、快 相间,快如瀑布湍流,慢若行云流水。

  2. 待有基础后,可在试力的同时进行力的发放训练,以求 力能随时随地应感而出。

  3. 试力完全熟练后,要做一些模拟应敌的假设训练,以求 实作时的搏击攻防能力。


二、金龟出水的练法

  1. 金龟出水的定步练法


下肢站成左丁八步,左手在前,右手在后,两手相距约一头 宽,十指斜向前上方,掌心向下;然后,两手由胸前向左前方缓 缓推出,待两臂快要伸直时,手腕外旋,两掌心相对。在两手高 举过头的同时,胯向下坐,降低身体重心,两手继续由头顶收回 与肩部相平;继之,两手腕边内旋边按至胸前部位,上身亦随之 慢慢直起,再使两手向左前方缓缓推出(图68、69、70),如此 往复不断。

若右脚在前,则为金龟出水的右式练法。右式练法基本同左 式。

 
686967 66 68

 

 

  1. 金龟出水的活步练法


先取左丁八步,在两手高举过顶并使手腕内旋之后,将身体 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抬起,由左脚内侧向右前方迈出一大步,成 右丁八步;•同时,两手下按至胸前,左手位于右手稍后,上身随 之直起,两手向右前方缓缓推出;然后,两手腕外旋,掌心相 对,两手高举过顶;同时,胯向下坐,降低身体重心,两手继续

 

由头顶收回与自己肩部相平;两手腕边内旋边下按至胸前部位, 并使右手略后于左手;与此同时,将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抬 起由右脚内侧向左前方迈出一大步,成左丁八步,再做左式的金 龟出水试力。如此往复前行不断(图71~74)。

【意感活动】设想两手托圆木,慢慢向上举起,向前推时, 如推水中大木球,全身动作犹如巨龟在波浪中起伏。

 

三、金龟出水在断手中的应用

1.架拨崩打

敌用右直拳向我击来,我迅速以右臂架挡敌右小臂;然后, 右脚向右前垫半步,在我上身右转的同时,降低身体重心,并使 手腕内旋,以小臂内侧向后方拨挂敌右臂,将对方牵动到我右侧 之时,左手以崩拳之势猛击敌背部(图75、76、77)。

 

7576

 

 

 

67

 

2.撑挂劈打

敌用两拳由上往下向我砸来,我稍向后闪身,并同时以两小 臂接敌两手腕部;然后,以我两腕及指根部位向上、再向右后方 撑挂敌方两臂,使敌受震动而失去重心,我则突然双掌回转,向 前下方劈打对方胸部(图78、79、80)。

 

 


  1. 当敌用左直拳向我头面部击来时,我稍向后闪身,迅速以我 两臂相迎,在我胯向后坐、身向有转的同时,以两臂外侧分别向 外磕击敌左右小臂,将其双臂分挡后,我突然上身左转,将左掌 变拳以炮拳之势击敌面部(图81、82、83)。
    分挡炮打


 

 


  1. 拿肘削打


当敌用右掌向我胸部推来时,我稍含胸,并以右手抓敌右 掌,向内折拿,左手托按敌右肘;然后,胯向后坐,身向右转, 两手同时向右拉拿敌右肘,使敌关节受制向后挣扎;待敌起身 后,我迅速使上身向左回转,左掌以削掌之势猛力砍击敌颈部 (图 84、85、86) o

 

旋体迎打
当敌用左直拳向我击来时,我稍向左闪身,同时,以我右臂 向右磕挡敌左小臂;然后,右手腕外旋,以右掌用力抓握敌左小 臂内侧,左手扣按敌左肩部位;继之,两手同时向右后方旋挂敌 上体,迫敌重心不稳或向后挣扎,我迅速将左右两手变拳分别迎 面击打敌胸部与面部(图87、88、89)。

 

8788

 

 

70

  1. 推须绊摔


当敌用右直拳向我击来时,我迅速以右臂向右磕挡敌右小 臂,并用右手紧抓敌右手腕部,左手推按敌右肘关节部位,在我 降低身体重心、身向右转之际,两掌同时向右后方引拿敌右臂; 然后,右掌突然向前推拿敌下领,右脚上步至敌右腿后方,用力 绊敌右腿,将敌摔倒(图90、91、92)。

 

9091

 

4748

 

第三节打中与打不中

打中就是设法打中对方,不然的话,即使功力再高,招法再 妙,也只能是徒劳之力,无用之法。因此,欲收到良好的打击效 果,就必须提高命中机率。

一、 打中的条件

要想打得准,招招必中,其前提是:

  1. 敏锐的观察


要有良好的智能,善于观察战机,一旦发现有进攻的机会, 决不犹豫,应立即施展打击之法。

  1. 动作神速


出手的迅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捕捉机会后,即以闪电 般的速度出击,使对方尚未清楚是怎么回事,即遭败局。

二、 打中的训练

为了打得中,平时可进行击靶、打拳套的训练,让一拳友配 戴拳套或手靶,位于我身前一定距离处,我以此为攻击目标,用 不同的技法打击之。

  1. 对方站原地不动,并使靶标也保持不变的位置,我用炮 拳或圈锤击打不动的靶标。击靶时,一方面要体验击靶的感觉, 一方面要感觉力的效果。

  2. 对方原地不动,使靶标向左、向右摆动,也可使之向后 移动,我用炮拳击之,尽量击中(图93、94)。


 

开始练习时,常有击空的感觉,比如,对方的靶标向左移动 时,可能会因为判断失误而向右击偏,为此要反复练习,以提高 自己的判断力。


  1. 对方进行步法移动,使靶标成为活动之靶,我则配合一 些实战步法与身法,进行追靶的击打训练。此种训练不但能提高 断手中的击中率,而且对提高自身的灵敏性、判断力和耐力也是 大有裨益的。


三、打不中的训练

所谓打不中,就是使对方打不中自己,使对手命中率为零,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不论对方块头多大,来势多凶,招法多狠, 也会因为失去作用点而不会产生打击效果,为此,必须反应要 快,身法要灵,步法要活。使对方打不住的训练有:

  1. 我站原地不动,对方用炮拳向我击来,我立即根据拳的 来势方位,进行向左或向右闪身,使对方拳锋落空(图95、 96)O


 

 

  1. 对方用炮拳或圈锤向我击来,我迅速降低身体重心,使 对方来势成为空击(图97、98)□


 

吏些 色岌芝老


  1. 我与对方保持相互进攻的态势,当对方用拳向我打来或 用拳向我劈来时,我迅速以垫步之势向后闪身,将其攻势引空 (图 99、100) o

  2. 我下肢处丁八步,对方右拳向我击来。我两脚通过三角


步的变换,使对方拳锋落空0

 
打不中训练的初期,可让对方击打的速度适当慢一些,先从 慢中找感觉,然后再让对方出拳速度逐渐加快,如果一开始出拳 的速度就很快,可能会被击中而受伤。

浏览1,85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