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螳螂拳之打穴

螳螂拳虽然历史悠久,流派纷呈,套路枚不胜举,但至今 系统的版本还很少,而且在流传的套路中,往往动作短促,重 复较多,尤其是对打穴一技更是少见。因打穴(在别的门派中 叫点穴)乃为武林之绝技,更为各门派秘不外传之技,故千百 年来,打穴功夫一直给人一种神秘感。为了满足各地武功爱好 者的要求,和拳艺挖掘不让其失传,本人特将本门历代高师珍 藏的绝学秘抄本及本人的经验,整理成文,介绍如下。

螳螂门之打穴法是武术技击中一门绝技,它是以中医经 络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运气发劲于指间,并在瞬息之间,完 成意到气到,气到力到,力到指到,而打中敌要害穴位。再者, 人体上相应的要穴一旦武林高手以指、拳或脚尖击中,此时人 体在外力强烈打击下,会造成经络受阻,穴位失灵,促使人体 失去局部或整体的活动机能,甚至丧命。从而达到螳螂拳无发 制人,克敌制胜的目的。所以认识穴位,百无一错,才能奏效。 习打穴法,必先识诸穴所在部位,后辨明其起止循经路线,还 须知晓各穴位与脏腑、脑颅、气血、五行、阴阳之依存、生克、制 约之关系,方能沿其道渐而习悉,学到真功,练成绝技。另外, 凡习螳螂打穴者,须深知人之所以能生存,其理在气血调和, 若气血失调,则危机潜伏,垂危欲绝。在本门中,还讲求“习武 者尚德不尚力",力虽足以伤人,而人示必心悦诚服。唯德者,力虽逊于人,而人必服然。盖武技之者,一出手即可制敌亡命, 而对于生命危垂之人,则略施手法,可使其复苏。若能杀人,而 不能生人者,则谓之螳螂死手,无可取也。

习练螳螂拳打穴,必须熟知气血行之途径,及按时流注入 处。以上所述,仅十二经穴及十二时辰气血循行流注线,不及 于全身各穴。故凡练打穴者,应知其时气血流注于某经。若单 凭歌诀而诵或刻于脑而不灵其意识,或不下苦恒之功探讨研 究,则难以成才也。所以,练习本门功法者,不仅要熟知各经、 各穴之部位,而且要对周身气循行之理亦作深奥探讨,如此方 能豁然贯通,无论何时何地出招击穴,发无不中,百战百胜。历' 代前辈在授此艺时都严行法规,慎重行事。即传之,必要严守 三则:其一平日与入交专不可乱点要害穴位;其二遇到死穴, 点时不可乱点,要有分子;其三应持之以恒,刻苦研练,不可半 途而废,困难再大也要坚持到最后成功。打穴一术,还必须懂 得春夏秋冬四季与人体的关系,如春季打击肝区,则必大凶, 因春阳上升,肝器主升发,此时肝部若受击,则人体阳气受阻八与时气相违,人就会暴死。即春不打肝,打则命归天;另外,夏不打心,因击中则命归阴;秋不伤肺,肺伤则命休矣;冬不打 肾,困肾伤则魂魄飞。概括来说,在螳螂拳的打穴技术中,夏天 缠绵故心气较弱,所以伤之有生命之忧;而秋天干燥,肺又是 上清之管,主呼吸调息,若此季肺伤,生命会受到严重威胁。而 冬天气候寒冷,一身之水全靠肾脏功能,若此季肾功能受阻, 当然必亡命。

在螳螂拳中,习打击穴位,切要“识透穴理”,即凡学者必 须细心体会,随时习练,并不拘形式,如床头、树木、桌面、墙壁、途中等均可练习。若经常摸索点穴之理,依理推之,逐穴求之,必有所得。如气血之头在某时应在何穴,在某时经流何穴, 始自何时几刻,又终止于何时等,皆须了如指掌。习打穴之法, 还须深知气血循行,行之某经是逆行还是顺行,是向上还是向 下等等,都必须辩其明,知其详,如此方能点之即中,得心应 手。在螳螂拳的技击中,打穴之妙,在于选中穴位,击中要害, 灵在眼,疾手快,视其准,点其速,其力之雄,无不妙也,若无真 功,皆会击偏穴位,如此不仅不制于对手,反而给对手开了一 个缺口,被对手击中。这里,空穴另有一意,即“气未到,血已 过”,换言之,就是未点到气血头上,任你指头上很有功夫,也 滩奏效。因人之气血循行和气血之头所注入各经穴的时刻、路 线,都是有一定规律的,所以,习打穴之法应深知气血循环的 路线及气血循行之头,方可击之有效,制于敌人。在螳螂拳中, 习打穴之法,应讲实效,一要精悉经缗、穴道和气血循行之理; 二要深知气血流注与五行、天时的关系;三要熟记打穴要诀, 四要经常考问自验所学之法。自验时可叫一助手,本人站于木 人前,助手以指或尺指点木人诸穴,自己应对答如流,如此日 久方能百发百中。下一步的练法是面对木人,任选一穴,并出 手向木人标穴点打,直到闭眼仍能打准为止.在练习时,可先 气沉丹田,运至全身,调精锐之气。贯至击点,对准木人要穴发 招击打,用力时,可先慢而后快,出柔至刚,持之以恒,必成功 矣。

第四节螳螂拳技击精华

在螳螂拳的实战中,拳手发招攻击对手,成功在于诸因素 的合成,而非单纯用手脚击打就能取胜,只有具备各种素质才能算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拳手,这也是一个成为螳螂高手的必 经之路。本节所介绍的螳螂拳之技击精华,大多是只有一个假 动作或一个引手动作,如果对手正在做准备,尤其是当他向前 迈步攻来时,就是发起攻击的好机会,在螳螂拳的技击实战 中,这种攻击成功的把握较大,如果是对付步法缓慢或精疲力 竭的对手则更具效果。在实战运用中,螳螂拳之攻击不能单 调,特别是用腿法进行攻防时,更不能孤立,因为如没有步法、 身法的曲合,就不能调整两人间的距离,这样是无法击中对手 的;而没有手法的掩护,则腿击的命中率就会大幅度的下降, 另外,没有防守技术也易被对手的猛烈攻击所击中,这样就很 难战胜对手。因此,在技击中要想充分发挥螳螂拳腿击法的威 力,必须和其它技法紧密配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首先 说说腿法与步、身法的配合,在技击中,螳螂拳之腿法与步法、 身步的配合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步法是各种技法的先导,所 以,拳手只有利用灵活快速的步法接近或远离对手后,才能发 挥自身腿击法技术,例如,对手向你发起凶猛的进攻,你可以 通过步法向左、右、后躲闪,然后才能起腿攻击对手,如条件不 佳,可再重新调整步法,如此当不会失掉重心和露出破绽。另 外,螳螂拳中的身法与腿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你要想起 腿攻击对手,就必须有身法的配合。如,当你运用侧踹腿时,可 先进步,用时用手法佯攻对手,并在身体前冲的同时上步,这 样攻击的速度加快了,而前脚刚落地的同时,上体可迅速后 仰,把重心移至后腿上,同时可将前腿抬起攻击对手,此时你 就会感到前腿又轻又快,否则,由于重心压在前腿上,是无法 抬起前腿进行迅猛攻击的。

在螳螂拳的技击对抗中,腿击法与手法的配合亦颇为重要,因为在实战中,它们将互为利用,即腿法可在各种手法的 掩护下,去发腿进攻或防敌进攻,从而充分发挥螳螂拳中、下盘攻击腿法的威力。例如,在实战中运用冲拳接踹腿打击法 时,你可先用冲拳去打击对手上盘,当对手后退防上时,再用 踹腿去迅速攻击其中盘或下盘空当。在技击实战中,这是一种 常用的技、战术,其特点是通过上肢动作去分散对手的注意 力,即把对手的注意力集中在防你的拳法上,此时起腿攻击对 手,可使其措手不及。不过,在实战中,防守也是保护自己的最 好措施。况且,当你使用腿法时,对手也要进攻你,双方都有被 击中的可能。在技击中要多击中对手,而少让对手击中或不让 对手击中为最佳,但要达到此境界就必须让腿法与防守配合默契,从而达到能攻能守,能进能退。例如,在实战中,当对手 用拳法攻击你面部时,你可上体后仰以避开来招,同时可用前 腿去打击对手的中盘或下盘部位。这样即能避开对手的进攻, 又能发挥螳螂拳腿击法的威力。另外,技击中的防守与反击, 是在掌握防守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螳螂拳在实战中要 根据双方的体力,技术水平,擂台上的变化等情况来决定是否 采用防守反击,和采用哪些防守反击技术。如果对手的力量较 大,进攻较猛,你应采用败退中的突然反击法。并多采用躲闪 反击技术,因为在对抗中几次较好的躲闪动作能使对手气势 大减%从而寻找有利的时机去攻击对手。如果对手不比你力量 大,但耐力较好,且进攻频繁,对此你应采用格架、阻挡等防守 动作,以寻找时机反击对手。总之,应根据不同的对手,采用不 同的防守反击技术。

在螳螂拳的技击实战中,对平衡的要求亦颇高,因为瞬息 万变的对抗中,起腿进攻有时东倒西歪,不但踢腿不中还有倒地的可能,有时被对手稍加牵引或接住腿就更无法解脱了。在 螳螂拳腿法的运用过程中,支撑稳固与否有4个因素,一是腿 的柔韧性;二是出腿攻击的方法;三是腿部力量的强弱;四是 踢腿时上体的配合,其中以三四为最重要。现分别介绍如下: 在技击中,初学螳螂拳腿法者腿部力量往往较差,踢出的腿也 难以控制其惯性,出腿后重心随之前倒,这在实战中就是一个 较大的破绽,给对手造成了进攻的机会。因此腿部力量会直接 影响动作的稳固,应该加强腿部力量的练习。另外,在实战中 使用腿法还要根据诸腿法的技术要求,对手所站的位置,攻击什么部位,你进攻时对手是否也在击打你等情况,来决定上体 前、后、左、右摆动。例如,运用踹腿时上体须后倾,后倾的角度大小,要根据攻击的远近来决定。如对手较近,你便需坐髓踹腿,上体稍后倾;如对手较远,你便需要放散踹腿,上体后倾要 稍大,这样才能使重心稳固,支撑腿也就好控制了。总之,拳手应根据场上的变化、'对手的各种情况,攻出各种不同的腿法, 上体、步法、手臂等部位都应积极的配合支撑腿控制平衡;在螳螂拳的实战中,平衡来自于正确的身体姿势,如两 脚、身体、头部等各部位的平衡,对于全身的平衡有很大的帮助。而身上各部位又都是传递体内力量的器官,故两脚或身体 的姿势正确,自然有助于增进全身姿势的正确性。若自身步幅 过宽,将影响到身姿的正确性,并破坏了速度和动作的效率, 不过,却可以保持强猛的劲力。反之,若步幅过于狭窄的话,由于下盘不稳,速度上虽然快捷,却丧失了平衡和威力。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出拳或起脚以外,还必须避免做大跨步及在运动 中不断把身体重心从一只脚移向另一个脚的动作。因为这种 移动的结果,势必会使你处于一种不平衡或容易受到攻击的

位置,这样不仅阻碍了你强有力的踢击,而且还会给对手造成 进攻的机会,更为重的是,不仅要在静止中保持平衡,而且应 该力求在运动中也保持良好的平衡。特别是在有效的出拳或 起脚时,必须力求做到用完美的平衡状态来控制身体。并在不 思改变身体重心的情况下保持平衡,这的确是一门不易掌握 的技艺。对于技击来哉,把握踢击角度的能力决定了攻防动作 的命中率,力度和花费时间的多少,从而也就会对攻防效果带 来影响。在螳螂拳的攻击中,我们大致可以把攻击角度分为 上、中、下三盘和左侧、中线和右侧三级,其中左、右侧合称边线,即外门。

对于上、中、下三盘,我们一般强调拳手在实战技击中避 开对手的防守严密之处,而从其防守薄弱之处予以突破,例 如,面对一个上肢攻势凌厉的对手,选择踢击其头部的角度就 不如踹击其下盘来得合适。另外,在选择腿击的角度时还要考 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如具体腿击法本身的攻防特点,对手所擅 长的防接腿的技术,以及我方运用虚招诱惑对手注意力和连 续攻击使对手来不及防御的能力,等等,只有把这些因素中利 于自己一方的部分把握准确,灵活运用,那么,方称得上是个 中之高手.在变幻莫测的螳螂拳这技击中,拳手要抢占对自己有利的角度打击对手,并用不同的腿法从不同的角度攻击对 手,不是一件易事。因此,技击的角度不能单独而谈,它必须和步法、身步紧密配合,这便尤如鱼和水的关系。例如,在实战对抗中,当你想用右低扫腿攻击对手大腿外侧时,在发腿前,右 脚可向右前移动到半步左右,然后突然发腿则效果较好;因为 右低扫腿,它是从自身的右侧方攻击对手的左腿外侧,这样右 腿向右前方移动,正好站在对手左脚右侧,此时距离也缩短 些,角度也正合适,腿在空中运行的时间和路线较强,半径也 较小,命中率自然较高。反之,双方对峙,两人站在一条直线 上,角度对扫腿来讲就不合适,因为扫腿是弧线型腿法,若直 线对峙用后腿进攻,腿在半空中走的半径大,距离也较远,成 功率自然较低。

总之,在技击中掌握好进攻的角度,可以准确、迅速、有力 地踢中对手,并保护自己,避免乱打现象的出现,更好地发挥 螳螂门腿法的威力。

现将各流派螳螂拳中最实用,最具代表性、最凶狠和历代 秘不外传的12招螳螂门杀手绝技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应手勾踢)

1 .运用方法

在螳螂拳的实战对抗中,双方由基本格斗姿势开始(图

232) ,当对手先发起攻击时,我抓住瞬间的有利时机,在上左 步迅速贴进对手的同时,左手反抓住对手击来的右拳(图

233) ,将其攻击消解于半途;当我发起反击时,先用右冲拳猛 击对手下巴.给其以迎头痛击(图234),随后,不待对手后退、 闪避或反击,便又用右手猛牵敌臂,破坏对手重心平衡,同时, 右脚不失时机的重重勾向对手的前腿踝关节(图235),令敌 防不胜防,并将其击伤或踢倒在地。图片2 图片1

2.技击要领

运用本招法时,左手反手抓挡要快,要及时,抓挡部位准 确,其防守的最佳时机是,当对手打来的拳头欲与自己的前手 相触时,可使腕关节逆时针方向一转,这一轻微的动作之所以 能够化解对手的重击,并保护身体,是由于拨腕动作是在远离 你的身体之外,而且是向着来拳方向的,同时发力也是巧妙 的,但如果对付重踢之类的技法,则要握紧拳手进行格挡。.右 拳反击时要连贯、凶狠,并有将其头骨击碎的感觉,以此来强 化自己的攻击威力,而且这一反击如运用得法,也是很有威力 的,因这种拳法技巧,其力量要比前手大得多,并且由于距离 目标甚远,因此能使拳头在击中对手之前不断地增加打击的 冲力,此外,此拳法还可以充分利用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动作, 将全部力量集中于这一拳之中,从而给予对手致命攻击。同 时,亦可以十分有效地降低对手的防御效果,而所述这一切又 都是螳螂拳的出拳特点所在。再者,运用上述动作对付较高的 对手也较为有效,因为对手在攻击过后则正好露出我方所欲 攻击的下巴来,所以说,螳螂门的每一技击动作都有其一定的科学道理。

右脚勾踢敌前腿踝关节时,要与右手的牵引动作配合好, 即利用上下肢合力将敌击翻在地。右勾踢腿攻击对手时要迅 速、敏捷、协调,而且出腿要精简利落,并有令人不意的简捷与 直接,且快速攻击时的身形要如眼镜蛇一般,快得令人防不胜 防,并由最直接的路径去极力攻击对手的重心支撑点,以迫敌 倒地。不过,由于勾踢腿是以弧形为发力路线,故需要较长的 一段时间才能到达目标,但只要不断地练习,自会变得得心应 手。在螳螂拳的实战中,一般来说,攻击时须使踢击力透过目 标并直至内侧,而且象出拳一样,腿在接触目标前要快速屈 伸,而初学者所犯的错误之一,便是身体过于向前倾斜,而且 抬起膝盖后,习惯地将脚先向后大幅度摆动后再踢出去,这样 就减慢了腿击的速度,这也是螳螂拳中一大忌。在技击中,为 使腿法在实战运用中得到良好的效果,平时还必须加强平衡 能力的锻炼。因良好的平衡和爆发劲力的恰当运用,是螳螂拳腿法技击运用的关键。这些可通过踢打沙袋,变速提膝平衡、 假想腿击等方面来提高,同时还要注意提高技击中对时间、空 间的感觉,而且腿击一般在2-3尺之间,内使用,并要设法用 虚招或假动作来吸引对手的注意力,使腿击保持突然性和隐蔽性。另外,在实际打斗中还要根据当时的场地、环境和个人 的特点,审时度势,机动灵活地运用。“以正合,以奇胜,”即用 常法迎敌,用变法制敌。一般来说,通过较系统的训练,使自己 养成良好的条件反射,然后参以技击变化,自能够较好地掌握 这一技法。

(二)勾手侧踹(怀中抱月虎爪伤)

1 .运用方法

双方由基本格斗姿势开始(图236),当对手先发起攻击 时,我抓住时机,在上左步以迅速接近对手并创造最佳的反击 距离的同时,右手由里向外挡开对手的拳法猛击(图237),将 其攻击消解;当我反攻时,先用左勾手勾尖猛击对手的右太阳 穴(图238),攻其措手不及;随后,不待对手退出有效打击距 离,便在左手回收的同时,将右虎爪攻向对手的下巴(图 239),攻敌以措手不及,为了最终击败对手,可再迅速抬起右 脚并用一记右侧踹腿重创对手的膝关节(图240),将其踢伤 或击倒在地。图片3 图片4 图片5

2.技击要领

格挡与反攻技法是螳螂拳技击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 果掌握不好防守技术,没有学会如何有效地保护自己,那么, 尽管你有较强的攻击或反击能力,也会遭到对手的打击,甚至 败下阵来。因此,螳螂拳的基本技术和战法都要求拳手首先避 开对手的攻击点,然后再乘机打击对手,所以,在螳螂拳的实 战对抗中,掌握反击技术的好坏也反映了本门拳手的训练水 平和实战能力的高低。右臂外挡要快、要及时,幅度要小,即尽 量避免因动作弧度过大而中敌圈套。左勾手打击要连贯、准 确、凶狠。右虎爪推击要充分借助身体前冲的惯性和扭腰转散 的力量去重击对手,以求将敌下巴击碎,但在推击的过程中, 出手的发力之源并不是来自自己的臂肘,而是来自身体的中 心部位,因仅仅用手臂的力量所打出的招法,是无法提供足够 的力量的,严格地说,在螳螂拳的实战中手臂只是力量的运载 工具,而只有正确运用腰髓部才能够提供足够的打击力量,也 就是说,在螳螂拳的任何有力量的猛击中,都是依靠腰为轴心 的扭转作用从而产生力量的,所以,练习出手力量的最佳方法 是先学会运用腰骸的转动。当用右低踹腿攻击对手的下盘膝 关节或腿时,要有穿透或摧毁对手的感觉,而非将力量作用在 其表面,同时还要严密的保护自己,以防敌出手反扑或垂死挣 扎,并保持好自己的重心平衡。在螳螂拳的技击中,由于膝关 节这个目标离你最近,并且暴露在外,且较脆弱,并不易防守, 所以,你若站在适当的距离上并在有效的时机进行踢击,则能 使对手致残,而且这一脚即使不甚厉害,也同样可将敌击翻在地。

精明的螳螂拳手在没有初步掌握对手的时机之前,是不 贸然发起攻击的,而是尽量以各种方法引诱对手先攻击,当然 目的为了将对手引入打击范围和迫使其暴露出空当,然后加 以制服,另外,拳手能否正确地选择时机和保持适当的距离, 也是发起反攻并击倒对手的关键之一。因此说,步法与距离和 腿法是紧密相联,相互制约的。在技击中,当我方处于不利地 位,即面部将受到敌方重拳的冲击,同时又来不及撤或换步法 时,可将计就计,果断地迎上前去,而且这时我已化却敌上肢 点拳的威力,同时迫使对手不能全力以赴进行攻击,并欲后退 改变进攻手法,这样就挽救了我方不利的形势。随后,我方可 利用僦关节向前展送发放劲力重创对手。拳手还须切记,不要 过早地出手进击,应在靠近对手身体的情况下,才出手还击, 因这种打击免去了由于出手过早而使对手有所准备、变化的 可能。即便过早地反击而能够打击到对手,但由于作用在对手 身上的时间较少因而也减少了一部分打击力量,所以,在实战 中拳手想要改变这种不得力的状况,应该采取进身发力。

(三)上步双勾手(螳蚓展翅捉凤凰)

L运用方法

双方由基本格斗姿势开始(图241),当对手先发起攻击 时,我抓住有利时机,上左步迅速逼进对手阻挡其攻击势头, 同时将双手插入对手击来的双拳的内侧腕关节处(图242); 用双手按下敌双臂,从而将敌凶猛攻击消解(图243),随后, 再连续将双手之勾顶同时重击对手的下巴(图244),攻敌以 措手不及;随后,签可不待对手退出有效打击范围,便又在双 手回收的同时,右脚不失时机的攻向对手的小腹或裆部致命 处(图245),一脚将对手击倒或击伤在地。

2.技击要领

运用本招法时,应注意反应速度的运用,因反应速度是高 速运动过程中,大脑快速敏捷的思维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在与 “敌”交手之际能迅速、准确地选择好适于自身的攻防战术的 能力。它要求本门拳手在临敌对搏之际,必须应情形的变更而 迅速地考虑如何反击,如何挫败对手等策略。在螳螂拳的技击 中,格挡是一种易学易用的防卫战术,它是以手的开合,向外或向内的快速动作来避开对手的直接攻击,不过,拳手只要毫 不费力地将对手拳手有效地拨开,使其偏离自己身体即可,而 且螳螂拳的这种分手挡拨法应该是肘几乎不动,而仅用手和 前臂的动作来完成,不过双手向下按时一定要快,不要让其将 手收回。勾顶反击敌下巴要狠,要连贯准确,并须与下按配合好,实际上这是一个整体动作,以免因疏漏而出现空当。在本 动作的运用过程中,速度是技击取胜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倘拳 手在速度或在反应上占有较大的优势,就可常领先对手做动 作,所以在螳螂拳的技击中,一位拳手如能在速度上占据较大 的优势,那么他一定在其它方面也会占有优势。实际上,速度 是复杂的现象,因它包含了对对手的技击动作的辨认的时间 与反击的时间,而且通常关键不在动作有多快,而在于能尽快 地到达到欲反击之目标,这一点很值得拳手注意。

在本招法的实施过程中,双手的防御动作不象劈打或抽 抡动作的幅度那样大,这是因为自身的任何过分的动作都会 使自己暴露,从而遭到对手的攻击。反击的时机要比力量更为 重要,因如果防御过早,对手就可能会改变打击的路线或者给 对手发起反击留下空当。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拳手不妨略晚 一点防守,即等到对手快要打到自己时再敏捷地做动作。另 外,右脚正踹要及时、准确、凶狠,最好能打击对手的身体正面 之要穴,以求速战速决。同时,踢击中的爆发力,是由踢击之前 猛然扭臂展髓所产生的,且踢击前不可有后移的迹象,以使劲 力能够顺畅的发出。在运用正踹腿时,无论自己面对的踢击目 标的位置如何变化,总的基本技术是不允许改变的,因此拳手 要天天练习,直到掌握了其中的诀窍,即在攻击时能毫不犹豫 地形成一个平稳、优雅、快速、准确而流畅、连贯的整体动作, 而这又正是螳螂拳的技击特点所在。在发出快速、而准确有力 的一脚之前,散部亦要先动,因在螳螂拳的技击中,虽然脚步 的移动能够增加腿力,但如果出脚正确,也可以不必跨出一步 就能击倒对手。同时,有力的一脚,还取决于力量和时机,因为 正确的踢打时机,是有力的一脚所必不可缺少的。没有这一 点,出腿就可能会过晚,就会在出腿的过程中失去目标。再者, 在螳螂拳的实战中,打击的力量并非全凭蛮力,因为有许多看 似矮小螳螂高手,能够集中全身的力量于招法之中,从而打出 了具有摧毁性力量的一击。其秘密就在于本门拳手能集力于 一点,发力于瞬间,这样,才能使自己获得较深和较强的“穿透 力气而“穿透力"在本门功夫中的意思是不断地加速对目标的 打击,且出招的势头和力量并不就此为止,而是透过目标继续 延续下去,从而给对手以足以致命的打击。

(四)勾脚击裆(鹤子抓肩入林房)

1 .运用方法

双方由基本格斗姿势开始(图246),当对手先发起攻击 时,我可抓住时机,在上左步迅速逼进对手并阻挡其攻击势头 的同时,用右拳重击敌下巴(图247),以求后发先制,攻敌以 措手不及;随后,不待对手退出有效打击范围,便又进右步将 右肘重重击向对手的左太阳穴致命处(图248),再在进右脚 绊住敌腿控制对手重心的同时,以右肘关节为轴心,而将右拳 不失时机的反手击向对手的头部要害处(图249),紧接着,再 用右拳或右爪重重击向对手的裆部致命处(图250),将敌击 昏或击瘫在地(图251)。图片6 图片7 图片8

2.技击要领

运用本招法时,右冲拳攻击要快速、敏捷、准确、突然、有 力,攻而必中,中而必杀。在螳螂拳的技击中,右手直拳不妨经 常使用,倘若时间取准,且自己发拳正确,则此拳威力极大,而 且在出拳刹那,臂部肌肉绝不可紧张,而肌肉的紧张则应在拳 头击中目标之瞬间。同时,右手冲拳的劲道之大小全是速度与 对对手的准确的时间判断上,并需记住运用后腿蹬地所产生 的反作用力,来强化右拳的攻击力、但需切记,此冲击动作一 定要熟练、轻松、正确,运用后手冲拳时,动作决不可迟疑。不 过,又因右手冲拳是螳螂门中长距离攻击法,因此若想克敌制 胜,则自己的发拳需如箭般地快速,且事前决无一点征兆。此 外,右手冲拳攻击时愈直愈佳,愈直则愈具威力。再者,右脚上 步要快速、协调,因技击家唯有灵活移动步法,才能有效地利 用拳脚的技巧,所以说,在螳螂拳的技击实战中,步法移动本 身就是一件强猛而有力的武器。况且,在螳螂拳中又非常强调 灵活性,因为螳螂拳技击是一项运动的形式,因此拳手欲运用 有效的打斗技巧,就必须依赖自己灵活的步法。如果脚下动作 慢,则手上动作也相应慢。此外,正确地步法在行动中不仅能 保持良好的平衡,还能够有力地发起攻击和避免对手的进攻, 也就是说,一个步法不精去拳势凶猛的拳手,是毫无威胁力 的,因为它往往在企图做动作攻击对手之前,自己早已挨上了 对手的致命重击。在螳螂拳中,肘法攻击主要用以发展攻击的 纵深性和渗透性,而且运用毁灭性的力量击败对手的最好练 功器材莫过于击打沙人或木人桩了,因这种练习会有一种真 打的感觉,而且还能训练出你在适当的距离、适宜的时机发出 力所能及威力最大的打击来。右手盖拳攻击要连贯、突然,并 因为此拳法迅速、准确,而又神出鬼没,所以不易为对手觉察, 尤其是在近距离打斗中,可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并须与右脚 勾绊敌腿的力量配合好,即利用上、下肢的合力去击翻对手“ 最后一击,也就是对对手的致命攻击,须呼气发力,并利用转 腰扭胯的力量去重创对手。

在螳螂拳的实战技击中,拳手要集中注意力,这也是每位 拳手都必须做到的。而且在快速的打斗中应首先注意对手的 眼睛,并根据对手的动作变化,做出相的攻击动作,且注意力 集中,但如自身肌肉紧张、僵硬,则动作就不协调,反应也变得 迟钝,不过,初习螳螂拳技击者这种现象是难免的。所以,在技 击中如注意力过于集中,肌肉亦会随之紧张起来,这时应结合 步法,在移动中充分放松自己,并积极的寻找战机去打击对手。

(五)虎爪上勾拳(童子拜佛一柱香)

1.运用方法

双方由基布格斗势开始(图252),当对手先发起攻击时, 我抓住时机,上右步贴近对手并阻挡住对手的攻击势头,同 时,用左小臂由里向外格挡开对手的右拳重击(图253),将其 攻击消解;当我反击时,先用右虎爪重击对手下巴或面部(图 254),攻敌以出其不意。随后,在右手回收的同时,用左上勾拳 打向对手的胸部(图255),再在向右方转体的同时,迅速抬起 左腿用强有力且深具毁灭力量的左侧踹腿重创对手的中盘空 当处(图256),将其击昏或击倒在地。

浏览2,20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