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以后,随着中国社会逐渐摆脱长期封闭的状况,向改革 开放迅速过渡,传统文化的氛围也在改变,作为传统武术的封闭性, 无疑也面临改革的大趋势。随着文化交流的范围在开放中扩展,传 统武术接触了拳击、空手道、泰国拳、截拳道、自由搏击等搏击技术, 使传统武术的观念和技术都受到冲击,由此人们认识到,武术的技击 技术是可以作为竞赛的项目,作为体育文化,来开拓人的潜在能力 的。由此开始,武术界开始以谋求一种新形式来表现武术技击术的 实用价值。1978年原国家体委运动司武术处成立了武术对抗项目 调研组,在同年的全国武术套路比赛期间听取了部分教练员和工作 者的意见,尔后又通过对个别武术家的访问座谈,向原国家体委递交 了《关于开展武术散手运动的报告》。原体委对报告进行了研究,并 提出了开展武术搏击要“积极、稳妥”的方针,从而为现化散手运动奠 定了基础。这一时期也可称为现代散手技术萌发的先期。
现代散手从萌发到基本成形,此间经历了近十年的时间,全国众 多武术工作者进行了数以千百计的各种试验和尝试。1979年3月, 原国家体委决定在浙江省体委、北京体院和武汉体院三个单位进行 武术散手项目的试点训练,以便取得经验后逐步向全国推广。同年 5月,在南宁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试点单位作了汇报表演,9月在第四届全国运动会上,原国家体委又调集浙江省和北京体 院散手代表队赴石家庄赛区,与河北省体委选拔组成的散手队进行 了公开表演,在此基础上,初步拟定了散手的竞赛办法。在1980年5 月太原市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进行散手表演的省、市较 前增多同时北京体院和武汉体院进行了内部技术交流和座谈,为武 术散手技术的规范和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同年10月,在昆明举行 的全国武术表演赛期间,原国家体委调集散手试点单位的负责人及 有关人员,着手研究和讨论全国散手竞赛规则的工作,并拟定了《全 国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征求意见稿)》。1981年5月北京体院和武汉 体院进行了第一次公开对抗表演赛。1982年1月在北京召开了全 国散手竞赛规则研讨会,确定了《全国武术散手竞赛规则(初稿)》,并 按体重分设9个级别。随后按照这个规则,在北京举行了全国武术 对抗项目(散手)邀请赛。自此,武术散手本着“积极、稳妥”的精神,每年都举行一次全国 性的武术对抗性项目(散手)表演赛。在不断进行全国武术对抗项目 表演赛的实践中,采用了设台比武的办法,从而确定了以擂台为民族 特色的武术对抗性项目的竞赛形式。也正是在这艰辛的实践中构筑 了散手理论和技术的框架。1989年原国家体委把散手列为全国正式竞赛项目,同年出版发 行了《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并依照规则在江西宜春市举行了第一次 散手正式比赛——全国武术散手擂台赛1990年,原国家体委正式公布实施了《武术散手技术等级标 准》,同年批准了 14名散手武英级运动员。中国武术散手栽判员队 伍,经历数年的实践和努力初步形成体系。同年,经过考核,原国家 体委又批准了第一批国家级武术散手裁判员。而且散手比赛的评分 也采用电子计分器。1991年,全国武术散手比赛分为上半年举行的全国武术散手锦 标赛(团体赛)和下半年举行的全国武术散手锦标赛(个人赛),1993 年散手比赛被列为全国运动会竞赛项目,1998年散手比赛被列为泰国曼谷举行的第12届亚洲运动会竞赛项目,武术散手运动的发展, 必将推动和加快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步伐。
第三节散手运动的特点与作用
散手运动经过二十多年的总结、改革和发展,已成为现代体育的 竞赛项目,它本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已逐步与国际 竞技体育接轨。目前,散手运动不仅在国内,而且在世界五大洲的七 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和普及。散手之所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生 命力,是由它本身的特点和作用决定的。
—、特点
1.体育性
散手运动从初步研究到试点开展,从经验总结到全国推广,直至 成为现代体育竞赛项目,曾经历过困难、矛盾和阻力。其中最主要的 问题是:散手比赛与人们想像的武术徒手搏击形式截然不同,有人甚 至认为散手不是武术,而只是“拳击加腿击”。因为民间流行的武术 博击,一般都认为是防身自卫,一招致敌;或像电影、电视、武打小说 中描述的那样出神入化、风雨不透。这是武术在许多形式上给人以 神化夸张的错觉而造成的误解。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我们不能让散 手在狭窄的拼杀中去生存,应把武术之精华溶入简单易行的运动形 式,不仅能自卫还能强身,这样才能有广泛的生命力,才能真正走向 社会,走向世界。于是,原国家体委武术院经过试验、论证后,认为散 手的技法是以增强体质、交流技艺、防身自卫、提高技术水平为出发 点,从传统武术搏击中取舍动作,使散手成为体育,即竞技击于体育 之中。
从现在散手运动形式来看,与其他运动项目原本相同,属于体育 的范畴。但它突出地反映了武术的特殊本质——技击性,然而它又 明显区别于使人致伤致残的技击术内容,即所谓的致人于死地的绝 招妙计。散手规则严格规定,不准向对方后脑、颈部、档部进行攻击,也不允许使用反关节动作及肘、膝的技法,但可以运用武术各流派的 技法。
浏览97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