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武术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理

在习武过程中,受伤是难免的。如何预防受伤,受伤后如何治疗和恢复是每一个武术爱好 者关心的问题。武术运动损伤是指在武术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它包括套路运动损伤和 格斗运动损伤。

(一)套路练习中易出现的损伤与处理


  1. 套路运动的常见损伤



  •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套路运动中常见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有下列几种。

  • 擦伤:是皮肤表面与粗糙的物体相摩擦而引起的皮肤表层损伤,主要征象为表皮剥脱, 有少量出血和组织液渗出。如在做跪地动作时,膝盖与地面发生摩擦而导致的擦伤。

  • 裂伤:是因钝器打击引起皮肤和软组织的撕裂,伤口边缘不整齐,组织损伤广泛,出血 较多,严重者可导致组织坏死。如受刀、剑打击而引起的裂伤。

  • 刺伤:是因尖细物体刺人人体所致。其特点是伤口细小,但较深,可能伤及深部组织或 器官,或者将异物带人伤口深处,容易引起感染。如受梅花针攻击而刺伤。

  • 切伤:是因锐器切人皮肤所致。伤口边缘整齐,多呈直线,出血较多,但周围组织损伤 较轻。深的切伤可切断大血管、神经、肌腱等组织。如受刀、剑砍、劈而引起的切伤。


这些损伤的特点是有出血和伤口,所以处理时必须进行止血和保护伤口。

小面积的皮肤擦伤、污染不重者用红药水或紫药水涂抹即可,一般不需包扎。关节部位擦 伤可在创面上涂抹消炎软膏并用纱布绷带包扎。大面积擦伤,污染较重者要用生理盐水冲洗伤 口,将污物洗净,再用凡士林纱布绷带覆盖伤口,并以绷带加压包扎。

裂伤、刺伤和切伤,轻者可先用碘酒或酒精将伤口周围皮肤消毒,然后在伤口撒消炎粉, 用消毒纱布覆盖,加压包扎。小的裂口,伤口消毒后可用黏膏粘合。裂口较长和污染较重者, 应由医生做清创术,清除伤口内的污染和异物,切除失去活力的组织,彻底止血,缝合伤口。 凡伤情和污染严重者,应口服或注射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凡被不洁物致伤且伤口小而深者, 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 500〜3 000国际单位,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 挫伤


人体某部遭受钝性暴力作用而引起该处及其深部组织的闭合性损伤,称为挫伤,又称撞伤。 如在对练过程中,被对方踢伤或打伤。

原因:武术运动员常在徒手对练或在使用器械时,由于方法不正确或用力不协调而被击伤。 受伤部位可发生在躯干,也可发生在四肢。

征象:根据受损的部位以及打击时力量的大小不同,其表现有所不同。以皮肤、皮下组织

和肌肉挫伤最常见,这种没有合并症的挫伤称为单纯性挫伤。病理变化主要为皮肤,皮下组织 受到损害,淋巴管与小血管破裂,部分肌纤维损伤或断裂,组织内有渗出液和出血。主要症状 有疼痛、肿胀、压痛、局部皮肤青紫及功能障碍等。

挫伤的同时伴有周围重要组织或脏器损伤的称为复杂性挫伤,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损伤, 如头部挫伤,轻者可发生脑震荡,严重者可有颅骨骨折或合并脑挫伤而危及生命;胸、背部挫 伤可合并肋骨骨折或肺组织的损伤,形成气胸或血胸;腰、腹部挫伤可合并肾挫伤和肝、脾破 裂而引起内出血和休克;睾丸挫伤可因剧烈疼痛而引起休克。

处理:单纯性挫伤在局部冷敷后外敷创伤药,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头部、躯干部和睾丸 挫伤除一般挫伤处理外,还应注意观察有无合并症的存在,如有合并症出现,应立即进行相应 的处理,待病情稳定后,马上送医院治疗。

预防:训练和比赛时,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纠正错误动作,避免误伤。

  • 关节靭带的损伤


关节韧带的损伤主要是由间接外力的作用引起的一种闭合性损伤。在武术运动中最常见的 是踩关节、膝关节、掌指关节和肘关节的损伤。

原因:在外力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常范围的运动,关节内外韧带受到过度的或猛烈的牵 拉而造成损伤。轻者仅是少量韧带纤维断裂,重者则是部分靭带纤维断裂或軔带完全断裂,甚 至引起关节半脱位或完全脱位,同时还可合并关节内滑膜、软骨损伤或撕脱骨折等。例如武术 运动员在练习跳跃动作时,落地不慎而引发的脚踝扭伤。

征象:受伤后局部疼痛、肿胀;若伤及关节滑膜或初带断裂及合并关节内其他组织损伤时, 出现整个关节肿痛或血肿;局部有明显压痛;关节运动功能障碍。

处理:受伤后立即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并休息,以减轻出血和肿胀。24〜48小时后, 拆除包扎固定,根据伤情可采用药物外敷、止痛药剂注射、理疗和按摩等。韧带完全断裂者, 应在急救处理后马上送医院,以争取及早手术缝合或固定。

预防:平时要加强关节力量和柔軔性的训练,提高关节稳定性和活动范围;在做跳跃或高 难度动作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要正确掌握武术动作技术;要注意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做 好场地和器械的维护。

  1. 损伤的预防



  • 普及运动损伤知识


通过多种途径宣传运动损伤的知识,使教师能掌握必要的运动损伤知识,并在运动损伤发 生后能分析损伤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 合理安排训练和比赛


训练计划的制订应合乎科学原则。教练员应认真制订训练计划,充分了解每次训练内容中 哪些技术动作不易掌握,哪些技术动作容易发生损伤。做到心中有数,事先采取预防措施。要 合理安排运动量,尤其要注意运动器官的局部负担量和伤后训练问题,避免“单打一”的训练 方法,防止局部负担过重。

  • 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内容和量应根据训练和比赛内容,以及运动员个体情况和气候条件而定。准备 活动要充分,有针对性。做完一般性准备活动后,应做与该训练课(或比赛)主要内容相似的专项准备活动。

对运动负担较大和易伤部位,要特别做好准备活动。在课中转项时,应补充做专项准备活 动。当运动间歇时间较长时,运动前应再做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后与正式运动的间隔时间,以及准备活动时间长短、强度大小等,直接影响准备 活动的质量。一般认为,对年龄小、训练水平差、专项训练或比赛项目持续时间较长或夏季, 准备活动的强度可小些,时间宜短些。相反,训练水平较高、专项训练或比赛项目持续时间较 短或冬季,准备活动强度可大些,时间可长些。准备活动中应针对易伤肌肉,做适当力量练习 和伸展练习。受伤部位的准备活动应小心谨慎。整套准备活动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据研究表明,准备活动结束后与正式运动间隔的时间以1〜4分钟为宜。准备活动的时间和 量,专家指出以20分钟左右,或身体发热、微微出汗为好。

  • 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


加强易伤部位和相对较薄弱部位的训练,提高它们的机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积极手

段。例如为了预防腰部损伤,除加强腰背肌的训练外,还应加强腹肌的训练。因腰部肌肉受伤, 从某种意义上讲与其对抗肌——腹肌较弱有关。腹肌力量不足,易使脊柱过度后伸而致腰部损伤。为预防关节扭伤,在发展肌肉力量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发展肌肉的伸展性。

  • 加强自我保护


随着武术运动的广泛开展,技术动作的难度将有所提高,运动员在完成高难动作时应学会 自我保护的方法,如在训练中,当重心不稳快摔倒时,立即低头、屈肘、团身,以肩背着地顺 势滚翻,切忌直臂撑地,以防手腕部或前臂骨折、脱位等损伤。

  • 加强医务监督和注意设备卫生要求


学生上武术课前应进行详细的体检,对不能从事大运动量和剧烈身体练习的或有妨碍专项 训练的伤病患者,切勿练习。对运动员也应定期进行体检,在大型比赛前应进行补充检查,禁 止带病或体检不合格者参加比赛。伤病初愈恢复训练时,应尊重医生意见。

(二)格斗练习中易出现的损伤与处理

  1. 格斗运动中常见的损伤



  •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包括因机体表面与粗糙物摩擦而引起的皮肤表层损害;实战和比 赛中由于身体碰撞和被击等引起的撕裂伤和鼻子出血。

  •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实战中被对方踢中、击中可引起挫伤;实战中由于肌肉主动收缩 超过了负担能力或被动拉长超过了伸展性极限会引起肌肉拉伤;训练和实战中因动作不规范导 致膝踝等关节急性损伤;运动员下肢动作快于躯干动作或肌力不足时,造成腰部急性损伤。

浏览2,94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