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损伤在运动中最常见,为了避免重复,兹将其处理原则概述于此。
1.急性损伤
损伤的正确处理,有赖于对其病理过程的了解。开始时,组织的断裂部出血。当出 血停止后,即出现反应性炎症,这时局部淤血和扩张,组织间隙中的淋巴管有损伤性阻 塞,渗出液及漏出液不能由淋电管排出,除局部出血之外,又有水肿。以后很快产生肉 芽组织,开始吸收,最后形成疤痕,或发生疤痕收缩。
根据以上所述,损伤的病理过程有四个阶段:第一,组织损伤及出血;第二,炎症 反应及肿胀;第三,肉芽组织机化;第四,形成疤痕。
治疗运动损伤的基本原则,是按不同的病理过程进行处理。早期是止血、防肿,晚 期是消除炎症及疤痕。必须指出,为了减少疤痕形成,防止肌肉无力及韧带松弛,早期 尽量使出血及肿胀减少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受伤后应尽早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在受伤的即刻,损伤部尚未肿胀,由 于反射性的肌肉松弛及感觉神经的传导暂停(疼痛较轻),所以检查较易。一旦肿胀、 疼痛或肌肉发生痉挛,则检查困难,常常需在麻醉后才能取得满意的检查效果。
早期仍有继续出血时,处理原则是止血。可以采用压迫或减少局部血液供应的方法 进行处理(降低温度,使局部血管收缩)。早期处理越早越正确越好,可先把1寸厚的 海绵放在伤部,用弹力绷带包扎,然后,把包扎的肢体完全放在浮着冰的冰水中,使局 部降温,如果无此条件,也可以把冰带裹缚在伤处降温。
压迫及冷敷经30分钟后除去,换上干海绵,并用弹力绷带包扎压迫,外面再包上 一层很厚的干棉花。这种方法除有止血防肿的作用之外,因为干棉花较厚,又有夹板的
制动作用,因而能防止损伤关节的异常活动和防止再损伤。裹扎后,注意把损伤部抬 高。如无海绵或冷敷条件,单纯棉花夹板压迫固定效果也很好。
压迫包扎的绷带,应在24小时后打开,观察伤部的变化情况,重新估价,以便进 一步处理。一旦出血停止,即应把治疗目标转向如何很快地使出血与渗出液吸收。近 年来曾有人采用扩散剂(透明质酸酶),使损伤了的肌腱、韧带(拉伤、扭伤、挫伤) 部的反应性炎症消散。但最好在24~48小时以后应用。它能消除局部的反应性炎症, 并减少疤痕形成。应用时将透明质酸酶300-1000U加1%普鲁卡因4~5ml注射于损伤 的中心部或周围。在处理急性软组织运动损伤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局部封闭及中药外 敷有很好的效果。此外,为了使血液及淋巴循环增加,应用局部理疗、按摩及医疗体 育也非常重要。
理疗能使局部的血管扩张。温水涡流浴最好,因为它一方面有温度的作用,另一方 面又有轻的按摩作用。如果用此法的效果不显著,可以改用超声波或短波治疗。
按摩的作用不仅可以使血管扩张产生热的作用,而且可以使局部的反应性产物流向 周围功能正常血管或淋巴管,帮助吸收过程的迅速完成。
损伤后48小时内,按摩与理疗只能在伤部周围进行,以免刺激出血或再伤。3天 后按摩与理疗即可直接在伤部进行,但必须注意按摩时力量不应太大(一般以不引起疼 痛为标准),以免引起再损伤。
医疗体育不仅可以帮助创伤部渗出液的吸收,而且可以保持机体神经及肌肉的紧张 度,以及在训练中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及各个器官与系统的反射性联系。很久以来 大家都认为活动能使深筋膜腔的血流及淋巴流的回流加速,还能保持肌肉紧张力与力 量。但对伤后缺乏运动而引起的各种条件反射的消退,甚而引起机能紊乱(即所谓停训 综合症),却注意不够。
一般说来,这类损伤平均1~3周即能恢复,甚至允许运动。但在运动或比赛时应尽 量采用支持带保护,以防再伤或使伤情加重。
2.慢性损伤
这类损伤有时是由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转变而来,有的则是在运动中不断劳损,由 小损伤逐渐积累而成,例如慢性损伤性腱鞘炎、滑囊炎、髅腱和跟腱扳伤、腰肌挟伤 等。关于此类治疗,目前较有效的方法仍是利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与1%普鲁卡因局部 封闭。
此外,物理治疗发短波、离子渗入、超声波等,也已被广泛应用,但效果较慢。中 药针灸及按摩治疗有较好效果。
运动损伤中,运动员口服非笛体类药物有止痛及消炎的作用,如阿斯匹林、消炎 痛、保炎痛、保太松等。这类抗炎药物的作用,主要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如阿斯匹 林3g、消炎痛200mg可以减少前列腺素作用的75%。阿斯匹林在运动损伤中是首选药 物,它具有口服吸收快、吸收后迅速水解为水杨酸,然后以水杨酸盐的形式分布全身, 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为80%~90%,并具有镇痛、抗风湿和抑制血小板凝集等作用,对 关节软骨有预防软骨软化的作用,用于治疗因发炎引起的关节酸痛与跳痛。
龙、伤后庸笑柯佐
运动损伤的伤后康复训练其重要的任务是使患者早日恢复训练,按时参加比赛,继 续提高运动成绩。因此,柔道运动员的伤后康复训练较一般人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 康复训练的目的
浏览64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