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拳,缅语称之为“斌道”,是一种实战性极强且威力巨 大的徒手搏击术,素以凶狠凌厉而闻名于亚洲及世界武坛,历 史上缅拳手曾多次远征欧、亚、美各国,并与举世闻名的泰国 拳打成平手。缅拳以无数无可争辩的事实确立了在世界武坛 的重要地位,是当今世界上被公认为最凶狠、最激烈、最惊险, 且带有野蛮色彩的技击术,因此,有时就连那些泰国著名拳师 都因其凶悍无比而拒赛或惧赛。追溯缅甸拳的源流,与其它民族的武术一样,也有其源远 流长的历史。缅民族自古以来由于民族弱小,饱受四方强邻欺 凌。缅甸拳术就是这样为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并逐渐形成具 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武术——赋道,亦成为缅甸人民引以自 豪和狂热喜爱的传统武术。缅拳手经过长期的苦练,身体各攻 击部位都锻炼得坚硬如铁,尤其是膝、肘和腿等部位更是有 力、凶狠,因此如对手稍一疏忽,瞬间便会挨打受创。在缅拳的实战搏击中,拳手们所采用的攻击手段,无论是 在主动进攻时,还是在防守反击中,都不是僵化、固定的表演而是因人因时的把拳腿和肘膝法随意组合成为攻击武器,因 此,从理论上讲,缅拳攻防动作招数的组合近似于无穷,并且 无规律可言。缅拳手在进攻或防守中所使用的打击手段和打 击的部位一般都在两个以上,以便一招接一招,一环套一环, 一招一式连续不断,而且首击不中植会再变化攻击组合以继 续进攻,使对手没有喘息反攻之机。在实战中,缅拳正是由于 没有固定形式的束缚,使拳手们得以充分自由地把凶狠凌厉 的、实用的缅拳技术结构,发挥得淋漓尽致,动作自如。
在缅拳的实战中,拳手还应善于应用多种不同的技巧和 战术来制服他们的对手。而且,正是那些变化多端的肘法、膝. 法,以及拳法、腿招,被用来作为拖垮、打败对手的战术意图和 战斗意志的武器。但这需要拳手对每种作战武器都有较透彻 的了解,即它们的快慢、威力、长短、打击范围和攻击角度等, 以及熟知何种时机、什么场合和反应敏捷地运用各种打击手 段来攻击对手。在早期的缅拳里,据说有500多个招式,但这 远非是今日的实际状况。因为缅拳手们在长期的搏击实践中 发现,过多地追求种种攻防技术,无异于沙滩上的楼阁。而技 法的发挥必须有上乘攻力相佐,所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强化攻 击力与杀伤力已成为拳手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缅甸拳,正是由于具备了完全实用与搏击的素质和技法, 以及拳手们那种一往无前,奋发向上的旺盛斗志和饱经磨难 的献身精神,才使古老的斌道充满着永恒的魅力,并逐渐引起 了世界各地武术家们的高度重视。
第二节缅甸筝的实战要诀
(―)意志与品质
在缅拳的格斗技术中,不但拳手的整个身体要产生位移, 而且人体各个环节间也要产生相对运动,这些运动都是在人 的意识支配下,靠肌肉收缩带动骨胳绕其关节的活动来完成 的。所以,人体的一切运动均受意识的支配、影响和制约•在 实战搏击中,能否更好地发挥技术与战术水平,做到无坚不 摧,战无不胜,从某种意义上讲,主要取决于拳手的意志品质 是否坚强。也可以这么说,意志与品质是决定搏斗胜负的关键 因素之一。例如,克服训练时产生的肌肉酸痛、伤病疼痛和由 长期艰苦训练产生的厌倦情绪等,都需要有坚强的意志。特别 是当比赛到了最艰苦的时刻,如体力不支,并受到连续击打, 仍然毫不畏惧,这样勇敢顽强地战斗更需要巨大的意志力。所 谓意志力,是指拳手为达到目的,克康困难并自觉地使自身的 身心处于一种紧张的能动状态。拳手克服的困难越大,所需意 志力程度越高,也就越能表明他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实战搏击是技击运动的最高表现形式,它不仅需要拳手 具有良好的基本功和熟练的运动技术、技能,更要有一整套实 用的战略战术作为指导思想。而且,技术和战术的关系是相辅 相成的。在搏斗中,如拳手没有良好的战术意识,就发挥不出 应有的技术水平.反之,如没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再好的战术也是徒劳的。所以,我们既要重视技术训练,又要重视战略战 术的训练。
- 技术
在缅拳中,所谓技术是指能够充分发挥本人机体能力,合 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而技击技术就是指在格斗中,能合 理、有效地进行搏斗的方法。现将缅拳对实战技术的要求介绍 如下。首先,技术要全面。这是因为技术内在之间有着紧密的联 系,另外,技术全面不仅可以提高整体的实战水平,而且,还会 影响身体素质的提高。其次,技术要实用,在缅拳的技击术中,要求每招每式的 技术都有实用意义,以起到克敌制胜的作用。再者,技术的选择与使用一定要先进,因为社会在发展, 世界各流派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吸收 新的技术,以适应新环境的需要。
- 战术
搏击比赛不仅是身体素质与技术的比赛,同时也是思想、 智慧的较量。在实战中。不仅需要拳手具有良好的身体条件, 纯熟过硬的技术,更需要拳手以智慧的头脑和思想以及优良 的心理品质合理的运用战术。缅拳中的战术,是根据情况正确 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并限制对手的特长, 从而取得胜利的搏斗艺术。战术是在一定的身体条件和技术 的基础上,根据搏击的需要形成的,而战术的发展对身体条件 和技术也会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身体素质和技术的发挥和运用。特别是在双方实力均衡时,谁 能正确地运用战术,谁就能获得胜利。另外,在一定条件下,.如战术运用得当,还可以以弱胜强,以小制大,这就是缅拳中战 术的重要性。同时,还需增强战术的灵活性、连续性和实用性, 而且能否在搏斗中扬长避短,并合理安排、变换战术,将取决 于平时的战术训练,只有平时练得活,战时才会得心应手,运 用自如。从而形成一个技战术体系以适应紧张激烈的搏斗。
(三)距离与时间
-个成功的防御或攻击的缅拳动作,关键在于正确的发 招距离与时间上。尤其是确切的发招时间更需及时把握,否则 稍纵即逝。而把握出招的距离与时间,在西洋拳击中意味着, 在对手趋前或诱使对手趋前再攻击的技巧。一个优秀的缅拳 手,经常能预见对手的动作,因此他的反应、动作快速而有目 的,而且,毫不犹豫的做到这点极需要自信心。
1.
距离感在缅拳的实战与训练中,距离感是指在进攻或防守中,双 方对空间距离的自我感觉。这种感觉会直接影响到进攻与防 守的实际效果,所以是技击实战中不可忽视的技术要素。要想 有效的重击对手,一定要掌握好距离。距离太远,击不着对方; 距离太近,又往往使不上劲。距离要靠步法和身体前后摆动进 行调整。如果你想接近对手,要么前进的速度比对手快,要么 在后退时突然前进,这样两人的距离就会缩短,这就是距离在 实战中的作用。在缅拳的格斗中,距离感可分为“有效距离"和 “无效距离”两种。其中,在有效距离时,拳手可做出攻防动作; 在无效距离时,则无须进攻或防守
。所谓有效距离,即进攻时,出一拳或踢一脚即可击中对手 的距离。在有效距离时,敌我双方均有攻击的机会,故对于对
方的进攻,也必须做出防守的反应,否则将被击中。是初学者 对这种距离感的•判断能力较差,防守时常会做出过早或多余 的动作,因此对有效距离的感觉训练尤为重要。所谓的无效距 离。总之,对以上两种距离感能否正确。及时地作出判断,是 提高实战水平所不可忽视的要素。在实战中,拳手要灵活地运 用距离感并不断地调整和破坏对手的有效距离,来击打对手 和避开对手击打。
2.
时间感在缅拳的实战中,拳手把握时机进行攻、防的感觉称为 “时间感",也叫“时间差”。而且,实战中的时间感又有进攻时 间感和防守时间感之分。其中,进攻时间感又可分为直接进攻 时间感和佯攻时间感。在格斗中,如够上进攻的距离,又已发 现空当,此时所发起的及时进攻,称为“直接进攻时间感",但 这瞬间的时间感,要求非常敏锐。而在佯攻时,由于对手已上 当,在这一刹那的时间里,所做出的第二次进攻称为“佯攻时 间感”,但这种机会是非常短暂的,过早或过晚都将失去意义。 所谓的“防守时间感”,是当对手进攻时,我方能否做到及时防 守的时间感觉,而且防守的时间亦必须恰到好处,另外,做防 守动作的时间越短越快则越好。特别是防御之后的连续反击 练习,目前已越来越受到缅拳高手的重视和关注。
浏览2,1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