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多次参加全国、国际武术切磋交流活动。1996年在南京柔道馆表演 了中国传统功夫,让两个不同级别的散打冠军同时进攻,接触瞬间,运用弹抖 螺旋功夫将他们击出几米开外,摔倒在地。
老师教学时,所讲所练,要记得清清楚楚,在自我练习时要在大脑中“回 放”老师的示范动作和要领。平时多琢磨,多练习,这样进步才快。要做到看形、学形、象形、定形和变形。
美籍华人武术家司徒来中国挑战中国功夫,正赶上龙虎山举办世界道教节,
笔者正在台上表演,司徒上台挑战。其前手一晃,一脚直奔裆部踢来。笔者本能提膝格挡,司徒被腾空弹击摔倒在地。事后,司徒连连夸奖:“张老师的腿 如钢柱般坚硬。”
世界顶级的拳王,他们所向无敌,但是很多拳手向他们挑战。中国武术也 是这样,这届你是冠军,下一届你不一定是冠军,有状元的徒弟,无状元的师 傅,这就是人类魅力之所在。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观现在的散打运动,全是模仿国外的训练方法, 如果什么都跟着外国学,那么中国民族的东西得不到发扬,很快就会在地球 上消失,世界也就缺少了这一块光彩了。所以我们必须振兴中华武术,在世 界的实战搏击场中大展具有中国韵味的武术风采,让全世界的爱好者都大饱 眼福,以壮我中华武魂。
千日修炼,一日悟道。一切繁琐皆不需要。天地万物皆是道,练功便是悟 道。九九归一入大海。万物皆相异,万物皆相通,天地皆相连。道在人中,人 在道中。修性必修命,修命必具备性,性命双修合于道。
人活百岁不为老,八十九十正当年,七十正得技,六十小弟弟,四十五十 满地爬,二十三十摇篮里。比如说你会中医的针灸,但要找对穴位,避开神经 血管;要是一针下去,刺中了这些东西,那就危险了。练武中是会练还不行, 必须达到养生与技击的目的。怎样才能达到健身技击的效果,该静则静,该动 " 则动,该移则移,避开锋芒,则能成功。
世上万物,有利有弊,相生相克。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它、利用它。
在练气过程中,必须把体内浑浊气排净。如体内的浊气清除不净,不仅会 ;
影响体内的健康,还会对今后的发展留下遗憾。
每一个动功,初习时,可在平步上操练,然后过渡到技击桩上来,这样进 步快。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风火水,人有三宝精气神。
宇宙讲阴阳,中医讲阴阳,武术也讲阴阳。阴阳二字,中医云:“乃气血 也”。练习浑圆养生桩,感觉气血在体内舒适地运行。如做不到,可以运用意念 引导,使气血按你的经络路线运行,想哪哪有。阴气是怎样形成的?整个宇宙 含有黑色体的雾气物质,由小到大渐渐形成非常大的阴气雾体,产生“阴气”。 阳,是宇宙的带有光亮的物质,往一个物体上聚集,由小到大,由大到多,随 着地球的运转变化形成了 “阳气”。
2004年,弟子马某出国到俄罗斯办事,经熟人引荐与重量级自由搏击高手 交流,一照面俄高手便发动进攻,恨不能将对手置于死地,但都被马某轻松化 解。马某突然一个游龙过步转向,一掌将俄高手打了个跟头。对手十分佩服, 连声说:“中国功夫,中国功夫……”后两人成了好友。
1999年,在武当山国际武术大会上,笔者当着中央电视台各家媒体向参加 大会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林人士发出挑战。在实际切磋交流中,弟子王辉 展示了抗击打等一系列功夫,并击败意大利空手道名将迈克•哈默(将其左小臂 击断),全场为之折服,中央电视台、加拿大电视台曾多次播放。
身体需要锻炼,机器需要保养。房子久不住人,很快就会毁坏;如人住进 去后,那么这座房子就会存在很长时间。
国外搏击者年轻时能练能打,但年纪一大,身体就垮了。但中国武术搏击 功夫不光给人美的享受,而且人到老了还能继续练功,味道越来越足。
我的一位邻居,近90岁了。他是老红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出 生入死,南征北战,而他现在的身体很好。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不仅练出一 身好武功,还能练出常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好身体。
有的学员在练功中问我:“老师,我们练的功夫,内和外哪个重要。”我说 都重要,打个比喻,中国汉字有几千种,你说哪个字重要,人体哪个部位重要, 我说都重要,缺一不可。认识一两个字不行,要认识数千字,你才能看懂文章。
一棵树,两棵树不是森林,成千上万棵树才能组成森林,神、意、气、力、 法于一体,乃为浑圆力。
大家都知道,在照镜子时,发现镜子里的人和自己一模一样,站的位置却 相反。我们可以对着镜子动起来,思维训练,就是说,当自己挥拳发力时,动 用思维能打击反作用物(对手),可练出高思维的打法,锻炼高度觉察力。
人类在生活与工作中,经常根据需要而进行有效地“用力”,这就是大自然 的需要。在武功的练习中,有时要进行多层次的运力,这就是为了把身上的力 量抖放出来,这和大自然里的闪电相符合。人并不是不运动,不运动的人就长 寿吗?相反,没有经过这种训练的人,身体素质并不好,并不长寿。
俗语云:“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魔”严重影响人们习武、修道,也为 人们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什么是魔呢?具体来讲,魔分内魔和外魔,内魔 指人体内的各种疾病,外魔是大家通常所说的胡思乱想。杂念不断扰乱了人们 正常思维,耗费人们的精力。同时,杂念的反作用使人们的疾病即内魔会更趋 恶化。通过修炼本功可消除内魔外魔,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你的发力再好,你的桩功站得再多,练的时间再长,但你不经常参加武功 交流,那么你所练的功夫就一定不会用。就像自己在家里打了多少年的篮球, 一旦上场,会像傻子一样。
王芸斋先生于无形之中可跌人于丈外。张占魁先生号称闪电手,一次与人 交流时,对手怎么也碰不到他,心想我碰不到你,唾沫吐到你身上也算,口刚 动,就被张给封住了嘴。董海川先生午休时,被子滑落在地,弟子见状便弯腰 去捡,捡起来时床上却没人了,一看站在身后。
现在许多大成拳、意拳的练习者苦练多年,但实战技能较差。究其根本, 源于一味追求阻力、橡皮筋、弹簧、争力等这些初级阶段的抽象假借,未能解 脱,故而层次难上。只有从抽象假借中解脱出来,具备周身不空的实战技能, 再以此为依托,指导抽象假借,功夫方能有所突破。再后,抛开所有的抽象假 借包袱,轻装上阵,功夫才能更上一层楼。
能善用时间的人,必能掌握自己努力的方向。在练功中,愿要大,志要坚, 气要顺,心要细。
在练功中,三心二意无定性,四处徘徊不专心。尽管条条路通大道,却永 远无法到达终点。
有人修道追求神奇怪诞,你再下工夫也是白修,所以修道要切合实际,练 功不求功,功在其中。
不要封闭自己,要打开心胸才能成道。原谅别人,包容别人,这是修道人 的宽宏大量。
关于武功是道之末技的说法,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比如,当你成为大学 教授的时候,再回过头去看小学、中学……的东西时,你可称之为末技。但是 你必须从小学、中学……一路走过来,离开了这个过程,你便成不了大学教授。 所以,武功乃是进入道的敲门砖,是必经之路。人离开末技永远不能入道。
智慧-“以不争而达到无所不争,以无为而达到无所不为”,这是道家的智 慧;“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学而思,则智如江河不绝,随心所欲,而不逾 矩”,这是儒家的智慧;“悟道明新,转积成智,善念如流,佛境自至”,这是 U*
佛禅的智慧。
笔者愿将毕生所学传承下去,让原汁原味、土生土长的中华武术技击精华
在新时代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大展雄风,横扫各国搏击高手。历史车轮滚滚 向前,中华武术代代相传,新人辈出,不断超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 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站桩功时莫着急 静极生动动生静 神形兼备身强健 运力弓满波涛涌 灵蛇惊变无卦位 周身鼓荡气血腾 静候如处子 腾龙入海无踪影 遍体浑圆无形中 神意气力法 此法融入宇宙中 跳出三界外 缘人得之如珍宝 心平气和调气息 行走坐卧皆是功 意识虚灵真形现 内外争力多奇变 前呼后应旋风起 弹抖崩炸势无穷 动则如山崩 精气饱满金光闪 妙化阴阳法自然 筐外显神通
不在五行中 逍遥自在赛神仙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源于远古先民们与大自然的生存搏斗和 冷兵器时代生死相搏的战场,它是人们生存斗争的经验总结,更是无数先哲大 勇、大慧的产物。它历经数千年传承,发展创新,以至形成今天流派众多,异 彩纷呈的局面。笔者足遍大江南北,寻师访友,经过数年的刻苦修炼与体验, 拨沙拣金,掌握了中华武术的精髓,领略了中国功夫之胜景。其中,恩师王玉 今老师对我的指路和精心栽培,使我受益尤深,令我永远感怀和思念。
我自幼跟随曾在山东济南镖局任镖师的表姥爷习练少林拳械和硬气功等, 我的领悟能力和取得的成绩,常令父辈们称赞,并对我寄予厚望。后来,表 姥爷晚年的身体状况及其临终嘱咐,对我触动很大,以至成了我对内功拳终 生追求的欲望。表姥爷是带着练功所留下的一身伤残死去的。临终前他把我 叫到床前再三嘱咐:听说内功拳很厉害,能练出好功夫,还能练就好身体, 你以后要好好寻访这方面的名师,把它悟练上身。带着先辈的心愿和对武术 的挚爱,我对内功拳进行了数十年如一日的求索。
20世纪70年代初,我拜徐州著名形意、八卦大师王玉今为师,进行了系 统而全面的修炼。徐州自古以来尚武之风浓厚,习武者众多,各种优秀的拳 种,徐州几乎都有其出色的传人,我同他们进行了广泛的切磋交流。当时有 一个叫孙荣的,练的是拳里加跤,又叫散手,功夫较硬,通过朋友介绍与其 比武,结果一交手我就吃了亏,后来再去找他又被打败,两战两败。王玉今 老师目睹了这一切,深感我们所练功法中尚有很多不足之处,便决心引我找 名师,寻真理,练真功。
1978年,王玉今老师把裘雅和先生请来,我开始习练意拳螺旋劲;1982 年又带我到天津拜访赵道新先生,我系统学习了赵道新先生的功法;后来王 玉今老师又带我拜见了郭贵志先生和浑圆子大师。
在跟随几位大师习武过程中,我遵循恩师们的教诲,对他们的武技吸取 精华,取长补短。明师们的言传身教和我几十年刻苦修炼加上数百场的实战 切磋使我的功夫不断升华,智慧大开。回顾所走过的习武之路,一切都历历 在目,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悟出了很多道理。
在练功实践中,我逐渐认清了哪个功法是能出功夫的,哪个功法是辅助 性功法,哪个功法是不利健康的。现在练功者大多把辅助功法误认为是出超 级功夫的方法,练来练去实际上只是画上的东西,与实际相差甚远。练武的 目的在于健身技击和弘扬国粹,而今练套路的,既不能健身又不能技击,更 是可练可看而不可用,你练的套路架子越低、越多、越复杂,在技击搏斗中 越不管用。还有些人进行挑大筋训练,这其实是一种误区,你筋练得再大, 胳膊练得再粗,那是别的运遍。在技击格斗中能抗住并有效破坏对方的踢打 摔拿,以我闪电般的速度与摧毁性的爆发力量击打对方,这才是练武者所追 求的,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意拳、大成拳、浑圆功法是中国唯一能实战的拳法,然而现在却极少有 人能真正进行搏击实战。想当年,意拳——大成拳宗师王芸斋先生体重不足 50公斤却能爆发出超出身体数倍的力量,从而击败我国所有的武林高手,多 次击败国外搏击大力士,而现在中国却很难出现类似于王琴斋先生的武功。 这是为什么?当我师,从数位意拳、浑圆、大成拳名家之后才终于明白,当年 王芸斋先生并没有把全部的绝技传授于某一个弟子,致使你会的他不会,他 会的你不会。当然,这并不能一味地去埋怨萝斋先生的思想保守,而是因为 那个年代人们传统观念太厚所造成的。
如果一开始就将对“物”的意念假借与试力、操拳、步法、发力、推手等 等加在一起训练,只会顾了形顾不了意,顾了意又丢了形,终致意繁而形散。 有的过分强调桩功,有的偏重于动功;桩功练多了人就懒,动作变硬(且异想 天开,耗神);动功练多了,你的内功实力又在哪里?不是桩多就是动多,物 极必反,都将造成阴阳不平衡,这不仅不符合技击的需要,而且对身体有害 无益。练武功是有阶段性的,从基础突破到高层实战应用,都应有针对性的 ,
训练方法,否则只能是在原地划圈。有些人练功时间很长,有理论,会发力,但是一交起手来就用不上了。你的力发得再好,哪怕能发出浑圆力(但你不会用),也只能是死力。正如一块几百斤重的大石头,有重量,能量也很足,但是你拿不动,不好用,别人拿很小的石块,却能砸死人。为什么呢?因为桩 , 功、试力、发力……只是基础,是初级阶段的东西。就像汉语拼音,你只会 a、0、e、m,怎么能说自己已经识字了呢?至于写文章,做学问,更相差十万八千里。在技击中,对方是动的,情况是变化的,别人不可能站在那里任 由你动手去打他。对方动,你必先动;双方变,你必应变与多变,破坏对方 的变,才能得手。你修道也好,练功也罢,几年几十年功夫上不了身,你讲 得再漂亮也是假的,因为你经不起检验。站桩、试力、假借、推手等只是练 功的初级阶段,也就是武术中的“定”。第二个阶段相当于识字阶段,也就是 武术中的“活”。这一阶段必须去掉桩功与动功中各种杂质和毛糙的东西,身 上一丁点拖泥带水的东西都不能有,全身内外皆动,身体具有高度的协调性、 灵活性、闪电般速度以及极强的爆发力。第三阶段是散手——自由搏击(写文 章阶段),也就是武术中的“变”。散手又分初、中、高三个阶段。初级阶段进 行无人当有人的假借攻防爆发力训练;中级阶段进行意识、本能、矛盾、思 维灵敏训练,在与一人、多人(高矮胖瘦)、上下左右、显近距离、左闪右避、 前进后退以及多方位攻防与抗重拳脚击打实战训练、断手训练和击打浑圆球 训练;高级阶段通过科学的神、意、气、力、法、抖杆、弹剑一系列的艰苦 修炼,在险象众生的自由搏击中就能随心所欲地控制对方,打击对方,击败 对方。
中国真功夫的奥秘就在一个“一”字,要数劲合一,数劲化一,合而为一, 全身像春雷震动万物一样,将身体各部内外功能协调一致,在一瞬间激发, 便可产生超越自身体重数倍的超级力量,触着即倒,碰着即飞。相反,打不 动人,放不了人,肯定劲合得不好,化得不好,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如达不 到这几点,就不能练出真正的绝妙功夫!
近几年来,我以我的训练方法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如弟子徐益群,在 江苏省五台山体育馆击败了全国散打冠军大勇,勇夺75公斤级冠军;弟子王 征在徐州击败了职业散打运动员欧阳;弟子马奎在镇江击败了某武术掌门人。 首届中国武当山国际武术交流会上,弟子王辉击败了意大利空手道高手迈克• 哈默……
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应归功于王玉今老师的指路和几位大 师的指点。王玉今老师这种勇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一心为弟子铺路,甘 为人梯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值得我们大家好好学习。
习武之人,谁不向往成武入道的境界?我就是带着这种梦想与追求,随 过多位大师习武练功,至诚投入十几年,所获甚微,困惑却愈深而多。直到 拜访了张广玉先生后,才算明白了什么才是中国功夫。
张先生为人随和平易,真诚朴实,对求学者言传身教,倾囊相授;即兴 而动,信手挥洒,自然天成,暗合拳学巨匠们的拳论。尤其他对拳坛的一针 见血的评述,更令人茅塞顿开。今摘其部分,与武术爱好者共享。
先生说,练武者要武道并修。所谓武道并修,是指修心境,练神意,开 启心窍。心境纯净,精神内蕴,周身全方位不断升华变化,身心已能与宇宙 大自然深深沟通,最终达到大智大慧。武是指修炼功力。人是一个整体,但 一动起来,力量容易散,虽然也出拳出脚了,但发出的力却是零乱的肢体力。 所以,必须把身体练成浑圆如球的整体,练技法,练本能,练反应,练出各 种方向的力道,才能出高深的功夫。先生还说,练武术多不如少,少不如精, 精不如巧,巧不如妙。要巧打妙打,入神化之境。要练用合一,不要练非所 用,练用脱节。再高深的功夫都是练出来的,只要方法科学合理,又能勤修 苦练,人人都能登堂入室,攀上拳学的高峰。
在谈到技击实战时,先生感触很深。他说,武术必须能实战,否则就应 叫“舞术”而非武术了。他曾经与很多名家实战交流,感到很多人动起手来拖 泥带水,功力、意识、火候、境界诸方面与实战要求相差甚远,有不少人甚 至与散打拳击都无法相比。他说,这些人上一代或前几代都曾有过辉煌的战 绩,所练拳种都经过实战的检验。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遗憾,是因后人练武 长期脱离实战,崇尚套路,追求会得多,做得难,不追求实战功夫的结果。 练了几十年武术,却变成了只能练而不能用的花架子,这难道不是习武人的 悲哀吗?练套路如同在陆地上练游泳,一下到水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所 以说,你是练真功夫,还是练“舞术”,应以实战作为检验的标准。
说到现代散打运动时,他认为,现代散打曾两次击败美国拳击,并推出 了散打王争霸赛,这都对中国武术走向实战起到了带头作用,为重振中华武 术的雄风做出了努力。然而,仔细分析拳坛骁将们所使用的拳技,真正的中 国功夫含量有多少呢?其所用的多是西洋的或东洋的,中华武术的意境、韵 味几乎没有。张先生曾在《武魂》、《中华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就是想以一 个50岁的传统武术师的身份同散打王擂台夺魁者不分量级、不带护具进行同 台较技。这是想通过现代的传媒手段,通过中国武协、中央电视台,向亿万 观众展示纯粹的中国功夫的实战价值,证明中国武术可以和世界任何搏击术 对比,为挖掘整理推广传统武术尽一份力。
张先生说,外国搏击术有它的一套训练方法,而中国武术的搏击也有自 己的独到之处。中国人崇尚内在功夫。根据国人身高、肌肉骨骼等不太发达 的实际状况,决定了中国功夫必须由内而外去修炼。既要练出内浑圆力,又 要练出外浑圆力,内外浑圆力融为一体,就能产生强大的抗击打能力和打击 力。要练就灵活的身法、步法、手法,在实战中能随机应变,捕捉战机,才 能克敌制胜。这些,都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攻防意识。张先生说,真正 的功夫不但有强大的搏击能力,而且还有很高的养生价值,是强身健身的瑰 宝,同时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张广玉先生身经多位武学明师精心栽培,一心扑在探求与弘扬真法上, 他的最大心愿,就是倾心培养出大批真正的武术搏击人才,在国际自由搏击 中大显身手,让古老的中华武术发扬光大,扬我中华国威,壮我中华武魂!
1990年,我入伍到新疆军区某部特务连,在连队系统地习练拳击、摔跤、 散手以及头顶开瓶、单掌断夸等气功项目。经过部队业务竞赛,获得了一级 优秀侦察兵证书,并荣立三等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3年退伍后在徐州
贾汪区政府保卫科工作,期间看到了载于《中外故事》1995年第6期《北侠张 广玉》一文,对文中介绍张广玉先生技击事例不以为然,认为是记者过于玄乎 的渲染。后来经朋友介绍,才真正认识了张广玉先生。
那是1997年7月28日,我与夏桥矿王庆文师傅(张广玉先生的好友)一 起去拜访张广玉先生。初次见面,感觉张先生虽然名气很大,但并不摆架子, 待人和善、热情。接着我要求见识一下他的功夫,他答应了,双手在胸前环 抱说:“你打我几拳试试。”我开始怕自己下手重伤了他,就先试着打了几拳, 他毫无反应。为试出他功夫到底如何,于是我不再留情,用尽全力拳打、脚 踢、肘顶、膝撞他的心窝、两胁、小腹等薄弱部位,拳脚落在他身上“啪啪” 有声。不一会儿,我打得手疼了,气喘了,人也累了,再看他一点儿事都没 有。我喘息一会儿要求和他动起来打。那时我年轻气盛,又曾在全军的自由 搏击中名列前茅,对自己的拳跤技术很自信,心里暗自思忖:搏击是拳法、 腿法、步法等一系列功夫的综合较量,缺一不可;他抗打能力强,但身法、 步法不一定灵活。他似乎深谙我的心思,很爽快地答应了。我突然以直拳打 过去,他一只手封住我的直拳,同时后手指点了一下我的胸部,我立刻感到 眼前发黑头发晕,往后便栽。张先生顺势把我扶到椅子上,发气治疗。我在 新疆军区的全军散打比赛中历经数战,从没见过如此身手,真是快如闪电。
后来我才知道张先生对我手下留情,只是瓦解了我的战斗力,没有重手 伤我,使我佩服万分。8月8日,我有幸拜张先生为师。行了简单而严肃的 拜师礼后,开始随师习艺。有一天张先生兴趣来了,说:“小林,你站到外 边。”我茫茫然在墙外边站住,顺便看了一下他的姿势:他两脚站成丁八步, 两膝微屈,两手环抱成椭圆形,离我三四米远,中间隔一道墙。我闭上眼, 马上有一股力量使我身子向后蒯愚了好几步;突然又有一股拉力使我的身子 向前倾倒,连续几次都是这样。要不是亲身感受,任何人说有此类事我都不 会相信。中华武术真是神奇莫测。
张老师开始教我站浑圆桩(练内功的一种方法):双手在胸前放松抱圆, 一站几个钟头。刚开始感到特别枯燥,但看到师兄们站得如痴如醉,对外界 浑然不觉,我也咬牙坚持。过了好几天,站出了一肚子疑问。师傅看出了我 的心思,指着面前一位不满15岁的小师弟对我说:“小林,你用力打他。”我 看了一眼这不足50公斤重的小师弟,问:“这么瘦能经打吗?打他什么地 方?”张师傅说:“你随便打。”于是我全力猛击他的心窝与两肋。小师弟好 像没事一样。张师傅让小师弟打我一拳。我运足气,小师弟一拳打在我的左 肋上,我顿时感到肠子好像被打断了一样,疼得蹲了下来。我斗志完全丧失 了,没想到在部队练的东西竟不管用,连个小孩也不如。张师傅说:“你们 练的都是外表,体内空得很。他才练了两个多月。你好好练,很快就能达到 这种程度。”
从此以后,我起早贪黑,用心练功。不久以后饭量大增(奇怪的是连身上 的小病竟也消失),日月好像和我通了灵气,精力充沛,体内麻麻胀胀,似有 热火隐隐流动,周身一动,骨节啪啪作响。
三个月后,我猛拍自己身体各部位,已无痛感;经武友用重拳击打也安 然无事。张师傅说:“你的桩功有了进步,但艰苦的武功训练才刚刚开始。”我 尝到了甜头,更增强了练功的信心,决心把中国内家拳的传统功法继承下来, 发扬光大!
浑圆桩功,是形体与精神同时锻炼的一种基本运动,它的基本作用,在 身体方面的锻炼,可以不断加快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的能力,扶助正气、 排除病气,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在心理方面的锻炼,通过息心宁神、放松入 静,可以使功能紊乱的脏腑得以调节,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得到恢复及充分休 息。心身锻炼到一定程度,人的健康自然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浑圆桩功的修炼,如仔细品味必受益匪浅。初学者,一开始做功夫的时 候,要把周身放松,不要有丝毫的紧张,要调整身体的不适,做到恰到好处 时,自己感觉非常适宜。时间虽说长久,但心中并不烦躁,身上也没有酸痛、 麻木等各种难以忍受的情况出现,此时已经做到第一步功夫,肉体安静!在 此阶段应把握的要点是:初学者刚一开始进行桩功锻炼,会有一个适应的过 程,肉体上由于不习惯往往会出现身体紧张、酸痛等情形,这时在坚持的前 提下要注意不要被身体的感觉所引导,要提醒自己全身放松,因为只有放松 才能使气血自然畅通。在这个阶段初学者要注意面带微笑,不急不躁,活泼 自然,先调整好心情,再开始站桩,因为心情一愉快身心就容易放松下来, 身心一放松气血才能畅通。如果难以忍受可以放下手臂调节一下身心或者练 练动功,接着再去站。初学者在心理上由于不习惯,往往会出现厌烦、逃避 心理,此时应树立信念。须知做任何有益身心的事情,都会有一个经过痛苦 的适应过程,“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等身体各个部位被气打通了,自然会舒 适无比。广玉先生说:这是一个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旧的平衡已被打破, 新的平衡还没有建立的过程。只要坚持下去就会逐渐适应并体验到桩功的益 处。第二步功夫,精神安静。在肉体安静的基础上,如果能做到万缘放下, 心无杂念,以往事情不回忆、眼前事情不牵挂、未来事情不预计,脑筋完全 休息,这样就是精神得到安静了。而这时身心完全休息,正是恢复人本能的 最佳时机。自然界中一切功能的源泉都是从静中得来的,我们观察植物的生 长就可以看出从静中孕育着无限的生机。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 根曰静,是谓复命。从中可以看出一切生物都是从静中恢复生机。所以,身 心真正安静下来,不仅能使人充分休息,起到充分恢复精力的作用。而且还 可以恢复人先天的本能,恢复人天然的抗病能力,使身体渐渐恢复健康。在 精神安静阶段,站桩者往往会被杂念所困扰,特别是游思不断、憧憧而来, 这时心态上要不急不躁,可以采用对杂念“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杂念来者不 拒、去者不留,让意识思想活在当下,只要持之以恒,自然会瓜熟蒂落,一 步步进入静境。第三步:真静。在第二阶段中,虽然精神已经得到安静了, 但心中尚有一个“我”相存在。站桩者功夫再进一步就能入于纯静的境界,这 时万物归宗,而且深处一丝无挂,此时身心俱忘,谓之“站忘”。这时的身体 与睡眠时是绝对不一样的。因为人们在睡眠中,即使睡着了,都还要做梦, 梦境中还有一个“我”在那里活动,而且见景生情,不能算作真正地忘我。站 桩到此阶段,身中神气和一,心的知觉已不起作用,外表看来像睡着了一样, 身体内部却是生机盎然,孕育着无限的活力。功夫到此已步入真静。在浑圆 桩功的境界中,从身体安静、精神安静直至到真静,步步都伴有不同的功感, 如,呼吸也会从自然呼吸到深、慢、匀、细的腹式呼吸,最后到意念中周身 毛孔都在呼吸,非常舒适。但是注意不可强求,功夫到了自然达到。在站桩 时初学者应“不想事,不用劲,舒舒服服站一会”;一开始不要有意识的认为 是在练功,避免紧张、执著,浑身要轻松自如、心旷神怡,像在大自然中似 的,从精神到肌体都要自然放松,不惊、不喜、不悲、不愠,专心站桩,把 自我导引到不受任何东西牵制、约束的放松自在的状态,循序渐进,持之以 恒,自然会体验到不求得而自得的功效。
浏览97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