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有敬业精神,认真对待,全力以赴


意拳散手是实战双方从精神到肢体的直接对抗,它要做到打倒 对手保护自己,要做到这一点,在应付实战时就要认真对待,全力 以赴,来不得半点虚伪招架。意识上一定要真切,这是散手的最基 本要求。

  1. 实战训练一定要有保护措施并且要有老师现场指导


意拳散手是真正的肉搏战,所以出现伤害是在所难免。为了将 伤害概率降到最底,实战时必须穿上护具,训练以前一定要将身体 各部位充分活动开,并且要有老师或有实战经验的人在现场进行指 导。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伤害事故往往就是在体力不支,蛮打 乱拼,精神不集中的情况下造成的。所以当自己感觉精神状态不 佳,或者身体不舒服,训练环境恶劣,尤其是没有老师指点的情况 下切不可贸然进行实战训练。

  1. 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


散手训练不是朝夕之事,它是长期的系统训练。在散手的初

 

期,为了减少伤害,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我们可采取一定的条 件实战。如头部禁击,只许用腿不许用拳,或只许用拳不许用腿 等,要根据保护设施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打击的部位和允许使用的计 划范围。待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方可进行真正的自由搏击。

  1. 培养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在实战训练中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出手要有分量和分寸, 尤其是在双方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水平高的一方更要注意控制自己 的力量,以免出手太重而伤了对方的训练积极性。

  1. 要掌握一定的人体生理解剖知识


从事技击训练的人对有人体的内外构造有一定的了解。要知道 那些部位是薄弱环节,一旦被击中会有什么后果,要根据不同的情 况采取不同的攻击形式和力量实施的分寸,这对提高技击水平和保 证训练的安全顺利进行是有很大帮助的。

在中国武术的器械中,棍棒是一种使用很普遍的器械,它属于 打击型兵器。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早在商代各部落之间的战争中就 已经大量使用棍棒做兵器了。经过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到明朝时 棍棒已经成为了军队中的主要实战武器。棍棒发展到今天,因为它 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简捷实用,又不会被人认为是凶器,所以仍 然是习武者首选的重要器械,即使在现代竞技武术比赛中,棍术也 是主要项目之一,故棍棒有“百兵之祖”之说。

拳谚曰“拳成兵器就,莫专习刀枪气 意拳没有固定的招法和 套路,只讲究在实战中随机随势,应感而发。棍,是意拳使用器械 进行格斗、实战的一门功法。通过意拳站桩、试力等各项基本功严 格的训练,掌握了拳术的浑圆力后,就可以进行棍法的训练了。意 拳棍法的训练,其内涵的意念活动,身体各部的争力,完全与意拳 的原则原理相同。可以说,棍的使用就是意拳浑元力在空间的延 伸,是利用器械对周身协调均想之浑圆力更高层次的摸索、培养与 运用。练习意拳棍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在意拳基本功中培养的浑圆 力贯穿于棍法之中,使棍与自身融为一体,棍只不过是手臂的延长 而已,要达到手忘器、器忘手,运用操纵两不知的境界。总之,意 拳拳术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棍法的练习与运用,而棍法的水平的进步 又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拳术水平的提高。

棍棒有很多种称呼,例如齐眉棍、三节棍、少林棍、五郎八卦 棍等。而在意拳棍法训练中所采用的棍子是长达1. 80米左右的白 蜡杆,俗称“大杆”。意拳棍法同太极拳抖大竿训练有一定的相似 之处,因为质地光滑的白蜡杆不但笔直,而且有一定的韧性和弹 性,练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能将力量很好的发挥出去,是一种很好的 功力辅助训练器材。

意拳的握棍方法是(以右式丁八步为例)右手前,左手后,右 手拇指与食指伸直在上,中指、无名指与小拇指屈曲握棍。注意此 时右手握棍的要求是不要将棍子握全,而是只需握住一半即可,即 用你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与大拇指紧紧的扣住棍身的一半,而 不要握全,这就叫做握“半把杆”,这样握棍的目的是格斗中防止 对方的棍子下滑而搓伤自己的手指,这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一定的 保护作用。左手掌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分别握棍于 手心,左手要靠近棍末,这样在发力时就能很好的用上力量。在进 攻时,右手要主动用力,左手要支援配合发力,要不断的将力量螺 旋发出,扎向对方。当棍子接触对方时,棍尖的力量是很大的,当 对方以棍尖截挡时,自己要用棍身下滑劈打对方的手部,以快速、 先发制人之势制服对方。

意拳的棍术训练有自己的特点,它非常注重实战,技术方法朴 实无华,威猛无比,所以它没有“棍扫一大片"的招数,而是将螺 旋力用于棍的进攻上,专门向人体的要害部位扎、刺、挑、崩、 劈,迫使对方毫无招架之力。不要说什么复杂的招势,就是这么简 单的几下,也需要在扎实的基本功之上,刻苦地磨练才能掌握。意 拳的棍术全是进攻的招数,一旦运用起来,根本不存在后退与防守。手上的棍子要如上了刺刀的长枪一样,不断地扎向对方,动作 要小,速度要快,要扎刺对方的要害。意拳的棍述没有花招,全部 是为实战而准备的。在实战过程中,意拳的棍术也可以运用意拳浑 圆力“一触即发"的特点将对方弹飞出去。手臂上的棍子实际上只 是手臂的延伸而已。在实战中,棍的活动范围并不需要打出一大 片,而是要看准对方的来势而给予相应的出击,要随机应变。一定 要记住,在交手过程中,对方是不会放过每一个进攻的机会,所以 我们在实战中一旦抓住机会,就要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攻击 对方。速度在任何运动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了速度还要配合 力量与技术,才能发挥威力。否则,速度就没有实际意义。意拳由 于以浑圆力为基础,它的力量能迅速的集中到一个点上爆发出来, 而且爆发出来的力量特别大。因此意拳的杀伤力是无与伦比的。所 以在攻击对方时,一定要有速度,有了速度才会有主动权,把握了 主动权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击败对方。

意拳训练重精神,重意感,重自然力的培养与运用,也就是说 精神假借、意念诱导始终贯穿于意拳训练整个过程的始终。在意拳 的棍法训练中,同样要把意念贯注其中。关于意拳棍法的意念要 求,在下面的技术练习中,我们将做具体介绍。

意拳棍法训练的程序主要分为试力和发力两大步骤。

(-)意拳定步棍法试力

在意拳棍法试力过程中,我们在精神假借、意念诱导之下,同 样要遵循自然、柔和、松缓、细微的试力原则,运用神经肌肉松转换的摸劲形式,将周身的力量贯穿于大杆之上,使大杆成为自身 整体的一部分,自身和大杆合二为一形成一个整体在缓慢的位移状 态中继续摸索、求取、掌握浑圆力并运用自如。

  1. 意拳丁八步前、后磨杆试力


具体练习方法为,站立为左式丁八步,身体的重心为后七前 三,左脚在前,左手在前。站立时身体各部的意念要求,与浑圆桩 起式时原则要领相同。双手掌心朝上,大拇指顺杆向前,其余四指 微微紧握杆子的两侧,掌心、掌要与杆紧贴,将两手抬起,双手臂 内侧呈抱球状,手形为半握拳持杆,意拳称此握杆的手法为“半把 杆",其目的是为避免对方顺杆滑打,伤及手指。左手握杆的高度 在自身胸部,手背与左前脚上下相对,右手握杆的高度,为右胯或 右腹部略上侧,杆的底部顶在右掌根部,将杆子右侧搭在树上,高 度以脸部位置为宜。

姿势站好后,开始练习向前磨杆试力。首先,右后脚下踩、 前蹬、上站,催动身体微微向前,身体似有挤推泥水之意,双 脚内侧似有弹簧向内挤合,前脚掌轻轻下踩,头与后脚似有弹 簧上下、斜面相争,后胯与前膝似有弹簧向内挤合,双手同时 持杆顺时针旋转前伸,有向前、向上、微向下压、向内挤合之 意,双臂内侧似有外撑、内裹、下按、向前、向上、拧转,杆 子向前滑约尺许半时即止,此时身体重心为前七后三;后手持 杆向前伸至左手起式的部位,左手呈掌心向右,右手掌心向 左。向前磨杆时,其内涵的力量为意拳的内螺旋力。接着练习 向后的磨擦杆试力,首先,右后腿下坐,两腿内侧、头与前 脚、后跨与前膝似有弹簧上下、前后斜面相争,身体向前似有 挤动泥水之意,双手持杆,同时配合向后、向下、向内挤合逆 时针旋转,杆头意前指,双臂内侧似有外撑内裹,向后、向下 之意。此时杆子已抽回到起式,身体重心为后七前三。向后磨 杆试力时,内涵的力量为意拳的外螺旋力,练习时,要用意不 用力,形松而意紧。以上是磨杆试力过程中一前一后的摸劲练 习。掌握了以上要求后就可进行磨杆试力了。右式的磨杆试力 练习与左式原则要领相同。

  1. 丁八步前、后滑杆试力


练习磨杆试力有较好的体认后,就可练习滑杆试力了。站立的 步法、双手持杆的手形、身体重心与丁八步磨杆试力起式相同。磨 杆与滑杆所不同的是,磨杆时需要时大杆依附在物体之上,而滑杆 则是凭借磨杆的基础凭空而练。首先,意念假借前方似站一假想 敌,将杆头斜上方瞄准假想敌鼻部中线,杆子似与目标连为一体之 意。练习向前滑杆试力时,手形动作,双臂内侧的意念要求,右脚 下踩、上站、前蹬,后胯与前膝、双腿内侧、身体向前运动时的意 念活动,身体各部的争力要求,杆子顺时针向前滑杆的距离,与丁 八步向前磨杆试力的原则要领相同。向前滑杆时,身体重心为前七 后三。练习向后的滑杆试力,双手、双臂内侧、手形动作、及后腿 下坐、身体向后下坐靠、后胯与前膝、头与前脚、双腿内侧的意念 活动,身体各部的争力要求,与丁八步向后磨杆试力的原则要领相 同。练习滑杆试力的目的,就是杆子在不接触物体时,仍要摸索拳 术的浑圆力,左杆子向前、向后滑动时,一定要保持杆子的平衡及 准确性。周身各部与杆子融为一体的内、外螺旋力的试力,是为实 战所用的基本功。右式的练习与左式原则要领相同。

  1. 丁八步左、右滑杆试力


站立的步法、双手持杆的姿势与丁八步滑杆试力起式相同。身 体重心为五、五位置。意念假借对手持杆向我脸部刺来,在此瞬间, 首先右后脚向右后下坐,身体向右后坐靠,头与前脚、后胯与前膝、 两腿内侧似有弹簧上下、前后斜面相争,前腿外侧向左后微拧,前 脚五指趴地,在右腿向右后下坐瞬间,双手、双臂同时配合双手持 杆向左逆时针微拧。左手五指握杆向外、向上,向后、回拉,右手 五指同时握杆向内挤合,微微向后、向下,呈掌心向下,双臂内侧 同时配合似把相系的弹簧微微外分,向后、向下,身体似有挤靠物 体之意。在杆子向左逆时针微旋时,内涵的力包括向外、向上、回 勾,向下为外螺旋力。此时身体重心为后六前四。接着练习向右滑 杆试力,首先右脚下踩、上站,腿部向内拧裹,双腿内侧似有弹簧 向内挤合,身体向右微转,头与前脚,后胯与前膝似有弹簧上下、 前后斜面相争,双手、双臂手同时配合持杆向右顺时针拧转,左手 五指握杆,向右、向下、微微向前、向上、顺时针微转,右手同时 握杆,向右、向前、向下、向内挤合。此时,左手旋转呈掌心向右, 右手呈掌心向下,双臂内侧似弹簧向内挤合,又有外撑。在杆子向 右顺时针旋转时,内涵的力量包括,向内、向下、微微向前、向上 又有微微向后的内螺旋力,将对方刺来的杆子向右下压控,身体向 右后似有挤靠物体之意。此时,身体重心为前六后四,接着可继续 进行行左、右滑杆试力。右式的练习与左式原则要领相同。

  1. 丁八步上、下滑杆试力


站立的步法、双手持杆的姿势与丁八步磨杆试力起式相同。身 体重心为五、五位置,向上滑杆试力时,首先后腿下坐,坐腿,腿 部右旋,两腿内侧、头与前脚、后胯与前膝似有弹簧前后、上下、 斜面相争,身体向后微靠,左手同时五指握杆,逆时针旋转向上、 向外拧转,似把对方的杆子挑开,以向上挑的力为主,向后、向外 挑的力为辅。左手向上、向外滑杆时,右手五指握杆,手掌内旋, 掌跟下压,以向下按的力为主,向后、向外的力为辅,向上滑杆 时,左手呈掌心向上,右手呈掌心向下此时,身体重心为后六前 四。接着练习向下的滑杆试力。后脚微微下坐,随即再下踩、上 站,两腿内侧似有弹簧向内挤合,又有外撑,头与前脚、后胯与前 膝似有弹簧上下、前后相争,左手五指握杆,掌心向右内侧旋杆, 顺时针旋转向下滑杆,以向下的力为主,向前向右的力为辅。向下 滑杆时,右手五指同时握杆上提微微外分,双臂内侧似有弹簧左右 相争,此时身体重心为前六后四,随即可继续进行滑杆上、下试 力。右式的练习与左式原则要领相同。

(二)意拳定步棍法发力

意拳棍法发力同样要遵循拳术发力中自然松灵、均整协调、疾 速爆发的原则,要注意精神意识的高度激发,瞬间将周身的力量集 中到大杆上。

  1. 丁八步前、后滑杆发力


站立的步法,双手持杆的姿势,身体的重心与丁八步磨杆试力 起式相同系。首先,意念假借前方似站一假想敌,将杆头斜上方瞄 准假想敌鼻部中线位置。向前发力时,右脚猛然下踩、前蹬,双腿 内侧、后胯与前膝、身体向前撞击的意念活动,身体各部的争力要 求与丁八步向前发力时腿部、身体的原则要领相同。在身体向前撞 击的瞬间,双手、双臂同时配合猛然持杆前伸,有向前、下压、向 内挤合之意,向上顺时针旋转,为内螺旋力,所有杆子向前穿透目 标之意以向前、向上的力为主,向下,向内挤合的力为辅。发力 时,身体重心为前三后七,此时手形为左手掌心向右、右手掌心向 左。接着练习丁八步向后滑杆发力。发力时,首先后腿猛然下坐, 前脚五指扒地,身体向后下坐靠,两腿内侧、头与前脚、后胯与前 膝似有弹簧上下、前后、斜面相争,双手、双臂同时配合猛然持杆 回拉,向后、向下、向左拧裹,向右挤合,逆时针旋转为外螺旋 力,似杆子向后下抖飞沾粘的泥沙。身体向后猛然撞击假借的目 标。向后发力时,身体重心后七前三,一发即止,身体重心,手形 姿势仍回到丁八步滑杆前、后发力的起式。右式的练习与左式原则 要领相同。

  1. 丁八步左、右滑杆发力


站立的步法、双手持杆的姿势与丁八步左、右滑杆试力起式相 同。身体重心为五、五位置。意念假借对手持杆向我脸部刺来,在 此瞬间,首先右脚猛然向下微坐,身体向后微靠,头与前脚、后胯 与前膝、两腿内侧似有上下、前后斜面相争,前腿外侧向左后微 拧,前脚五指扒地,在右腿向后下坐发力的瞬间,双手、双臂同时 配合持杆猛然向左发力。发力时,左手五指紧握杆子向外拨,向 后、向下、回拉勾挑,右手五指同时紧握杆子,向右后、向下、向 内挤合,掌心向下,双臂内侧同时配合似把相系的弹簧向外猛然撕 开。在杆子逆时针向左微旋发力时,内涵力包括向外、向上、向回 勾挑,为外螺旋力,将对方刺来的杆子向外、向上、向回打飞之 意,身体似有撞飞挤靠的物体,向左发力时,身体重心为后六前 四,一发即止。练习向右滑杆发力,首先右脚猛然下踩、上站、微 微前蹬,右脚向右后拧转,前脚下踩、上站,腿部向内拧裹,双腿 内侧似有弹簧向内挤合,身体猛然向右转体,头与前脚、后胯与前 膝似有弹簧上下、前后相争,双手、手臂同时配合持杆,猛然向右 发力。发力时,左手五指紧握杆子,向右、向后、向下、向内挤 合,又有外撑,向前、向下微微向前、向上顺时针微旋,右手同时 紧握杆子,向右、向后,向下、向内挤合发力。此时左手旋转呈掌 心向右,右手呈掌心向下,双臂内侧似有弹簧向内挤合,又有外 撑,向前、向下、微微向前、向上、又微微向后的内螺旋力,将对 方刺来的杆子向右下打飞,身体向右后似有撞飞挤靠的物体,发力 时,身体重心为前六后四,一发即止,身体重心、手形姿势仍到丁 八步左、右滑杆发力的起式。右式的练习与左式原则要领相同。

  1. 丁八步上、下滑杆发力


站立的步法、双手持杆的姿势与丁八步上、下滑杆试力起式相 同,身体重心相同。首先,向上发力时,右腿猛然下坐,腿部右 旋,两腿内侧、头与前脚、后胯与前膝似有弹簧向后、上下、斜面 相争,身体向后微靠,左手同时五指紧握杆子,猛然逆时针旋转向 上发力,似有把对手的杆子挑飞之意,要以向上挑的力为主,向 后、向外挑的力为辅。左手发力时,右手同时五指紧握杆子,手掌 内旋,掌跟猛然下压发力,要以向下按的力为主,向后、向外的力 为辅。向上发力时,左手呈掌心向上,右手呈掌心向下,此时身体 重心为后六前七。练习向下的发力,首先后腿下坐,再猛然下踩、 上站,两腿内侧似有弹簧向内挤合,又有外撑,前脚猛然下踩,头 与前脚、后胯与前膝似有弹簧上下、前后相争,左手五指握杆,掌 心向右内旋杆,顺时针旋转猛然向下发力,要以向下发的力为主, 向前向右的力为辅,右手五指同时握杆猛然上提。向下发力时,身 体重心为前六后四,一发即止,身体重心,双手持杆的姿势仍回到 上、下滑杆发力的起式。右式的练与左式原则要领相同。

(三)意拳棍法走步发力

  1. 走步前、后滑杆发力


站立力丁八步,双手持杆的姿势与丁八步前、后滑杆发力相 同。意念假借前方站一假想敌,首先将杆头为斜上方瞄准对方鼻梁 中线部位,走右上步时,首先右脚下踩、前蹬、上站,将身体重心 移到左脚上,右脚顺左脚掌心内侧行进,再向右外前方为右式丁八 步脚掌横向踩地站立,脚跟微虚,脚掌内侧向前,与右式降龙桩右 脚踩地相似,身体重心为五、五。就在右脚踩地的瞬间,左后脚猛 然下踩、前蹬,催动身体、头部猛然向前撞击发力,右脚猛然下 踩,两腿内侧似有弹簧向内挤合,其内涵的各部争力要求与右步向 前滑杆发力时腿部的原则要领相同。在左脚推动身体和头部向前发 力的瞬间,双手、双臂同时猛然持杆,顺时针前伸发力,其杆子向 前发力的内涵力量,手形动作与右丁八步滑杆向前力的原则要领相 同。

发力时,身体重心为前七后三,一发即止,身体重心,手形姿 势又回到走步滑杆向前发力的起式。练习左上步向后滑杆发力,左 脚顺着右脚内侧行进,再向左补前方行至呈左式丁八步,脚掌横向 踩地,脚跟微虚,脚掌内侧向前,与左式降龙桩步相似的,左脚踩 地时,身体重心为五、五位置。就在左脚踩地瞬间,双手、双臂同 时猛然持杆,逆时针向后发力,双腿双手、双臂内涵的意念活动, 身体各部争力要求,手形动作与左式丁八步向后滑杆发力的原则要 领相同。发力时,身体重心为前三后七,一发即止。发完之后,身 体重心,手形姿势又回到走步前、后滑杆发力的起式。练习左脚后 退步向前滑杆发力,首先,左脚下踩,回蹬上站,催动身体向后运 动,将重心移至后七前三时,将左脚平行提起,后足跟向右后斜面 回退至右脚内侧,再向左后外侧行进至右丁八步脚掌踩地,足跟微 虚,此时身体重心为前七后三。向前发力时左脚猛然下踩、前蹬、 上站。双手双臂内侧,身体各部的争力要求,意念活动与左式丁八 步向前滑杆发力的原则要领相同。此时身体重心为前七后三,一发 即止,身体重心,双手持杆的姿势,仍回到走步滑杆向前发力的起 式。接着练习右脚后退步滑杆发力,右脚顺着左脚内侧回退,再向 右外后方行至呈左式丁八步,就在左脚踩地的瞬间,双手、双臂同 时猛然持杆,逆时针向后发力,双腿、双手、双臂内涵的意念活 动,身体各部争力要求,手形动作,与左式丁八步滑杆向后滑杆发 力的原则要领相同。发力时,身体重心为前三后七,一发即止,身 体重心,手形姿势又回到走步前、后滑杆发力的起式。

  1. 走步左、右滑杆发力


站立为丁八步,双手持杆的姿势与丁八步左、右滑杆试力起式 相同,同样设想前方站一假想敌。向前走右步向左滑杆发力时,身 体重心的移动,右步行进的路线,右脚横向踩地的部位,身体的重 心与走右步向前滑杆发力右上步相同。

走右步向左滑杆发力时,双手、双臂同时配合持杆,猛然向左 逆时针发力,双手、双臂内涵的意念活动,身体各部的争力要求, 双手持杆的手形,杆子向左发力击中假借目标的意念活动,与右式 丁八步向左滑杆发力的的原则要领相同。

向左发力时,身体重心后六前四,一发即止。身体重心,手持 杆子的姿势,仍回到走步左、右滑杆发力的起式。练习走左步向右 滑杆发力。左步行进的路线,左脚横向踩地部位,与走左上步向前 发力步法相同,向右滑杆发力时,双手、双臂同时持杆猛然向右顺 时针发力。其内涵的意念活动,身体各部争力的要求,双手持杆的 手形,杆子向右发力击中假借的目标,与左式丁八步滑杆向右发力 的原则要领相同。

向右发力时,身体重心前六后四,一发即止,身体重心,手持 杆子的姿势,仍回到走步左、右滑杆发力起式。练习左脚后退步向 左滑杆发力,左脚后退的路线、身体的重心、与走步前、后滑杆发 力左脚后退步相同。就在左脚掌前部踩地的瞬间,左脚猛然向后下 坐,双手双臂同时配合持杆向左逆时针发力,一发即止,身体重 心,手持杆的姿势及其内涵的意念活动,身体各部的力量相争与右 式丁八步向左滑杆发力的原则要领相同,右脚回退仍回到走步左、 右滑杆发力的起式。

练习右脚后退步。向右的滑杆发力,右脚回退的路线,身体的 重心,与走步前、后滑杆发力右脚后退步相同。就在右脚掌前部踩 地的瞬间,右脚猛然向后下坐,双手、双臂同时配合持杆向右顺时 针发力,其内涵的意念活动,身体各部的力量相争,与左式丁八步 向右滑杆发力的原则要领相同。一发即止,身体重心,手持杆子的 姿势,仍回到走步左、右滑杆发力的起式。

  1. 走步上、下滑杆发力


站立为左式丁八步,手持杆子的姿势与左式丁八步上下滑杆 发力的起式相同,身体的重心相同,前方站一假想敌的意念活动 相同。

向前走右步时,身体重心的移动,右步行进的路线,右脚横 向踩地的部位,身体重心与走步同前滑杆发力右上步相同。就在 右脚踩地瞬间,左腿猛然下坐,腿部微向左旋,双手、双臂同时 配合持杆,向上逆时针滑杆发力,发力时,双手、双臂内涵的意 念活动,身体各部的争力要求,双手持杆的手形,杆子向上发力 击中假借目标的意念活动,与左式丁八步向上滑杆发力的原则要 领相同。

向上滑杆发力时,身体重心为后六前四一发即止,身体重 心,手持杆子的姿势,仍回到走步上、下滑杆发力的起式。

练习走左步向下滑杆发力,向前走左步时,身体重心的移 动,左脚地行进的路线,左脚横向踩地的步位,与走步向前滑杆发力左上步相同,走左步向下滑杆发力时,右腿猛然下坐,双 手、双臂同时向下顺时针发力,其内涵意念活动,身体各部的力 量相争,双手持杆的手形,杆子向下发力的意念活动与左式丁八 步向下滑杆发力的原则要领相同。向下发力时,重心为前七后 三,一发即止,身体重心,手持杆子发力了左脚后退的路线,与 走步前、后滑杆发力左脚后退步相同。就在左脚踩的地瞬间,左 腿猛然向后下坐,腿部微向左旋,双手、双臂同时配合持杆向上 逆时针滑杆发力。

发力时,双腿、双手、双臂内涵的意念活动,身体各部的争 力要求,双手持杆的手形,杆子向上发力击中假借目标意念活 动,与右式丁八步向上滑杆发力的原则要领相同。

向上滑杆发力时,身体重心为后六前四,一发即止,身体重 心,双手持杆的姿势,仍回到走步上、下滑杆发力的起式。接着 可以进行右脚后退步向下的滑杆发力。首先,右脚后退步的路 线,与走步前、后滑杆发力右脚后退相同。就在右脚掌前部踩地 的瞬间,右脚猛然下坐,双腿、双手、双臂内涵的意念活动,身 体各争力的要求,双手持杆的手形,杆子向下发力击中假借目标 的意念活动,与左式丁八步向下滑杆发力的原则要领相同,一发 即止,身体重心,手持杆的姿势,仍回到走步上、下滑杆发力的 起式。

  1. 练习意拳棍法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如果基本功没有达 到一定的程度,千万不可拔苗助长。

  2. 练习意拳棍法必须要从磨杆练习做起。磨杆就如意拳中的 站桩一样,是棍法练习的基本功,如果没有磨杆的基础,是不可能 将意拳棍法练好的。

    1. 意拳棍法在实战中的威力远远大于拳脚,主要原因在于: (1)意拳棍法训练中所运用的白蜡杆质地坚硬,并且杆头的面积非 常小,根据力学原理,杆头面积越小在接触物体的时候,就越能使 力量在瞬间更好的集中在一点上,增强了击打的力量。(2)意拳大 杆一般长度为2米左右,由于它的棍身比较长,不仅有很大的击打 空间范围,并且根据力学杠杆原理其在挥舞过程中大杆的末端能形 成较高的速度,从而增强了棍身的挥击力。

    2. 在使用大杆的过程中也有不如拳脚之处,例如在运用中不 如拳脚便捷自如,同时在近身实战中,大杆是难以应用自如的。图片10



浏览46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