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冲突是构建群体特性的基础要素,科塞等学者认为:“在社会系统 内,冲突有助于明确群体之间的界限,加强群体的独立意识,因此在系统 内建立群体的特性。”伴随多元文化的冲击,异质文化与文化移植风起云 涌,文化所有权的争夺硝烟弥漫。因此传统武术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冲突” 中明晰本土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畛域,增强华夏民族的群体独立意识,提高 文化保护警觉。传统武术若希望能够在文化全球化演绎道路上达成跨越式 发展协议,须充分利用动态保护与静态保护的时代良机,挣脱域外文化的 侵扰与自身发展欠佳的行为束缚,深入分析当前“中西合璧”的优劣,探 索本土文化与域外文化的最佳切合点,以期达到“原生态”留存与文化重 构的目的。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别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本文借用任平教授的“一体两翼”理论分析传统武术的出场路径及自我构 建,“一体”主要指传统武术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同时,反省现实存在的问题; “两翼”可粗略概述为一方面须客观解读自身的文本范式,另一方面亦须积 极与多元文化要素进行对话。“传统文化带有时代性,文化传统更具有历史 性。武术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⑴借用哲学家冯友兰的“抽象 继承法”分析传统武术的静态保护,此分析法中提到,抽象意义是可以秉 承与发展的,具体意义则不可承袭与接收。探究其本质涵义可发现,所谓 抽象继承法就是以现代精神去充实传统文化的语言外壳,赋予其现代意义, 可实现传统文化的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2.3吐故纳新的特性使然
社会学理论认为,“一个特定的文化特征的存在,是由于其履行另外某 种重要的社会功能。武术既然被视为一种传统文化,那么其社会性必然有 之。”[⑵本文借用“文化的社会性”来分析传统武术在特定的文化空间下如 何履行自身的社会职责。文化自觉不仅仅代表是其固本培元,存活于自己 的狭小空间内,更需走出去参与文化全球化的相互认同,构建适用于自身 的完善与优化的文化谱系,为塑造更高的社会服务体系奠定基础。张岱年 先生的“文化综合创新论”认为,文化作为一个特殊谱系,既具备整体性 特征,又具有可分性特性。整体性并非泛泛而谈,而是基于文化自身的个 性特点进行综合创制。既是延续了传统文化的本原与根基,亦有“青出于 蓝而胜于蓝”的吐故纳新。
“文化影响技术,技术反映文化。”【⑶我国历来是注重“文化”的国度, 无论何种文化的命名赋义,均是本民族生活方式与发展理念的显性或隐性 昭示。全息传征本民族注重集体观念和整体意识的思维导向。譬如劈挂拳 的开合收放,动作运行间均体现了华夏民族注重开合相间、平衡发展的思 想观念,中医中的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亦是传统文化的典例。文化是 一种集体记忆,文化全球化虽引发了文化冲击与移植的“海啸”,但正是由 于强烈的域外文化入侵,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觉醒与文化抢救意识。反观技 术从单个动作到组合动作的策划与设计,均包含了 “自塑的文化常数”与 “他塑的文化公分母”。在遵循共性与个性的合理调适原则下,仍旧保持了 传统武术与中医自身的“出世”精神。
3结语
中医与传统武术均是华夏民族优秀的文化载体,在文化多元化时代,
武医结合逐步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从辩证的角度看待我国优秀的传 统文化,重新梳理和定位二者的发展高度和切入点,抛却原有的发展模式, 借助文化多元化发展平台,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为武医结合奠定更 坚实的基础,为传承传统武术文化,宣扬经典的中医文化做铺垫。文化自 觉视域下的传统武术,既是一种文化载体的动态复原,通过自我觉醒,梳 理符合自身发展脉络的文化图景,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疏导的方式和途径。 传统武术基于“自我觉醒”与“自我反省”的出发点,提出“自我构建” 是最终落脚点,坚持以“出世”的精神达到“入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季龙.深层断裂与视域融合:中国传统武术进入现代视域的文化阐 释[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12: 156.
浏览63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