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都得在那收拾那些四处散落的碎屑了。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种功率(P)的产生依赖的因素,应该包括 力(F),速度(V),功(W),距离(D)和时间(T)。他们之间的科学

关系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表示:

W=Fd

P=W + t A P=Fd -r t d + t=V P=FV

当然,从格斗的角度来说, 更让李小龙感兴趣的是劲力的 实际致用。他认为所有武术家 都应该关注以下三种情况下的 劲力应用:

1•攻击时的劲力 2•防御时的劲力 3•劲力的结合

学会发劲:重沙袋

李小龙最喜欢的训练器材之一就是重沙袋。沙袋我们随处可见,一般重 量为70磅左右,在很多健身器材店中都可找到,在拳击馆中更是随处可见。

利用重沙袋,李小龙突飞猛进的提升了打击和踢击技术的毁灭性攻 击力。通过负重训练增长身体力量是一回事,在精确的时间,调动身体

图片80

各部位整体的发劲则是另外一回事,这需要特殊的训练。无论如何,李小 龙强调,重要的不是知道,而是行动。即使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技术,如 果没有必要的劲力将其发挥出来也终将一无是处。李小龙有一次告诉《黑 带》杂志的读者们:“在你家的地下室挂个重沙袋吧,让你的手和脚能够 发挥和运用。”

尽管后期李小龙曾告诫他的弟子们切忌过度使用重沙袋,但他仍然将 其视为发劲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那些刚刚开始进行重沙袋训练的 人,李小龙会这样建议他们:“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每次每种拳法练习3组, 每组50次,之后再进行拳法组合训练。接下来进行单一的踢击练习,然后 再进行踢击的组合训练。最后,进行拳法和腿法的组合训练。”李小龙还会 建议练习者带上拳击手套,或在手、腕缠上护手绷带,以防止受伤。

译注:美国李小龙教育基金会会刊《知识并非全部》曾对李小龙亲传 弟子李恺师傅进行过一次采访。在说到他和李小龙1972年初最后一次的电 话交谈话题时,李恺师傅曾谈到有关重沙袋训练的问题,他说:“每次跟小 龙交谈的时候,他总会冒出很多新奇的想法。他总是在思考改进训练方法。 在最后的那一次跟他的通话中,小龙谈到了要放弃过度强调重沙袋训练的

做法。那之前我们做了不少 重沙袋训练。他希望我们要 少放些精力在重沙袋的训练 上,而应着重进行速度训练。”

真正有目的地进行训练 才能产生真正的效果,另外, 通过研究一些李小龙重沙袋
训练大纲的笔记摘要,或者观看李小龙1968年在洛杉矶贝莱尔家中后院 训练的相关录像资料,也可以对你的训练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重沙袋拳法练习(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


  1. 交叉拳

  2. 勾拳

  3. 抬手过肩交叉拳

  4. 组合


前手拳(组合)重沙袋练习

  • 2连击

  • 2连击接勾拳



  1. 右拳击身体一右拳击下巴一左拳击下巴

  2. 前手直冲一勾拳一交叉拳

  3. 高位直冲/低位直冲


踢法重沙袋练习(星期二,星期四,星期六)

  1. 侧踢一右和左

  2. 勾踢—右和左

  3. 旋踢一右和左


后脚前端一右和左

图片81

  1. 脚跟踢一右和左


 

李小龙拳法的重沙袋日常练习之一(后院练习• Bel Air, 1968)

重点:右前手长直冲拳,左手交叉拳,左勾拳和右勾拳

  1. 右前手长直冲拳(高位)


2•右勾拳(中位)

  1. 左交叉拳(高位)

  2. 右勾拳(高位)

  3. 右刺拳(低位一当沙袋荡回之时)

  4. 右刺拳佯攻(中位)


7•左勾拳(高位)

  1. 右勾拳(中位一当沙袋荡回之时)

  2. 左交叉拳(高位)


10•右前手直冲(高位)

11_左勾拳(高位)

12•右勾拳(高位)

13•左勾拳(高位)

14•右勾拳(中位)

  1. 左勾拳(中位)


16•右勾拳(高位)

  1. 左交叉拳(高位)

  2. 右勾拳(高位)

  3. 左刺拳(高位)

  4. 右勾拳(高位)


21•左交叉拳(中位)

  1. 右勾拳(中位)

  2. 左交叉拳(高位)



  1. 右勾拳(高位)

  2. 李小龙迅速后撤,运用步法闪开荡回的重沙袋,并在它荡回到较 高点时,用他的右肘低位封阻重沙袋的弹动,然后随势一个右刺拳的佯攻, 并结合步法打出一记左交叉拳。(作为方式的一种,当他的左手接触到重沙 袋的时候,李小龙右腿向前的推动力来自臀部从右往左的扭转;他的左腿 几乎是挺直的。)


26•右勾拳(高位)„

  1. 左勾拳(高位V



  1. 右勾拳(高位)

  2. 封阻重沙袋的弹动,恢复警戒式,接着爆发性的打出一记前手直冲。

  3. 当重沙袋朝他荡过来的时候,李小龙运用步法转移到安全距离,


迅速恢复警戒式,同时蓝察重沙袋荡出荡回的节奏,然后爆发性的打出一

记右前手直冲(高位)。

  1. 左交叉拳(難)

  2. 右前手直冲(髙位)


如前所述,李小龙用重沙袋 来完善和检验不同的武术技巧,

以及测试最可能导致发劲增长的

杠杆作用力点和运动生理学原理。

据李小龙的前商业伙伴、嘉禾公

司邹文怀说,李小龙“精通武艺,

他真正发现了如何打击以及如何

正确一击更加强劲'

李小龙认为重沙袋不仅可以用于发展攻击劲力,同时,也可以提升一
个人的时机判断能力。运用重沙袋进行练习,能够教你在合适的时机做出 精准的动作,同时能够教你在恰当的距离发出最强劲的踢击或打击。

重沙翻练要点

尽管李小龙从来没有针对如 何最有效地使用重沙袋总结过任 何训练方法,但从他现存的武学 笔记或访谈的片段中,依然可以 揭示出他的综合性训练原则:

  1. 始终保持自己严密的防护 状态,决不要暴露任何目标,哪 怕只是一瞬间。

  2. 许多人认为拳打和踢击的 劲力,来自于出击的绝对力度, 事实并非如此。劲力其实是来自 于正确的时机,正确的着力点, 以及脚和身体的准确位置、平衡 性等综合作用。

  3. 移动!移动!始终保持移 动,运用侧步、佯攻等,并在移 动中变化运用你的踢打技术。


记住:身体也是拳打或踢 击整体攻击动作的一个重要组成

图片82 图片83

  1. 部分,攻击并不仅仅只是靠打出


的手臂或踢出的脚。

  1. 练习首先注重方式,其次才是劲力。


李小龙曾告诫那些因为重沙袋训练而变得过度自信的人。他认为在实 战中没有时间让你能够从容的蓄势,然后再发动强劲的攻击,因为他知道 没有任何一个对手会静立在原地,让你有充足的时间去做攻击准备。因此, 李小龙十分强调即使是进行重沙袋训练,练习过程中仍然不可松懈防御或 放松蒈惕。就像他曾经对他的弟子李恺(Daniel Lee)谈到的那样:“你可 以这样蓄势猛踢对付重沙袋,但你不能用同样方式击中你的对手。”

李小龙还通过他的学生(包括他个人的体验)发现过度的重沙袋练习, 会导致格斗意识的松懈:因为重沙袋从来不会攻击你或反击你,因此在训 练中,你就不会具有对任何潜在的可能的攻击或反击,保持随时警惕或应 变的意识,久而久之,你就会养成只考虑自己如何踢打,以及蓄势发动攻 击的习惯,而这在实际的格斗中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一如李小龙曾经指出 的那样:“重沙袋训练的弱点就在于它不会反击一一tfe就会让你渐渐忘了反 击的存在——简直是‘完美的错误’”。

李小龙曾指出过一些关于重沙袋练习时的注意事项:

  1. 出击回收之后意识松懈,疏于防范

  2. 固定僵化的踢打练习方式


李小龙最喜欢的一个重沙袋训练技巧之一,学自前世界重量级拳击 冠军、“褐色轰炸机”乔•路易斯所写的一本书。乔•路易斯在书中建议, 当击中静止的沙袋之后,应顺势轻推重沙袋使其慢慢摆动,当它已经开始 摇摆了,训练者应顺着沙袋摆动的方向勾击,左右均可。李小龙喜欢这种训练,因为这使得他能够面对迎面而来的或移动中的势力,而非简单的静 止的目标。

重沙袋训乾外

李小龙认为通过重沙袋训练,充分培养了发劲能力之后,就应减少花 费在重沙袋训练上的时间,重点发展其他的技术特质,诸如时机、协调性、 距离、速度以及精准性。1971年中旬,他在与李恺的一次通话中曾建议道:

练腿更好的方式是踢橡塑泡沫靶或类似的目标。在练习侧踢时,切忌 不要空腿猛踢(没有目标地空踢),尤其是当你踢得很快,腿部充分伸展却 没有其他物体阻抗的时候,就很容易伤到膝关节……要多多注意经济而实 效的动作。

李小龙也教自己的弟子在重沙袋训练中培养一种直观的感觉,如他所 说,“情感内涵”。不能只是呆板地、机械地打击或推击重沙袋,而应将自 己的情感和意志投注于每一次的出击中。我所接触的最好的实例,来自于 李小龙洛杉矶时期的一个弟子理査德•巴斯蒂罗,他回忆道:

有一次,我们在一边训练,李小龙在击打重沙袋——他疯狂般的发动 重击,就像极端憎恨那个重沙袋。他粗重的呼吸着,真正全力地打击它。 我想当时黄锦铭也在场,我们面面相覷,好像在问:“是不是你惹了他?还 是我惹了他?还是怎么了? ”他看起来好像真的疯了,百分之百的投入, 铆足了劲打击那个重沙袋。片刻之后,他停下来,看着我们说:“好了,伙 计,现在到你们了。”我问他:“你刚才是怎么了? ”他说:“这就是截拳道—— 你必须在训练的时候把自己所有的情绪投注到训练中去。”李小龙确实是一重沙袋训练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学习将力量训练所获取的所有劲力进 行有效应用的工具。除了可以消解压力之外,重沙袋上的练习,还可以教 你将身体的各个部分协调而成一个动态的连贯整体,还能教会你其他格斗 特质,如打击的节奏、平衡、时机、发力、反作用力和精确度。就像李小 龙自己所说:“我们所谈论的是格斗,那么,这就意味着你必须训练好运用 你身体的每一个部分!”

李小龙持续地运用重沙袋直到最后。从重沙袋练习中,李小龙也更多 地发掘了自己身体的潜能。我们就用李小龙针对重沙袋训练说的一句话, 来结束这个章节:“运用重沙袋、移动、环绕它移动。唯一的好处来自于你 的想象力以及你够快够劲的打击。”

武术的间歇式训

李小龙曾建议,除非你能学习时刻保持移动和拥有足够耐力,不然, 你最好雇佣一个保镖,或者远离冲突。那么,如果要锻炼组合踢打的耐力, 李小龙推荐的训练方法是什么呢?答案就是间歇式训练。

李小龙所强调的间歇式训练并不仅仅只是慢跑,而是要满足运用拳击、 踢击以及步法的实战需要。因此,李小龙为所有期待在实战中有所改善的 武术家们,设置了一个针对那些实用技术和体能条件专项提升的课程。记 住,所谓间歇式训练就是既有爆发性的强度练习,期间也穿插有短暂的休息时间,也就是在间歇式训练中,训练者不断从一种状态进入到另一种状态, 从一个循环训练到另一个循环训练,从而不断提升他的血压和心率。你将 不难发现,通过间歇式训练,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你的实战水平,同时还可 以取得十分显著的健康和健身的成效。即使你只坚持这样训练四周,你也 能够提高你的协调性、敏捷性、耐力、力量、速度、节奏、时机、精确度, 以及肌肉的弹性张力,甚至你的脂肪含量。仅仅只是一个每次用时40分钟 的锻炼!

李小龙坚持这样训练了一段时间,然后他将此推荐给了他的学生拉 瑞•哈特赛尔,他当时正在为参加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举办的踢拳比赛(全 接触的)做准备。据哈特赛尔所说,他按照该日常程序进行训练后取得了 惊人的效果:

1968年,当我正在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举办的全接触踢拳赛做训练 准备的时候,李小龙将这个日常训练程序推荐给了我。比赛是在三藩市举 行的,在三藩市立体育馆里。李小龙告诉我:“拉瑞,我建议你坚持每天按 这个常规程序进行训练,并且尽你所能。”他说,“增加回合。完成更多。 尤其是当你刚开始的时候。”我遵循李小龙给我的这个训练日程苦练了三个 月,我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二名。我认为我不应该是第二名,因为我确实击 倒了我的对手!之所以屈居第二,是因为在第二回合中我全力重击对手, 并在他倒地之后踢了他。我们戴着八盎司的拳击手套、穿着拳击鞋,还有 护阴、护齿等护具。跟我对打的是主办方的选手,是中国人。第三回合, 我将他击出了擂台之外,他甚至都站不起来。赛后,他走过来对我说,“你 才是赢家。”他是一个泰拳手,并且当过海军,住在泰国。尽管如此,我还 是打败了他。

图片84

间歇式训练计划

这个训练计划的每个部分历时3分钟,相当于职业拳击比赛一个回合 的时间。休息时间均只有1分钟(跳绳那一轮除外),也就是一个职业拳击 选手在回合与回合之间的休息时间。以下就是李小龙为拉瑞•哈特赛尔设 计的训练计划:

  1. 越野跑


慢跑(1分钟)——冲刺(坚持)——步行(1分钟)尽可能地多做几 组

  1. 技能适应

  2. 踢拳击影练习:3分钟(休息1分钟),以经济适宜的方式放松

  3. 踢拳击影练习:3分钟(休息1分钟),全力训练,不断强迫自己


训练劲力/速度

  1. 跳绳:5分钟(休息1分半钟),练习所有的步法

  2. 重沙袋:3分钟(休息1分钟),单一的拳法练习,然后加上组合

  3. 重沙袋:3分钟(休息〗分钟),单一的踢法练习,然后加上组合

  4. 轻沙包:3分钟(无休息),单一的拳法练习,然后加上组合


踢拳击影练习:2分钟,放松

图片85

根据你所花在间歇式跑步训练上的时间,完成这个训练计划大概需要

32分30秒钟至47分30秒钟。时间分解如下:

越野跑

两组1分钟慢跑,30秒的冲刺, 四组1分钟慢跑,30秒的冲刺, 六组1分钟慢跑,30秒的冲刺, 八组1分钟慢跑,30秒的冲刺,

技能适应练习/协调性练习

五组三分钟的循环训练,一组五分钟的循环训练,一组二分钟的循环 训练,循环训练中5分30秒钟的休息,等于共计27分30秒钟的训练。

李小龙的个人训练计划

在李小龙的个人训练计划中,我们发现没有越野跑的练习内容,但事 实上他安排有这个练习,只是没有写下来。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同时期的 训练计划中发现,他每天都会在特定时间进行越野跑。李小龙经常在清晨 跑步,然后早上稍后的时候,或者是下午的时候,进行他的个人武术训练。 以下就是李小龙的个人训练计划:

  1. 踢拳击影练习:3分钟(1分钟完全休息),放松,练习好的经济动 作,所有类型。

  2. 踢拳击影练习:2分钟(1分钟完全休息),更刻苦的练习(速度, 180考夕尤:肢体表达艺术更有速度)。



  1. 踢拳击影练习:2分钟(1分钟完全休息),强迫自己(最快的速度,但动作经济)。



  1. 跳绳:5分钟,练习所有步法。

  2. 重沙袋:3分钟(1分钟休息),练习所有的踢法(侧踢、勾踢、旋 踢、直踢)。

  3. 重沙袋:3分钟(1分钟休息),练习所有的拳法(勾拳、直拳、挂锤)。

  4. 轻沙包:3分钟(1分钟休息)

  5. 踢拳击影练习:3分钟(1分钟休息),放松。


高级(分离式)间歇训练课程

在一段时间后,李小龙会 改变他的训练计划,让自己在 一个为期六天的时间段里,更 集中地进行训练,尤其是他的 拳法和踢法。在新的训练计划 中,他在星期一、星期三和星 期五练习他的上肢;星期二、

星期四和星期六则训练他的下 肢。尽管他并没有记录下他每 一轮的具体训练时长,但是根

图片86

据他之前的训练计划,我们可 以推算出每个“循环”的时间 是三分钟,同时有一分钟的休 息时间。

  1. 快速

  2. 放松

  3. 击影练习

  4. 肌肉放私&

  5. 快速

  6. 第一流的

  7. 击影练习

  8. 肌肉放松

  9. 第一流的

  10. 展开

  11. 刺拳


a,高低沙袋

  1. 重沙袋

  2. 手靶

  3. 勾拳

  4. 重沙袋

  5. 手靶

  6. 交叉拳

  7. 旋击

  8. 标指 9•肘击


踢法发展练习(星期二、星期四、星期六)

  1. 跳绳

  2. 热身

  3. 快速

  4. 肌肉放松

  5. 踢法击影练习

  6. 肌肉放松

  7. 快速

  8. 第一流的

  9. 踢法击影练习

  10. 踢法放松


第一'流的

  1. 展开

  2. 侧踢

  3. 重沙袋

  4. 手靶

  5. 踢盾

  6. 勾踢

  7. 踢盾

  8. 手靶

  9. 重沙袋

  10. 旋踢

  11. 反身勾踢

  12. 下阴踢



  1. 速度

  2. 经济

  3. 协调性

  4. 腔/膝踢

  5. 踢法击影练习


最后一组(肌肉放松)

龙之燃料(营养)

作为一位武术家,你只吃你所需要的,任何对武术家无益的食物都应

该拒绝。

——李小龙

如果你见过李小龙完美的肌肉和体形的话,你肯定会认为他是一个营 养学方面的专家。事实上,在李小龙一生所从事和完成的事情有许许多多, 唯独没有时间去涉猎任何与营养相关的知识。

李小龙从来没有写过只言片语来阐述运动营养学,也从来没有就此发 表过什么言论,也不曾跟任何营养学专家结交。但是,通过他丰富的武学

图片87 图片88 图片89 图片90 图片91

笔记,透过字里行间,同时根据其好友回忆,我们可以发现,李小龙其实 相当重视运动营养和恢复。

这个任务就落到了李小龙夫人琳达的身上。她在负责家庭所有成员的 饮食的同时,还要专门按照补充配方为她的丈夫调制营养保健品,这让她 成为负责李小龙饮食的唯一权威。据琳达回忆:“我在营养学方面做出了诸 多研究,因为,老实说,李小龙连水都不会烧——而且他也不想学,既不 感兴趣也没有时间去学。当我在煮饭的时候,他就在进行各种各样的训练, 我就只是尽最大的能力来为他提供平衡的、既营养又健康的膳食。”

据琳达回忆,李氏家族并不会将一日三餐当作自己生活的重点,而只 是简单地把进餐看作为家族成员补充生活的“燃料”。但尽管如此,琳达还 是读了很多营养学方面的书籍,尤其是从阿黛尔•戴维斯的营养学书籍中 获益匪浅,她在书中推荐全谷类食物,同时建议大家尽量避免精细(或者 加工过的)食物和单糖。

由于琳达的努力,李小龙能够从均衡且营养丰富的膳食中获益,而不 用为此浪费任何训练的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李小龙不在乎他自己所吸收 的是什么。就像一个人想要一辆高性能的小车,那么除了高纯度的汽油, 他就不能再将任何其他东西灌注于车子的油箱之中。李小龙认为如果想要 拥有髙性能的身体,你就不能期望通过啤酒、比萨之类的饮食来实现高效 运转。如果没有合适的“燃料”,你身体引擎的执行和反应能力就会变得迟 钝。当然,李小龙并不认为人们必须住到山洞里,天天以坚果和桨果为食,

才能保持健康;但他确实认为,人们应该摄取高营养的食物,而不是可乐 和热狗。琳达回忆:

李小龙从不吃熏烤的食物,主要是因为这些食物都是用精细的面粉制 作而成,除了热量之外,无法带给你任何东西。他不愿意去消化那些对身 体毫无益处的热量。李小龙每餐吃得不多,但少食多餐,一天可能吃三到 五餐,主要因为他每次吃的东西,都围绕他的训练和日常生活需要。根据 当天的行程安排,有时会做一些调整,他可能会喝一些蛋白质饮料,可能 会喝果汁、午间吃中餐,然后有一个正常的晚餐。像大多数人一样,如果 当天体能消耗较大的话,就会吃得相对好一些。他最爱的食物大部分都是1 中国菜,还有意大利面食或通心粉。

均衡饮食

关于李小龙的涔养理念,据琳达以及其他我曾和他探讨过的人所说, 他的观点跟大多数著名营养学家的观点是一样的:均衡的饮食是所有营养 摄取的基础。考虑到每个人对于均衡饮食存在的理解差异,加上对什么是 均衡饮食的流行营养观念的评价不在本书的探讨范畴,所以我将集中阐述

图片92

李小龙的均衡饮食的标准,简单来说就是他所选择的,能够提供大量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食物。

完全蛋白质和非完全蛋白质

完全蛋白质多存在于牛奶、鸡蛋、奶酪、肉类(包括鱼肉和家禽)、黄豆、 花生、花生酱和一些坚果之中。小麦中既有完全蛋白质也有非完全蛋白质。 非完全蛋白质多存在于玉米、黑麦、黄豆、豌豆、扁豆、明胶和一些坚果 之中。另外,鸡蛋的蛋黄中也有完全蛋白质,而蛋白则多含非完全蛋白质。 常见的一些完全蛋白质与非完全蛋白质互补的搭配诸如:牛奶加麦片、面 包加奶酪或豌豆加肉类。

破水化合物

淀粉和糖类都是碳水化合物的分类。主要取决于他们的化学成分,包 含碳、氢和氧。在吸收的过程中,淀粉转化成糖,最终所有的碳水化合物 都通过糖分的形式进入血液。

在身体里面,糖类的燃烧是缓慢的,或跟氧气结合(通过肺部吸人)。 这个氧化作用产生的能量,可用于身体的内部消耗和肌肉活动。饱含淀粉 的食物,包括所有的谷类(小麦、燕麦、大麦、大米和黑麦)、早餐谷类食 物,面包、蛋糕、通心粉、意大利面条,除此之外,还有黄豆、豌豆和土豆, 都是很好的淀粉来源。糖类丰富的食物,有糖浆、蜂蜜、果脯(枣、无花 果和葡萄干)、果冻、巧克力和商用蔗糖,还有新鲜的水果。我们身体需求 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淀粉类食物,而不是糖类食物。

浓缩精制糖(蜂蜜、果酱、果冻、巧克力以及极甜的点心)将刺激消化道, 且可能发酵,在肠胃中形成气体,同时,它们的甜味也会破坏人们的胃口,

以致对健康和营养的食物也没有食欲。换句话说,食用分量相对较少的淀 粉类食物,不会带来任何消化上的困扰,它们不会刺激消化道,一般不会 发酵,而且它们清淡的味道,也不会损伤或破坏人们的胃口。但,精制的 谷类,白面包、精米、面粉、通心粉、意大利面食,所有的蛋糕和那些用 白糖(精制糖)做成的油炸类穌心食品,不仅很贵,而且没有营养,因为 它们本身包含的那些重要的营养元素,都在加工过程中被榨干了。

脂肪

就像碳水化合物一样,脂肪也能够为身体提供能量。事实上,它是最 集中的供应身体能量的食物。由于饥饿感来自于胃部清空之后的收缩,而 脂肪往往不会太快离开胃,因此保证食物中适量的脂肪,可以有效地避免 在下一餐到来之前过早的饥饿。当然,另一方面,过多的脂肪也会带来消 化上的困扰。

脂肪构成身体每一个细胞的一部分。脂肪的薄膜能够保护神经,内脏 也部分得到脂肪的支持;同时皮下脂肪的薄膜层能够帮助实现体温的调控, 在寒冷的天气里能够像绝缘体一样,防止身体热量向外流失。一定的脂肪酸 也是身体所必须的,我们可以在撤榄油、玉米油、花生油、棉籽油、鱼肝油、 花生酱和蛋黄中得到脂肪酸。最好的脂肪,来自于那些同时包含重要的矿物 质以及重要激素的食物中。这样的食物,有黄油、奶酪、奶油、蛋黄、鱼肝 油、牛油果、杏仁、白托奶特、山核桃、巴西胡桃、花生、花生酱,还有富 含脂肪的鱼类(三文鱼、马鲛鱼、美洲西鲱、青鱼、沙丁鱼和金枪鱼)。

日常饮食举例

李小龙一天的饮食,可能是从燕麦片或混合谷物开始,包括全谷类食

物和坚果、干果。中餐适度吃一点,之后还会吃一些小食品。琳达说他们晚餐经常吃的是各种各样的意大利面食,搭配吃的还有绿叶蔬菜沙拉,但

他们一家人吃得更多的是米饭、 蔬菜和猪肉、鸡肉或海鲜。“我们 并不经常吃正餐她说,“而且, 李小龙喜欢的理所当然是中国或 其他亚洲国家的食物,因为他喜 欢这边食物的丰富性,以及合理 的蔬菜和肉类的搭配。一般说来, 亚洲食物中通常蔬菜的分量是大 于肉类的。”

李小龙认为绝大部分的西方食物都是千篇一律的,往往都只有一种主 菜,但中国膳食却不断变化着主菜——有时候是虾米和蔬菜,有时候是鸡 肉和蔬菜,牛肉(如蚝油牛肉,李小龙最喜爱的食物之一),有时候还有其 他的食物,如豆腐。如此繁多的种类,每次尽量多尝几种,但每种尽量少 吃,而不要只吃一种且吃得很多,这样,在提供给我们身体均衡营养的同时, 也让我们能够享受饮食的乐趣。

当然,李小龙并不是压根儿不吃西方食物,或以此为合理的理由远离 麦当劳。“李小龙喜欢牛排琳达回忆道,“时不时的我们也会尝尝其他的 食物,通常一星期一次。”总的来说,李小龙更喜欢的是亚洲的烹饪方法, 在他看来,亚洲的烹饪更强调多样化,以及注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理 营养配比,而典型的西方食物,则更多地强调蛋白质和脂肪。李小龙从不刻 意去吃乳制品,只在他的蛋白质饮料中会放少许,李小龙从来不喝牛奶,尤 其不喜欢奶酪,琳达说,“李小龙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西方人会喜欢奶酪。

由于李小龙经常进行高强度地专业训练,他常常在正餐之外,吃些点 心来补充体能,如米汤(粥),也就是琳达为他准备的一种将米饭熬到接近 于汤的中国食物。琳达还会在其中加人少许动物的内脏,如肝、肾、脑或心。 李小龙也喜欢吃炒面,尤其是亚洲的面条,是极佳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取来源, 同时也能够让他快速恢复体能。

关于补品

除了均衡饮食之外,李小龙还认为应该通过一些适当的补品来补充营 养。这其中特别重要的补品,非蛋白质饮料莫属。对于李小龙来说,如果 一天不喝一至两杯高蛋白质的饮料,他就会觉得整天都很难过。毫无疑问, 准备高营养价值饮料的任务又落到了琳达的身上:

我们以前常常要到位于圣莫尼卡的鲍勃•霍夫曼的商店,才能购置到 我们需要的蛋白质——现在已经随处可以买到了。在给李小龙准备蛋白质 饮料的同时,我们还会加入一些非速溶奶粉,因为我从阿黛尔.戴维斯的 书中知道,非速溶的奶粉对于人体要更好一些,因为它的浓缩程度要高;?艮 多。我们有时候会把它跟我们在霍夫曼商店中买到的蛋白质奶粉混在一起, 有时候就直接用它来代替蛋白质奶粉。

李小龙喝的高蛋白饮料的成分经常会有变化,但以下成分是特定的, 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

非速溶奶粉

图片94 图片93

水或者果汁 •冰块

  • 两个鸡蛋一一有时候还是带蛋壳的



  • 一勺麦芽或者麦芽油 •一勺花生酱

  • 香蕉用于提供糖类和钾(和/或其他水果用于调味) •一勺酵母粉

  • 纤维糖



  • 蛋黄素(颗粒状的)


琳达说,她从来没有编写过上述饮料的配制食谱,因此,做不到准确 无误的回忆起二十五年以前采用的所有配方。但是,根据李小龙训练的模 式以及他的体重,琳达记得当时李小龙每天至少都要喝一杯那种蛋白质饮 料,通常情况下是两杯。关于通过饮用高蛋白饮料来最大限度挖掘身体潜能, 李小龙曾写下他的建议:“将奶粉、花生、鸡蛋(不要去壳)和香蕉等混合 在一起搅拌。如果你希望效果来得更快一些的话,就以奶粉和其他各占一 半的比例来调合,而不是仅仅喝那种普通的牛奶。”

李小龙写下的上述建议,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希望增加体重的人。“一 半一半”的比例调和特制的饮料,所含的热量比一半的牛奶要高很多。事 实上,李小龙自己从来没喝过这种饮料。

除了蛋白质饮料之外,李小龙还强调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均衡摄取。李 小龙和琳达经常出人位于圣莫尼卡的林德伯格营养商店,那里有一种维生 素和矿物质的混合包装补品(通常里面有很多均衡提供多种多样的维生素 和矿物质的小药片)。1971年,当李小龙在泰国柏庄拍摄他的第一部华语 影片《唐山大兄》的时候,他经常在家信中抱怨那里食物的匮乏:“曼谷这 里的食物太糟糕了,尤其是柏庄这里。”他写道:“这个村庄里面没有牛肉, 鸡肉和猪肉也很少。幸亏我随身带了点维生素过来。”

在强调维生素和矿物质日常均衡摄人的同时,李小龙尤其推崇维生 素C。有时候,特别是在他比较疲劳,或因为压力而感觉情绪低落的时候, 他常常会通过适量服用维生素C来抵抗这种低落的情绪。图片94

浏览84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