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撞臂
撞臂有定步和活步两种练法。
1.定步练法
(1)甲、乙两人相对而立(长袖者为甲,短袖者为乙), 间距为一臂长,两脚分开间距三脚长。目视对方。(图303)
(2)甲方右臂上抬,直臂抡拳由右向左抡击乙方面部; 乙方直臂抡拳以右小臂内侧撞击甲方右小臂内侧。甲乙双方 均以左臂横掌护于胸前。目视两臂。(图304)
(3)甲方屈肘将右拳收于左肩前,然后向下斜击乙方右 肋;乙方同样收拳于左肩前,然后以右小臂外侧撞击甲方右 小臂外侧。目视两臂。(图305)
(4)甲方右臂上抬直臂划弧由左向右抡击乙方面部;乙 方右臂直臂划弧以右小臂撞击甲方右小臂外侧。目视两臂。 (图306)
左右手练手相同,反复操练。
〔要点〕撞臂要由轻至重、由慢到快练习。撞臂力点要 准确,肩肘要松活。撞臂对提髙小臂的硬度和应变反应能力 有很大帮助。
图片1

图片2
2.活步练法
(1)甲乙两人相对而立,两人间距两臂长,两脚开立与 肩宽。目平视对方。(图307)
(2)甲方向前进一步,右腿弯曲前弓,后腿蹬直成右弓 步。同时右臂直臂抡击乙方面部;乙方右脚向甲方右脚外侧上一步,右腿弯曲,左腿蹬直成右弓步,同时右臂直臂撞击 甲方右小臂内侧。目视两臂。两人均以左掌护于胸前。(图 308)
图307
(3)甲方屈肘将右拳收于左肩前,然后向下斜击乙方右 肋;乙同样收拳于左肩前,然后以右小臂外侧撞击甲方右小 臂外侧。目视两臂。(图309)
(4)甲方右臂上抬直臂划弧由左至右抡击乙方面部;乙 方右臂直臂划弧以右小臂撞击甲方右小臂外侧。目视两臂。 (310)
(5)甲乙双方同时后退一步,两脚平行站立成预备势。 (0 311)
(6)乙方左脚向前进一步,左腿弯曲前弓,右腿蹬直成 左弓步。同时左臂直臂抡击甲方面部;甲方左脚向乙方左脚 外侧上一步,左膝弯曲,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同时左臂直臂 以小臂内侧撞击乙方左小臂内侧。目视两臂。两人均以右掌护于胸前。(图312)
(7)乙方屈肘将左拳收于右肩前,然后向下斜击甲方左 肋;甲方同样收拳右肩前,然后以左小臂外侧撞击乙方左小 臂外侧。目视两臂。(图313)
(8)乙方左臂上抬直臂划弧由右至左抡击甲方面部;甲方左臂直臂划弧以左小臂外侧撞击乙方左小臂外侧。目视两臂。(图314)
左右同样练法。反复练习。
〔要点〕练习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循序渐进。撞击要 准确果断。上步与抡拳要同时完成,不可有先后。目光要灵 活,始终随着小臂走。逐步练习由直劲向冷弹劲过渡。练至 两臂运动如甩鞭则功效自见。
图片4

图片5

图片6

图片3
图片7

图片8

图片9

图片10

图片11

图片12

图片13

图片14

图片15
(二)通背盘手练法
通背拳盘手是通背技击实战的基本功之一。盘手练习可 增长两臂的功力,有效提高肩、肘、腕关节的灵活性,增进 “拳感”,培养实战距离感。盘手有直形和横形两种练法。两 种练法又分定步练法和活步练法。
下面以定步盘手为例对通背盘手做一简单介绍:
1.直形盘手
(长袖者为甲,短袖者为乙)
(1)预备势:甲、乙两人相对而立,两人间距为两臂 长。(图315)
(2)甲乙两人同时向前上右步,右膝略屈站成右弓步; 伸出右臂,与肩同髙,虎口向上,掌指向前。两手腕贴靠一 起;左手叉腰。目平视对方。(图316)
(3)甲方以掌小指侧勾挂乙方手掌至自己右肋下(图 317),然后变穿梭掌向乙方肋下穿掌;乙方以掌小指侧勾挂 甲方穿掌至自己肋下(图318),然后变穿梭掌向甲方肋下 穿掌(图319)。如此反复操练,右手疲倦后再换左手。
(4)穿肋熟练后,接着练穿喉。甲方向乙方咽喉直臂穿掌,掌型为穿梭掌。乙方勾挂甲方来掌至自己胸前(图 320),然后直臂以穿梭掌向甲方咽喉穿掌。甲方勾挂乙方来 掌至自己胸前(图321)。如此反复操练。
〔要点)初练时,动作不宜太快,熟练后逐步再加速、加力,以穿出冷弹劲为佳。勾挂位置要准确,注意力要集 中,要有临敌意识。
2.横形盘手
(1)预备势:甲方与乙方相对而立,相距一臂长,两脚 144 分开间距三脚长。(图322)
(2)甲乙两人同时出右掌,以两掌背贴靠一起,左手叉腰。目视对方。(图323)
(3)甲方右掌上挑,经头上方向右按压,右腿屈膝下蹲 成右弓步;乙方右臂撑住甲方右臂使其不能下落。目视两右
臂◦(图324)
(4)乙方右掌上挑,经头上方向右按压,右腿屈膝下蹲成右弓步;甲方右臂撑住乙方右臂使其不能下落。目视右掌 (图325)。如此反复操练。
〔要点〕上挑、下压要以腰背发力,左腿后蹬助力。盘手时不可憋气,呼吸要自然。操练时注意力要集中,要有临 敌意识。
(三)通背十字拦对练法
十字拦是通背拳技击实战的基本功之一。既可以单操,又可以双人对阵。十字拦的名称顾名思义,即两臂相拦、相 互交叉所形成的“十”字形,因此而得名“十字拦”。
十字拦的特点是连发三掌,迅冷快疾,练习通背拳连击方法,提高身手协调能力和出手速度及落点的准确度。
1.单练方法
(1)身体直立,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宽。两手自然下垂于 体侧。目视前方。(图326)
(2)右脚向左前方上步。同时右掌直臂由右腿侧经腹前 划弧,由左向右以掌小指侧为力点削掌于身前,高与腹平; 左掌由左腿侧向左侧方直臂上抬。目视右掌。(图327)
(3)左脚上前半步,左脚掌着地成左虚步。同时左掌由左侧直臂由左至右划弧削掌于身前高与胸平;右掌回收至右 肋侧,掌心向内,掌指向前。目视左掌。(图328)
(4)左脚继续上前半步,左膝弯曲前弓,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同时右掌由左肋前向前直臂拍掌,掌心向下,掌指向 前,高与头平;左掌屈肘收回于左肋侧,掌心向内,掌指向 前。目视右掌。(图329)
(5)身体后坐,重心后移,左腿略收半步,两腿坐成半马步。同时右掌屈肘回收至右肋侧;左掌由左肋前下插于左膝前,掌指斜向下,掌心向前。目视前方。(图330)
(6)左脚向右斜方跨一步。同时左掌直臂由左膝前划 弧,由右向左以掌小指侧为力点削掌于身前,高与腹平;右 掌由右肋直臂向右侧上抬。目视左掌。(图331)
(7)右脚上前半步,右脚掌着地成右虚步。同时右掌由 148
图片16

图片17

图片18

图片19

图片20

图片21

图片22
身体右侧直臂由右至左划弧削掌于身前,高与胸平;左掌回 收至左肋侧,掌心向内,掌指向前。目视右掌。(图332)
(8)右脚继续上前半步,右膝弯曲前弓,左腿蹬直成右 弓步。同时左掌由左肋侧向前直臂拍掌,掌心向下,掌指朝 前,高与头平;右掌屈肘回收于右肋侧,掌心向内,掌指向 前。目视左掌。(图333)
如此反复操练。
〔要点〕三掌要连贯,不能间断或停顿。动作熟练后, 上三步(一步加两个半步)中的后两个半步可以直接连贯成 一个跨步。第三掌可以拍掌,也可以用穿掌、劈掌等其它掌 法。
2.对阵方法
(1)甲乙两人相对而立(长袖者为甲,短袖者为乙), 相距两臂长。目视对方。(图334)
(2)乙方上右步,右膝弯曲,左腿后蹬成右弓步。同时右拳以尖拳向甲方心窝处击去;左掌屈肘收于左肋侧。目视 右尖拳。(图335)
(3)甲方右脚向左侧跨出一步,同时右掌直臂由右腿侧 经腹前划弧,由左向右以掌小指侧为力点削击乙方右腕;左 掌由身体左侧上抬:> 目视右掌。(图336)
(4)甲方左脚绕过右踩向前上半步,左脚掌着地成左虚 步。同时左掌由左侧直臂划弧以掌小指侧为力点削击乙方右 肘弯。目视左掌。右掌回收至右肋侧。(图337)
(5)甲方左脚继续上前半步,左膝弯曲前弓,右腿蹬直 成左弓步。同时右掌由右肋前向乙方头部直臂拍掌;左掌屈 肘回收至左肋侧。目视右掌。(图338〉
(6)乙方见甲方右掌拍来,右脚向左侧跨步。同时右掌 经腹前由左向右、向甲方右掌腕削掌。目视右掌。(图339)
(7)乙方左脚绕过右踝向前上半步。同时左掌由体左侧 抬起,直臂由左向右、向甲方肘弯削掌;右掌屈肘回收至右肋侧。目视右掌。(图340)
(8)乙方左脚继续向前半步,左膝弯曲前弓,右腿蹬 直。同时右掌由右肋侧向前直臂拍向甲方头部;左掌屈肘回 收至左肋侧。目视右掌(图341)。如此反复操练。甲乙互换。
〔要点〕对练时,甲乙两人要相互配合,动作节奏一致。 初练时以臂发力,逐渐尝试以腰背发力,但掌上力度要控制 适当,避免意外伤害。甲乙两人对练的运动轨迹是一个圆 形,若乙方先攻右拳,则走顺时针。乙方若先攻左拳则走逆 时针。
对练练习熟练后,可以把第三掌变成五行掌中任何一 掌,举一反三地进行练习。
、通背拳实战技法
(一)通背拳实战式
实战式是完成进攻和防守的最佳姿势,使身体始终处于 强有力的待发状态。实战式要求身体暴露面积小,自身防护 能力强,机动性能好,能保持良好的身体平衡,并且感觉轻松自如,是以逸待劳的姿势。
中国武术因门派繁多,各派实战式(或称开门式)五花 八门。通背拳的实战式为引手式。实战引手式与套路练习的 引手式略有区别:套路中的引手式架子低,势子开,腿上吃 功夫,旨在练功。而实战式引手则要求架子略高,两膝略 屈,两腿之间距稍短一些;并且手臂所保持的弧度比套路中 的引手式要大一些。
1.实战式(以右手在前为例)
身体侧身对敌。右手前伸至下颌高的位置,肘微屈,肘 尖垂直向下,掌心向上,掌指向前;左臂屈肘护于胸前,左 掌俯掌按于右肘侧。下颌微收,头顶上领,闭口以鼻呼吸 (图342、343、344)。两脚前后斜线开立,距离约与肩宽, 右脚尖稍内扣,前脚掌着地,脚跟抬离地面;左脚尖、膝对 正前方。两脚略成八字形,两膝微屈,重心稍落后腿一些 (前三后七)。目视前方。(图345、346)
图345 图346
2.其它实战式
逆式实战式:即左手右脚在前或右手左脚在前(图 347)、埋伏式(图348)、垂手式(图349>。
通背拳防守手位
1.拍挡手位。(图 350、351、352、353)
2.穿手攉挑手位。(图354、355、356)
3 •捋带手位。(图357)
4.勾挂手位。(图358)
5.托掌手位。(图359)
6.摔掌手位。(图360)
7.削掌手位。(图361)
8.掸掌手位。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图片5

图片6
图片7

图片8

图片9
(三)通背拳防守练习法
通背拳任何手法都可以用以防守,这里仅以进步和退步 列举简单例子,学者可以举一反三,采用其它手法进行防守
练习。
1.甲乙两人相对而立(甲为长袖,乙为光膀),甲方以 实战式对乙方。(图363)
2.乙方上前一步,以右直拳击打甲方面部。甲方向左 侧方上步,右掌直臂攉挑乙手臂。(图364、365)
〔要点〕上步防守要走外侧方位,即对方进攻手臂的外 侧,这样使对方后手的攻击削弱,利于我方还手。通背拳属 长击类拳法,对距离的采用多为中、远距离,一般不提倡贴 身挤靠的近战距离。对于近距离的实战在本书实战例子中有 专文介绍。
3.乙方继续上步以左直拳攻击甲方面部,甲方则右脚
图364 图365
后退一步,左脚跟退半步。同时左掌削击乙左臂。(图366) 〔要点〕退步防一般是退后边的腿,退步的大小根据对 方攻击距离而定。退步要迅速快捷,重心要稳,上身不可因 退步而倾斜摇晃。退前脚一般有两种可能:一是准备出腿还 击,一是在退步同时有攻击性发力动作防守手位参照前文。
(四)通背三绝掌实战技法
迷魂掌、追魂掌、丧魂掌是通背#技击实战中最具实用 价值的三种技法,合称为通背三绝掌。三绝掌是历经通背门 前辈几代人反复实践的经验结晶,三绝掌由五行掌中摔、 钻、撩三种掌法配合其它手法组合而成。迷魂掌、追魂掌贯 穿通背拳技击“出手劈三山”的宗旨,给敌人面部以重创, 出手迅雷不及掩耳,以迅疾致胜。丧魂掌则属阴招黑手,釆 用指上打下的战术,出奇不意地攻击敌手裆部,出奇致胜。
1.迷魂掌
甲乙两人对峙(图367)。乙方以左拳试探进攻,左脚 上步,左拳击打甲方面部,甲方向后退半步,同时左掌抖腕 斜削乙方腕部(图368)。甲方动作不停,左脚上步,右脚 跟半步。同时左掌迅速翻腕,掌心向上摔击乙方面部。
〔要点〕甲方左掌削和摔掌要连贯、迅速,削掌动作幅度要小,使乙方拳路改变即可,摔掌要快,抢在乙方右拳出 拳之前击打乙方面部,摔掌时要探肩、抖腕、弹指。
2.追魂掌
甲乙两人对峙(图370)。甲方抢先上左步,同时左掌 抖腕拍击乙方面部;乙方后退左脚半步,同时右掌后推甲方 左掌(图371)。甲方左手勾挂乙方右掌下压,同时右脚拖 地跟进半步,右掌变尖拳迅速从乙方左小臂内侧钻击乙方心 窝。(图372)
〔要点〕甲方左拍掌为虚手,旨在使乙方抬臂露出空隙, 拍掌要快捷迅速,抢在乙方出拳之前。钻拳时,头部要向左 侧偏闪,预防乙方左拳攻击,钴拳时身体要下伏探肩、送 肘、抖腕。
3.丧魂掌(又称断魂掌}
甲乙两人对峙(图373)。甲方抢先上左步,以左掌向 前拍击乙方面部;乙方左脚后退半步;以右掌拍开甲方左掌 (图374)。甲方动作不停,右脚跟半步立即以右掌向前拍击乙方面部,乙方右脚退步,同时以右掌拍击甲方右拍掌(图375)。甲方向前进左脚,同时向乙方裆部抖腕撩掌。(图376)
〔要点〕甲方左拍掌和右拍掌是虚手,意在吸引乙方注
意力集中于防守头部。两拍掌要连贯,不给乙方以喘息机 会。撩掌前有两点要到位,一是左掌收至右肋侧,身体略右 转,以利撩掌,右拍掌不必探肩到位;二是右脚跟步到位, 以利左脚进步。俯身时,头部向右侧下伏,目光余光注意乙
方两臂,防备乙方攻击。
图片10

图片11

图片12

图片13

图片14

图片15图片16

图片17

图片18
(五)通背拳五行掌实战技法
1.摔掌
甲乙两人对峙(图377)。乙方右脚上步以右拳击打甲方 面部,甲方后退半步(图378)。甲方左腿屈膝上抬,同时右掌 划弧勾挂乙方右拳,左掌略收蓄势(图379);甲方向乙方右腿 侧上步,同时左掌翻腕向乙方面部摔掌。(图380)
图379 图380
〔要点〕甲方勾挂时要顺势滑带,以腰带臂,上左步和 左摔掌要同时完成,摔掌要探肩、压肘、抖腕、震臂、弹 指。
2.拍掌
甲乙两人对峙(图381)。乙方上右步以右拳冲击甲方 面部(图382)。甲方上身略向左闪,同时左掌斜削乙方右 腕(图383);甲方右脚上步,同时右掌向前直臂拍击乙方 面部。(图 384、385)
〔要点〕动作连贯性要强,一闪即进,拍掌要长腰、探 肩,肘要下垂,不能掀肘。
3.穿掌
甲乙两人对峙(图386)。乙方上右步,跟半步,以右 拳击打甲方面部;甲方上体向右闪。同时左掌捋带乙方右腕 (图387)。乙方随即以左直拳击打甲方面部;甲方以右掌向 外捋带乙方左拳腕(图388)。甲方在右掌捋带的同时向前 直臂穿击乙方咽喉,左脚随之上步。(图389)
〔要点〕左右捋带要随势圈带,发柔劲;穿掌要突然, 发冷劲,左掌穿出时要挺腕并指。
4.劈掌
甲乙两人对峙(图390)。乙方上前上左步,以左拳冲 击甲方下颌;甲方以右掌勾挂乙方右拳腕外侧的同时向左侧 方上步;左掌向下、向身后划弧至左胯侧(图391h甲方 动作不停继续勾挂乙方右拳向下按压,同时左掌上举至头顶 上方,然后直臂向前、向下劈击乙方右脖颈,左步随劈掌拖地左闪半步。(图392)
〔要点〕劈掌因运动幅度大,有一定发力预兆,所以劈 掌前要学会隐蔽。劈掌以腰背发力,在击中目标瞬间小臂外 旋,以掌背为力点击打目标,旋臂有助发力。
5.钻掌
甲乙两人对峙(图393)。甲方抢先上右步跟左步。同 时左掌向前直臂点击甲方双眼;乙方以右掌拍击甲方左小臂 (图394)。甲方动作不停,向前上步,后腿蹬地。同时左掌 捋带乙方右小臂,右掌变尖拳钻击乙方心窝。(图395、396)
〔要点〕钻拳要尽量探背、送肩、摧肘、抖腕。一触即 发,一发即收。左手捋带与右手钻拳要形成争力,增大发劲 力度。
图片19

图片20

图片21

图片22

图片23

图片24
(六)通背拳救命三腿
通背拳明腿较少,多为暗腿,有明、暗、奇绝之说。所 谓救命三腿,是指三腿的实用效果显著,有临危救急之功。 三腿分别为弹腿、点腿、踹腿,这三腿动作简捷,易学易 练。三腿名称是白蛇吐信、紫雁抄水、斜身躲子。
1.白蛇吐信
甲乙两人对峙(图397)。乙方上前右步以右拳直击甲
方面部;甲方以右手握成剑指,掌心向上翻压乙方右小臂 (图398)。甲方动作不停,右腿上抬提起以右脚尖为力点踢 向乙方腹部。(图399)
〔要点〕甲方以剑指翻压乙方小臂时,动作幅度要小, 以小臂外旋之力滚压乙方小臂,右腿踢点要快,与滚压衔接
连贯。
2.紫燕抄水
甲乙两人对峙(图400)。乙方右脚上步右拳向前击打甲方心窝(图401)。甲方右脚回收半步,同时左掌翻掌摔 击乙方右小臂(图402)。乙方动作不停,左脚跟半步,同 时左拳冲击甲方面部。甲方以右拳攉挑乙方左小臂内侧(图 403),迅速抬腿撩踢乙方裆部。(图404)
〔要点〕防守乙方直拳组合时甲方下摔上挑动作要连贯 圆活,踢裆要迅速快捷,以膝部发力崩弹。
图404
3.斜身跺子
甲乙两人对峙(图405)。乙方右脚上步以右拳直击甲 方面部;甲方上体向左侧后闪身闪躲(图406)。甲方动作 不停,迅速抬脚侧踹乙方腹部。(图407、408)
〔要点〕甲方左闪和右踹腿要连贯协调,踹腿要送髋、 扣膝、勾脚尖,支撑腿保持略屈站稳,左脚掌在右脚踹出时 要碾地左转以助发力。
图405图406
图片32

图片33

图片25

图片26

图片27

图片28

图片29

图片30

图片31
(七)通背拳技击实战
1.禅手
掸手属短平快式的手法,出掌迅速突然,往往出乎对方 意料之外。掸掌以小臂发力,发力过程较短促,掸手用于阻 击,效果较佳。
(1)甲乙两人对峙(图409)。乙方上步以右直拳击打 甲方心窝,甲方以左掌捋扒乙方右小臂,同时右掌内旋下垂 (图410)。甲方向前上右脚,同时右掌斜掸乙方下颌。(图 411)
(2)甲乙两人对峙(图412)。甲方上步抬右腿做欲踢状,诱使乙方放下前臂(图413)^甲方右小腿下压,右脚 落地,同时借小腿下压之力右掌抖腕掸击乙方面部。(图 414) '
(3)甲乙两人对峙(图415)。甲方以右腿侧踹乙方; 乙方闪身以右手捞住甲方右腿(图416);甲方迅速屈膝勾 腿,同时右掌掸击乙面部。(图417)
围417
图片41

图片42

图片34

图片35

图片36

图片37

图片38

图片39

图片40
2.拍掌
拍掌是五行掌之一,以直劲为主,击打位置以“三山” 为主,即鼻梁和两颧骨。拍掌要有渗透意识,即击中面部, 意识要透至脑后,探背、抖腕、震臂,力达掌心。
(1)甲乙两人对峙(图418)。乙方上步左蹬脚;甲方 退步躲开(图419),乙方左脚下落,同时左拳直击甲方面 部(图• 420);甲方向右侧略闪右步,同时向右侧身,右小 臂上挡乙方左拳,右拳同时拍向乙方面部。(图421)
围420 图421
(2)甲方两人对峙(图422)。乙方上步以右直拳击打 甲方面部;甲方以左臂掩肘格挡乙方右拳(图423);甲方 向乙方右腿侧方上步,同时身体左转,直臂拍击乙方面部。 (0 424)
(3)甲乙两人对峙(图425)。甲方以左脚侧踢乙方; 乙方左臂下格挡(图426),顺势捞住甲方右腿,同时右拳 直击甲方面部;甲方左掌斜削乙方右拳腕(图427),屈膝 收腿,右支撑腿向前顺势跳前一步,同时右掌直臂拍击乙方 面部。(图428)
图427 图428
3.捕掌
掮掌属重手法之一,类似拳击摆拳,借助腰背转体发力。揀掌运动幅度大,易被对方察觉,因此在揀掌之前辅以其它手铎分散对方注意力,为揀掌创造进攻机会。
(1)甲乙两人对峙(图429)。乙方上步以右拳击打甲 方面部,甲方左脚向左前方上步,身体左闪,同时右掌捋带 乙方右小臂外侧(图430)。甲方动作不停,左掌自左向右 划弧,直臂撺击乙方右腮。(图431、432)
图429 图43
图431 图432
(2)甲乙两人对峙(图433)。乙方上左步以左拳直击 甲方面部。甲方同时向乙方外侧上步闪身,左掌斜拍乙方腹 部(图434)。甲方动作不停,右脚向右前侧滑,身体左转, 右掌自右向左划弧携击乙方左耳侧。(图435)
(3)甲乙两人对峙(图436)。乙方转身以右脚勾踢甲 方左脚后跟,甲方提腿躲避(图437)。乙方动作不停,在 右脚下落同时以右拳击打甲方面部,甲方向左后转,左脚后 退落步。同时头部向左后闪,左掌削拍乙方右拳;右掌随转 体直臂揀击乙方面部。(图438)
图436 图437由438
图片43

图片44

图片45

图片46

图片47

图片48

图片49

图片50

图片51
4.中拳
中拳即五行掌中的钻掌,发力时前脚要踏地,外撑脚跟 协助发力。中拳以出手平直中正而得名,攻击位置多为中盘,实战要求“拳打人不知”,故不能拘泥,得机而发,寻 隙而进。
(1〉甲乙两人对峙(图439)。甲方右掌前引诱乙方出 拳(图440);乙方上前一步,以右拳直击甲方面部;甲方 退一步左掌圈拦乙方右小臂外侧(图441),甲方向左侧略 俯身,同时上步以右尖拳击打乙方心窝。(图442)
(2)甲乙两人对峙(图443)。甲方右掌向前拍击乙方 面部,迫使乙方抬臂阻挡(图444)。甲方左掌勾挂乙方左 肘弯下拉,同时上步以右尖拳击打乙方肋下。(图445)
(3)甲乙两人对峙(图446)。甲方上步以右尖拳击汀 乙方面部;乙方右掌拍挡(图447)。甲方动作不停。右掌 自右向左搞击乙方面部,乙方左臂格挡(图448),甲方动 作不停,以左尖拳击打乙方面部。(图449)
图448 图449
5.踩子
跺子要展髋、挺膝、挺腹,支撑脚在发力时要碾地拧跟 以助发力。跺子髙度不高于腰。
(1)甲乙两人对峙(图450)。乙方上步以左拳击打甲 方面部;甲方以左掌圈拦乙方左腕,同时左腿上抬起脚侧踹 乙方腹部。(图451、452、453)
图452 图453
(2)甲乙两人对峙(图454)。乙方上步以左拳击打甲 方面部,甲方侧闪身以左脚侧踹乙方左膝。(图455、456)
图456
(3)甲乙两人对峙(图457)。乙方以右直拳击打甲方 面部;甲方左掌捋扒乙方右臂(图458)。乙方动作不停, 左拳直击甲方面部;甲方左步后闪步,同时右掌勾挂乙方左 腕(图459),甲方抬腿侧踹乙方腹部。(图460)
(4)甲乙两人对峙(图461)。乙方上右步,右拳摆击 甲方面部;甲方左掌圈拦乙方右小臂,身体右转(图462)。 甲方动作不停,左脚后扣一步,同时身体后转,右脚抬腿踹 击乙方腹部。(图463、464)
(5)甲乙两人对峙(图465)。乙方上右步以右拳直击 甲方头部,甲方略后仰以左掌圈拦乙方右小臂(图466)。 乙方收回右拳,左腿屈膝上抬欲踢甲方腹部;甲方迅速截踢 乙方膝关节(图467)。甲方动作不停,左腿侧踹乙方肋部。
图片52

图片53

图片54

图片55
6.劈掌
劈掌是五行掌之一,属重手法,运动幅度大,发力刚 猛,但隐蔽性较差,必须由其它手法铺垫。劈掌要转腰探背,以腰背发力,下劈要收颌梗脖以助掌力。
(1)甲乙两人对峙(图469)。乙方上左步同时左拳击 打甲方面部•,甲方向右侧闪,左掌勾挂乙方左腕,右掌由右 侧上抬(图470)。甲方左掌继续勾挂乙方左腕下压,同时 右掌向前劈乙方脖颈,右脚随左转拖地跟进半步。(图471)
图471
(2)甲乙两人对峙(图472)。乙方上右脚以右拳击打 甲方面部;甲方以左臂推挡乙方右小臂,同时右脚向左脚后 插步(图473)。甲方向右后转身,右掌反背劈击乙方耳门 (图474^甲方动作不停,左掌自上而下抡臂连劈甲方后脖 颈。(图475)图474 图475
(3)甲乙两人对峙(图476)c乙方上左步以左直拳击 打甲方面部;甲方以右掌捋扒乙方左拳,同时左掌向前摔击 乙方面部(图477〉。甲方动作不停,身体左转,右掌由上 而下向乙方脖颈劈掌,右脚随转身跟进半步。(图478)
图478
7.刮踩
踩腿和刮踢高度都不过膝,要展膝,摆脚尖,力达脚 面。支撑腿保持略屈以利变化。
(1)甲乙两人对峙(图479)。乙方上步以右拳直击甲 方面部;甲方以右掌勾挂乙方右拳腕,左掌直臂拍击乙方面 部,同时右脚上抬与膝高,右膝外展(图480)。甲方动作 不停,右脚下踩乙方右膝。(图481)图479 图480图481
(2〉甲乙两人对峙(图482)。乙方上右步以右拳直击 甲方下颌;甲方右掌扒按乙方右小臂外侧,左掌向前直臂拍 击乙方面部(图483)。甲方动作不停,右腿抬起以脚面刮 踢乙方胫骨。(图484)图483图484
(3)甲乙两人对峙(图485)。乙方上右步以左拳击打 甲方面部;甲方以右掌翻掌摔击乙方左小臂,同时右腿屈膝 上抬(图486)。甲方动作不停,下踩乙方右膝。•(图487)
图485 图486图487
图片61

图片62

图片63

图片64

图片65

图片66

图片67

图片68

图片69
8.勾踢
勾踢关键在于撮对方脚后跟跟腱位置。勾踢以膝发力, 脚尖要勾紧内扣。勾踢髙度不过膝,擦地而起。勾踢与横掌 要同步进行,形成杠杆发力。
(1)甲乙两人对峙(图488)。乙方上左步以左直拳击打甲方面部;甲方左掌勾挂乙方左小臂,同时右掌横置左肩 前(图489)。甲方右脚上前勾踢乙方左脚后跟,右掌经乙 方左臂上方横抹乙方咽喉。(图490、491)
图490 图491
(2)甲乙两人对峙(图492)。乙方上右步以右拳击打 甲方下颌;甲方以左掌捋带乙方右小臂(图493)。甲方上 右步,以右掌翻腕摔击乙方面部(图494)。甲方动作不停, 以右脚勾踢乙方右脚后跟。(图495)
(3)甲乙两人对峙(图496)。乙方上步抬脚上踢甲方 腹部;甲方左脚后退一步,同时右掌勾住乙方左脚后跟(图 497〉。甲方动作不停,直臂左掌推按乙方胸部(图498),以 左脚勾踢乙方左支撑腿。(图499)
图片70

图片71

图片72

图片73

图片74

图片75

图片76

图片77

图片78
9.迅雷掌
迅雷掌击打时,肩要尽力前探,配合拧腰、转髋、旋 臂,重心前移,力贯拳第二骨节。
(1)甲乙两人对峙(图500)。乙方以左拳击打甲方下颌;甲方左掌云掌外拨乙方左小臂外侧(图501)。甲方动 作不停,右掌变迅雷掌(四指并拢弯曲,拇指内扣,力点在 手指中指节)弧形由右至左摆击乙方腮部。(图502)
(2)甲乙两人对峙(图503)。乙方上右步以右直拳击 打甲方面部;甲方左掌云掌横拨乙方右小臂内侧(图504)。 乙方动作不停,以左直拳连击甲方面部;甲方右掌攉挑乙方 左小臂(图505)。甲方动作不停,右脚上步,同时左掌变 迅雷掌弧形摆击乙方面部。(图506
(3)甲乙两人对峙(图507)。乙方上右步以右拳直击 甲方头部;甲方以左掌圈拦乙方右腕(图508);乙方抬右 脚侧踹甲方肋部;甲方向左侧上步,身体左闪,同时右掌斜 掸乙方右小腿(或者勾挂乙方脚后跟)(图509)D甲方动作 不停,右脚向前一步,右掌变迅雷掌弧形摆击乙方右腮部。 (图 510、511)
埋伏式的传统名称为玉鹿伏草,以低架子诱敌。埋伏式 的受敌面较其它实战式要小些,但头部位置较低,易受对手 攻击,因此脚下迅速灵活,从侧方选择适当角度寻找战机。
(1)甲乙两人对峙(图512)。乙方上步以右拳击打,甲 方头部;甲方向左前闪步,同时右掌盖压乙方右小臂,左掌 由外侧抬起旋臂摔击乙方面部(图513)。甲方动作不停, 身体前探右掌变尖拳击打乙方下颌。(图514)
图512 图513
(2)甲乙两人对峙(图515)。乙方上步以右腿蹬击甲 方头部(图516〉;甲方向左侧闪步,同时右臂搂抱乙方右 腿弯(图517、518)。甲方右脚向前拖步,身体向左转,右 臂随转体拧压乙方右膝,同时右肩上扛乙右腿,使乙方失重 侧摔。(图519)
图519
(3)甲乙两人对峙(图520)。乙方上步以左拳击打甲 方面部;甲方向右侧闪步,右脚跟步,同时左掌由右向左横 拦乙方左小臂(图521)。甲方动作不停,右掌变尖拳击打 乙方左肋下。(图522)
图片79

图片80

图片81

图片82

图片83

图片84

图片85

图片86

图片87
11.掩肘
掩肘是贴身技法,属擒拿法的一种。抓腕要紧,掩肘要 快,转身要猛。身体要贴靠对方,使对方另一手失去作用。 如扣抓对方手腕失手,则迅速施展打法,或者退到实战距离 之外,重新寻找机会。
(1)甲乙两人对峙(图523)。乙方上步以右拳击打甲方面部;甲方右脚后退半步,同时以右掌从乙方右臂外侧圈 挂乙方右小臂(图524)。甲方动作不停,右掌顺刁乙方右 腕,左臂横掩乙方.右肘处(图525)。甲方两脚掌碾地,身 体向右后转身,右i牵拉乙方右臂,左肘下压乙方右大臂外 侧,使乙方下仆。(图526)
图525 图526
(2)甲乙两人对峙(图527)。乙方上步以右拳击打甲 方面部;甲方后退半步,同时右掌圈拦乙方右腕(图528)。 乙方动作不停,以左拳连击甲方面部;甲方以左掌横拦乙方 左小臂(图529)。甲方左掌勾住乙方左腕,同时身体左转, 左脚向乙方右脚内侧上步,右脚跟步,右肘随左转横掩乙方 左肘(图530、531)。甲方身体前靠,左掌向后领,右肘横 向发劲将乙方击出。(图532)
图527 图528
(3)甲乙两人对峙(图533)。乙方上步以右拳击打甲 方面部;甲方左手扣抓乙方右腕,左掌横托乙方右肘(图 534)。甲方两掌上领乙方右臂(图535),左脚向乙方右腿外 侧上步,右脚跟步,身体向左转;左掌上托乙肘;右掌拧压 乙右腕,将乙方反关节拧倒。(图536、537)
图536 图537
图片88

图片89

图片90

图片91

图片92

图片93

图片94

图片95

图片96
12.冷抽
冷抽是近距离技击法。通背拳长于远击,对近距离防守 也颇具特色,拳诀云:“远则长击,近则冷抽。”冷抽的方法 很多,这里仅列举其中的三例。冷抽的特点是发力短,距离 近,在短距离近战中常能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冷抽可以在 短距离不便发力的情况下抖腕弹指攻击对方最薄弱的部位 (如眼、鼻、耳侧),劲力虽小,但使对方在短时间内难以反 击,从而有机会另寻破绽,重找战机。冷抽多为横向发力,利用肘、腕、指的螺旋发力,在短距离内攻击对方。冷抽杀 伤力较小,多用于防守,进攻则变为掸手或揀掌等其它手 法。
图片97

图片98

图片99

图片100

图片101

图片102

浏览3,31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