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截拳道或任何功夫流派中,拳手或学员们最容易忽视 的技击训练课目之一,就是身体素质的训练,因为他们往往花 费过多的时间去增强自己的技击技巧和实战技术,而在搏斗 的专项素质方面却训练得很少。当然,实战中的技击技巧是很 重要的,但是这种技击技巧的发挥却正是赖于全部的身体条 件。对此,李小龙曾经说过:“所有的爱好者在练习截拳道时都 必须先锻炼好身体,而且如果你的身体不够强壮,你便不能进 行剧烈的搏击。''但是,有些初学者很懒,以致不能迫使自己持 久地练下去。为此,李小龙又告诫道:“要想超乎常人,唯有随 时准备把最艰苦最乏味的训练当做最大的乐趣,越是乐意接 受此等磨炼,则其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了因为,当今在技击训 练中常常把身体素质看作是衡最人体训练水平高低的重要标 志,身沐素质丐以反映出一个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 统以及体内新陈代谢的生理机能水平,它是提高人体运动水 平的基石,因此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功力,就不可能很好地 完成各种技术练习,更谈不上提高运动成绩了 0
李小龙还认为L每一个入都应根据自己的体型特点,技 法特长而订立一个练功表或者是课程表,'李小龙就是依赖这 些专项训练而保持了处于巅峰状态的身心条件。他的练功课 程表着重了速度、敏捷、威力、灵活、耐力、准确及协调的练习。 不过,李小龙还提醒我们:你虽在这些训练中成绩优异,但却 不能以此而自居高手9也就是说,真实的搏斗才是终极的目 的,而专项训练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而已。
截拳道的专项素质训练包括:力量训练、速度训练、耐力 训练、颈功的练习等等。但首先应掌握的是专项素质训练的原 节则及注意事项。
先第一节截拳道素质训练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55 再次提醒大家,李小龙所创立的截拳道是建立在科学的 V技击原理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无论你进行搏击训练还是身体 :训练,都要灵活运用其独具特色的拳理,这当然也包括身体训 v练中的原则及有关的注意事项。
在截拳道中,身体训练的原则是李小龙在长期的训练中 所积累的普遍经验的概括和精华,是进行技击训练应遵循的 准则。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原则是格斗术客观规律的反映,是 李小龙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如果违反了这些训练 好指导原则,人体就会产生不良后果,训练就会导致失败或足以 ,影响效果。
自觉积极性原则
自觉积极性原则是李小龙要求截拳道练习者应首先明确的一条重要原则o此原则对明确训练目的,端正训练态度,以 及自学苦练,顽强练习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又能积掣思维、折 动脑筋,把认真练习的想法变为自觉的行动。如果练习者对身 体训练兴趣不高,只看作是一项体力活动,而应付了事,那是 不会产生好的训练效果的,特别是对于实战来说,更是毫无益 处。因为李小龙讲求的是,在训练中练习实战,在实战中练习 实战,也就是要把训练与实战结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疽
(二) 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在截拳道中,李小龙所谓的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是指身体 训练的任务、内容、练习手段和运动量安排等,都要力求符合 练习者的年龄、身体特点、实战的基础等实际情况。如果要求 过高,内容难度太大,选择训练方法不当或者运动量不切实 际,就会超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和承受能力。这样不仅难于完成 训练任务,反而会产生不良后果,甚至出现损伤事故(李小龙 所著《截拳道》一书便是在其腰部受伤期间所写)。如果运动量 和强度太小或要求过低,则达不到身体训练应有的效果。因 此,在进行身体专项素质训练前,一定要认真分析情况,并制 定好合理的训练计划。
(三) 全面性的原则
在截拳道中,全面性原则是指在身体训练中,选择与安排 的训练内容要全面,从而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器官和系统的机 能以及身体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且李小龙早已 在训练中证明,人体是在大脑皮层统一调节下的有机体,而身 体各部位、各系统的机能和各种素质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而且相互制约的。因此,如果训练安排得当,调节得好,就能够相 互促进,共同提高,使身体素质得到均衡发展。相反,如处理不 当,则容易造成身体畸形发展。另外,在训练中还要注意上肢 和下肢、腹肌和背肌、速度与力量、准确与协调、局部与整体的 关系,合理、科学地安排训练内容,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例如, 李小龙的腿法之攻击速度虽达每秒钟数百英尺,而且杀伤力 亦达数百公斤;但其拳法亦相当厉害,其攻击力亦可击倒当时 的所有拳手,因为就连其“寸拳”之攻击力亦竟达三百五十磅。 也难怪当时曾有人说过:“与李小龙进行搏斗,将与自杀无 异。”
(四)合理安排运动量的原则
在训练中,运动量通常是指人们从事运动时给人体造成 的生理负荷。而循序渐进则是指在训练中的内容、手段和运动 量的安排,都应由简至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一原则亦是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总结出来的。而遵循这一原则 来进行身体训练能有效地掌握技击技能、发展素质;相反,如 果急于求成,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会损害身体健 康,给训练带来不良影响。可以这么说,李小龙的脑病,与其早 期的不合理的训练不无关系。这一点,习者须切记。
在这里,决定运动量大小的因素有两个方面:第一是量, 即完成动作练习的数量、组数、时间和重量等,第二是强度,即 完成练习时用力的大小、身体紧张程度,还包括动作的速度、 练习的密度及练习时间的长短等。合理安排运动量的原则就 是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时要根据训练的任务和目的,并结合截 拳道的特点和拳手本身的实际水平,合理地安排一周或一次课的运动量与运动强度,并正确处理好量与强度的关系。具体 地说就是一周练几课,每次课几个动作,每个动作练几组,每 组做多少次,每组之间要休息几分钟等。总之,在安排训练内 容和运动量时,一定要考虑到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且尽量不 要将运动量大的内容连续安排,以避免在疲劳状况下进行反 复练习,从而造成损伤。并要注意训练与休息交替进行,以便 更好地发展身体素质。
身体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 明确训练目的,端正训练态度
在格斗运动中,由于身体素质训练是一项比较枯燥而艰 苦的练习。所以,进行素质训练时首先要明确训练目的,并认 识到素质训练是为增进和提高技击水平,是为发展专项技术 打基础;也是为训练和比赛提供充沛的精力的一种手段.故在 练习素质时,特别是专项素质训练,对动作的规格、身体的姿 势,都要求相当严格。并强调动作质量,否则动作不合规格,身 体姿势不优美流畅,动作质量不高,都会影响专项技术的发展 和提高.
- 素质训练要有计划,并因人因时因地而定
即李小龙所倡导的因材施教,因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 机体,而且力量、速度、柔韧等素质的训练又是密切相关,互相 作用、互相制约的。因此,训练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 因时、因地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个人训练计划来,以便有系 统、有步骤地长期训练,然后才是逐步增大运动量。在这里《训 练强度和内容上要注意由小到大,动作由简至繁,频率也由快 到更快,从而把素质训练弓技击训练紧密结合起来。
练习前要做好淮备活动除准备活动外,还要检查器械是否安全,而且做练习时要 •量力而行,不得急于求成,以免发生意外损伤事故。练习后还 要充分放松肌肉,并做几分钟的整理活动。
要有针对性素质训练要有针对性,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练 习方法,而且不同时期也要有不同的重点,避免千篇一律。例 如,上肢力量和技巧较差的拳手应多练上肢,而腿部柔韧性差 的拳手则应多练腿部的柔韧性,以求全面发展。另外,还要注 意训练的动静结合,也就是动力性训练要与静力性训练进行 有机的结合,从而练习不同的实战感觉。不过,最好以动力性 训练为主。因为搏击是流动性的。
第二节截拳道的力量训练
-李小龙认为,正确的力量训练才能使力量增加。但他在进 行这项训练时,却总是非常谨慎小心而有选择。他的目的在于 避免那些妨碍攻防格斗的无效训练方法,并使得自身的劲力 能合理的、完整的发出。在训练的同时,还必须同时进行速度 与增加身体的柔软程度
,以及灵活性的训练,以促进完美动作 的完成。
在训练中,力量是指利用肌肉活动去克服或抵抗阻力时 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并由于肌肉收缩时有等长和等张两 种形式,所以肌肉力量也可分为静力性和动力性两种形式。静 力性力量是肌肉做等长收缩时所普生的力量,而动力性力量 则是指肌肉做等张收缩时所产生的力度。在这里,作为一名技
击运动员必须用动力性力量进行训练,运用动力性力量训练 时,肌肉的收缩是等张的,即肌肉的长度发生了变化,但肌肉 的张力没有发生变化。另外,动力性力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要 被征服的巨大阻力和已被征服阻力的加速度。在这里,动力性 力量可以用R(l+a/g)来表示,其中R是要被克服的巨大阻 力,a是已被克服阻力的加速度,g是阻力。格斗中的动力有三 种:即爆发力、快力和慢力。如阻力较低但其加速度大,这种加 就是爆发力,即肌肉快速收缩时的肌力,它将取决于肌肉收缩 的力量和速度。如果阻力和加速度适度,那么李小龙就称这种" 力为快力。而如果阻力最大,加速度接近于零,这种力就是薯 无作用的慢力,也即推力。 ' :>
李小龙通常使用的是爆发力,但他告诫拳手,如阻力较低U 时,所有的技击动作应用最大的加银度,以求得纵探的攻击 力。但亦有少数例外,如近战时,扭住对手时或推开对手时。象 其它体育训练一样,截拳道要求每个习者都应进行力量训练q 并由于体重级别不同,故安排的负荷量也应有别,这在技击运 动中尤为重要。另外,力量训练还须符合拳手的发展阶段,例 如,几乎每种力量练习都有益于新运动员;相反,只有几种" 量练习有利于有经验的拳手,因为许多训练都对他们不起作 用或起反作用。所以最重要的是,力量训练必须引导拳手正确 使用爆发力和迅猛的冲击力O '
力量素质的分类 .在截拳道中,肌肉在收缩时表现出的力效应总括起来如 前所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静力性的,另一种是动力性的。-
静力性力量是指肌肉收缩时,在肌肉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力 量。在这里,由于肌肉长度没有变化的特点,故又可将其称为 等长性收缩。其主要作用是使人体维持或固定在一定的位置 和姿势,而无明显的位移。
2・动力性力量
- 是指肌肉在进行缩短性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它能使身 体产生明显的位移运动,并使人体或器械产生加速度,而且动 力性力量又可分为重量性力量和速度性力量两种。
- 重量性力量:主要是以肌肉收缩来克服负荷重量的大 小,而速度的变化很小。典型的例子,就是举重,如举起的越 重,则表明力量越大。,
- 速度性力量:主要是以肌肉收缩时,肢体或器械产生 加速度的大小来衡量,而克服的负荷重量一般是恒定的。它亦 是肌肉做快速动作时用力的能力。这种力量要求肌肉收缩时, 一方面速度要快,另方面力量要大。爆发力就是速度性力量的 一种。其发力特点是:用最大的力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肌 肉爆发式用力,是很多运动项目中所要求的发力特点,也是现 代技击运动中绝大多数技术动作的发力特点。现代技击运动 中,绝大多数技术动作的发力要求是速度性的爆发力量。因 此,在踢腿练习中要特别注意爆发力量的运用°
- 决定力量大小的因素
- 肌肉结构和机能的改善
- 决定力量大小的生理因素之一,便是肌肉本身的结构和 机能上的改善。’一般来说,肌肉体积(横断面)越大,力量也就 ・ 236 -
- 越大。肌肉体积增大,其本质主要表现在肌肉内部收缩蛋白质 增多,而肌肉收缩蛋白质是产生力量的关键结构,所以通过力 量练习,肌肉体积会增大,收缩蛋白质增多,肌肉中其它结构 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如肌肉中毛细血管增多和提供物质储备 量增多,结缔组织增多增厚等,这些结构,都是决定腿法或其 它一切技术力量的大小的辅助因素。•
- 神经系统调节机能的改善
- 决定力量大小的第二个生理因素是神经系统调节机能的 改善。这又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支配肌肉的神经中枢发放强而集中的兴奋冲动,可动 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收缩,从而增大力量。而一般人肌肉活动 时,最多只有60%的肌体纤维参与收缩,但象李小龙这样的 经过良好训练的拳手的肌肉,动员参加收缩的肌体纤维可达 90%以上,由此可见经常训练与无训练者在力量上的差异,送 也难怪李小龙的拳脚均能所向披靡。 .
改善主动肌、协同肌和对抗肌之间的相互协调的关 系。即在肌肉收编时,可使主动肌收缩,而对抗肌充分放松,这 也是影响力量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对抗肌的放松能力。
大脑皮层神经活动敏捷性的改善亦能增大力量,也即 运动时兴奋与抑制之间的转换能力O
力量训练的主要手段负重对抗阻力的练习:由于人体所有运动几乎都是对 抗阻力而产生的,因此该方法是提高力量素质的原则。而负重 对抗阻力的练习,可作用于身体任何部位的肌肉群,它亦是依 靠负荷重量和练习的重复次数,来刺激肌肉并发展力量素质 的。其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拳手可根据辰荷的量及练习次数作 随时调整。
对抗性练习:即依靠对抗双方暂短的静、动力作用,来 发展力量素质。
克服弹性物体的练习:如使用棉花袋等,来依靠弹性 体变形而产生阻力并发展力量素质。
利用力量练习器的练习:在训练中要注意练习的姿 |
势,而且动作要多样化,来直接发展所需要的肌肉群的力量。
克服外部环境的阻力和克服体重的练习等等。 _
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 L力量训练要全面:即一方面要使大肌肉群和主要肌肉 冲
群得到锻炼;另一方面,也要发展那些薄弱的肌肉群和小肌肉 *
群的力量。在这里须注意的是:练习安排必须遵循大肌群练习
在前,小肌肉群在后的原则。这是因为小肌肉群比大肌肉群较 早或较容易疲劳的缘故。
力量练习的动作幅度要大:即肌纤维在一定范围内拉
得越长,其收缩力量就越大。因此,每次练习时,无论是准备活 动还是力量训练,都要把力量做到最大限度。据李小龙解释, 一个拳手倘能力求颠峰状态,则常能保持下去。而且为了赢得 胜利,一切的代价和努力也是值得的,不为过的。而一个人心 中唯有必胜的信念时时围绕着,方可培养出此种正确的心理 状态。故一个拳手需锻炼至能以最快速度、最大力量做动作的 备力。而一个真正优秀的拳手,应该能尽其所能,并发挥其潜 力者。因为他经常可以尽其极限的能力来做动作,并由此培养 此应有的正确态度——尽最大努力的能力。而且为了培养出 这种状态,经常需做比平常人更久、更苦、更快的练习。此即为’ 李小龙成功的秘诀。 -
力量训练后,要特别注意肌肉的放松。因为肌肉收缩 能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肌纤维的收缩能力,也与肌纤维的放 松能力有关。因此肌肉'力量训练如果不注意放松,就会使肌 肉因失去弹性而僵硬。
力量练习时,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要高。因为兴奋性高 时,发出的神经冲动就会强而集中,动员参加收缩的肌纤维数 量或运动单位数量就多,力量训练效果就会更好。
力量训练要与专项技术动作相结合,也就是说,力量 练习要有的放矢,与专项技术动作的结构和发力特点密切结 合起来,这亦是力量练习中,不可忽视的原则之一。
力量训练的阶段划分
在截拳道中,力量训练应分为一般力量训练、达标力量训 练和专项力量训练三个阶段。值得注意的是,每个阶段都有不 同的力量训练内容,因此一般力量训练应在一般准备阶段进 行;达标力量训练则在特定的准备阶段进行;而专项力量训练 是在赛前阶段和主要比赛阶段进行O
一般力量训练阶段据李小龙称,一般力量训练的目的是发展所有的肌肉力 量。在这段时间里,拳手应靠力量训练得以恢复,并获得比赛 时期所需的力量•在此阶段,拳手所做的一般练习是为加强肌 肉力量而制定的。并且有很多练习内容,几乎所有的练习都有 益于拳手,但教练员应该选择只提高爆发力和快力的练习进 行训练。
达标力量训练阶段在截拳道中,达标力量训练是指发展类似专项训练所需要的肌肉群力量的一种训练过程Q通过此练习,拳手将获得应 付专项训练所必需的力量基础。这个阶段产生的力量要比一 般力量训练阶段获得的力量要大得多,且更加专项化。
在这个阶段,拳手要比在一般练习阶段做的练习更少,而 应把精力集中在发展绝对力量和爆发力,且所选择的练习内 容应尽可能接近实战中的动作。
3«专项力量训练阶段在截拳道中,专项力量训练的目的是在特定的专项运动 中发挥拳手专项所需的力量,在实战中,还要使速度或耐力同 时并举。而且只有有经验或训练时间长的拳手才能进行专项 力量练习。因为拳手在专项力量训练中必须运用专项运动技 术,所以这个阶段的训练极少。并且专项力量练习还必须重叠 练习实战技术或与专项训练有直接联系的运动。例如,在进行 腿击爆发力的练习之间时,就须配合实战的腿法技术进行协 调训练,也就是力求使训练与实战成为一个整体,换言之,即 一切训练要从实战出发。
(四)出拳力量的训练
在进行所有的力量训练时,教练员都要严格管理和控制, 谨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训练计 划。 •
在截拳道中,出拳时不仅仅要晃动手臂,而且要集中全身 的力量,使髓、肩、两臂和两脚协调一致地付诸于猛烈的攻击 之中。如果你要向前跨出一步再出拳,那么拳头就应在脚落地 之前击中对手,否则右脚落地后的支撑力会抵销一部分拳力。
在这里,猛烈击拳的要诀是:在发出快速、准确而有力的一拳之前,髓要先于肩而动。虽然脚步的移动能够增加拳力, 但如果出拳正确,也可以不必跨出一步就能击倒对手。同时, 有力的一拳,还取决于力量和恰当的时机,因为掌握不好时 机,出拳就可能落空。
另外,打击的力量并非完全凭力气;许多象李小龙这样肌 肉并不发达的拳术高手,却能集中全身的力量于发拳之中,从 而打出强有力的一拳,其中的道理是力量并不完全产生于肌 肉的收缩力,而是取决于爆发力、手臂与脚的动作速度。特别 是在打重沙袋时,要竭力想把沙袋打穿,而非把力量作用在表 面。这样,才可获得较深和较强的“穿透力”、“渗透力气而穿 透力的意思是不断地加速对目标的打击,且击拳的势头和力 量并不就此为止,而是“透”过目标继续延伸下去。在这里,有 几种可供进行出拳力量训练的练习方法,首先是正确的姿势, 之后才是髓部的运用,沙包的练习、负重练习以及内力的运用 等.
正确的姿势在截拳道中,正确的身体姿势是最省力而又最能达到出 拳、发招效果的J种身体状态。象李小龙这样的经验老到的拳 手,都懂得采取良好的姿势以保存体力,而且还要尽量减少不 必要的动作,使每一个技击动作更加有效,并减少体力上的不 必要的损失。李小龙说:“在极佳的身体姿势中,妥善地保留自 己的体力,以备长时间、经久地运用,或是为着更有劲力的动 作的表现而准备着,以及对良好的平衡姿势的演练与其进一 步的研究及其运用,是一个想成为更优秀的搏击者的秘诀。”
另外,平衡亦是良好的姿势所决不可缺少的要素,而且自 己无论是出拳或踢脚时,均不易维持身体的正常姿势,因此需 善于保持平衡和锻炼对时机的良好判断。在此还要记住一点, 身体、神经一旦过于紧张,便会失去身体的柔韧性与对时机的 精确判断能力,但此二者对成功的搏击者是不可避免的。所 以,需经常练习神经、肌肉的协调能力,并
I®时保持放松的状 态。因为只有手臂放松,才可使出拳象闪电般的迅捷有力。如 果精神和身体过于紧张,还会使身体姿势失去平衡和灵活性, 而这些对于所有精通功夫的人来说又都是最基本的。虽然松 驰也是一种身体的形态,但却是受精神支配的,所以必须在自 觉的努力中学会引导思想和身体去适应这一新的肌肉活动。 实际上,放松是一种肌肉的张力状态。
在出拳或踢腿时,全身动作不要过分,因为那样会影响平 衡姿势。一个站立姿势过高的对手进行反击练习时,在他一拳 打空而失却平衡的一瞬间,往往容易遭受一次攻击。他唯一能 够依赖的,也是相当安全的办法,就是保持膝部的稍教弯曲。
出拳时,后脚跟也应象一个弹簧似地支撑着身体,并抬起 迅速地将身体重心移向前脚。后腿膝关节也应象前腿膝关节 一样稍稍弯曲,但要保持放松和稳定。应该一提的是:现在已 很难见到一位优秀拳击手出拳时,其膝是直的,甚至在他突然 地移动时也是如此。保持膝盖稍屈和脚跟抬起,还具有以下几 方面的优点:快速、放松、能保持身体平衡、移动自如和出拳有 力。而且真正的打击动作,亦应象鞭子般挥击而出,即先缓缓 地聚集能量,再突然释放出。另外,还要对“松驰与紧张”应有 更为深切的了解。如过于紧张,则对有效的一击所需要的柔韧 性和对时间的良好把握不易获得。出拳时也无需挥转手臂出 击,因为真正的动作应是放松肩膀肌肉,使前臂控制良好,并 在攻击对方的瞬间,才握紧拳头紧张肌肉,此为保留实力的最
- 佳方法,而且运用此种动作亦可使臂膀能迅速恢复到正确姿 势上。
- 在截拳道的拳法中,击打的力量是由腰
- 部迅速扭动而发,但它与摇摆晃动不同,而是 以前脚做枢纽来扭腰。而且唯有保持身体重 心,髓部无拘束地摆转,并使肩膀放松,且切才 臀与肩能先于手扭转而出,方可产生最大的 劲力。如果一旦身体前半面的,由头、肩、腰、
- 膝、足所构成的直线被破坏,则发力之道就会 因此而丧失。因为身体前半面所形成的直线 恰好构成支点(图280),劲道亦由此发挥至 极限。而且所发劲力之大,甚至能不踏前一步& 来获得冲力,便可击倒对手,这是真正的高
- 手。
- 发拳之际,肩膀之最高点,应恰与自己所欲攻击的目标在 同一高度上。倘若遇到较高的对手时,可不妨抬起脚跟,脚掌 着地,出拳攻击其头部。此外,一旦攻击对方胸口时,出拳前应 使两膝微屈,并使自己的肩膀位于对方胸口的高度上。攻击 时,以两脚掌为轴,使身体旋转,拳头可直接由身体中心而发, 而且双腿要蓄力于下,有时双腿可快速地跳起十几厘米高,便 会更易达到自己的目的。因为自己以右拳攻击对方时,常以左 脚微向前踏一小步,而后再出拳,此种动作可使出拳更具力 量,尤其是在距离颇远之时。为确保攻击效果,还应使出拳与 进步连成一气,协调良好地去重创对手(切记,对敌时须永不 畏缩或不闭眼睛,并保持后手的防御戒备)。
- 在任何形式的技击训练中,有一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不
- 要养成任何的坏习惯,因为这将有损于自己。而初学截拳道或 任何技击运动者最常见的毛病之一就是在交战中喜欢或习惯 张着嘴,这可能是他在学习功夫之前就养成的习惯,或者是因 为他身体不适而不得不通过嘴来调节呼吸。而张着嘴,就很容 易被对手的直接的一拳击破。另一坏习惯就是把舌头伸在外 面,但这可通过咬紧牙关,来习惯于在攻击、防守或格斗中闭 住嘴。此外,在技击训练中,还要紧紧咬住护齿,以防止牙齿被 击碎。
- 除此之外,就是眨眼,这是人们当一物体向眼睛投来时的 一种自然的条件反射。但在技击或格斗中,这种反应必须加以 严格控制,否则将影响你的防御和反攻。因为在你眨眼的瞬 间,是来不及反应和发出反击的•而这样就使你不知道难以捉 摸的对手此刻在哪里;相反,对手却可以利用你的不足,并借 助其进攻的假动作而取得优势。因为他可以虚晃一拳,而当你 眨眼时,他却又发出了攻击。
- m部的运用
- 关于懿部的运用,李小龙曾经说过:“出拳的发力之源并 不是来自臂膀,而是来自身体的中心部位(眺),'也就是说,如 果仅仅用手臂的力量所打出的拳头,是无法提供足够的力量 的。严格地说,手臂只是力量的运载工具,而只有正确地运用 髓部才能够提供足以击倒对手的力量。亦即在任何有力量的 猛击中,都是成靠就部的轴心作用而产生力量的,所以练习出 拳力道的最佳方法是先学会运用散部。如果练习时真能如此, 那么它可以使你的攻击力有一个飞跃.而且出拳前,应先使手 腕向下微转,然后在冲击的刹那,再瞬间转上,以增加一股螺 旋劲去重创对手。
在训练甑部动作时,你可将一张大约20厘米长、宽的纸 片吊致胸部的高度(图281),且以纸片为目标,由戒备势或平 行步站立,两手自然握拳并置于胸前,肘部自然垂于身体两 侧,眼睛要始终盯紧目标。同时,为了使身体能够充分运转或 顺畅的发劲,可使膝关节微曲。转动时,可使髓部作突然向右 的转动,且以前脚掌为轴,使身体重心迅速移向另一只脚。而 且在髓部转动时,肩就应该跟着转动(图282)。这个由甑部转 动所产生的力量,应当能使身体转过180。,而且在此同时,便 可用左拳(或右拳)击中目标了(图283)。据李小龙所称,本技 击练习的要领和关键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力量,髓要比肩稍早 一点转动,即由髓带肩去付诸于猛烈攻击之中。但在转体时要 保持良好的平衡,且动作要协调连贯。这样,方可使出拳之力 量达到极限。在左拳练习数次之后,可再换用右拳进行交替练 习,以求得到全面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身体的平衡,特别是在完成了 转动动作之后,更要注意保持稳固的戒备势,以防不测。在这 里,出拳击打时,后脚跟应抬起,身体重心亦迅速移向前脚。实 际上,在完成这个动作之后,后膝已经伸直,而此时所产生的 冲击力将是惊人的。运用正面直拳虽不象其它拳法那样沉重 有力,但其击拳动作给熊部的转动提供了更自由和更充分的 条件。如果能够掌握正确的时机以转动骸部,那么,这样击出 的拳要比直通通的一拳有力得多,而且对于防卫和进击中取 胜也是非常重要的。
浏览49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