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步法的基本技术在儿童少年基础训练阶段也不可忽视,因为柔道是双方在激烈 的拼搏中进行,其进攻、反攻、防守在比赛中是千变万化的,若是步法不灵活,身体重 心就难以迅速地调整好,技术动作就难以得到正常发挥,捕捉到的战机也会瞬间即逝。 因此说,步法是柔道运动中进攻、反攻、防守技术的基础。中国跤术有句俗语,叫做 “走对步赢跤”,步走错了隽会输跤,足以说明步法的重要性,这句俗语同样也适合柔道 运动。因此,在儿童少年基础训练阶段应给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

柔道的步法从有关日文书籍中看到的介绍比较简单,因此,建议基层业余体校的教 练员在儿童少年基础训练阶段练习柔道的教学训练中,可选用中国式摔跤中的上步、退 步、背步、盖步、滑步、车轮步等基本步法。初学时可让他们做单人的徒手练习,较熟 练后可结合与同伴进行攻守方法及技术动作的练习。

(-)讲解和示范法

儿童少年运动员的教学与训练是统一的教学过程,不仅要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而 且还要遵循他们生长发育的规律,尤其是儿童少年时期是掌握基本技术和打好基础的阶 段。由于儿童时期神经过程是以第一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建立条件反射主要依靠第一 信号系统的功能来实现,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善于模仿,而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 对示范等直观形象教学容易接受,随着年龄的增长,第二信号系统不断完善,因此,儿 童少年时期学习基本技术时,应多采用直观动作示范及简单易懂、生动形象化的语言进 行教学训练。


  1. 讲解


讲解是指教练员在教学训练中,用语言向运动员说明教学训练任务,说明技术动作 名称、作用、要领、做法及要求等,以指导他们掌握动作技术、技能进行练习。教练员 在讲解时应注意:

  • 讲解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教育意义。讲解什么,怎么讲解,都应根据教学 的任务、内容、要求,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和运动员在思想上、技术上或身体等 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 讲解要通俗易懂、简明扼要。教练员讲解的用词要确切、精炼,口齿要清楚, 语气要肯定,表达要生动形象。讲解技术动作时,要突出重点,并且要有逻辑性、趣味 性,要熟练地运用柔道术语,有时也可运用口诀。

  • 讲解要富有启发性。教练员讲解要启发运动员积极思维,使他们能把看、听、 想、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还可采用提问等方式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 要注意讲解的时机和效果。运动员正在做练习时、教练员背向运动员时,以及 调队伍时,除了适当地作些简短的指示外,一般不作讲解。



  1. 示范


示范是直观教学法中的一种,也可采用观摩比赛、挂图、电视、录像等。动作示范 法是教练员以具体的技术动作为范例,使运动员了解所要学习动作的结构、要领和方法, 以及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以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教练员在进行动作示范时应注意:

  • 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教练员每次示范都应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示范什么, 怎样示范,都应根据教学训练课的任务、步骤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教新的技术动 作时,为了使运动员建立完整的技术动作概念,可先做一次完整的技术动作示范,然后 可结合课的要求,做重点示范。

  • 示范动作要做得正确、规范、熟练、协调、轻松,学生看后对它发生浓厚的兴 趣,这样他们在训练课中就会主动地投入。

  • 要注意示范的位置和方向,选择最有效的示范面。为使每名运动员都能看清示 范动作,达到示范的目的要求,教练员可采用从正面、侧面、背面等多方向进行示范, 让每名运动员都能看清示范动作的全过程,以加深他们对技术动作的理解。

  • 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示范时应集中运动员的注意力,并通过讲解使他们明确看 什么,怎么看,怎样是正确的,怎样是错误的,以提高示范的效果。


(二)练习法

练习法是根据教学训练任务,有目的地反复练习某一技术动作的方法。进行反复练 习,是掌握改进动作技术,形成动作技能的基本方法,能促进儿童少年中枢神经系统和 各器官系统的发展,提高机能能力,发展各种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以及培养勇敢、顽 强和集体主义精神等优良品质。

根据儿童少年注意力不易集中较易分散、大脑皮层工作耐力差容易疲劳和容易产生 枯燥乏味情绪的特点,在教学与训练中,应广泛采用多样化的练习手段,如练习法中的 完整练习法、分解练习法、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游戏法和比赛法, 都可根据教学与训练的需要及运动员的实际选择相应的练习方法。在此仅就游戏法、比 赛法作一介绍。

  1. 游成法


游戏法是以游戏组织运动员进行练习的方法。游戏法不仅适用于掌握动作的初学阶 段和发展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练习,而且也适用于在复杂条件下,综合提高运动员的活 动能力。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颇受儿童少年的喜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组 织形式。通过游戏法还能提高和培养运动员的机智、灵敏、协调、反应、力量等运动素 质和迅速判断方向、独立创造的能力与积极主动的精神,以及培养他们自觉遵守纪律、 热爱集体、团结协作及勇敢、果断、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等优良的道德意志品质。在采 用游戏法练习时教练员应注意:

  • 游戏的内容和选用既要考虑到它的锻炼价值,又要体现其趣味性和竞争性。游 戏内容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及教学课的目的任务来进行安排。

  • 在游戏活动中,应教育运动员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同时又应积极地鼓励他们, 在游戏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由于游戏有一定的竞赛成分,练习时运动员处于高度的心理紧张状态,在竞争 中容易充分表现出个人的行为,如不善于自制,游戏中因为获胜高兴而忘乎所以,有的 则把莽撞当作勇敢,甚至盲目、冲动,易发生意外,对此,教练员应不失时机地对他们 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正面进行诱导。

  • 游戏中竞争较为激烈,应十分注意安全,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1. 比赛法


比赛法是在比赛的条件下组织运动员进行练习的方法。比赛法对机体机能能力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它能有效地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动作技术、技能,以及在复杂的比赛条 件下,合理运用技术、技能的能力。也可通过比赛培养运动员坚毅、勇敢、顽强、果 断、克服困难、自制能力、集体主义等优良道德意志品质。

比赛法的主要特点是具有“竞争”因素,参加练习的运动员情绪较为高涨,影响心 理紧张的因素要比游戏法强,因而能促使参加练习的运动员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机体的机 能能力,从而加强了身体练习对机体所起的作用。

比赛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采取游戏比赛、教学比赛、测验比赛,也可采用个 人与个人的、小组与小组的比赛。按教学与训练的具体任务和动作的性质,可以比快、 比远、比高、比完成动作技术的质量等。只有根据教学与训练的任务、内容、对象特点 等,正确灵活地运用各种比赛形式和方法,并在比赛过程中切实贯彻教学与训练的要 求,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比赛法通常是在运动员已经学过并在较为熟练地掌握动作的情况下进行,采用时一 定要明确比赛规则。分队比赛时,各队的实力应基本相当,比赛中教练员应公正执法, 以培养运动员公平竞争的意识。比赛后的胜负应及时给予公正的评定。

(三)纠正错误法

任何一种运动技能的形成,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建立过程,实质都是在大脑皮层建 立暂时性神经联系的过程,并有建立、形成、巩固和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和生理规律。一 般说来,可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泛化(初步形成技术)阶段、分化(改进提高技术)阶 段、巩固(熟练运用技术)阶段。

学习任何一个动作的初期,通过教练员的讲解和示范,以及运动员自己的运动实 践,只能获得一种感性认识,对运动技能的内在规律并不完全理解。由于人体内外界的 刺激,通过感受器(特别是本体感觉)传到大脑皮层,引起大脑皮层细胞强烈兴奋;另 外,因为皮层内抑制尚未确立,所以大脑皮层中的兴奋与抑制都呈现扩散状态,使条件 反射暂时联系不稳定,出现泛化现象。这个过程表现在肌肉的外表活动往往是动作僵 硬,不协调,不该收缩的肌肉收缩,出现多余动作,而且完成动作很费力。为此,就要 采用练习法,反复地练习所学动作,在反复不断的练习过程中,初学者才能对该动作的 内在规律有初步的理解,一些不协调和多余的动作也才会逐渐得到消除。此时,大脑皮 层运动中枢神经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由于抑制过程加强,特别是分化抑制得到发 展,大脑皮层的活动由泛化阶段进入了分化阶段。因此,在练习过程中大部分的错误动 作得到纠正,能比较顺利地、连贯地完成完整动作技术,这是初步的建立了动力定型。 但是动力定型尚不巩固,遇到新异的刺激(如有外人参观或比赛等),多余的动作和错 误的动作可能会重新出现。因此,在此过程中教练员应特别注意对错误动作进行纠正, 让运动员体会动作的细节,促进分化抑制进一步发展,使所学动作日趋正确、规范。但 教练员在纠正运动员的错误动作时应注意:

浏览42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