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擒拿
擒拿之术,实为少林护身法之秘术,镇山之绝技也。擒 拿之术有二:一曰反关节;二曰痛麻筋。此二者,皆使敌方 失去抵抗之能力也。现将擒拿术之主要筋络列述于后。
第一擒拿七主筋:一笑筋;二耳筋;三屈筋;四伸筋; 五筋腹,六筋尾,七腓肠筋。
第二擒拿术之主骨有:锁骨、肩骨、臂骨、楔骨、尺骨、 腕骨、手骨、髀骨、大腿骨、膝盖骨、腓骨、胫骨、跑骨。
第三拿穴有二十四穴。这二十四穴皆死晕绝气而亡命之 穴也。
八、 散打
少林打法,多而出奇,据不完全掌握,其打法有:阵拿封 谒吞吐浮沉八打法:对敌短打十八势;二卜四炮打法;二十 四字打法;三十二合势上打法;前三十六通摇打法;六十四 招紧哪罗王秘传打法等。
九、 气功
少林气功有:罗汉功.易筋经,浑元一气功,小武功, 阴阳气功等
十、轻功
有草上飞,浮沙阵,雪里行,墙上挂画
第二章概论少林拳法
第一节桩功“坐山架”歌诀
坐山架子巍巍少室 其势峥峥少林桩功。
盆盘马桩名异实同 八一 II形教清训明。
一曰八盆无异骑乘 足如八字蹲虎四平。
二曰一盆式如一形 脚根对根旬八一功
三曰H盆
足尖内收
三盆训终
桩先拳后
初练桩功
力反觉减
浮力虚气
喘呼足颤
桩步求稳
水谷润肤
妙旨有三
万念归一
松肌流砂
呼吸匀细
-,忌猛进
三忌口息
泓浓团团
如兵屯扎 川字为名 尖意练定。
次第序通 学勤宜恭。
腰酸腿痛
切莫辍停。
头重脚轻 改除换清。
全靠沉功 身力气冲。
静匀细松 独守丹宫。
血随气行 长短约等。
二忌尘景
四忌不宁
气盈丹宫。
似马宿营。
隐而不发节节虚灵 心君无令意念不动。
猝然来犯气似役形 霹雳交心心君火动。
上下左右龙虎奔行 推拉挽拔似不倒翁。
马功桩首理在其中 隐如少室站桩成功。
第二节论“拳以恭行”
一、 拳和“恭行”
拳者何也?拳者,按其字之本意,就是两手卷屈,握而 不伸,练习勇力,能徒手以敌人者,为之拳。
所谓恭行者,恭敬而行之,亦即貌恭心敬,内外是一, 步趋徐疾行拳之为也。
二、 为何要学举
学拳主要是为了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美化人生,有益 文明;强兵利械,保家卫国。通过套路演练,目的在于“行 气血,活筋骨,利关节,练百骸,气转周天,辟其邪恶之气, 使之不行入于内,可以长生难老,达到其延年益寿之目的。
故此为学拳之本意也。
三、 啥是拳
今之所以言拳者,实乃自初势至末势,所动作者,皆谓 有形之拳,惟自有形,造至于无形,而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而心机入妙终归于无心,而后可以言拳。可见拳在我心,我 心中天机流动,活泼泼地触处皆拳,非前言之拳,或世之以 拳为拳者可比及也。此乃终身不尽之学,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所动之势,皆千变万化,错综无穷,终身不尽之技艺也C
古今往来,习武之人,多如牛毛,能成者凤毛麟角。 言其学也多,而其成也少者何也?然则其为功也多,而尤其 成也难者又何也?拳何言全功?到何时算成?怎样学成?
质而言之,真心苦志,信行不欺于己者少,标榜趋务虚 名者多,故成者少之因耳G拳谚云:十年读会一个秀才,十 年学不成一个教师气昔人又云:“石榴花,满树红,有的落, 有的成,后来结果几个成?也有奇才多枉用,可惜奇才不多 生气此所谓学者纵多,而精成者实少。学非易也,非学者不 易,而求师亦难矣。
四、 为啥功也多成也少
为其功也多,故其成也少者,皆因一拳一势,千言万语 不能罄其妙,一经现身说法,甚觉容易,所难者功夫,所 尤难者,长久功夫,所特别难者,难则一辈子功夫。所谓功 夫者,拳家无法衡量之财富也。故才:“拳打千遍,身法自然, 拳打终生,神妙精通” 可见欲至佳境,如不于拳上下苦功 夫,欲求不思而得,是万万不可能之事也。故劝学者勉之, 信然。
五、 啥叫全功
拳言其全功者,理应培其元气,守其中气,保其正气, 获其肾气,养其肝气,调其肺气,理其脾气,升其清气,降 其浊气,存其丹田之气,去其浮躁之气,闭其邪恶不正之气。 勿伤于气,勿逆于气,勿忧思悲怒以颓其气。使气清而平, 平而和,和而畅达,畅达则通行无阻。合内外上下为一体, 乃曰全功也。
总之,心为一身之主,肾为生命之源,必须清心寡欲, 培其根本之地,无使损伤。根本固,而后技叶荣,万事可作, 斯为至要。
拳至成时,敌来怎么应,不待思想,自然有法。未与敌 交,谁知敌从何来?击我何处?但能依我何处,何处击之, 时措咸宜,莫明其妙,真乃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也。然则, 未成者不能也。
六、 拳学到何日才算成
到何时算成?曰:“此中层级,终身阅不尽矣。但以粗 疏者言之,大成者十年,小成者七年。所谓大成者,伸手能 练拳,开口能明理,落笔能立论.能作人之师。所谓小成者, 势正招圆,内壮外强是也。至于精正疾妙,神化之境,则终 身不尽之学矣。学者,或一年二年,三年四年,浅尝辄止, 终是门外汉,旨味之未尝耳。所以古人云:“只求耕耘,不问 收获这就是说,要求学者,学拳一势精灵,约得千遍,方 能练熟。若不熟练,还是千遍,这才是学拳者应有之态度。总 之,学拳宜心领神会,博见广闻。凡人所不知者,我必知之, 凡人所不能者,我必能之。审端则竟委,声入则心通。倘能 如此,方可为人之明师矣。俗言不俗,铁梁磨绣针,功到自 然成。古人还说:“要想人前显贵,除非暗地流泪"。否则,一 事无成耳。但,必须循序渐进,遵其规矩,学贵有恒,至妙 至灵,拳以恭行,谓之要耳。
七、怎样把举学成
学成者,拳家有言曰严学拳须耐烦,细意去理会,切不 可粗心,如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须是今日去一 重物又得见一重,明日去一重,又得见一重。云尽皮,方见 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气这也说明了要一层 ~层的深入,由表及里,得其精髓。上述之言,理明意深, 法简微辙,故特撰此文,以告读者,切实做去,功定大成, 故勉学者。
第三节论“学拳"与“装气”之次第
少林拳艺,博大精深,法有万端,理无穷尽。愧我菲材, 拳不能罄其妙,法不能阐其微,理不能究其极,文不能酣其畅, 一知半解,岂敢鼓唇。然则,心虽有余,实则,而力实难及 也。瞄性好武,不惮简陋,而今言“学拳,,与“装气”之 次第,苟有俾益于他人之一得者,亦快事也。故此,仅就其 二者,拙谈一斑之见,深望海内外贤达之士,无笑我耳。
一、学拳有序
习拳之法,学而有序。练习者,须识之于始,慎之于初, 法莫倒置、而为之要。入手学拳者,应先站好少林马步桩法, 为之要务。故昔人云尸未习打,先站桩气
(一)马步第一
马步桩功,为功桩之首。一切拳法、打法,任它万端变 化,.均离不开马步。少林马步为四平马。四平者,其说有二: 一曰“肩平、腿平";二曰:“顶平、腿平、肩平、心平”是 也。其站法,两腿弯曲下蹲,宽于本身脚长的三四五倍,两 脚尖内扣向前,两膝外展,大腿高于膝,接近水平。臀部内 敛,上身挺直。实腹畅胸,沉肩坠肘。头如悬钟,顶平须收, 目瞪口呆,无斜身仄楞之势。
少林马步,站法无二,手法多端。概括论之,不外乎合 掌当胸,坐虎推山,童子拜佛,双手要钱,怀中抱月,两手 扣肩,大腰展翅,玉柱擎天,单手托塔,膝栽双拳,两手卡 腰,应门铁扇等等。但其站法,均系马步,皆以足掌前后踏 地为要。为了缩小视野,目不可旁观,旁观则分心乱志。故 初站平地面墙,次站木桩面壁,后站峻危狭惧,仅容一足之 地的悬崖峭壁之上,致使前后左右,险如绝境。习其桩,测 其功,验其效,练其胆。与此同时,皆应心静气沉,目瞪口 呆,凝神平视。各种呼吸,自然和顺,胸物腹实,气沉丹田。 马步为诸拳之基,为使打下最难的功夫基础,和铁打铜铸的 身子,必须坚持日日练,月月练,年年练,持之以恒,勿求 速效,由微而著"以此为学拳入门之捷径。练此之法,从不 能投机取巧,或一站艮质起,必须以憨厚傻直,悟性不假之精 神去练习,以咬钉嚼铁,意志苦坚,硬如铁打的汉子去锻炼, 究其成功之时,虽足二寸在悬崖,而站立其上也能“坚实咬 定,推挽不坠,振摇不动,异常惊人”。
浏览1,15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