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动技术测量概述
直观法是摔跤、柔道、拳击等运动项目采用最多的一种基本测量方法。
即使最有经验的专家在赛场观察运动员的动作行为时,也难免会因情绪激动和全神 贯注于某一精彩比赛场面而发生测定的错误。
仪器设备法主要用以测量各种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指标,如整个动作或动作各 个时相的时间、速度和加速度,动作过程中的发力情况,以及动作过程中整个身体或身 体各环节的姿势位置变化情况等。
通过仪器设备测量的结果要经过数据分析(图解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等),再把分 析的结果作为评价运动员动作技术效果的效标。所以在用仪器设备法测量动作技术的各 项指标过程中,测量的精度尤为重要。如果在测量中出现重大误差,最后对运动员技术 动作评价的结果必定是错误的。这种方法在柔道项目中使用的比较少。
运动技术可测性的分类如图2-12-2所示。

.
图2-12-2运动技术可测性分类示意图
对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测量,目的在于评价运动员会做多少技术动作、技术动作掌握 的程度怎样,以及掌握的技术动作实效性如何。所以,可将运动员技术水平理解为技术 容量、技术全面性和技术效果三个方面。另外,由于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所发挥的技 术效果不同,又可将技术容量分为训练技术容量和比赛技术容量,将技术全面性分为训 练技术全面性和比赛技术全面性,将技术效果分为技术绝对效果、技术比较效果和技术 实现效果。
(2)运动技术的测量
硼术容量的测量
技术容量是指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所完成技术动作行为总的数量,如在摔跤、柔 道比赛中运动员所采用的技法数量等等。
比赛的技术容量变差性很大,并且与对手的技术水平以及竞技战术等有关。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所能完成的合理技术动作的数量与比赛成绩有着直接关系。 如体操运动员掌握和完成器械动作的总数,周期性项目的运动员在规定距离里所完成的 重复动作数量,摔跤、柔道运动员所用技法的数量等,都直接影响比赛成绩的好坏。但 在一些运动项目中,运动员技术容量并不是影响比赛成绩的主要因素,如足球运动员在 一场比赛中所完成的技术动作行为总数与他所掌握的技术动作的程度相比,后者对比赛 成绩的影响更大。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运动员在训练中往往比在比赛中所能完成的技术量更多。运 动员的训练技术容量只能证明他的潜在能力,而比赛的技术容量与训练的技术容量之 比,则表示这种潜力所发挥的程度。
②技术全面性的测量
运动员的技术全面性是指运动员所掌握的各种运动技术行为的多样性程度。
在柔道、摔跤、拳击等项目中,运动员所掌握的运动技术种类越多,技术越全面, 其比赛成绩越好。而且,运动员的技术全面性与技术容量相比,其比赛中的技术全面性 更为重要。
在柔道比赛中,运动员各种技术动作使用频率或进攻技术次数、种类与得分之比是 很有信息价值的测量指标。
另外,运动员在用身体右侧或左侧完成某种技术动作时,某一侧优于另一侧的动 作。而运动员右侧优势和左侧优势的动作之比也是技术全面性的一项重要指标。特别是 在某些一对一对抗性运动项目中(如柔道、拳击、武术中的散打等),双侧优势的技术 全面性无疑优于单侧优势。
运动员的动作技术效果,是根据该项技术与个人最佳技术方案相接近的程度而确定 的。
凡能保证达到最高成绩的动作技术,原则上都可以认为具有最大的技术效果。但比 赛成绩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心理训练和战术训练水平等等。所以 仅把运动成绩作为技术效果的效标是有局限性的。为此,更多的是把被研究的动作技术 与该动作的生物力学标准相比较,或是与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相比较。技术效果的 测量评价往往采用生物力学的方法。
技术效果指标包括三类,即技术绝对效果、技术比较效果和技术实现效果。
甲、技术绝对效果的测量
运动技术的绝对效果是指某项动作的最佳技术效果。
在对某项技术动作绝对效果进行测量时,应将被研究的动作技术指标与在生物力 学、生理学、心理学,以及美学等研究基础上选定的值进行比较。
柔道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总是要达到保持自己的平衡、破坏对手的平衡的目的。许多 动作技术效果就可用力学的平衡原理、动量原理、动量距原理去分析。对单个动作技术 多采用这种方法,如在柔道受身动作技术分析时,根据动量定理,尽量延长力的作用以 减小冲力,动作技术上要求运动员身体依次着地。据此可定量评价受身技术动作的绝对 效果。
乙、技术比较效果的测量
技术的比较效果是指运动员技术动作效果与高水平运动员技术动作效果接近的程 度。
一般来说,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更符合力学原理。在测量运动技术动作比较效果 时,一般可选择与该运动员在身体训练、心理训练和战术训练水平方面较接近的运动员 作比较,也可以取高水平运动员平均技术动作效果作为比较模型。这种方法多用于定性 观察。可根据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的姿势、身体关节的角度、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评价技 术效果。
丙、技术实现效果的测量
运动技术的实现效果是指运动员依本人的实际运动潜力所应发挥的最佳技术效果 (也称技术发挥效果)。
测量运动员技术动作实现效果时,对一些可定量测量的运动成绩的项目,往往需采 用多种指标来测定运动员的运动潜力,并采用多元分析的方法来评价技术的实现效果。 像柔道等对抗性的以取胜为比赛结果的项目无法定量评价技术的实现效果,只能作定性 的判断。
(3 )战术的测量
战术是指根据比赛双方的实力,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遏制对方特长而采取合理有 效的决策与行动。在对抗性的项目中,战术运用得好坏直接影响比赛结果。柔道比赛是 一对一直接对抗项目,是攻与守的辩证统一。柔道选手必须具有攻守兼备、随机应变的 能力,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战术水平的定量化指标一般可分为战术量指标、战术全面性指标、战术效果和合理 性指标。
运动员所掌握的战术步骤或战术方案的总量称为战术量。对柔道项目来说,战术方 案是指在训练、比赛中运动员采用的各种技术动作的数量和种类的组合,其次还应包括 进攻的节奏、体力的分配等因素。
运动员掌握战术手段的多样性程度称为战术全面性。战术方案的效果和合理性可以 理解为在采用该方案的条件下,达到既定目标的可能性。对柔道项目来说,战术方案的 效果和合理性是以是否取胜作为判别标准的。在比赛中,不存在一种能够适合不同对手 和不同情况的合理战术方案,只能根据对手与本人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方案。
四、柔道适勒质盛材标巾的制定
选材指标体系确定之后,要进行选材还必须建立一个选材的评价标准,它包括两部 分的内容,一是确定被选对象各项测量指标的分数的区间值(即评分标准),二是划分 被选对象某一综合能力等级的区间值(等级标准)o这些标准是选材的依据。评价标准 合理与否对选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选择制定评价标准的方法
制定选材评价标准的步骤是:
- 先按照选材的目的抽取一定的样本对所有选材指标进行测量,并获得准确可靠 的数据。
- 对测量数据作简单的统计分析。
- 制定各单项指标的评分方法。
- 制定综合评价等级标准。
- 在制定评价标准时,首先要根据测量数据的分布特征和选材的目的选择标准的 制定方法(评价方法)。对于同一组测量数据,采用的评价方法不同时,制定出的评价 的标准不同。所以,选择最适合的评价方法对制定选材标准是至关重要的。要选择好制 定选材评价标准的方法,还必须了解数据的分布特征和各种评价方法的特点及应用的条 件。
(二)制定各单项指标的评分方法
- T标准分
在选材指标中,绝大多数测量数据都符合正态分布,一般采用T标准分量表制定单 项评分标准。用T标准分时,测量数据必须符合正态分布。先要对测量数据作正态检 验。T标准分在X±5S范围可用下式计算:
T = 50 + 10 (与3)(测量数值大得分多)
T = 5O+1O(%2L)(测量数值大得分少)
例:对某竞技体校50名运动员的简单反应时进行测量,平均值为180ms,标准差 为20ms,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试计算反应时测量值为150ms对应的T标准分。
反应速度越快,测量值越小,得分应越大,所以代入公式计算可得:
T = 50 + 10 (
I%: 15°)= 65 分
- 百分位法制定单项指标的等级标准
对符合正态分布或非正态分布的测量数据均可使用百分位法制定单项指标的评分或 等级标准,但必须列出数据的频数分布表。计算百分位数的公式为:
式中:Px为第X百分位数
Ia为所求的百分位数所在组的下限
X为所求的百分位数的秩次,X = l, 2, 3,……99
Fx为第X百分位数所在组的频数
Cx为小于La的上组累计频数
i为组距
N为总样本数
用百分位数划分评价等级步骤:
(1) 确定评价等级数及各等级人数的理论百分数。
(2) 确定各评价等级的分界点。
(3) 计算各等级分界值。
例:在柔道运动员初级选材时,对某中学120名14岁男孩的灵敏素质侧跨进行测 验,测验成绩的频数分布表如表2-12-8,试制定一个等级评价标准,使各等级人数% 为:优10%,良15%,中50%,下15%,差10%。先确定各等级分界点(表2-12-9 ), 再计算各等级分界值。
表2-12-8侧跨测验成绩频数分布表组限 | 频数 | 累计频数 |
18~ | 5 | 5 |
20~ | 8 | 13 |
22~ | 10 | 23 |
24〜 | 12 | 35 |
26~ | 32 | 67 |
28~ | 20 | 87 |
30~ | 14 | 101 |
32〜 | 6 | 107 |
34~ | 7 | 114 |
36- | 6 | 120 |
表2-12-9百分位数法划分评价等级等级 | 优 | 良 | 中 | 下 | 差 |
分界点 | P的+△以上 | P?5 + △~PqO | P*P75 | P10~Pz5 - △ | Pto-A以下 |
分界值 | 34以上 | 31-33 | 26-30 | 22-25 | 1 21以下 |
求珏的百分位数的值:
P«,的累计频数=%次= 12,查表2-12-8可知:
1 vULx = 20, Fx = 8, i = 2, N = 120, Cx = 5, X = 5,代入公式:
Px = Lx +土(繇-Cx-1) = 20+§ (12-5-1) =22 (次)
同理可计算出Px = 25, P
75 = 30, Pe = 32,将以上计算结果代入各分界点可得到等 级评价标准(见表2-12-9 )
o(三)制定综合评价的等级标准
选材综合评价标准的制定是在单项指标评价的基础上,将各项不同计量单位的原始 观测值,转换成统一的分值后,以它们的总和(或加权总分)来反映测验整体属性的一 种评价方法。在选材时,综合评价大多采用等级评价的方法。
进行选材综合评价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对各项成绩进行正态检验。从 理论上说,参加综合评价的各项测验成绩应呈正态或接近正态分布。第二,要考虑各项 测验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作用或影响大小。根据它们的作用或影响程度确定其权重(加 权数),并根据其权重采用加权综合评价的方法。
此方法是在分数总分基础上,考虑了各测验对整体属性的作用或影响,借此求出各 测验对整体属性的权重(加权数),然后用加权总分的公式求出加权总分。加权总分的 计算公式为:
加权总分=W,T, + W
2T
2 +……+ W„T
n式中:W为各测验的权重(加权数)
T为各个体在各测验中的分数
加权总分的计算步骤为:
- 将各测验成绩的原始观测值转化为相应的分数。
- 求各测验的加权数。各测验的权重反映了该测验在不同专项竞技能力中的作用 大小。表2-12-10为不同项目中级选材指标体系中各类竞技能力的权重分配。
表2-12-10不同项目中级选材体系中各类竞技能力的权重分配项样 体能主导次
竞速项群 | | 项目
赛艇 | 体能
0.70 | 技能
0.25 | 心理能力
0.05 | 智能
0 |
| 皮划艇 | 0.72 | 0.18 | 0.07 | 0.03 |
帆板 | 0.51 | 0.25 | 0.24 | 0 |
综合能力项群 | 帆船 | 0.35 | 0.30 | 0.25 | 0 |
心技能主导类 | 射击 | 0.19 | 0.24 | 0.54 | 0.03 |
准确性项群 | 射箭 | 0.38 | 0.20 | 0.35 | 0
... |
确定权重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以经验或理论判断各项测验对整体属性的作用或影响大小,并以其程度赋予或给 予一个加权数。一般来说,总加权数为1,那么各测验的加权数则为0.1, 0.2,……0.9
o(2)用专家咨询法求出各测验的加权数。此方法是将整体属性及各项测验列成一个 咨询量表,然后请专家判断赋值(比重或百分比)。以专家的赋值求出各项测验的权重。
(3 )用统计方法求出各测验的权重。如以标准回归系数、主成分分析的贡献率、标 准判别系数及模糊相关等方法,均可求出各项测验的加权数。
- 将各个体的各项测验分数代入加权总分公式,分别求出各个体的加权总分或加 权平均分。
- 制定等级评价标准。
综合评价除以上方法外,还可以借助电子计算机,用比较复杂的统计方法,建立各 种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如相关模型、回归模型、判别模型、模糊数学型以及主成分和 因子分析模型等等。
小结:
本讲主要介绍了柔道运动员选材的任务、基本内容、选材指标的筛选方法及原则, 同时还介绍了与选材有关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心理特征、技术、战术的有关测量 评价的基本方法。通过学习,使教练员初步掌握和了解运动员选材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并能将这些知识用于实际训练工作之中。
思考题与作业:
- 鉴别儿童少年的发育程度。
- 制定柔道运动员选材指标的原则是什么?
- 柔道运动员选材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哪些指标?
- 简述柔道运动员选材的基本程序。
- 设计一套适合初级柔道运动员的选材指标。
讨论题:
- 结合柔道项目的特点,你认为哪些指标适合柔道运动员的中级选材?
- 对柔道项目而言,哪些指标是非代偿性的指标?
- 如何制定一个综合评价标准?
主要参考文献:
- 西安体育学院成人教育部.全国中级柔道教练员岗培教材——基础理论.1996
- 田麦久、武福全等.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 赵秋蓉等.体育测量评价.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 钟添发等.运动员竞技能力与选材标准.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 浦钧宗等.优秀运动员机能评定手册.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
- 曾凡辉、王路德、邢文华等.运动员科学选材.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 瞿祥虎等.人体运动遗传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5
- 〔日〕饭田颖男等.大学柔道选手基础体力诊断测定项目及相关关系的研究.武 道学研究, 27- ( 2 ):37-44
- 〔日〕广灌丰彦等.柔道选手的防御技法与基础体力相关分析.武道学研究, 27- ( 3 ):30-37
(作者:袁尽州)
第十三讲柔道技术在实战中的应用
教学目的:通过讲授使教练员了解当前世界优秀柔道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及特点,启发教练员在 训练实践中能够运用训练理论和方法进行思考与创新,因人而异地突出实践中应用技术 的训练和提高。
教学安排:总时数18学时。其中讲授4学时,讨论2学时,实践12学时。
一、柔道枣用我嫌的特点
(一) 运动员趋向于根据自己独特的技术、体质、战术和心理特点所采用的某种有 效的打法。
(二) 双方在激烈攻守中,在千变万化的势态中,能够及时、果断地应用的技术。
(三
) 它是把个人“得意技”联络起来在动态中有效应用的战术。
(四) 它是在实践中对时机的一种反应和把握,这种把握的过程是在瞬间完成的。
听力(感觉) 反应 动作(技术、战术) 反馈。
(五) 柔道应用技能,与其他竞技运动有着同样的竞技规律。集中表现了它的进攻 性、针对性、有效性、实战性和运动员的个性(特点)。
二、彖理惠用收催的时机与把
柔道在比赛中各种势态变化是不规律的,不可能是同样的重复。这种规律,决定着 运动员必须学会在动态中应用技术,也就是学会在攻守中对各种时机的把握能力。
- 抢手的过程。
- 扯动、移动的过程。
- 争抢与解脱把位的过程。
- 防守(反攻)的过程。
- 投技与寝技联络的过程。
以上各个过程都是有效进攻的一种时机,而且都是反映在千变万化的动态中,它体 现了运动员的实战能力。这种能力集中反映了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战术意识,是一种积 极、主动的行为和技、战术应用高度的自动化能力。
三、 柔道集用技木的柯休原则
(一) 必须突出运动员的个人特点
(个性)。
(二) 训练中要突出对抗性,坚持从比赛出发。
(三) 坚持开放性的训练,鼓励个人智慧和创造性的发挥。
(四) 坚持个人技术应用的全过程训练的重复性训练。姿势(包括气势)——抢 手——拉扯(步法)——个人技术完成(包括战术)。
(五) 启发调动运动员应变能力。在各种变化中,积极地做出各种合理的反应。
(六) 在训练中,保持气势,控制进攻的速度和节奏。
(七) 每当出现时机,力求有效地进攻,并力求得分。
(八) 应用技术在训练中,不要因一次失败而放弃,坚持重复性训练的原则。
四、 柔遣宏用救木的柯佐方供
(一) 教练员应力求细微、合理地设定每名运动员的训练目标,而且要细致、周到 地计划每一节课。让你的备课符合你的队员所处的学习阶段,不能用相同的一种训练方 法对所有运动员使用,要突出个人特点及个性。
(二) 个人技术、战术设定后,要坚持全过程的不断重复(每次训练要有数量要 求)。
(三) 半对抗性地不断重复训练(从配合训练到半对抗训练)。
(四) 对抗性地不断重复训练(从抢手对抗到技、战术使用全过程中,适时地防守 或反攻)o
(五) 实战性训练(要提出每局训练中个人技、战术应用的次数、有效得分的次 数),这种训练是开放性的,允许在争夺中的合理变化,并应及时加以鼓励。
(六) 应适时地变换各种不同类型的陪练对手,使其建立不同信息记忆和不同的反 应能力,并提高对不同对手应用个人技、战术的能力。
(七) 由于胜负的第一要素是抢手,因此,应着重安排专门抢手控制、抢手扯动的 练习,提高控制能力以及“听劲”(判断感觉及反应)。
(八) 培养运动员熟练地应用个人技、战术,在个人技、战术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全 过程中“三个阶段”的处理情况(表2-13-1)。
表 2-13-1阶段 | 因素 | 处理方法 |
感觉阶段 | 感觉技能(听劲) | •双手开始抢手时的感觉,判断对方意图
•对方的习惯抓法和姿势
•自己抢好把位并控制对方,判断对方意图
・对方力图解脱时他的重心与平衡 |
决定阶段 | 决策技能及运用 | •控制对方时,对对方重心及时反应
•通过控制与调动对方适时地进攻(得意技)
•进攻的动作、方向
•合理的反应(或防或攻) |
反馈阶段 | 对技能的分析 | •对每个动作的评估
•对对手的技术、战术、抓法、姿势的了解、评估
•及时反应变化
・力求在每次重新开始时决定如何改变你的战术 |
(九)陪练与个人防守的专门练习。这除了提高训练难度外,在防守过程中应做出 及时反应(破坏对方重心与反攻)。因此,它应是积极的防守方法训练。
五、盲#常见的宏用技术
(一)主要投技技术
所谓主要技术,应是在比较全面地掌握各种技术的基础上,突出个人特点的技术, 它应是在各种状态下,都能应用的“绝招”,是发挥个人技术水平的主要手段。它的训 练目标的完成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根据队员个人特点合理地设计个人动作
- 围绕个人动作所设计的套路(战术)和两种以上的线路
- 个人技术所需要的几种抓握的手法和步法
- 建立个人的风格和特点
- 加强贴近个人技术所需要的几种专项力量和素质
- 个人技系的基本功
- 掌握施技时机的训练
1.
目前国外选手常见的几种应用技术(以下动作以右架为例)
(1
) 跪姿背负投(日本选手常用)抢住底手、右手上手在抱住对方上臂的同时,利用自己下蹲(跪)的速度转体蹬腿。
(2) 单手背负投(日本选手常用)
先抓对方上手(直门),在抖动时,拉近对方垂肘于对方腋下。同时,背步转体, 发力时另一手或抓小袖或撩对手大腿。发力时,自己应有向前滚动的感觉。
要点:手拉、垂肘、掖肘翻腕、背步、转体、深进腰、发力。
(3 )舍身肩车(欧洲及俄罗斯选手常用)
底手抓小袖的肘部外侧,上手争抢控制,深进右腿,下腰钻头(向对方腋下),拉 紧上手,向外插左腿,右手由穿改掏掀,发力时大胆向左侧侧倒翻腰。
要点:上手拉紧,身体贴紧,倒地、掏腿、翻腰。
(4)袖钓进腰(古巴选手常用)
抢先抓对方小袖,在相互争夺时,突然向上前方支起对方臂,上步(或背步)转体 进腰发力。或在相互抢手时,突然支臂,这样效果更佳。
要点:手要紧,转体要快。
(5 )内股(韩国选手特别女选手几乎都会、日本男选手常用)
抢底手,上手抢大领,边拉边捺,背步转体,进腰撩腿。
要点:上手控制有力,常用可造成对方低头防守,被动挨罚,造成对方胆怯,我乘 机施技。
(6 )盖后襟外卷达(欧洲选手常用)
底手抢好,上手盖后襟,将对方重心压低,同时侧移步,放上手改夹臂,上步转体。
要点:底手拉紧,上手夹住,转体快。
2.国内比赛常见的几种技术
(1 )热腰(图 2-13-1 )

图
2-13-1扭腰与大腰不同,它是一种将腰部略微切进、扭转上体的摔法。扒腰是利用对方回推 时,身体向右前方倾斜,趁势插步进胯,并用右腿后摆上扫的动作,将对方摔倒的技术。
- 动作过程:双方均以右自然体站立。用左手抓对方的右中袖外侧,用右手抓住对 方的左里领。左手用力拉,使对方身体向右前方倾斜,右脚上步到对方右脚前,接着左
脚倒插,转体进胯,两手拉紧上提,这时将自己的身体 重心移到左脚上,右腿后摆,用自己的右腿经对手的大 腿部贴紧别住膝盖处,身体继续左转前屈,双手拉,左 腿蹬,右腿上扫,把对方向右前方摔下去。
- 动作要点:右脚向对方右脚前上步时,不能太 近,否则就不能发挥双手提拉的力量。进胯也不能太 深,否则会影响别腿动作。下摔时自己的身体要向左前 屈,拧腰甩头。
- 防守:用降低身体重心来防守扒腰技术(图2- 13-2 )0

反攻:用谷落技术反攻(图2-13-3 )

图
2-13-3(2) 一本背负投
一本背负投,它是用双臂持住对方一臂做背负投的技术(图2-13-4)

- 动作过程:双方均右自然体站立交手。用左手抓住对方右袖下部,右手抓对方的 左前领。用左手上提拉对方右臂,右脚上步于对手右脚内侧,右臂伸向对方的右腋下, 双手(臂)用力抓紧对方右臂,接着左脚倒插,进胯,用臀部顶住对方大腿上部,利用 上体前屈、伸膝、提臀和两手用力下拉的力量,将对手摔下去。
- 动作要点:右脚上步时,两手要用力上提,不能让对方两膝弯曲身体重心下降。 此动作,因仅控制对方一只臂,其活动范围较大,在使用技术时动作必须迅猛。
- 防守:当对方右臂插进自己右臂时,马上挟臂,使他不能顺利提起你的右臂,同 时右脚向右前方斜出一步,让他进不成胯。
- 反攻:
甲、谷落:逃开对方的进攻后,用谷落技术摔对方。
乙、当对方使用一本背负投时,向右移出一大步,跟左步,逃出对方进攻范围,使 其背负投用空,同时右手拉紧前领,左手按压对方的头颈,使用绞技——突绞。
(3)双手刈
双手刈是当对方身体重心较高时,从正前面用双手抱住对方的双腿,将对方向后摔 倒的技术
(图2-13-5 )
o

图
2-13-5
- 动作过程:利用推挤对方的方法,使其身体重心后移,当对方后退重心升高时, 迅速撒开把位,上右步跟左步,屈膝下蹲,双手同时抱住对方的两腿,用身体向前的冲 力和两手向后回抱的力量,将对方向后摔倒。
另外,也可以先推挤对手,利用对方回推力量,下去抱住双腿将其摔倒。
- 动作要点:判断对方不稳定的时机要准确,对方后移瞬间,果断迅速地使用技 术。上步要快,动作要猛,全身协调配合向怀里搂抱对方的双腿,向后上方顶起。
- 防守:对方抱双腿时,后撤双腿,并用力蹬直,双手反握其颈部并向下按压。
反攻:对方下降重心进去抱双腿时,用双手抱住对方的背腰部,并在腹部搭勾, 双手抱紧,身体后坐并转体,将对手抛出摔过自己头部,转体形成固技(图2-13-6)。

(4)出足拓
出足扒是在对方向前迈出左脚而尚未落地瞬间,用右脚内侧横扫对方左脚踝处,将 其摔倒的技术(图2-13-7 )
0
- 动作过程:双方均以右自然体站立交手,利用步法和手的推拉挤拽,迫使对方左 脚上步,当对方左脚尚未着垫时,用右脚横扫对方左踝关节处,同时左手向右上方推 挤,右手用力下拽,将其摔倒。
- 动作要点:在横扫对方时,支撑腿必须站稳。双手将对方上提,要抓住对方左脚 迈出的时机,使用横扫动作。
- 防守与反攻:防守用抽腿逃脱。
当对方把左脚伸出用出足拓时,迅速地提起右腿,闪开对方的进攻,使对方的左 脚扫空,这个时候顺势以右脚反扫踢对方的左脚,两手用力向右侧推拉,将对方摔倒 (图 2-13-8 )
o
小内刈是当对方身体向右后方倾斜或移动时,右脚伸向对方两腿之间,挂住其右脚 跟,使其向后摔倒的技术(图2-13-9)。这项技术很容易与其他技术连在一起用,所以 它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技术。

- 动作过程:双方均为右自然体站立。推拉对方,使对方上右脚,自己的右脚上到 对方右脚的内侧,随即左脚向前跟进作为支撑脚,右手里拧,右脚内侧别拦住并用力向 后勾挂对方的右脚跟,同时,两手用力前推,使对方向后方摔倒。
- 动作要点:右手里拧,用右臂自上而下抵住对方的胸与下颌,左手抓紧袖下压, 脚发力的方向是对方脚尖方向。
- 防守:迅速转移重心,将重心放在另一腿上,并抬腿逃避对方的勾挂。
- 反攻:当对方伸出右脚使用小内刈时,自己随着对方上右脚的同时,立即将身体 重心移至另一脚,两手用力上提,提右脚,用脚内侧拦在对方左膝借力将对方踢起摔倒 (图2 -13-10 )o

大内刈是趁对方身体向左方倾斜时,右腿插入对方两腿之间,屈膝用右小腿挂住对 方的左腿,使对方向后仰身摔倒的技术(图2-13-11 )o

- 动作过程:双方均以右自然体开始,将左脚后插到右脚的后方,以左脚为轴,成 右半身状,将对方向自己身旁拉,右腿插入到对方两腿之间并别住其左小腿向后勾起, 右手推对方身体上部,左手向自己左脚下方拉拽,向对方左后方用力将其摔倒。
- 动作要点:勾挂对方左腿的大内刈脚应画弧形,不应向上,应是脚尖沿地面滑动 而画弧形刈法,这是大内刈摔法的重点。另外,身体呈右半身状不能过多,如使自己面 部朝向侧面,则这一技巧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 防守:防守大内刈进攻的方法是重心移至另一腿,双手顶住对方的推劲,被挂的 腿用外摆的方法逃避大内刈进攻。
- 反攻:(图2-13-12)

浏览1,12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