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选材指标,是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关键。所选指标是否具有很高的科学性,是决 定选材是否成功的根本所在。确定选材指标,除了在充分了解项目特点和遗传学的规律 基础上,还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 选材指标的综合性和全面性原则


因为构成竞技体育能力的七个要素(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心理、技术、战术和 智力)是综合性的,而且这些因素之间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要对儿童少年的竞技能力的现状进行诊断,并对未来的发展潜 力进行预测,必须按照竞技能力的七个要素全面地、综合地进行评价。

  1. 选材指标的典型性原则


反映一个人潜在运动能力的各种特征,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即保守性和非 保守性特征,代偿性和非代偿性特征。

保守性特征,是指那些不属于训练范畴的特征,即受遗传影响较大的特征,如身体 的各种长度指标、反应速度、最大摄氧量、神经类型等。

非保守性特征,是指那些在后天环境和训练影响下易发生变化的特征,如力量素 质、动平衡能力等。

代偿性特征,是指那些水平低的特征可以用水平高的特征补偿的指标,这类指标对 比赛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如柔道运动员比赛时,假如体重、身高不如对方,可以用灵活 的战术代偿而取得比赛的胜利。

非代偿性特征,是指那些不能被其他特征补偿的特征。这类指标对比赛结果起决定 性的作用,如柔道运动员的力量、耐力、反应速度等。

运动员选材指标的典型性特征是根据运动项目特点,选择那些具有保守性、非代偿 性的指标。这些指标对于反映运动员的潜在能力才是最有意义的。

  1. 选材指标的科学性原则


确定选材指标时,尽量选择可用仪器定量测量的定量指标,或者选择一些可量化的 定性测量指标。确定的选材指标必须符合测量学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的要求。在 确定这些指标前,应对指标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论证。这样, 选材评价结果才能客观地反映被选对象的实际能力和水平。

  1. 可行性和可接受性原则


选材指标的确定既要全面,又要少而精,便于操作,能为广大教练员和儿童少年所 接受。另外,还应考虑目前我国基层体校的现实条件,如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等。尤其 是初、中级选材指标,更应从实际出发,选材指标既科学、合理,又简便易行。

(四筛选指标的基本程序

反映同一属性的测验指标很多,如力量素质测验,有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又有不 同身体部位的力量,测量的指标非常多,我们必须选出能反映专项特点的、具有代表性 的力量指标进行测量,才能真正贯彻典型性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必须对指标进 行严格的筛选。筛选指标的一般步骤为:

  1. 查阅有关文献,将收集到的尽可能多的有关专项选材的各类指标归纳、整理, 列入调查表。

  2. 进行专家调查。将设计好的专家调查表发给有关专家,请专家按半数筛选法的 方法或按每类指标中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发表意见。

  3. 对向专家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初选测试指标。

  4. 选择一个样本,对初选指标进行测试。

  5. 对初选指标的测试数据作统计分析(多因素分析),进一步筛选指标。

  6. 最后建立选材指标体系。


三、柔遣运初真匝材的曲家衣测号揩标的测量方旅

选材指标体系建立起来以后,就要对这些指标进行测试,这里主要介绍柔道运动员 选材的内容及有关测量指标的测量方法。

 

(一) 柔道运动员选材的内容

从柔道运动项目特点出发,选材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 质、心理特征、技术水平、战术水平的测量。柔道运动员需要经过多年系统训练才能达 到较高的竞技水平。选材可以认为是科学训练的组成部分。日本松井研究认为,男子柔 道运动员基础训练的年龄是12~14岁,专项训练的年龄是15~17岁;女子柔道运动员基 础训练的年龄是10~12岁,专项训练的年龄是14~15岁。加贺谷报道,男子柔道运动员 竞技状态最好的年龄平均为25.5岁,平均需要7.7年的训练。在不同的训练阶段,选材 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在初级选材时应重点考虑遗传因素和身体条件,测量内容应侧重 于形态、身体素质及心理特征方面。在高级选材时,应重点考虑专项素质、技术水平和 战术水平。

(二) 柔道运动员选材测量指标的测■方法

1.身体形态的测■

(1) 体格测量指标

体格评价可直接用测量获得数据进行绝对值评价,也可把测量数据转换为指数来进 行评价。形态指数是考虑了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和相互内在关系,把两项或两项以上指标 的测量值按照一定的数学方法计算得出的相对值。用形态指数进行身体发育水平的评价 时,可以使不同年龄、性别、地区和种族的个体或群体之间的评价建立在对等条件之 上,使相互之间的比较更具有科学性。因此,形态指数在评价身体生长发育和运动员选 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常用的体格评价指数如下所示:

体重/身高x 1000 (克托莱指数

坐高/身高x 100

下肢长/身高x 100

肩宽/身高x 100

骨盆宽/肩宽x 100

上臂围松紧差

(2) 身体成分的测量

人体主要是由水、脂肪和固体成分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组成, 各种成分组成了人体的总重量,即体重。身体成分测量,就是测定人体脂肪的总重量 (体脂重)。除了脂肪以外,其余成分的重量称为瘦体重(去脂体重)。体重=体脂重+ 瘦体重。

不同运动项目的高水平运动员的理想体脂率也不同,脂肪对于人体维持正常的生命 活动和健康状况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提高运动成绩来说,瘦体重则显得更为重要。因 此,不同运动项目的理想体脂率要求各异。摔跤、柔道项目青少年男子运动员的理想体 脂率是5%~7%,女子运动员为7%~9%。通过身体成分的测量评价,对运动员控体重、 了解营养状况、科学指导膳食和提高运动成绩都有重要的作用。

身体成分的测量,可分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主要用于尸体解剖 分析人体脂肪含量。活体脂肪成分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测量。身体成分的间接测量法主 要有水下称重法、电阻抗法、超声波法和皮褶厚度法。目前,高科技发展普及的先进国 家,已经采用CT法、核磁共振法等进行身体成分的测量。而皮褶厚度法简便易行,仪 器轻便容易携带,适宜于群体测量。它是用皮褶厚度计测量身体某些部位的皮褶厚度, 再计算体密度、体脂率、体脂重和瘦体重的方法。

①皮褶厚度测量

测量仪器:皮褶厚度计(压强应保持在10克/毫米2,测量前应将校验砥码挂于钳 口,将指针调整至红色标记刻度的15~25毫米范围内。每次测试前将指针调至零点)。

测量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暴露测试部位。测试者选准测量点,用左手拇指和食 指、中指将皮褶捏起,右手持皮褶厚度计将卡钳张开,卡在捏起部位下方约1厘米处, 待指针停稳,立即读数并作记录。测量三次取中间值或取其中两次相同的值。测量误差 不得超过5%。以毫米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一位记录。

测量部位:

臂部肩峰与上臂后面鹰嘴连线中点。皮褶走向与肱骨平行。

肩胛部 肩胛骨下角点下约1厘米处。皮褶走向与脊柱成45。角,方向斜下。

腹部脐水平线与锁骨中线相交处。皮褶走向水平。

部骼幡上缘与腋中线相交处上方约1厘米处。皮褶走向稍向前下方。

大腿部大腿内侧前部股骨中点处。皮褶走向与股骨平行。

十算方法
X,
为肩胛部与臂部皮脂厚度之和表中D为体密度

%为腹部皮脂厚度

%为骼部皮脂厚度

乙、用公式计算有关体成分:体脂率F% = [(4.570/D ) -4.132] x 100% 体脂重 =体重x F%,瘦体重(LBW)=体重-体脂重。

例:某男子柔道运动员(20岁)肩胛部皮脂厚度为15mm,臂部皮脂厚度为10mm, 体重为70kg,试计算该运动员的体脂率、体脂重。

解:X|= 15+10 = 25 (mm),代入方程

D = 1.0913 - 0.00116Xt

D= 1.0913 - 0.00116 x 25 = 1.0623

F%=〔(4.570/1.0623)-4.132〕x 100%= 17%

F =体重 x F% = 70 x 17% = 11.9 ( kg )

浏览2,62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