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泰国拳简介
一、泰拳的起源与发展
当今世界上最厉害最实用的格斗术当首推泰拳。这种被 称为“八条腿运动”的格斗拳术,根本没有套路,而完全着眼于 实战,其主要技击特点在于猛踢、膝技和肘技的连环使用。500 多年来一直被世人认为是一种最有效、最凶悍、最残忍的生死 格斗术。泰拳是泰国的国术,在泰语中叫做“摩易泰”,英语则称为 TaiBoxing。追溯泰拳的源流,毫无疑问,与其它民族武术一 样,有其源远流长的历史。由于泰民族自古以来便因民族弱 小,而饱受四方强邻的欺凌,又历经战火的蹂踽,所以暹罗人 民不但需要时刻保持捍卫国家的警惕性,而且还必须具有强 健的体魄,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保家卫国的本领,泰国拳术就是 这样为时代的需要而产生,并逐渐形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且技术独特的格斗艺术。同时亦成为泰国人民引以自豪和狂 热喜爱的传统武术。泰拳不但作为古代军事上御敌制胜的锐 利武器,而且即使在现代,这种体育运动仍然作为泰国特种作 战部队肉搏格斗术训练的主要内容。在泰国,无论是在城镇还 是乡村,尚武之风,古今不逾,而且每有寺庙盛会或重大庆典, 拳赛不仅为必备的节目,且常被列为压轴戏,可见拳术在泰国 广泛流行的程度。目前,关于泰拳的源流有两种说法。
(一) 泰拳主要是受中国古代武术的影响而源自中国。泰 国人的先辈大都来自我国云南西南部的傣族。中国武术早就 随其它文化一起传到暹罗(即现在的泰国),再经过泰国数代 人在漫长的历史斗争电的筛选、提炼、创造、进化,而融汇成为 今日的泰拳技艺。另外,泰拳的肘、膝、腿法等技术都没有跳出 中国武术的范围,只是击打力量较为凶狠、强猛。
(二) 据传,约在公元1560年,暹罗常与缅甸王朝发生战 争。一次暹王挪尼逊被俘,缅王知道暹王是一位著名的搏击高 手,于是提出,如果暹王能击败缅甸的格斗冠军就可被释放回 国,结果暹王利用凶狠而巧妙的膝撞、肘击及脚踢等招法一一 战胜对手。暹王回国后受到英雄凯旋般的欢迎。此后,他根据 自己的经验创造了一套在战场上进行有效肉搏格斗的技术并 教授将士,取名为“暹罗拳,"后改为“泰拳”,并被公认为国技, 流传至今。从此他被尊为泰拳的“开山鼻祖”。关于精湛的徒 手格斗术在泰国有500-700余年的历史记载,再往上追溯就 无法考证了。
二、泰拳威震拳坛名扬夭下
在世界武坛中,泰拳素以凶狠、强劲、惊险、神奇而著称, 这种拳术不刻意讲究套路,而是完全着眼于实战技术的组合 运用,特别是擅长腿击、肘击和膝击,除对手裆部外,可向其身 体任何部位疫动进攻,其反击力之猛锐,足令对手非死即伤。 在泰拳的搏击中,拳•手们多善于运用各种技术来打败自己的 对手,其中有强劲凶猛的肘、膝攻击以及变化多端的拳招、腿 法,但泰拳最具威力的进攻方式则是肘击术、膝撞法和腿击 术,它们在格斗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近几年来,泰拳在香港不断兴起,且有日益发展的趋势。 仅3年间,在香港举行的泰拳赛就达40-50次。美国、英国、 法国、荷兰、巴拿马、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台湾、 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均与泰拳师交过手。以战绩而论,泰 拳师由于实力强,功夫精,抗击打能力惊人,故自然高出一筹, 在擂台上几乎处于无敌的地位,雄踞霸主宝座。即使输的几 场,往往也是被学过泰拳的外籍泰拳高手所击败。
在泰拳比赛中,凡击中、踢中或膝肘撞中对方而不犯规 者,均可得分。凡被击倒、跪倒或虽挺立但不能继续比赛者,作 败论。但禁击下阴、眼睛,不许用擒拿动作。此外任何动作都 可使用,任何部位均可攻击。这些条件,无形中促进了泰拳手 的进攻欲望,使之招招凶狠而致命。另外,泰拳师在防守上的 抗击力也是非常惊人的。泰拳比赛只穿护裆和短裤,故被击伤 的可能性较大,所以,练就出色的抗击能力非常必要。泰拳比 赛十分凶残,流血、受伤是很正常的事,死亡现象也时有发生。1960年,香港泰国拳总会在湾仔修顿室内体育馆举行了一场 规模颇大的泰拳比赛,挂帛上阵的全是泰国拳师。比赛虽名为 “表演赛”,但上场的拳师均各自使出浑身解数,战事极为壮观 激烈。有的拳手被抬下擂台,有的被打出擂台•这场带有血腥 味的“表演赛”,给香港及世界拳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泰拳风靡香港后,香港的若干武林高手亦曾远征泰国,专 门与泰国拳师们交手,但每次都大败而归。泰拳稣近年来除比 赛外,也常组队远征世界各地。而且无论何时何地,他们在擂 台上总是所向披靡,横扫各国拳师,威震世界拳坛。在国际比 赛中,泰国拳手曾击败过日本的柔道和空手道手,中国的南拳 手,西方的拳击手和自由搏击家,而且夺得过世界拳坛王位宝 座的就有好几十位。其中著名的泰国职业拳师考西•嘉乐斯 和他的季生哥哥鹿耐,曾历经大小200余战而未一败。由于泰 拳技艺高超,遂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泰拳旋风”。 据资料统计表明,泰拳旋风刮得最猛的地方是欧洲,一个小小 的荷兰国,大小泰拳馆就有逾千间之多;仅法国巴黎一地,泰 式拳馆竟达两千余家,且还在发展,大有席卷巴黎之势。著名 的泰拳教练常被重金聘用上述两地传授搏击之术,而且礼遇 之高,薪金之厚,令人羡慕不已。此外,一向热衷练空手道的美 国,近年来亦顶不住泰拳热潮的冲击,而接连不断地涌现出泰 式拳赛。令人极为注目的是名闻全球的世界空手道冠军被称 为粉碎机的宾尼,及曾败在泰拳高手兹里手下的世界级自由 搏击冠军汤威逊等人亦放下架子,礼聘有名望的泰拳师作为 技术顾问,以期知己知彼,学得泰拳真谛,从而稳固自己的拳 坛地位。现在泰国中等以上的学校多数把秦拳列为体育课程,以
便把这一世界上独特的拳术更好的流传下去。
三、泰拳的搏击武器
泰拳堪称世界格斗技术的极品,技术成熟的拳师能运用 全身武器,于倾刻之间击倒对方。角艺不能独恃蛮力胜人,进 攻退守,均有技术法门可循。泰拳师化四肢为强力武器,运用 方法全面,以快、劲、稳、准为用招要诀,并随意而发,于瞬间制 敌以死命。泰拳师的决胜条件,是技艺、气力、智谋及精神力量 的总结合。其最高领域为极巧圆通,变化无常,而不局限于任 何拳术技法和招数,可见,拳是一门独特、精深和完整的武学 体系。尤其是近百年来进化为一种高度科学化的格斗技;其独 特之处,便是运用四肢的拳、肘、膝、脚等共8个攻击部位,作 单式或连环从不同的角度打击人身各要害处,技术发挥,全无 限制,故其又有“八臂拳学”之称。
在泰拳武器库中,常致伤人命又可作为防御重创对手的, 那就是肘,其撞击力量非常可怕。肘,泰语音为“索",在泰拳攻 击武器之中,素以狠毒见称。原因是肘骨坚硬尖锐,招短而劲 力直接,在近身战时施发,令人防不胜防。世界各国之武术家, 均谈肘色变,可见其威力之在。实战中又常与膝招配合交替使 用,上砸下撞,左击右冲,上下联击,极难防范。被击中者,轻则 骨断,重则断魂丧魄,故有“罢命肘"之称。肘同样是良好的防 守武器,用肘部挡脚、消拳、砸膝容易得手,并使敌方腿膝麻 木,失去战斗力。
泰拳的膝招动作,在泰语中叫“术”,其运用时屈膝叠腿, 使膝突起,形成攻击的力面,着力于膝的上部。膝亦专于近距
离搏斗,经常攻击人体的肋腰和胸腹部,甚至下颌、面部,并神 出鬼没,威力无比,是致命的杀手铜。尤其是泰拳高手经过长 期苦练的膝部,坚硬如铁,被击中者,无不应声倒地,轻者长时 间昏迷不醒,重者即使是人体最坚硬的骨头,也会被击碎,这 是泰拳中狠毒的招术。学习泰拳,欲成为高手,膝上功夫需得 苦练三年五载才有成就。
泰拳的脚上功夫,是泰拳最主要的技法,运用于中、远距 离攻击。泰国拳腿击在搏斗中的威力是相当凶猛的,素有“钢 腿铁脚”之称。在一场格斗中,若有谁被对手踢中,胜负基本就 可以立刻定夺。比赛时,等开场锣一响,泰拳手的一阵令人难 以招架的猛踢,曾使不少异国拳师因此而“铁蹄索命",伤残者 更是不计其数。由于此招法防守十分困难,故很使各国武林高 手大伤脑筋。在训练中,泰拳手为了把自己的双腿练得
既象鞭 子般的柔软,又象钢铁般的坚硬,常常需要苦练数年。拳手清 晨很早就起床,压腿、踢腿,一练就是上千次,直到满身大汗, 尔后又作越野长跑。并经常踢香蕉杆或重沙袋来增强脚的硬 度,几年后,再改踢椰子树。因为骨子树坚硬无比,拳手们必须 忍痛闯过这一关,经常练得脚上曷血淋漓,所以学习泰拳必须 要有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泰拳手经过长期的苦练,身体各攻击部位都锻炼得坚硬 如铁,尤其是膝、肘和腿等部位更是有力、凶狠,对手稍一疏 忽,瞬间内便挨打受伤,真是惊心动魄。由于泰国拳多年来一 直称雄于国际武坛,因而吸引了世界各国许多武术爱好者,并 风行于世界各地,引起了世界各地武术家们的高度重视并潜 心研究。泰国拳,正是由于具备了完全实用于搏击的素质和技 法,以及泰拳手们那种一往无前,无所畏惧,奋发向上的旺盛 斗志和需要饱经磨炼的献身精神,才使古老的泰拳充满着永 恒的魅力。
四、泰拳的比赛及规则
'泰拳的对抗比赛所用的擂台是木制的。台面离地面高度 约1米,面积8平方米,在擂台的四角的立柱上下有3
根粗绳 围护。擂台边还设精致的小神龛或花台,以便供拳师们在赛前 做简短的祈祷,他们还把鲜花置于神龛中,以表示对神灵的崇 敬,因为泰国亦有佛国之称,拳师更期望由此而获得精神力 量。
待清脆的锣声响后,参加比赛的拳师便登上擂台向自己 诞生的地方下跪,同时用双手遮盖双腿,做简短的诵祷,祈求 神灵保佑自己获胜,然后和对手彼此行鞠躬礼。接着便开始了 奇特的拳技舞姿仪式和宗教祷告。这时台下便奏起传统的委 婉悠扬的音乐,拳师以严肃的态度随着乐声翩翩起舞。拳师们 的拳技舞姿,各不相同,但均很规范。如果两者登台出赛时所 表现的拜师规范动作相同,这表示出自一宗。他们在台上还可 以向到场的教练和教师致敬以示谦恭。泰拳的搏斗还与西方 拳术不同,泰拳原先是用沙布包扎拳头,如此奋力一击便能使 对方头破血流,后来才按照西方拳击方式,戴上软拳套,但技 击仍比西方拳击要凶狠数倍。除不准用头撞、牙咬和击打对方 裆部之外,拳手不受任何条规的限制。赤手空拳对打,双方均 可用肘、膝、手、脚向对方连连进攻。
在世界拳坛上,由于泰拳比赛相当激烈,故规定拳手年龄 为17—40
岁之间。比赛按体重分为:次绳量级-一108磅
绳量级——112磅
轻羽量级——118磅
羽量级——122磅
次轻量级一一126磅
轻量级——130磅
轻沉量级——135磅
沉量级——141磅
轻中量级一一147磅
中量级一一154磅
次重量级一160磅
重量级——175磅以上
无差别级一一无重量限制
现将泰拳比赛的有关规定介绍如下:
- 服装
参加竞赛者规定应穿红或蓝短裤,以便公证人,观众及裁 判员容易辨认,拳赛进行时臂上可戴上彩带或饰物,用以增强 自己的搏斗信心或借以显示自己的力量。 '
- 拳套
拳师戴上的拳套至少为227克,最多不超过340克。另 外,腕部和脚上要缠上宽1寸,长6尺的绷带,脚趾甲亦必须 修剪短。
- 比赛时间
每次比赛以5个回合为限,每一回合限时3分钟,中间休 息2分钟。
- 计分
- 凡击中、踢中或膝肘撞中对方,或以任何行动,使对方 能力削弱,而不犯规者,均可得分。
- 每个回合中,如任何一方连续获得5分即可作胜论。
- 统计5个回合中,得分最高者为胜方。
- 凡击倒、跪倒,或虽挺立而不能继续比赛时,作败论。
- 击倒由公证人数至10,而不能再起而应战者,作败 论。随仆随起,则作和论。
- 凡被击出擂台之外,负1分一,由公证人数至10,而未 能及时返回擂台者,作败论。
- 锣声发出响声,表示一个回合开始,而其中一方如不 能继续应赛者,作败论。
- 犯规
拳师凡犯下述举动者,皆以犯规论。
- 对方倒地后,仍然续行扭打,撞击;或向对方吐痰、口 咬、踢击等。
- 插对方之眼部。
- 用擒拿手法,反扭对方关节。
- 攻击下阴。
- 锁对方颈部。
- 决定
在竞赛中,若发现任何一方或双方皆明显表现无真正拳 赛的意图,即可宣布比赛作罢,以免拳师从中弄虚作假。
第二节泰国筝的技击特点
泰国拳师们在日常训练和擂台搏击中,始终未曾放弃过 的一个最终目标一一更快、更强、更狠、更有效地打败对手。在 这种孜孜不倦地追求下,使得长期以来在国际性比武场上,练 成钢拳铁腿的拳手们,一直雄居拳坛霸主地位并在世界武林 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原因与泰拳鲜明的指导思想和显 著的技击特点分不开。
(—)立体进攻
立体进攻是泰国拳最为鲜明的技、战术特征。首先是进攻 武器的多样化,即拳手在格斗中拳腿交加,肘膝并用,这是泰 拳搏斗给人们所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因为泰拳的搏斗原 则是:“充分利用身体可利用和对手所不能利用的各个部位, 参加攻防行列。”它不仅具有西方拳击所使用的各种主要拳 法,而且对于肘、膝和腿脚的灵活运用,更是拿手好戏。另外, 这些武器还具有长短结合,快慢不同,威力各异的特点,故拳 手在实战中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加以灵活运用。如在贴身或近 距离作战中,多采用肘膝交替攻击;中远距离则拳腿相加,亦 可跃起以摧毁对手。一般来讲,短程武器力量大,速度快,动作 凶狠;长程武器打击距离远,控制范围大。一般以长程武器控 制对方,最后施以致命的短程打击,这正是泰拳无敌于天下的
奥秘之一。
再者,由于泰拳和综合实战技术枚不胜数,故每个拳手可 根据自己不同的体能、素质进行有效攻击。由于进攻武器的多 . 10 .
样,也导致了进攻路线的多样化。这样,对手的一切部位,高至 头部,低至足踝,前至胸腹,后至腰背,均是泰拳武器进攻的有 效目标。而且有经验的拳师会经常同时对几个不同区域目标 发起攻击,令对方防不胜防。在这里,泰拳虽说全身均可打击, 但为了提高进攻效率,还是有重点可循的,这些致命点是:太 阳穴、前额、耳根、下巴、颈部、心窝、肋部、小腹、大腿外侧和膝 关节。这10个部位经拳手艰苦的磨炼和实践被认为是人体的 薄弱环节,因而成为拳师反复训练与搏斗中重点的打击目标。
(二) 攻防一体
泰国拳素以凌厉无敌的攻击力著称于世,然而它也并不 疏于防守和御敌。再说,多样化的攻击武器也相应地提供了多 样的防卫手段。因此,泰拳手们需牢记防守是进攻的基础。因 为有了稳固防守,才可能毫无顾忌地大胆进攻。但防守并非目 的,防守反击才是泰拳技术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故泰拳手在 实战中,应始终把攻、防作为一体来同时完成,绝不可分离。在 这一思想支配下,泰拳手们即使是处在不利情况与环境中,也 必须寓含着随时进攻的选择,而更多地则是在后退防守中依 然有较凶狠的攻击。
(三) 注意复合进攻
据老拳师解释,复合进攻是泰国拳中最精彩的技术,欲成 为泰拳高手,就应很好地练习这种技术。在实战搏斗中,泰拳 手们所能采用的攻击手段,无论是在主动进攻时,还是在防守 反击中,都不是僵化的套路表演,而是因人、因时,因地的把拳 脚和肘膝技法随意组合成为攻击武器。因此,从理论上讲,泰
拳的攻防动作毫无规律可言,这样就可令对手无从捉摸。另 外,泰拳手在进攻和防守反击中,所使用的打击手段,攻击的 部位一般都在两个以上,使对手没有喘息反攻之机。在擂台 上,泰国拳正由于没有固定形式的束缚,才使得拳手们得以充 分而自由地把凶狠、凌厉、简捷、实用的泰拳技艺发挥得淋漓 尽致。
(四)以杀伤力为基础
泰国拳是使用肘、膝、脚和拳的一种拳术,就进攻和防守 艺术方面的形式技巧而论,需要同步地学习和掌握。另外,泰 拳手们在长期的搏击实践中还发现,过多地追求种种攻防技 术,如无深厚功力相辅,无异于空中楼阁。也就是说,技术的有 效发挥必须有上乘功力相佐。这一思想就始终贯穿于泰拳的 搏击与训练中,以此来提高身体素质和磨炼雄厚功力,这一切、 成为拳手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在训练中,为使拳法更具威' 力,拳手们日复一日地以重沙袋作为目标,练习各种手法。而 对于腿、肘和膝攻击部位的磨炼更是毫不放松,他们一遍又一 遍地用各种腿法猛踢树干或重沙袋,提高脚背、脚跟和脚胫的 硬度,并一次又一次地用变化的肘和膝法来撞击树干和沙袋, 锻炼肘膝的坚硬性。因为泰拳搏击理论认为,技术的发挥要以 功力为基础,而功力则必须通过技术来施展,只有把两者有机 结合起来,才能成为真正的格斗高手。也正是由于拳手有了深 厚的功力作保证,拳师们才敢打敢拼,不惧贴身肉搏,这也是 泰拳技术的一个特征。
第三节泰国拳的腿击实战训练
泰拳手历来重用腿击,原因是腿比手长,控制范围广,打
击距离远,且力道凶猛,经过长久磨炼,即能成为最佳武器。所
以,精于腿技的拳手,其双脚不但坚硬如铁,更灵活如手,这些 条件是要成为泰拳高手的先决因素和必备的前提。
现介绍泰拳中具有代表性的实战搏击招法如下,供搏击 同好参考。这些招法可分七类由简至繁,由易到难,分阶段地 进行练习。
一、拳腿组合技法
泰拳的拳上功夫,要诀是准确凶猛,简洁实用。拳手用拳, 重劲道,重凶狠,一记正确拳击,即可结束战斗。但在泰拳的实 战中,多是以拳法创造攻击机会,然后进行腿法重击,也就是 以拳法诱对手或作为腿法攻击后的辅助性打击。
在泰拳的搏击中,经常运用的拳腿组合打击法如下。
(―)直拳连击接侧踹腿
- 运用方法
运用时,双方由格斗姿势开始(图1),我方在先发起攻击 时,先用左右直拳连续攻击对手的上盘要害部位(图2、图3), 攻其以措手不及,从而迫使其露出胸部空当;紧接着我方可再 在双手回收的同时迅速抬起右脚以一记侧踹腿击重创其胸部
(图4),
将其踢伤或踢倒在地。

- 动作要领
实战中,出拳要迅速、果断,侧踹腿要连贯、凶狠,刚劲、有 力,并力争“一脚制敌”,侧踹腿通常在中距离发出,如果攻击 目标较远,则须扭腰送散再转身侧踹,使力量倍增,使攻势更 凶更狠,令对手望而生畏。另外,欲使侧踹腿发出去后,力猛劲 毒,并入里透内,则必须有稳固的基础及掌握准确的时间,踢
, 14 ,
出时要全力集中于踢出之腿,而不挽留,这样攻击腿才有劲 道。同时还要注意搏击当时的形势、位置、角度的变化,从而发 出不同情况下的侧踹腿。而且还必须多做跑步、跳绳、跃步、踢 沙包、椰子树、香蕉杆等运动,以增强腿部的力量和弹力及杀 伤力,提高脚的硬度与破坏力。并经常结合步法练习在各种情 况下所能踢出的侧踹腿,如原地侧踹腿和转身侧踹腿、垫步侧 踹腿、跨步侧踹腿以及左右腿的连环侧踹腿等,做到收发自 如,准确有劲。
(二)直拳连击接正踹腿
1.运用方法
双方由格斗姿势开始(图5),我方先发起攻击,可用左右 直拳去连续攻击对手的上盘要害部位(图6、图7),迫使其露 出中盘空当;紧接着,我方再在双手回护的同时迅速抬起右脚 以正踹腿重创其中盘要害处(图8),将其踢伤或踢倒在地


.
动作要领在实战中,出拳要快速、猛烈,从而不给对手以喘息或闪 避之机;踢击要连贯、有力。此腿招的应用,往往是因为对手对 肋、颈部两侧的防守严密,使正常腿法无法生效时,才
施用正 踹腿,并动腿自中线攻入,如此可建奇功。众所周知,正踝
腿是 泰拳的主要腿法之一,泰语称为“贴”,乃是直线形的攻击招 法,而且此蹬击发劲迅猛异常,并易练易用一旦得手则厉害无 比,故有“正踹:丧魂断魄”之说。
■(三)直拳连击接前踢腿
- 运用方法
双方由格斗姿势开始(图9),我先发起攻击用左右直拳 连续攻击对手上盘要害部位(图10、图11),攻其以措手不及, 迫使其露出下颊要害处,紧接着,我再在双手回收的同时迅速 抬起右脚以一记强劲有力的前踢腿去重创其下颁空当(图 12),将其踢昏或踢倒在地。
- 16 •

- 动作要领
双拳连击要连贯、紧凑,攻击时眼睛始终要盯紧目标,以 免攻击落空,并反为敌所乘。在泰拳中,前踢是颇为奇特的腿 招,其动作为由下朝上扬踢,特点在于攻击角度狭小,并可以 猝然发劲踢出,专攻敌面部,所以劲力刚锐,杀伤力大。同时, 发腿时重心脚应撑地发动,将身体推前,并提膝举足猛然踹出,而且要充分展髓送出,使上身稍后仰,以强化攻击力和加 长攻击距离。
(四)直拳连击接横扫踢
- 运用方法
双方由格斗姿势开始(图13),我先用左右直拳连击对手 的中盘要害部位,从而迫使其露出上盘空当(图14、图15),紧 接着我在双手回收的同时,迅速抬起右脚用一记具有毁灭性 力量的右横扫
踢去重创其头部或颈部(图16),出其不意的将 其踢昏或踢倒在地。

- 动作要领
双拳攻击要快速、连贯、有力,不给对手以喘息或闪避之 机;扫踢要连贯、紧凑,要抢时机而发,并想象自己的右脚能将 对手的头部踢碎。在泰拳中,横扫腿是拳师用来踢对手肋、面 等部位的一种犀利腿法,并由于面、肋部是人体的弱点,所以 如被有力准确的踢中,则容易导致气绝,如果对手伤得厉害即 迅速结束战斗。而且泰拳里的肘膝技法虽说都是很厉害的杀 招,但是泰拳里的“横扫腿”才能算是一个泰拳高手最高超而 厉害的杀招。一个经过严格的正确训练的泰拳师所发出的横 扫腿可以说是现代国际自由搏击擂台上最厉害、最凶狠的主 动攻击法之一,这一腿足以震坏对手的头骨及内脏。日本功夫 界曾以科学方法测量过泰拳横扫腿的杀伤力,证实该腿法所 产生的打击力,可达500公斤。在练习该腿法时,可将沙袋吊 到与自己肋、面同高,然后运用左右脚交替予以踢击,以提高 攻击速度和动作本身的准确性。接着可练习踢香蕉杆,来强化 脚的硬度,无论高低都可进行踢击。凡看过泰国拳搏斗的人, 常惊异于泰拳手们的脚腿之坚硬如铁的攻击力,实际上此般 武功乃艰苦磨炼而成。
(五)左直拳接石摆拳再接左旋踢
1.运用方法
双方由格斗姿势开始(图17),我先用左直拳攻击对手面 部和用右摆拳重击对手的太阳穴,并在右拳攻击的同时上右 步于左脚前(图18、图19);紧接着,我向左后方转身并迅速踢 出具有摧毁性力量的左旋踢重创对手的头部(图20),将对手 踢昏或踢倒在地。


2.动作要领
双拳连击要连贯、紧凑,进步与旋踢要一气呵成,以免因 疏漏而出现空当,反为敌所乘。转身旋踢腿,泰拳术中又形象 地称为“鳄鱼摆尾”。是泰拳中的著名招式,它与肘击术的转身 反肘同属难度甚高的技术。旋踢腿劲力凶猛,挥摆击人时,有 如千斤锤砸击,甚具杀伤力。据前辈拳师所讲,旋踢腿的威力, 乃发自旋身冲力与腰腿向后方弹摆,结合而成的锐利劲力,并 在目标处猛然爆发。攻击的目标,通常为对手的胸腹和头部等 致命要害处。
(六)直拳连击接正踹再接侧踹
- 运用方法
双方由格斗姿势开始(图21),我用左右直拳连续攻击对 手头部,从而迫使其露出中盘空当(图22),紧接着,我在双手 回收的同时迅速抬起右脚以一记正踹腿去猛攻对手腹部(图
23);最后,我方同腿不落地,继续向上绕过对手的防御之手去 重击其头部要害(图24),将其踢昏或踢倒在地。

- 动作要领
双拳连击要快,要有威肋力;正踹要狠,要有踢够的威力 将对手的防御线彻底打乱;侧踹腿攻击要准确、连贯、凶猛,才 能于瞬间制敌于死地。此招运用之要诀,是出其不意,较通用方式,为举脚作势施蹬,而中途变向,使脚在空中划一半月 形后自侧面重击对手的面部,攻其以措手不及。
二、拳膝组合技法
在泰拳中,有一著名的绝招叫作“箍颈膝撞”,即是拳与膝 的有机结合。日本著名空手道大师岗田在与泰拳手莫斯•乌 安比赛时,莫斯•乌安只用此一招,岗田便被打得血肉模糊, 当场昏倒不起。所以,泰拳中的拳膝组合技法使得许多世界级 自由搏击高手们望而生畏。
拳膝组合技法,技术内容丰富,招法独特,攻击力强。要想 掌握此技术,除有扎实的基本功外,还要精选出拳膝连击的单 招,然后反复练习,并反复击打沙袋,直至达到技法自动化程 度为止。在实战中,还要根据不同的对手采用不同的战术,而 且进攻时要求动作连贯,快而不乱。近身发手打击对方的时 候,不要盲目过早的出手,在距离合适的情况下,还要掌握好 时机,出手前膝部要做好出击的准备,才能做到手到步到,手 回膝到。即用常法迎敌,用变法制敌,以快压敌,出奇制胜。众 所周知,膝是泰国拳中的一种重要武器,它在人体之下,故进 攻隐蔽性较好,况且膝盖比较坚硬,因此进攻力量要大于手、 脚,在激烈的打斗中用凶猛的膝撞能将对手击昏。因为膝在弯 曲后可承受500公斤以上的力量,所以是近距离作战的重型 武器。
在泰拳的搏击中,经常用到的拳膝组合打击法如下。
颈正撞膝
- 运用方法
双方由格斗姿势开始(图25),我先用左右直拳去连续攻 击对手的上盘要害部位(图26),并乘对手忙于防守之机,再 迅速用双手扣住对手颈部并用力向下按拉(图27);紧接着, 我再抬起双膝去连环撞击对手的心脏或面门(图28、图29、图 30)。将其击瘫在地
-动作要领
在实战中,双拳攻击要快,充分打动对手的防御;扣颈有 力,以防被对手挣脱;膝撞连贯、凶猛、有力、及时,要有将对手 撞穿或击碎的感觉。两膝要几乎同时出击,并毫不迟疑,以防 机会丧失。但在运用时应注意与手的配合,并使双手都处于防 范位置。同时练习时还应注意结合蹬腿攻击,即在与对手格斗 时,如使用膝法获得成功或对手后仰身防守时,应养成以脚法 连续蹬踹对手的习惯。另外,欲使膝法发挥出巨大威力,还必 须向前跨步逼近,如此对手越是靠近,则膝法的威力就发挥的 愈充分。
拉颈侧撞昧
1.运用方法
双方由格斗姿势开始(图31),我先用左右直拳连续攻击 对手的上盘,迫使其露出中盘空当(图32);紧接着,可用双手 扣紧对手头部并用力向下回拉(图33);然后再抬起双膝连续撞击其肋部或头部(图34、图35、图36),将其击昏或击倒在 地。


- 动作要领
在实战中,双拳攻击要快,扣颈有力;膝撞连贯。此动作要 带有较大的前冲力,且动作的气势要足,膝盖的撞击要带有爆 发力。在泰拳中,侧撞膝是泰拳的独特膝击招法,其轨迹与一 般冲膝不同,因它并非单纯向上或作斜线撞击,而是从侧面扬 膝成弧形,突向对方肋腰部或将膝抛高去攻击对手头部侧面 等要害。据著名拳王乃佛说,运用此招之要领为屈腿收于后 方,然后以臀部及腿摆动时的力量,撞向目标。泰拳虽以膝击 技术震撼世界武坛,凡拳师无不谙于膝技者,但亦有部分名手 不喜欢内围膝战,但这并非他们不精于膝技,而只是战术上的 取舍问题。
1984年泰拳师奋特在香港战胜美国冠军当威逊,便是运 用此技法。但据他所说,使用侧撞膝时,不分场合的滥用膝招, 不仅不易奏效,反而可能会遭到对手的'凶猛还击。另外,在进 攻时,本身便有相当危险性和需要较高的技巧以及较丰富的 实战经验,但正由于其动作难度高,在泰国拳中对这一功法就
. 27 .
专门作了系统研究和锻炼。而且膝攻之关键,是如何安全地接 近对方,这是实行膝攻的关键。所以,在近战中除了看准破绽 并掌握机会外,首要的是以迅速激烈地攻击来寻求迫近机会。
浏览1,65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