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竞赛监督委员会的职则
1.监督仲裁委员会的工作。对于不能正确履行仲裁委员会职责,裁决运动队 的申诉不公,有违反《仲裁委员会条例》的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撤换 乃至停止工作的处分。
2.监督裁判人员的工作。对于不能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严肃、认真、公 正、准确的进行裁判,有明显违反规程、规则的行为者;有明显错判、漏判、反判的行 为者;接受运动队的贿赂,以不正当的手段偏袒运动员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 教育、撤换、停止工作,乃至建议对其实施降级或撤销其裁判等级的处分。
3.监督参赛单位各领队、教练、运动员的行为。对于不遵守《赛区工作条例》、 《运动员守则》,不遵守竞赛规程、规则及赛场纪律,对参赛队行贿,运动员之间搞交 易、打假赛等有关违纪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取消比赛成绩、取 消比赛资格等处分。
4.竞赛监督委员会听取领队、教练、运动员、仲裁人员、裁判人员对竞赛过程中 的各种反映及意见,保证竞赛公正、准确、圆满、顺利地进行。
5.竞赛监督委员会不直接参与仲裁委员会、裁判人员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干 涉仲裁委员会、裁判人员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不介人判决结果的纠纷,不改变裁 判组的判决结果和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结果。
五技法要求、得分标准与判罚
(_)可用方法
除禁用方法外,可以使用武术的各种拳法、腿法和摔法。
(二)禁用方法
1.用头、肘、膝和反关节技法攻击对方。
2.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压对方。
3.用任何方法攻击倒地方的头部。
(三)得分部位
头部、躯干、大腿。
(四)禁击部位
后脑、颈部、裆部。
(五)得分标准
1.得2分
(1)一方下台,另一方得2分。
(2)—方倒地,站立者得2分。
(3)用腿法击中对方头部、躯干得2分。
(4)用主动倒地的动作致使对方倒地,而自己顺势站立者,得2分。
(5)—方被强制读秒一次,另一方得2分。
(6)—方受警告一次,另一方得2分。
2.得1分
(1)用拳法击中对方头部、躯干得1分。
(2)用腿法击中对方大腿得1分。
(3)运动员被指定进攻后达5秒钟仍不进攻时,另一方得1分。
(4)一方主动倒地3秒钟不起立,另一方得1分。
(5)—方受劝告一次,另一方得1分。
3.不得分
(1)方法不清楚,效果不明显,不得分。
(2)双方下台,互不得分。
(3)双方倒地,互不得分。
(4)一方用方法主动倒地,另一方不得分。
(5)抱缠中击中对方,不得分。
(六}犯规与罚则
1.技术犯规
(1)消极搂抱对方。
(2)背向对方逃跑。
(3)处于不利状况时举手要求暂停。
(4)有意拖延比赛时间。
(5)上场不戴或有意吐落护齿、松脱护具。
(6)比赛中对裁判员有不礼貌的行为或不服从裁判。
2.侵人犯规
(1)在口令“开始”前或喊“停”后进攻对方。
(2)击中对方禁击部位。
(3)以禁用方法击中对方。
3.罚则
(1)每出现一次技术犯规,劝告一次。
(2)每出现一次侵人犯规,警告一次。
(3)侵人犯规达3次,取消该场比赛资格。
(4)运动员故意伤人,取消其比赛资格,所有成绩均无效。
(5 )运动员使用违禁药物或局间休息时输氧,取消其比赛资格,所有成绩均无效。
(七)暂停比赛
1.运动员倒地(主动倒地除外)或下台时。
2.运动员犯规受罚时。
3.运动员受伤时。
4.运动员相互抱缠没有进攻动作或无效进攻超过2秒时。
5.运动员主动倒地超过3秒钟时。
6.运动员被指定进攻超过5秒钟仍不进攻时。
7.运动员举手要求暂停时。
8.裁判长纠正错判、漏判时。
9.相关人员处理场上问题或发现险情时。
10.因灯光、场地、电脑评分系统故障等客观原因影响比赛时。
六胜负评定与名次评定
(一}胜负评定
1.优势胜利评定
(1)在比赛中,双方实力悬殊,台上裁判员征得裁判长的同意,判技术强者为该 场胜方。
(2)—方被重击(侵人犯规除外)倒地不起达10秒,或虽能站立但知觉失常,判 另一方为该场胜方。
(3)—场比赛中,一方被重击强制读秒(侵人犯规除外)达3次,判另一方为该 场胜方。
2.每局胜负评定
(1)每局比赛结束时,依据边裁判员的评判结果,判定每局胜负。
(2)—局比赛中,一方受重击被强制读秒(侵人犯规除外)2次,另一方为该局 胜方。
(3)—局比赛中,一方2次下台,另一方为该局胜方。
(4)一局比赛中,双方运动员得分相同时,判主动进攻技术强者为胜方。
3.每场胜负评定
(1)一场比赛,先胜两局者为该场胜方。
(2)比赛中,运动员出现伤病,经医生诊断不能继续比赛者,判另一方为该场胜方。
(3)比赛中因一方犯规,另一方诈伤,经医务监督确诊后,判犯规一方为该场胜方。
(4)因对方犯规而受伤,通过医务监督检查确认不能继续比赛者,为该场胜方。 但不得参加后面所有场次的比赛。
(二}名次评定
1.个人名次评定
(1)淘汰赛时,直接产生名次。
(2)循环赛时,积分多者名次列前,若两人或两人以上积分相同时,按下列顺序 排列名次:负局数少者列前;受警告少者列前;受劝告少者列前;体重轻者列前(以 第一次称量体重为准)。上述四种情况仍相同时,名次并列。
2.团体名次评定
(1)名次分
各级别录取前8名时,分别按9、7、6、5、4、3、2、1的得分计算;
各级别录取前6名时,分别按7、5、4、3、2、1的得分计算。
(2)积分相同时的处理办法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团体分数相同时,按下列顺序排列名次:按个人获得第1名多 的队名次列前;如再相同时,按个人获得第2名多的队名次列前,依次类推;受警告少 的队名次列前;受劝告少的队名次列前。如以上几种情况仍相同时,名次并列。
七编排与记录
1.编排原则
(1)以竞赛规程、报名表和比赛的总时间为依据。
(2)同一级别、同一轮次的比赛应相对集中安排,条件要均等。
(3)—名运动员一天最多安排两场比赛,且不在同一单元。
(4)同一单元的比赛由体重轻的级别开始。
2.种子设定
(1)上一次全国锦标赛取得前四名的运动员确定为种子选手,并根据成绩排出 种子的顺序。
(2)变动级别的运动员不能定为种子选手。
(3)种子选手不再抽签,编排时根据种子的顺序号在轮次表中找到相应号码的 位置,即种子的位置。
(二)记录
1.边裁判员根据得分标准和台上裁判员的判定,记录运动员的得分,每局比赛 结束后将运动员的得分填人记分表中。
2.记录员将警告、劝告、强制读秒、下台分别进行记录。
3.循环赛制时,编排记录组根据每场比赛的结果在记分表中为胜方计2分,负 方计0分。因对方弃权获胜时,计2分,弃权者为0分。
八_ □令与手势
(一)台上裁判员口令与手势
1.抱拳礼
两腿并立,左掌右拳于胸前相抱,高与胸齐,手与胸之间距离为20〜30厘米
(图 9-2-1、图 9-2-2)。
图片1
2.上台
站在擂台中央成侧平举,掌心朝上指向双方运动员(图9-2-3)。在发出指 令的同时,屈臂侧举成90°,掌心相对(图9-2-4)。
图片3

图片4

图片5
3.双方运动员行礼
双臂屈于体前,左掌盖于右拳背之上,示意运动员行礼(图9-2-5)。
面向裁判长席,一手食指竖起,其余四指弯曲,直臂前举,成弓步(图9-2-6)。
5.第二局
面向裁判长席,一手食指、中指伸直分开竖起,其余三指弯曲,直臂前举,成弓 步(图 9-2-7)。
6.第三局
面向裁判长席,一手拇指、食指、中指分开竖起,其余两指弯曲,直臂前举,成弓
步(图 9-2-8)。
图片6
7.“预备——开始”
立于双方运动员中间成弓步,在发出“预备”口令的同时,两臂伸直,仰掌指向 双方运动员(图9-2-9)。在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两手俯掌内合于腹前(图9 _ 2-10)。
在发出“停”的口令同时成弓步,立掌单臂伸向双方运动员中间(图9-2-11、 图 9-2-12)。
图片7
9.消极S秒
一臂指向消极运动员,一臂伸直上举,手指自然分开、伸直(图9 - 2 - 13)。
面对运动员,屈臂握拳于体前,拳心向前,从一手拇指至小指与口令同时依次 张开(图 9-2-14、图 9-2-15)。
图片8

图片9

图片10
11.消极搂抱
双手环抱于体前(图9 - 2 - 16
单臂指向裁判台,拇指竖直,其余四指弯曲(图9-2-17)。
图片11

图片12

图片13
13.三秒
一臂伸直仰掌斜上举指向某方运动员,另一手拇指、食指、中指自然分开,其余 两指弯曲,掌心向下,自腹前向外横摆于体侧(图9-2-18)。
14.指定进攻
单臂伸向双方运动员中间,拇指伸直,其余四指弯曲,手心朝下,在发出“某方 进攻”口令的同时,向拇指方向横摆(图9-2-19)。
15.倒地
一臂伸直指向倒地一方,手心朝上,另一臂屈于体侧,掌心朝下(图9-2-20)。
16.—方下台
一臂前平举指向下台一方(图9-2-21),另一手立掌,手心朝前,向前平推成
弓步(图9-2-22)。
图片14

图片15

图片16
图 9-2-20 图 9-2-21 图 9-2-22
17.双方下台
弓步,双手立掌,手心朝前,向前平推伸直(图9-2-23)。而后屈臂上举于体 前成90°,掌心朝后,成并步直立(图9-2-24)。
图片17
18.踢裆
一臂伸直指向犯规运动员,手心朝上;另一手掌心向内,摆至裆前(图9 -2 -25)。
19.击后脑
一臂伸直指向犯规运动员,另一手俯按于后脑(图9-2-26)。
20.肘犯规
双臂屈于胸前,一手俯盖于另一肘部(图9-2-27)。
图片18

图片19

图片20

图片21
22警告 图9-2-28
一臂伸直指向犯规运动员,掌心朝上,另一手示出犯规现象后,屈臂成90°握
拳上举于体前,拳心朝后(图9-2-29)。
23.劝告
一臂伸直,掌心朝上指向犯规运动员,在发出“犯规” 口令的同时,屈臂成90° 立掌上举于体前,掌心朝后(图9-2-30)。
24.取消比赛资格
两手握拳,两前臂交叉于胸前(图9-2-31)。
图片22

图片23

图片24
25.无效
两臂伸直,在腹前交叉摆动(图9-2-32〜图9-2-34)
图片25
26.急救
面对大会医务席,两手立掌,两前臂在胸前成十字交叉(图9 - 2 - 35)。
图片26

图片27
27.休息
仰掌侧平举,指向双方运动员休息处(图9-2-36)。
28.交叉站位 站立擂台中央,双臂伸直在腹前交叉(图9-2-37)。
图片28
29.获胜 平行站于两名运动员中间,一手握获胜运动员手腕上举(图9 - 2 - 38)。
(二)边裁判员手势
1.下台或倒地
一手食指伸直向下,其余四指弯曲(图9-2-39)。
2.没下台或没倒地
一手立掌,左右摆动1次(图9-2-40)。
3.没看清
双手仰掌由体前向外曲肘平摆(图9-2-41)。
图片29

浏览1,26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