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1月8日,日军入侵祁县后,汽车由华北交通株式 会社太原铁路局自动车辆管理处控制,服务于军事侵略和经济掠 夺,从此他不再做护车保货的领班。

1938年,阎锡山的部下李复膺部,从大同开赴抗日前线,招 收了一批民间武士到部队任武术教练,戴魁先生应山西国术促进 会的邀请,和戴宏雄的介绍,到李部大刀队传授戴家刀法。据传 教的刀法招数极简单,第一老虎出洞剪爪,即起手用刀砍拿武器 之手,再一拧一扣便可,即用刀背磕枪杆,刀刃顺枪剃向握武器 之手。1939年7月,李给所有非军队人员带上路费回家,回家后 口外的徒弟和若干青年公推任大华的哥哥任荣再次请他到口外居 住授拳。他带领何聚兰和岳蕴忠到了包头并和迎接他的人照了 相,相片上题有欢迎戴老师莅包摄影纪念,落款是民国二十八年 八月二十八日。在包头住了月余,因家眷身体不佳,同岳蕴忠和 口外的几个徒弟一同返祁。何九少因热病住在包头。戴魁先生回 家不日家眷谢世,办妥家事后,随口外来祁的徒弟又重返包头, 在包头又收了山西文水县水界村人李森与当地若干青年为项帖磕 头弟子。这次在包头前后住了 15个月,回祁县后和口外的绝大 多数徒弟成了永别。

1940年11月他回到祁县,这年腊月,口外的徒弟们又要将 戴魁先生接到口外过年。祁县的徒弟们因恐战乱,从祁县火车站

将他截回,不让他再去口外。他小姑姑见他独自一人,又绝不 续弦,就让他变卖了房屋家产,在过旧年前被接到了祁县北梁 村的大户开明绅士李凤庭姑夫家(当时称二李兄弟即李凤庭、 李顺庭,李顺庭为大盛魁总经理),在北梁村收了三家村人王全 福的父亲王德威(乳名等祥则)为递帖磕头弟子。当时社会上 流传的一句顺口溜:“戴魁的徒弟惊怕人,猪林(高树生)、等. 祥、三得胜(邢德胜、原得胜、王德胜。也有人将原德胜误传 为闫德胜或袁德胜。据传王德胜为戴魁先生大弟子,也有说马 士龙或程象山为大弟子,受过良栋先师的传授)。这“惊怕人” 三字缘于原德胜,起因是祁县东山通往榆社和左权根据地的要 道太谷县箭壑岩村,驻扎在祁县的日本人为了不让榆社、武乡、 左权的抗日人员到祁县的平川和平川的抗日人员进山,在此修 了两座炮楼。一个日本人出了炮楼追赶从炮楼里逃跑出来的姑 娘,这姑娘叫梅兰则,祁县子洪镇人。追到杜家庄,这个日本 16 人被原德胜打翻在地,捆了双手等到夜间押送到当时县委县政府的所在地——东山的上庄村,交给了独立营的刘文(祁县梁

村人)、郭光辉(祁县洛阳村人)、崔南周(祁县会善村人)、闫 逢时(祁县北建安村人)等人手中。后经独立营营长,兼祁县 抗日政府县长武克鲁派人将日本人送到左权麻角村,日在华反 战同盟会办事处(武克鲁,祁县夏家堡人,送走日本人后也跟 随戴魁学戴家拳。闫逢时,后调到平定县四区任区长,新中国 成立后任太原南城区区委书记等职)

戴魁先生移居晓义村起因是,1941年十月初八,北梁村赶 庙会认识了姑夫的世交朋友晓义村大户程占元。程占元对戴魁 先生早有耳闻,就邀请戴魁先生到他家,教他及家人学拳。戴 魁先生答应后,不日程占元用轿车将戴魁先生从北梁村接到了 晓义村他家,收程联凤、田九元等人为顶帖磕头弟子后,住在 了程联凤家,之后搬到晓义村圣宗庙居住。据原祁北区副区长 兼武工队队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祁县副县长、祁县第一任县 总工会主席、祁县第一任武协主席郭凤山口传,戴魁先生是

1942年夏秋之交,从程家移居到圣宗庙中的。戴魁先生住圣宗 庙,是他和有关领导开会研究同意后决定的。当时考虑到戴魁 先生孤身一人,教拳可以做掩护,为了工作需要,他和晓义村 村长、中共地下党员曹永光、村副田九元做通戴魁先生和程占 元、程振武及程联凤的工作,搬出程家住进了晓义村的圣宗庙 中。当时对戴魁先生以善友对待,号称戴善友,并将庙中的十 余亩土地也归他耕种,并和村长、村副制定了种此地由村里支 差。戴先生住进庙中,此庙成为榆太祁联合县及祁北区抗日的 秘密接头点,和戴魁先生制定了单双日接头暗号。从此圣宗庙 成为地下抗日交通站,戴魁先生在此庙中开始收徒传拳,并分 批传授郭凤山带领的除奸小组队员和武工队队员戴氏心意拳,  郭风山也跟戴魁学戴氏心意拳(郭凤山曾于李复祯的徒弟陈德 17

际学过形意拳)。戴魁先生也不时到各徒弟家中盘住几日教拳 授艺,不过以徒弟们到庙中学艺为主。此时郭映田已调到长治 任城防司令,将家眷安顿在沁源县城西,并经常请戴魁先生到 他家居住,并教他手下练拳。戴魁先生到他家常带着高升贞、 胡青兰、高树声等人。图片12

1944年2月9日,有中央首长赴延安参加七大会议,在八 路军总部同蒲支队的护送下途经祁县祁北区,祁北区抗日民主 政府接上级命令,派出了精干的除奸队员由副区长郭凤山带 队。郭凤山请示了相关领导,请戴魁先生与他一起去完成护送 任务。当晚在祁县夏家堡村堡垒户过夜,睡觉时将戴魁先生安 住在外间。首长和戴魁先生及房东进行了亲切交谈。第二天经 丰固村渡过汾河交给了晋西北抗日武装人员。在同年1。月开 表彰会时,得知护送的中央首长是陈毅。

在同年的7月,郭凤山请戴魁先生与他去榆社,接应新任祁 北区区长兼区委副书记石瑞到祁北区上任(石瑞原名白云,太谷 县人儿上任后,石瑞不时到庙中和相关人员接头开会。

1946年H月11 H,县委县政府在来远镇的东峪沟窑头角村 召开第二届群英会,奖励一百多名英雄和模范,72岁的戴魁先生
因护送过陈毅,接过石瑞,又交了数额较大的爱国粮,也成为模 范中的一员。在郭凤山的陪同下,他参加了这次表彰大会,散会 后受到南凤沟前庄村太行区模范工作者,民兵大队长许大珍的邀 请(许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祁县副县长等职),在南凤沟的前庄 村传授三大沟民兵月余戴家拳(三大沟指祁县境内的南凤沟、东 欲沟、上庄沟)。之后,郭凤山将他接回晓义。回到晓义后,他 受石瑞和郭凤山的委托,又分批传授戴家拳王需生(王常生姓 武)带领的路西武工队二中队和护村保家队。戴魁先生谢世后, 已调到外地主持工作的石瑞托人送来四十万元(旧币)。

1947年9月12 H,县委组织二、三、四区民兵和武工队, 配合四十团在拂晓时围剿向三区板山、侯家庄进犯的“沁武奋斗 团”。二区的民兵和武工队接到命令后,从二区各村绕道到晓义 圣宗庙集结。这次战斗大获全胜,并抓住了营长倪国华。事后敌 人知道了武工队和民兵在圣宗庙集结之事,暗中对圣宗庙和戴魁 先生进行了严密监视,并要对戴魁先生下毒手。郭凤山得知这一 情况后,告诉了村副田九元。田九元与程联凤将戴魁先生秘密转 移到程联凤家;在程联凤家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将戴魁先生秘密 转移到了田九元家。直到1948年7月7日祁县全境解放,戴魁 先生也一直住在田九元家,直到1951年逝世。

戴魁先生从圣宗庙住到程家后,在传授他人拳时,更进一步 打破戴家百年家规禁忌,把戴氏心意拳更完整、更系统地传授于 外姓人。在他的口授下,让郭映田著书一本,并亲自审定,在扉 页上写有云飞子字样的为正本。此书戴魁先生让人抄了三本,后 又让本县瓦屋村一个有文化的徒弟从另一个角度写了一本戴氏心 意拳谱。这两本书比较详细地写出了戴氏心意拳的练用之法,这 是戴魁先生弘扬国术的又一个伟大之举。

王映海

王映海及同门师兄弟在本地和祁县以外均有收徒授艺,然今 在世者寥若晨星,在本节只表王映海一人。

王映海,乳名桃园,祁县晓义乡北堡村人,出生于1926年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按《山西武术名人录》一书中记载,王映 海,男,汉族,山西省祁县人。祁县武协副主任,祁县心意拳协 会副会长。王映海从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习武,拜戴魁为师, 学练心意拳,几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他学拳又授拳,培养徒 弟一百余人,还教授辅导了许多武术爱好者,多年来为发展心意 拳做了很多工作,为武林人所称赞。

1941年腊月,15岁的他与族叔王步昌(乳名福狗)在晓义 村村民程振武的引荐下,同时拜心意拳泰斗戴魁先生为师,以符 养生之旨。他们是众多弟子中最年轻的两个弟子,也是最后入门 的顶帖磕头弟子,俗称关门弟子。他们习练戴氏心意拳后寒暑不  辍,由于对戴魁先生恭谨诚勤,很快得到了戴师爷的若干真谛。

他们叔侄二人经常搭手磨艺(这搭手磨艺长功特快,例如原高树 声的弟子,后传到高声祯名下,心意高手银栋、占昌也是如此。 银栋大名许初宽,占昌大名王秀华,二人均为祁县部北村人)。 王映海叔侄艺成后开门收徒,前来学艺的有公安人员、武警官 兵、工农商学、外国友人,对弘扬晋商武文化,他们叔侄二人起 到了传承和传播的作用。

今年85岁的王映海师父虽然须髯皆白,寿眉长挂,可他精 神矍铢,思维清晰,腿脚利索,动作敏捷,是一位健康的长寿老 人。他一身酷嗜武术如一日三餐,习武70年来未有多日间断, 深得个中精要,每有国术赛事均踊跃参加,从民国年间到中华人 民共和国2008年,无论刀术、棍术、拳术及杂器类均名列前茅。 花甲之年在兰州与马二牛师傅代表山西队均得铜牌一枚,他演练 的三棍三刀,受到了总裁委员会的一致好评。古稀之年在北京、 上海、太原、河北、河南等地的各次赛事中,均得多枚金牌奖。 耄耋之年到香港、马鞍山体育馆献艺,在武术界起到了轰动作 用。2008年农历八月,受日本人邀请传授戴氏心意拳,受到了市 长级接待,在他就位的主席台上放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 旗,日本市长一方放置了日本国旗,随后与日人交流切磋武艺, 让日本人惊叹不已,称此拳种为不败之拳种。他收授徒弟除本国 人外,于1983年收日本徒弟4人;在2001年收美籍华人李泰 良;2008年收俄罗斯弟子3人。以上外籍人员均为入门磕头弟 子。他的孙子王喜成、王喜诲在他的悉心传授下,刻苦磨炼,已 基本系统地掌握了本拳的核心。王喜成跟随他爷爷两次到香港, 四次去日本,一次去俄罗斯传艺,爷孙均满誉而归。图片3

王映海师父传授徒弟是学艺先学德,即使成了入门磕头弟 子,只要违犯三不教中的任何一条,就会切拳不授。他传授徒弟 拳术因人施教,拳谱拳经、口法秘诀、架势同步而行,倾囊而 授。在他的徒弟中,他协助王毅出版了《戴氏心意原传器械功法》 一书;又口授身授,亲自把关促徒弟陈振家写出了《原传戴氏心 意六合拳》一书。此书在他的指导下,有关身心各式无不旁证曲 引,词简义赅,句句切要。他为人师,首先是人正为范,因此徒 弟们对他的追随如云翔而影从。这位将近七十年学戴氏心意拳不 辍的老人,虽然无有文化,可对武道的理解极为透彻。他在教徒 弟时手把手传授,按他自己的说法,只有这样教才放心°想得到 王映海师父传授,还须有德高望重的人引荐,因老人不但坚持传 统的顶帖拜师规矩,而且还坚贞不渝地坚持“宁可失传,绝不滥 传”的拳训。《山西晚报》2007年8月1日第二版,本报记者 张立宇以《有他们在武魂不灭》的报道,高度评价了武道高深、 武德至上的王映海老先生。

2008年,他萌生了给戴隆邦祖师以及戴魁先生等自筹资金, 立碑树传的想法。2009年,他携门下全部弟子实施其事。他本人 首先出资一万。委托作者全权经办。此事抄报到县武协主席庞祥 瑞、县体委主任程安兴、副县长闫朝晖、县长李丁夫,依据乔家 与戴家有很深渊源,故批示将其纪念碑安置在乔家大院德兴堂◎ 从收集资料到实施,在多人协助下,经过一年零三个月,圆满地 在第一展室展出了戴隆邦家族的文字、实物及现代练戴氏心意拳 练功照和若干墨本手抄本、口传资料。这真是前人所讲,六朝古 都庆升平,武事乃随文事精。前人功绩今人颂,留下美德育后人。阐要是练用戴氏心意拳的细则。

一、 根据中医学说,人身左为血分所居,其行也缓。右为气 分所居,其行也速。所以练本拳均先动左而后动右,此要者为调 整气与血的平衡耳。

二、 家生家云: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 宝精气神。三宝在人体中非常重要,所以练内家功时,架子、吐 纳、意念三者合一为旨。练时内七外三,或大内小外。

第一节要语

一、 束展呼吸,束身吸气,展身呼气;吸气则气升内合,呼 气则气降外开。

二、 练功内家三派均须知,心意之束抖,练阴阳鱼两眼。

卦之捷变,练阴阳鱼外圈。太极之方圆,练阴阳鱼头尾。

三、 初练者用劲宜大,架势宜大。功深者用劲宜小,架势宜 小。

四、 练功时找一雅静之地,择一清静之时。以不炫耀为宜。

五、 事在行而不在言,拳在心而不在形。

六、 与人交技有三打四不打。三打:进步打,贴身打,敌打 我亦打。四不打:步不进不打,身不贴不打,彼不打不打,见空 不打。

七、 打时拒之则虚,不拒则实。

A.与彼交战以步为先,步打七手打三,宁可无手,不可无 步。

九、以圆行势,以气催形。内圆吐纳,外圆抖擞。内圆鼓 荡,外圆构形。束身圆直,展身直圆。

十、内家技击必求其中,太极空中,八卦变中,心意直中Q 太极浑然无间,八卦纵横矫变,心意攻人之坚。而不攻人之暇, 并一式两用,随其来体,不离不拒,在应变中至柔至极,持膊如 婴儿,忽然用之,虽无所明施其勇,随势有力化为无力,有手则 为无手。

十一、攻动乎九天,则来而不可备。守藏乎九地,则幽而不 可知。能达此境,则攻守之法得矣。

第二节心意手足法谚语

心意拳,无绝招,巧招妙招皆熟招。形意拳,无绝手,巧手 妙手皆熟手。心意蹲,形意站,心形二艺戴家传。起四更,养灵 根,先学武德后练功。嘴要贵,腿要勤,先熟拳理后练形。练桩 功,有经章,三沓一升吊灵光,头顶天,足抓地,心定神宁丹田 气Q进步提,踩步高,退步拔,先弓腰。足打七,手打三,五行 四梢要和全。和身辗转不定势,无拳无意谓心意,只要悟得婴儿 玩,方知本拳天生成。

心生意,意领气,心意相连全盘戏,心是悬胆镜,意是江河 水,拳似一扁舟,足为随心车,手是如意钩。心不妄动动必应, 拳不乱出出必准。心意不相连,必定技艺浅;手足不连环,接手有险象。

有摩精,有摸劲,咦呵连声阵雷声。摩则明,摸则灵,明谓 心和眼,灵谓手和身,要练摩摸龙蛇行。有摩胫,有摸镜,摩胫 剪子固,摸劲意与心,摩胫摸镜重轻灵。

有攻势,有退势,起手落足三战机,出手奸,回手滑,打者 强,肘拐平心摆又撞。

养气法,要三沓,顶心下沓到手心,手心下沓到足心,真气 发起到天门,从头到足虚又灵,束身之法本属阳,气走督脉过三 关。

用气法,要三顶,足心上顶到手心,手心上顶到顶心,真气 降下归灵根,再往下降到足心。展身之法本属阴,气走任脉往下 行。气和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中节攻。非手长,气难达,非手 短,难贴身,此谓练功楞中精。

练丹田,养稳固,练身法,押海舟,束身裹肢似猿猴。若慢 练,练细节,若快练,练劲节,若提足与膝齐,起膝望怀先提 气,只要二提双到位,猴势一法自然至。进步似槐虫,起身如挑 担,若遇人众多,三摇与二旋。足要进,头须领,硬打拧进似追 风,浑身呈弓后腿蹬,肘打去意腹沾阴,好似返弓一力劲。

起足钻,落足踩,看退反进婴吃奶。心猛虎,吃人意,束谓 老虎扑物势,动为犁牛直项至,我拳场中不定势,随高就打高, 遇低便打低,打遍天下似老鸡。头打落意随足走,足打落意后足 蹬,胯打中节鬓相连,肘打去意胸膛前,腹打沾粘阴对阴,好似 反弓一力精。

头打等,胸不挺,肘不离肋起膝顶。手望眉,拦挎入,双手 捋拨丹田出。手与足合常相连,双手就在怀中变。手随足,顺与 拗,起足须从肚里掏。身与手,随心动,手足连环一气用。后手 藏肋还未上,真气先沉后腿弯。束身蹲,阴阳翻,身法入阴而负 阳,进身头手抱斗弯。看人似小草,打人如走路,双肩钻一孔, 有手作无手,打人如打偶。

君与臣,将与兵,一气占先盖乾坤,兵战杀气无不克,拳打 一气无不胜。蛇吸食,视如鼠,布气神往夺如虎。仙猿蹲,见如 处,追形飘移脱如兔。拳似炮,手占中,知进不伸中节攻,追风 赶月不放松。呈五弓,龙折身,束钻身平头要领。远用践,近用 寸,足进手起身贴身,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要见形艺不精。

眼要毒,手要奸,足踩中门裆里钻,武艺相战闭日光,天地 交合云遮月,鸡手横扫眼先慌。远近一丈步为能,急若腾兔追其 形,两头回转急相迎,要知回转这条路,只在眼前一寸中。死中 活,活中死,三回九转是一势。退中进,进中追,三摇二旋拳中 贵,起而未起抢中央,枪住中央占中央,占住中央神手难。

应他人,先顾自,六合印整内外意,手起莫要望空落,回足 莫要望空闪,肘打去意占胸膛,两手只在洞里藏,左手不过右边 去,右手不到左边来,出手不超足尖外,肘夹两肋手在怀。手向 前出不露肘,肘要后顶不露手。心意只凭盖世去,万法皆从束展 求。惊四梢,疾打冷,舌卷成桥山亦撼。手为规,足为矩,两肘夹肋手不舞。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两腿剪,不开门,遇敌争斗束全身,束钻

踩扑手占中,手不占中肘占中,肘不占中肩占中,占中直起贴彼 上 身,丹田催射内劲崩。前足带后足,后足踩前弯,后足赶前足

前后紧相连,飘若似仙不见忙,胯打中节环连环,起手好似虎扑 羊,或是括横一边走,后手就在助下藏。锤打起落头手挡,翻若 似蝶内藏奸。恶手为阴出手柔,善手为阳出手刚,阴阳刚柔一齐 上,蛰龙未起霹雷响,一枝动,百枝摇,犹如水中按浮瓢。束身 手起柔中沾,身展手落刚中放,一绝皆绝忙中闲。

出肘吸,起肘托,肘拐平心当胸击,鸡手反下阴中袭,肘起 平,拳下藏,肩打一阴反一阳,后手就在洞中藏。去意好似卷地 风,消息全凭后足蹬。见如妇,如持婴,夺似虎,一口吞,拳似 炮,龙折身,遇敌好似火烧身,急若吞吐鱼抖鳞。要打人,节节 明,上节不明招人擒,中节不明自身空,下节不明被人盘。上节 不明擒拿忙,下节不明足走繁。三起不见形,三落不见影,势占 中央臂不伸,与人交勇无虚备,阴阳相合必自然。

近成功,远枉劳,打的远,脸对脸,打的美,嘴对嘴,打的 脆,起随追,眼与目合内劲催,六合印整声如雷。束身进,头打 等,外胯打人鱼打挺,里胯强步变势难,臀尾打人不见形,猛虎 坐窝藏洞中,背尾全凭精灵气,起落进退自分明。

身未动,先知情,灵蛇拨草用嘴叮,膝打几处人不明,好似 恕牛闯木笼。攻与顾,束而钻,钻提足,不提膝,束身提肛不提 腹,进身提气不提肋,提足束钻随势击,提肛打人不用力,提气 进身胜虎扑。内要提,外要沓,气要沉,尾要正,万气归田足钉 钉,气不归田足无根,踩扑搓刹如浮萍,和身辗转势不定,左右 横顺任意进,进步顾击龙蛇行。

你也知,我也知,总归心乖打心痴;你也有,我也有,神仙 难逃滑狸手;你也进,我也进,斜避翻,偏拐隐,足落踩蹬步犁 行。步步犁行剪子固,束钻踩扑逆水行,把把鹰捉发雷声,身子 未动擒捉意,六合贯注一气行,未曾开拳先打顾,后打上法动五 行,起落二字与心平,悟透起落进退精,一事精湛万事通,眼观 耳听语中精,闭住动容永不凶。盖世一字是团身,只要团字占了 中,一身免祸又离凶。身似弩弓手药箭,能要不是莫要停,上法 首要先上身,手足齐到绕为真。

要取人,先动根,墙倒容易推,夭塌最难擎,风顺暴云归, 雨洒灰尘净,熊出洞,虎离窝,好似穿涧过大河,犁牛直项有所 去,老虎闭势有所取,内提外随起要横,落顺靠打肩井崩,截心 截手截四梢,截意截面截五心,截手硬崩摘豆角,截足寸踩胯贴 靠。

下用押,上用挑,里裹外挎中献桃。彼不动,咱不动;彼若 动,咱先动。能用一思进,莫要一思存,说话三思必无错,武艺 犯思必有凶。能在一气前,莫在一气后,式式出拳均似炮,把把 回手如火烧。起横不见横,落顺不见顺。起不起,何用起’落不 落,何用落。低之中望却为高,高之中望却为低,高低起落与心 齐。只怕人间多一齐,一齐多了为一精,1精精湛万事通’万事 只要团了中,以静制动柔也雄。

胸中空,腹中实,丹田一动蛇吸食。丹田久练灵根本,五行 合一见奇能,好似绵里藏了针。蹲猴势,真气升,一气占先定乾 坤,身束展,有经章,束提谷道落回丹,绵里藏针柔中刚,触似 棉,如护婴,阴阳翻转错骨筋,架梁闪折不在重,称小打起千百 钧。气与力合起炸雷,空胸实腹气贴背。学者要知拳中义,风骤 火烈思水意。

行善事,不为弱,虎狼威,不为凶,多行善事不图报,虎狼 淫威要祛掉。遇事三思无自悔,保住身体现今福。不孝之人何学 艺,不知起落枉伶俐,不知进退枉学艺。未学武艺先学德,无德 学艺实无益,都遇贤人却也少,若遇贤人似禾稻。墙比山高万不 能,可惜奇才不多生。自所功浅欲不达,不可张口强人难。父母 恩情不用恨,名利无边祸有根,眼前父母能孝敬,不必涉远敬佛 神。

行三孝,须留后,要树德,需务慈,除恶务本行善事,只要 万事归了善,何用精细去哄人。君子要习心意拳,思吾道,依吾 言,未学拳脚先学言,三和明,要记牢,不孝之人不可交。顶帖 入门勤而恭,不可有始而无终,日磨时练勤又诚,尊敬师父寸步 行。钉顶毒狠弓催放,束身直进虎扑羊。祖师留下真妙诀,知者 传人细选人。武艺只怕见识浅,言不明,艺不精,最怕误导世上 人。自心明来万法灭,照破世间无罪孽。世事人心都一般,明起 求通也不难,只看人心专不专,只要钻心恒磨炼,练明心意九将 通,练明心意万法终。九将通,万法终,自有贤人归吾宗。

三孝:第一孝,生而事之;第二孝,死而葬之;第三孝, 葬而祭祀。此意谓你长大成人了,父母在世时,父母的事就是自 己的事。父母谢世后,尽心尽力办好后事。办好后事后,要办好 各祭祀节,谓之三孝。三孝做到了,没留下后,也不抱养,被视 为最大不孝。如运用到武术界,没有留下徒弟,亦称无后为大。

滑狸:野猫、山猫。九将:九将者,仁心、义肝、礼肺、肾智、脾信,另有步将、骑将、猛将、大将。

道之以德, 事无苟免, 贵而不骄, 奇变而稳, 进有厚赏, 足轻戎马, 登高涉险, 气高三军

齐之以礼., 不为自饶, 胜而不恃, 动应多端, 退有严刑, 气盖千夫, 驰射若飞, 志轻意强,

悉其劳苦, 无生以辱, 刚而能忍, 临危制胜, 刑不择贵, 惯使长戟, 退为殿后, 勇战大敌,

知其饥寒, 有死而荣, 贤而能下, 转祸为福, 赏不逾时, 善用短兵, 进则先行, 不齿小战,

拳谱曰:夫,将才有九。

入为抱,负为背。阴包含着阳,但反其不能说阳也包含着 阴,因以阴含阳是客观规律。阳是主导性,发动性。阴是包容 性,制动性。在本拳中指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蹲猴势,头的
入阴而负阳,头手抱斗弯

额颅与枕骨、下额的动作是阴出阳收,而整个身躯是阴收阳出,

从内讲是真气从足上升至头。


  1. 非手长不可达气,非手短不可贴身


前一句,主指如要达气远击,须用把把鹰捉发雷声。后一 句,主指如要贴身靠打,须用行行出洞老熊形。

桓桓老熊形:指熊黑威武猛悍。行行老熊形:指进步贴身 如同熊黑行走,腿随腰动。谓非手短不可贴身的主要步法。

第三节释眼耳手足法

眼有监察之神,如水逝也;手有拨转之能,如电击云卷舒 也。足有行程之法,虎之践,箭之射也。耳有闻声之灵,如风驰 也。四者练到神化,临敌无失机也。其中裹括动静、轻重、软 硬、快慢、攻守、中庸,放胆即成功和有欲生巧,无欲生妙,及

短打身法等法的诠释。

  1. 动静


静在含机,动在变机。静如冰清无情,动如惊龙有意。静若 坐佛落台,动若惊鸿起飞。动静一意,在本拳中静者养内、养 心、养意、养脑;动者养外、养骨、养筋、养皮。无论束静的外 相猴势、内站丹田,或展动的外相虎扑、内射丹田,均静非静, 犹如大冰河外静而内汹涌。谱曰:“周天循环貌似冰,桩功不动 内汹涌。”

  1. 轻重


举重若轻,举轻若重。重若山崩石滚,轻若和风拂柳。重若 惊天动地,轻若踏鼓无声。重动势法清、实力生而生颠劲。轻动 一叶不负而随其劲。灵动触毫毛惊全身,而一决皆绝,总要硬崩 摘豆角。

软硬软若棉絮,硬似铁。软为随,硬为动。

快慢

快若眨眼,慢若等人。快若箭飞练其用,拳打来回人不见。 慢若抽丝气循环,犹如蜗牛爬土墙。谱曰:“拳至难防因其快, 箭来难躲因其疾,泥流难堵因其猛,狭路相逢胜者因其勇。

攻顾

攻动乎九天,从天而降,则来而不可备。顾藏乎九地,深藏 ' 不露,则幽而不可知。攻者打虎截爪,打人亦然。顾者而其主旨 以一个心眼为要,顾要主动顾,谓顾中有攻,此意谓没有主动的 顾就不会出现强劲的攻。顾的真意旨在后发制入。谱曰:“顾中 有攻势不丢,攻中善顾对手愁。”

中庸

韬先以示拙,大勇以示怯。古有“隆隆者易绝,炎炎者易 灭,昭昭者易污,骄骄者易折了又中庸者谓致中和,拳谱中有 “孟子所谓直养无害,皆此气也,其与气力一道,纯任自然,合 乎中庸之极,则内家拳法之上层也。”

放胆即成功

古有:羊质虎皮功不就,鸡胆鸿毛事难成,放胆怒从心头 起,放胆恶向胆边生,心与胆合谓胆正。炸雷落耳不慌神,地动 山摇心不惊,拳到眼前视无物。知进则进得其利,知机当断不乱 自,拳动犹如气浪滚,拳落斩截虎也惊。争斗任凭风浪起,擒虎 放胆即成功,心中杂念剔除尽,保持一颗平常心,消除妄为达无 为,无畏无惧方成功。

有欲生巧,无欲生妙

有欲生巧,为肩打一阴反一阳,两手只在洞中藏,两肩钻一 孔,顺势手落袭阴间,鹦入林,虎搜山,谓有欲。

无欲生妙,为拳打三节不见形,若见形影不为能。高从九天  下,低出从九泉。狂风吹起蒲公英,踪迹皆茫无定踪,无中生 29 有,视不能为能,谓无欲。

第四节短打身法

百拳之法,以眼为先。反察前后,求察阴阳。浑身着力,脚 跟乃强°起伏进退,得先为王。拳无寸隔,沾衣便亡。腰无少 主,巧终狈狼。如钉若矣,紧倚门墙。自顶至足,节转轮防。接 应变换,无仇为良。八峰不挠,随颠随狂。

连释

百拳者:指诸家之拳,指本拳的全部招式。以眼为先:谓 精神巧处全在眼,以眼为尊察四方。眼犹如天上明月无不照耀于 人,对敌均要一眼定乾坤。

反察前后,求察阴阳:谓人立足立身之法,指人束展拧身 转体之间均须有阴有阳。

浑身着力,足跟乃强:谓无论练用,应当察其用力,自顶 至足,均要着力。着力时全身重心前一后九,谓足跟乃强。

起伏进退,得先为王:谓势所动之法,拳无寸隔也好,沾

衣便亡也罢,而我却不可迟了。

拳无寸隔,沾衣便亡:谓贴身触体而发劲,沾敌体后我之 动作绝不缓冲。

腰无少主,巧终狈狼:谓动静皆属于腰,若腰无所主,为 拳中大病。无论练用均以腰为主,否则虽有至巧之法,难撼对 方,亦无大用。

如钉若矣,紧倚门墙:谓无论练用,定要封闭自身门户为 如钉若矣,纵技有掀无揭,外事徒劳,所以足着地如钉钉。紧闭 内门,含胸拔背,犹如靠墙而立,为紧倚门墙。

自顶自足,节转轮防:谓人体一动犹如转轮,指凡人动 身,动以立势,静以潜形。直为进步,闪为退进,二者均要节节 转换,犹如转轮之状。在此主指身如拧绳,而四肢在身躯上犹如 绳系。身如龙身,九节互应,谓自足至顶节转轮防。

接应变换,无仇为良:谓与人技击言必接应,互换相连, 为应用之玄机,为接应变换。彼来人门,顺人之势,接势入怀, 为无仇为良。

八峰不挠,随颠随狂:谓我有手、肘、肩、臂、臀、胯、 膝、足为我之锋,以我坚峰凸出部位击彼软部,虽颠而实不颠, 一颠而收;虽狂而实不狂,内狂而外静。

浏览2,56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