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柔骨功
练习本门武功,最初一步宜从溜腿下手,故有“打拳不溜 腿,一世冒失鬼”之说所谓溜腿,即踢单飞。踢时坐腿宜挺, 踢腿宜直,务须踢得高,愈高愈妙。只有踢过头顶方为合适。踢 时两足互行,晨昏各一次,每次踢百数十腿。半年之后,进而练 习朝天凳,即一足直立,将另一足从前面举起,以手扳之,使腿 面紧贴肋际,脚底向天,直竖耳旁,亦需左右行之。数月之后, 再练一字腿,俗谓摔叉,此腿有横竖二式。至于练腰部,先习狸 猫伸腰,霸王举鼎,即并足正立,两手指交叉,及托于顶门之 上,然后将上身下俯,至手心贴地为止,两腿宜挺直,头与肩部 平,约半时许,再舒身休息。此功练有成绩之后,再练翻把,即 俗称之拗元宝。而练习之法,乃将身向后翻转,亦以两掌贴地, 身成桥动式为止。其次是练习左右拗折,练成之后,身体可变 柔软;腰腿各部,尤灵活异常。盖筋络伸缩之力,较寻常人为 大,然后更习拳腿,无所不宜。
柔骨功为少林寺72项秘传绝技内外功夫之软功内壮功 法,属内壮之主功,这是本门锻炼腰腿功夫的最佳方法。拳谱 云:“肩宽腰细,久练之功;吸腹柔腰,必精技击。”练功之时,务 求腰部柔软如棉,则练拳之际才能起顿得势,且颠起倒插,运 用自如,踊跃挪移,俱能应变。又云:“身之枢轴者腰也,况力皆 从腰出,气亦由腰所运;一屈则气阻力闭,上下不能相通矣。” 拳谚曰;“气是腰之源头,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这均说明 了腰腿部在少林武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另外,腰部在少林武功 的攻防运用中,其重要性很为明显。如技击中,对手用冲拳向 我胸部击来时,我方只要稍把腰部一拧,使躯干部侧移,就可 使对手击来之拳走空。如进行反击,也不需上步,只要将腰拧 回即可直击对手,这就是身法在技击中的应用。
柔骨功即俗称拗腰折腰之功夫。为学武者必须先练习软 功夫,使周身骨节柔软,身体轻灵,免除生硬牵掣之病,是使筋 骨利落之法。此功练前,可用木桶盛以开水,上盖白布,待其稍 温,习者可仰卧桶上,使热气蒸腰,功法进步较速。
(3)少林轻气功
少林寺僧长期行坐禅功,虽可修心养性,但也有于身体不 利之处,内经云:“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寺僧对此 深有体会,故使内气功逐步向外气功演变。在少林诸功夫中, 轻气功是少林武功的高层功夫。早在北魏时代的稠禅师就能 一跃至梁,踏墙横行,可见少林寺僧的轻气功夫始起之早。自 唐至清,历代都有轻气功高僧和高手。拳谱曰:“少室轻功艺中 精,苦练千秋功能成。动则随气脑为帅,意领丹田虎力生。足 吊铁瓦跳沙坑,腕环铜钥踩金星。怒发一声四尺高,弃金如云 飘九空。”轻气功,又名超距功,为少林寺72艺秘传绝技内外 功夫之软功内壮功法,是一种专门锻炼人体蹿跃纵跳和快速 进身击人的功法。
在本门武功中,轻气功的练习可分为五个阶段,即:飞毛 腿功、纵身术、流星步、轻身术和梅花桩。
飞毛腿功
少林寺清代著名武师贞俊大师,在轻功方面很有造诣,为 诸代轻功高手的高手,他6岁入寺,拜著名武师智纯大和尚为 师,专门学武,尤擅轻功。从8岁开始就依照师父的教训,在两 条腿上各缠半斤重的铁瓦,而且每天早上四更便起床,在千佛 殿跳越脚凹,并反复将48个脚坑跳10遍。每天晚上夜深人静 时,重跳7遍。无论晚上睡觉,还是田间劳动,都不去铁瓦,到 20岁时,载铁瓦20-30斤,但走路、练武仍然轻灵利索,步行 如风。去掉铁瓦就能纵步上房,飞崖越涧,用腿法击人,更是快 速至极,令人无法防范。
纵身术
练习时,可先在地上挖一个深3尺5寸的沙坑,在坑内垫 石沙一尺厚,使坑底沙面距地面约2尺半左右。练功者可身带 铁瓦或沙袋下坑,待运气后向上纵跳。其跳法是:起跳前先作 腿膝活动3-5分钟,然后再运气3循,并吸气、收腹,使气聚 丹田,两手则握拳抱于腰间(图3)。随后,可先抬左脚,后起右 脚,发气纵步上跳,跳出坑后前脚掌先着地。在全身腾空跃上 地面时,两手由体侧向前平展,目视前方(图4)。
稍停片刻后,两脚再同时离开地面,向后倒跳下坑,每天 早晨、上午和下午各练一次,每次半小时。如不能顺利跳出,可 在坑底再垫石沙半尺,如果能很顺利地跳出,可逐步挖深沙 坑。当顺利跳到4尺至4尺半,甚至5尺时,去掉腿上沙袋或 铅瓦,便可纵身上房,如果用脚击人,则所到之外无坚不摧。使 用铅瓦时,唯铅须泡造后方可应用,否则淤积血液,甚至溃烂, 且危及性命。其法是:以生铅入火烧之,使全体通红,乃放入猪 血中浸一昼夜,更如法烧而浸之者凡7次,则猪血渗于铅内,
其色变为青紫,则成死铅,然后再埋土中49日,使其火毒退 尽,方可应用。每隔10日或半月,将坑掘深一寸,身上之重物 加一两,其后坑掘愈深,铁沙加愈重,跳跃亦渐觉其难。习此 法,非3—5年,方可造绝境。
少林武术传统“十二型”要求起如猿,落如鹊,轻如叶,而 要达到这些规范化格式,必须加强“纵身术”等跳跃轻身功法 锻炼。通过数年、数十年持之以恒的轻身功法锻炼,可以使人 体内潜在的巨大腾跳功得到超常发挥。
流星步
流星步是少林轻功之一,系紧那罗和尚所传,特点是起足 行路,形如流星,快如疾风。有歌诀曰:“那罗传下流星步,起足 如就蛇窜路。形如流星串天河,快如疾风霎间度。僧采药蹬五 乳峰,眨眼望背无踪影。香客问师何神法,僧曰少林流星步了 流星步的基础功法是裹沙袋和缠铁瓦。初练者可两腿各缠一 条,每静卧或入睡时解下。练一月后,逐渐增裹沙袋数量,然后 转入练跑,每日早晨练跑5里,逐渐增至20里,日久成功。
练流星步法切记十禁:其一禁常坐卧,以避气滞病;其二 禁裹袋紧僵,经脉凝郁;其三禁卧睡带袋,避伤内气;其四禁疮 疸缠袋,免肢疾恶化;其五禁饱后练功,避伤断胃肠;其六禁七 情逆盛,避伤脏腑气血;其七禁急于求成,避劳极伤筋;其八禁 贪色多酒,避伤败精气;其九禁志而中衰,避半途而废;其十禁 恃技非为,避败坏少林宗风。
流星步,又叫飞行功或夜行术,也称陆地飞行法,更名千 里独行。关于此功的练习要点,少林前辈有言:此功为轻身功 夫之一,盖练行走功夫也。练此功法者,宜持之以恒,而不宜急 切从事。功成后,如与飞毛腿功、纵身术并进,则飞檐走壁能于 瞬间击人,至此称绝矣。
轻身术
轻身术是一种专门锻炼人体敏捷轻飘的功法。关于此功 的练习要点,前辈高手有言:轻身术功夫最不易学,盖以吾人 百斤之体,而欲使如蜂蝶之息枝、飞燕之穿帘,又何等为难也! 而且功成后持此以往,虽草上飞行,雪中来往而不露痕迹,即 所谓登萍渡水、踏雪无痕者是也。但此种功夫非习10余年,不 能完其大成。
初练时置7石巨缸,满盛以水,习技者于缸沿行走,即技 击家所谓“跑缸边气同时需背负铁沙袋或铅数斤(需以猪血浸 之)。如是半月或21天,将缸中之水,取去一大瓢,而身上之铅 或沙,则增加一小块,或数两,依前法练习之。更1月或21天, 去水而加铅或沙,至缸中水尽,铅或沙5斤为度,已能于空缸 之沿,周围行走时,复换缸为大簸算,其中盛满铁沙,在簸萝之 沿,沿法练习。亦将铁沙逐渐取少,至剩空簸算,而人能行走其 上为度,即犹未臻大成。还可铺细沙成甬道,厚至尺许,上以牛 皮纸覆之,人行其上。初时固足印显然,迨后渐无,乃按日取去 一纸,纸尽沙现,行走其上,沙土不扬,而足不着印,其功始完 全成就,然习此种功夫,洗腿药水,即以地骨皮、食盐各等量 入,煎水乘汤热洗之,则血气融和,皮肤舒畅。
梅花桩
梅花桩亦为少林72艺秘传绝技内外功夫之软功内壮功 法。是一种专门锻炼身体敏捷及步法轻灵的功法。通过梅花 桩功法锻炼,既能增长下盘的实力,又能锻炼身体的灵活性, 是少林武术中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功法。练习梅花桩的难处在 于桩的面积小,人在桩端上面必须以脚的前掌踩踏,稍一不稳 就掉下来。同时,由于桩与桩之间有一定的空隙,每一动都必 须恰合分寸,否则一失足或一失手,不仅会掉下桩来,还会因 四面皆桩而发生损伤。正因为它的难度大,危险性也大,技巧 性也就要求更强。关于此功拳家有言:功成之后,最宜临机应 敌之用,且此功除跳跃外,眼力最为紧要。并且身段活泼,腿步 轻灵,与人交手,可使人捉摸不定,乘隙取胜。
初练之时,不必上桩,可于地上用石灰画梅花形若干朵, 每朵距离2-3尺不等。每朵5个圆圈,平均距离一尺,布定梅 花之后,在每朵梅花中,指实一瓣为虚桩,另用暗号记之。练者 可立于中间一朵之实桩上,立时只一足,而且着力于足尖,作 独立之势。心中亦须自定跳跃之程序,但最好命一人在旁喊 叫,依其所喊之桩走去,不过每一朵上之虚桩,需力避不可跳 上,跳桩之时,脚尖务必踏于圆圈正中,切不可稍偏。稍偏固无 妨,但上桩之后则立足不牢而跌下,即不跌下,身体亦必摇晃, 受制于敌。初练时宜先于一朵花的4个实桩上来回往复练习, 然后于两朵8个实桩上练习,练至在平地梅花中能无往不宜,则可以上桩。
桩以竖木制成,长3尺半,直径2寸,按所画之形植之,入 地2尺,每朵虚桩另制,钉入地中,土亦松软,踏上立时倒跌, 但此虚桩立于何处则不一定,所以练者需暗记,以免误事。布 桩之后,再依前法练习,至能纵跳自如,出腿稳固之后,再将桩 逐渐加高,直至桩高3尺。另外,在练习时能带沙袋或铅瓦最 好,如此3载纯功可成。
(4)少林铁腿功
拳谚曰:一力胜十会,一巧破千斤。”这是对力量的精辟 概括。对于技击而言,功力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攻防动作的效 果。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普通人的一记看似费了九牛二虎 之力的腿法踢中对手后,往往对手无甚反应;而一个少林高手 的一记腿法虽看起来轻松平常,但其杀伤力却足以令对手皮 损骨折,应声倒地。显而易见,技击中的双方,如其它方面相 同,那么谁的功力略胜一筹,谁就能占据优势。特别是具有硬 功的人的肢体,具有更强的抗击力和摧毁力。在格斗之中,如 一方的肢体抗击能力差,那么他就吃不消对手的拳脚重击,就 会在对手的凌厉攻势下迅速溃败。如其拳脚摧毁能力差,不但 击伤不了对手,还会伤害自己的攻防“武器”,所以硬功夫在技 击中具有至高的地位。
据少林拳谱秘抄本记载:古刹寺院每到夜间万物入静时, 寺院的武僧们个个精神振奋,纷纷奔向佛殿、法堂研练武功。 殿内明柱上挂着沙袋,北墙边矗立着桩桩木人,东西两侧木架 上放着排排沙斗、铁沙斗,武僧们在教头僧的指导下,苦练插 沙、插铁沙,有的挥掌狠打木人,还有些僧人以坐虎之势劲走 心意把。经过10年如一日的艰苦磨炼,有的可单指钻墙成洞,
・57 • 有的踹石成粉,有的可双臂折断梁柱。因篇幅所限,仅介绍“铁 腿功”如下。铁腿功为少林寺72艺秘传绝技之一,属阳刚之 劲,是一种专门锻炼踢击力量、速度和硬度及杀伤力的有效功 法,其练习步骤是:马步桩功、千斤脚与铁板脚,现分别介绍如
马步桩功
在少林武术中有“未习打,先练桩”之说,如能于马步熟练 后练习,则能气贯丹田,强若不倒之翁。故此,少林寺僧都非常 重视“马步桩功”的练习。现在少林寺千佛殿里的48个脚坑, 就是当年少林寺僧站桩、试力所造成的遗迹。
“桩”是指一头插入地里的木棍或石柱。而少林武术中的 桩功,取其“桩”字扎实、牢固、稳固之意。拳谱云:“练桩步之 法,不唯增长腿足之力,且使气血下行,充实筋骨。以故无论足 掌之前后,踏于何地,虽立于垂危狭小之处,而推挽不可稍移, 有如桩之栽于地中者然,'关于马步桩功的功法效果,《少林拳 术秘诀》一书中有记载:运使之法,以马步为先,以身之上下伸 缩为次,以足掌前后踏地,能站立于危狭之处而推挽不坠为效 果。究其练成功时,虽足二寸在悬崖,而坚立不能动摇也,以上 乃练足之法。盖寻常未经练习之人,则气多上浮,故上重而下 轻,足胫又虚踏而鲜实力,一经他人推挽,则如无根之木,应手 即去,此气不练所致也。故入手法门,即以马步为第一着。苟 能于马步熟练纯习,而后一切柔术单行手法,及宗门拳技,均 可以日月渐进矣。初练马步时,腿足腰肾极至酸痛,反觉其力 减退,此名为换力,凡从前之浮力虚气,必须全行改换。
在桩功中,桩力韧劲含蓄,不刚不柔,发之无形,碰之崩 塌。故站桩中求力,形慢实不慢,歌曰:“桩功不动法无形,静态里边大力生了而且“步不稳则拳乱,步不快则拳慢。”因为腿脚 是技击中整个身体的支撑点,如果步不稳,即使不被对手击 倒,也易由于自己在运动过程中控制不住重心的平衡而不打 自倒。因此,无论是纵跳腾扑或是进身击人,下盘都必须稳如 泰山。通过桩法锻炼,不只是为了增强腿部的力量,提高弹跳 力和脚趾的抓力,锻炼少林武术中的底盘功夫,而且是为了避 免血气上浮而导致的上重下轻。少林武术中所要求的动如涛, 静如岳,站如松,重如铁等规范化格式,也都要从桩功中求得。
练习时,至少每日站马步10次,每次10分钟起,逐渐加 长,次数逐渐减少,直至站马步至1个时辰,而不喘不汗,则第 一步功成(图5),在练习时,如觉力尽,则可散步以解其困,待 气力复原后,再依法练习。此时两腿之力,决非寻常人所及。之 后,可将10斤重的两块石板压于两膝上(图6),然后每隔3 月加10斤;,直至两腿能各承50斤巨石,并能站半个时辰为 止,则第二步功成。此时,两腿之劲,不下千斤,竟如铜浇铁铸 生根一般,虽多人推挽,亦似蜻蜓之撼石柱。
关于此功的练习要点,少林前辈有言:此功属桩功中之主 法,专练足劲之一种秘术。所以有此名目者,极言其练习此功 成就后,有如石桩之植立,纵有大力之人,亦难摇撼也。况且练 武之人,足劲实为重要,即脚无劲则步不稳,步不稳即取败之 道。且功成后,虽多人推挽,鲜有能使之移动分毫者。至其两 腿之坚实,尤足使人惊骇,唯练时困苦万状,甚于别种功夫,所 费时日,亦较他种功夫为久,故学者非有耐苦持久之精神,不 易成也。
千斤脚
“千斤脚''主练下盘踩踏力。有歌诀曰:“大仙一跺脚,地陷 三尺多。夜叉一起足,巨石飞七尺。三年见成效,铁脚铸大半。 一脚跺石烂,擂台更英贤。我足踏他足,足下肉浆遍。此乃千 斤脚,功出少室山。"据此,千斤脚的威力便可推想而知。此功 在打擂中有着特别的地位,如在打擂中寺僧常用的鸳鸯脚等 脚法,都是用腿法制人,以奇、狠取胜。其练法如下。
初练时,立正站立,气沉丹田,并下注足心,然后抬腿发 声,狠跺沙包(图7、图8),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练200踏。
之后,可改练脚踏土块,照例先气沉于丹田,然后发声猛 踏土块,每日400踏。
最后,可改练跺砖块或石板,此方法难度大得多,因此需 有恒心。在练习中,可先把一块砖放平,然后抬脚运气并发声 狠跺砖块(图9、图10)。每日练习2次,每次300跺,依此苦练 1年,可脚断5砖。如果用于击人,则所到之处骨节如糜。至 此,则少林“千斤脚”功成。
千斤脚为少林寺72艺秘传绝招内外功夫之外壮硬功,是 一种专门锻炼腿脚力度和硬度的功法。锻炼时要循序渐进,不 可因贪功,操之过急容易损伤肢体。另外,此功还可发展手、 眼、身、步的协调性,而且对于培养练功者的正确发力姿势和 攻击劲度,都有较为明显的功效。同时也能培养练功者的吃苦 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铁板脚
在少林武术中,“铁板脚”主练上、中盘蹬踹力量,因运用 腿法不仅仅是为了攻击对手的腰腹及腿部,主要是攻击其头、胸部,从而“一招必中,中而必杀。”有歌诀曰广少林铁板脚,锐 气贯金刚。一年出功就,一脚头开花。威在一刹间,风从脚中 生。一日六百次,莫惧腿受伤。终成铁板脚,啪声断木桩。肉 腿成铁杆,横扫百桩折。擂坛成巨人,英雄上红榜了
其练法如下:
先埋木桩于地中,上露约一人高;然后运气于两足,并交 互踢之、踹之(图11、图12);初时颇苦,但日久会渐不觉痛。半 年后,如碗口粗之木桩则能应声而断;如此时用脚踢人,则无 不应声而仆,且骨碎头折。即使穿上防护用具,也好比是脸上 贴层纸,根本没有用。最后,可改踢更粗大的树木,起初也如蜻 蜓撼石柱,不见其效。但持续苦练一、二年后,则腿之到处,枝 头树叶会随之震动,继而树干亦会受到震撼。至腿法炉火纯青 时,则腿到处,树木摇摆,似折断一般。至此,少林铁腿功已全 部告成,共需时3个春秋。
(5)少林铁膝功
铁膝功,为少林寺72艺秘传绝技内外功夫之硬功外壮功 法,属阳刚之劲。拳谱曰:“下盘之门户在膝,宜平分内里,不可 外开。”膝之为用,在能使足稳步健,调剂前仆后跌,盖因膝为 大、小腿之中间枢纽。且能运腿部之力,达于足掌。使全体重 心坚固,地盘不摇也。其练习之法,膝向前屈,不过足尖前,以 防重心前倾,但不精于武术者不易行之•拳谚曰:“手起撩阴, 脚打膝分,膝起望怀,肘发护心。足随手起,手随足落”等等,均 说明膝部在技击中的地位和作用。
膝技是人体用膝部克敌制胜的攻防技法。因参加这些活 动的肌肉有一些大肌群,同时还借助于胯部的推力,所以动作 快,力量暴,易将对手致残。故歌曰:“膝打要害能致命,好似猛 虎入羊群,两手蔽目云it月,屈膝抬腿命归明。”如再经过硬功 锻炼,可加强膑侧韧带的坚固柔韧性,功成后,一对膝盖与铁 铸无异。
其具体练法如下:
铁膝功之练法,先盘膝而坐,并固握两拳,向膝盖上击之 (图13、图14),并击72次之后,则撒开双拳,用掌心紧按膝头,向外向内摩36次,更由内向外摩36次,摩毕再击,其数同 上,如此摩击各9次而功毕。每日可在起卧之前,行功各一次, 半年之后,膝骨已渐坚实,可以改用木桎。桎头两个,其大如 拳,或作鼓形,或作球状,并装以粗藤之柄。在这里,其柄所以 必须用藤之故,乃取其硬中带软。而且,两桂可同时并击(图 15),亦72下,然后依上法揉摩9次,功毕,如此更练一年,则 膝盖已更坚实,故可以改用金属锤。锤之大小,与木桎等,每个 约一斤至斤半,更以前法练习一年之后,则铁膝盖之功成。
技击要领
在实战中运用本招法时,右侧踹腿攻击要迅速、有力,要 充分打动对手的重心;左横扫踢腿攻击要连贯、紧凑、准确而 凶狠;右横扫踢腿攻击要充分展髓并使上体侧倾,使整体的劲 力能够顺畅的发出和利于维持重心平衡。而且整套绝命连环 腿法须于瞬间一气呵成,以免因疏漏而出现空当,反为敌所利 用。
运用绝命连环腿法时,发腿动作要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 水,尤其是第一腿攻击时需猛烈冲击,使敌感到来腿非防不可 而真正的去防守或转移。但在这时,我方迅速迫近,且获得了 使用连环腿法的必要间距,紧接其后的连续扫踢重击,自能给 予对手足以致命的一连串打击。
少林12绝命连环腿法的技击特征在于,被击之敌往往如 被抛出之稻草,这主要是由于技击运动之欺根拔节、连续重创 和过步夺人的踢打法所致。正如拳经中所说:“梢节(拳脚)打 人如拔章,根节打人如走路。”所谓“拔草”,就是以梢节之手 法、足法欺埋其根,拨动其节,使敌动则跌仆的打法。在实战 中,也就是比喻勇于进身,与敌搭手的瞬间猛然晃身进入敌防 守的内围,同时施展各种连环腿法欺进敌身,以迫使其根节浮 动,所谓“走路气就是以过步或垫步,快速踏进敌之中门,以前 冲之惯势将敌掷或踢出,这种打法就如走路一般。在技击对抗 中,这种“欺根拔节,过步夺人”的打法,除了对拳手的身法、步 法、手法及战术的高度要求外,对踢击劲法的要求也十分严 格。而且只有懂得了踢击的劲法,并辅以灵活熟练的身手步 法,才可能在技击实战中运用此绝命腿法去过步夺人。
对绝命腿法的有效运用,一般要强调各种实战要素的相 互配合,周身是功,遍地为脚。即一枝动百枝摇,一动而无所不 动,上中下三盘一起进攻,把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各种踢法都作 为有效打击敌人的武器,从而使自己随招而动,就势而发,拳 打脚踢无所不用,就如狂风卷地一般,势不可挡。关于此腿法, 有歌诀曰广踢腿要使劲,出腿要伸直。练拳先练腿,莫忘劲弹 腿。蹬腿悬立稳,里摆向耳根e外摆飞虹线,倒踢狠又准。横 击疾收足,扫击如伐林。后扫如闪电,飞腿能攀云。若得此功 夫,苦练 春。”
(五)倒勾昆仑连环腿(飞龙扫尾)
运用方法
我以少林开门式对敌(图40),我先看准时机,迅速抬右 脚(图41),用一记右高扫踢腿出其不意地打击对手的头颈部 (图42),然后,右脚略回收以蓄势运劲后(图43),又由屈到伸 继续用一记强劲有力的后踹腿猛击对手的中盘(图44),令敌 防不胜防;在向前顺势落稳右脚的同时(图45),向左后方迅
速转身以制造攻击的势头,借助转身的力量,踢出一记具有毁 灭性力量的左后摆腿去重创对手的胸部或太阳穴致命处(图 46),在对手意料之处得手,并将其踢伤或重重击倒在地。
技击要领
运用本绝命腿法时,右扫踢腿要突然,也可在拳法佯攻之 后运用,但需充分破坏对手的重心,而且连续向后踹击之后落 地要快,要稳;左后摆腿攻击要凶猛,出其不意,并充分利用转 体的势能,以强化腿击力量。同时,先欺骗敌人再攻击,是技击 高手所惯用的技巧。因他们似乎常可以迷惑面对他的对手,使 其大大敞开自己所欲连续踢击的目标。而且即使是防御性的 腿法或与腿法配合正确无差的移步时,亦可由此使对手失去 平衡。腿击法高手常有能力欺入对手,并善于运用贴身腿法进 行攻击。此外,还应是打防御还击的大师,应知何时出腿,何时 让对手攻击。不过,其技巧的熟练攻击动作,绝非是一蹴可及, 必是经过长年累月的深究与苦练方可运用自如。
有关本腿法的歌诀曰:“腿为少林拳之最,气守丹田腿最 成。丹田发气如甩叉,冷箭腿者盖取阴。单胯后撩善破肚,摆 腿善打天立汉。里合专门拿耳根,倒踢亦名回马蹄。一时失意 丧黄泉,单腿能踩巨石碎。”尤其是第三腿的攻击,要充分利用 转体势能增加腿法出击的速度和力量。同时,在向后方转体 时,千万不能将目标放过,否则不但击敌不中,还会增加自己 的危险性。
本腿法是既踹又旋,既有直冲的劲,又有横扫的劲,如此 使诸力合一,可构成攻击的极大爆发劲和威胁力。这种威胁 力,对手是极难防范的,实战中被击方往往感到无处可防,猝 不及防而遭重创。而且,拳手只有正确的估计,才可能有正确 的打击效果。因此,对对手动态所涉及的心理活动,和敌之擅 长,攻守特点及暴露破绽,在一交手的最初几个回合中便应摸 清,以保证绝命连环腿法的实施。在技击对抗中,绝命连环腿 法的连环攻势常意味着快速的连续踢击,甚'至在接触对手前 的瞬间加速,直至接触目标为止。至目标时,犹需有足够的劲 力贯穿对手,然而身体不可因此而过分后倾,以免失去重心平 衡。在接触目标时,不仅要保持原有的踢击速度,甚而加速将 力道贯入对手,使对手因而破势,并急速地改变其平衡姿势。
(六)穿心封喉连环腿(怒狮唉脚)
运用方法
面对对手,我以少林开门法对敌(图47),我抓住瞬间时 机,迅速抬起右脚用一记迅猛的侧踹腿出其不意的攻击对手 的胸部(图48);不待对手退出有效攻击距离或反击,迅速将 右脚顺势落地为轴(图49);连续用一记强有力的侧踹腿重击 对手的腹部(图50),在落稳左脚同时(图51),再用一记右高 侧踹重创对手的头、面部(图52),将对手踢伤或重重击倒在地。
技击要领
在实战中运用本绝命连环腿法时,进攻的速度要快而有 力,否则,不但踢不中对手,反而会变主动为被动。而且,进攻 时起动要快,身体不能有预动,使对手不及防御而被踢中。同 时收腿也要快,目的是既便于下一步发起连续进攻,又可避免 被对手抓住腿。再者,拳手还需精确地把握好距离感,距离不 能单独而言,必须与步法、身法紧密配合,才能达到连环腿击的预期目的。在本门绝命连环腿法中,距离主要是靠步法来调 整,其次是身体的摆动来调整。本门腿法中的步法不同于一般 的步法,要根据对手的情况来移动脚步。因为踢打时两人间的 距离太近或太远都不易于击中对手,即使能连续踢中力量也 不会太大。
在技击对抗中,这是一种拼杀型的腿法技巧,所以此腿击 法在运用时应选择善于进攻的时机,特别是对疏于防守的对 手,最易奏效。对于明显势弱于我之敌,更可以用此腿法猛烈 攻取。以前的一些大型擂台比武中,不乏运用此技者,且大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两腿的变换动作要快,并要求步法的移 动要与腿击衔接紧密,才不致因疏漏而出现空当。在少林武功 中,腿击法的运用多是左右开弓,以形成连环攻势,只有这种 连续多变的快攻才能使对手应接不暇,连连中招而彻底被摧 垮。
(七)斩腰刺喉连环腿(金豹出洞)
运用方法
我以少林开门法对敌(图53),我抓住有利时机,迅速抬 起右脚用右正踹腿打击对手的中盘(图54),不待对手退出有 效攻击距离或进行反击、闪避、踹息,便在右脚收回并略点地 后(图55),双足同时用力蹬地,身体腾空跃起(图56);在空中 用左正踹腿攻击对手的中盘(图57),将对手的防线彻底打 乱,并以此作为重心的支撑点;最后,在左脚回收同时,用右脚 重创对手的面部或下巴等要害处(图58),令敌防不胜防,并 将其踢昏或击倒在地。
技击要领
运用绝命连环腿时,在出腿之前,目光应始终盯紧对手上 盘,给对手造成上盘真要受到攻击的错觉。同时,右脚也不可 先后摆再踢出去,而是直接向前踢法去,因为后摆不仅会减慢 速度,还会暴露攻击意图。起跳要快、要高,动作要干净利索, 在半空中身体要保持向前的冲力,在踢击时应充分伸腰、送髓 且使上体略前倾以延长腿脚的打击距离和强化攻击力。另外, 整个动作过程要快速、连贯、刚劲、有力,落地后要稳,并要从 气势上首先压倒对手,踢击要狠,要想象自己的脚所到之处均 能无坚不摧。同时,在空中要始终盯紧目标,以免使攻击失势 落空。
在技击中,一个拳手必须具备某种特质才能成为高超的 技击家或腿击高手,这种特殊素质是可以培养成的,也可以是 天生的。例如弹跳力是天生的特质,但也可以靠后天来发展 它,如果生来就缺乏跳起攻击的能力,那就必须天天练习才能 得到它。所以,学习武功,欲成高手,腿上功夫得苦练三年五载 才能有所成就。正所谓“三年小成,十年大成气在实战中,拳 手向前逼迫的推进要快,并随即出右中盘正踹腿突击对手,以 取得中距离击敌之利,随即可飞身跃起予以攻击,在空中踢腿 时还应大声狮吼以助发力,并力求准确击中。另外,在实行追 击的空中击打时,应随时注意对手在急促退却时所暴露出的 破绽,以便选择一个最薄弱点机动地击打。
在本动作中,攻击的力量是由腰部迅速扭转而发,而且臀 与胯应先于脚扭转而出,如此方可产生最大的劲力。因为此时 身体前半面所成直线恰似支点,故劲道系由此发挥至极限。一 个真正的高手,甚至不用踏前一步来获得冲力,便能轻松击倒 对手。
浏览2,02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