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2

(一)备课

备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也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


  1. 释意


“备”:预测,预防、预计之意。课:学业、部分之意。即预 先策划学业方面的问题,叫备课。

  1. 备课的作用和形式


作用: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条件;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加强预见性、计划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 积极性的最基础的工作;是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严谨治教的具 体体现;也是积累科研素材、提高科学研究能力的必经之路。

形式:分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即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导师批改式备课(即先个人备或集体备,后经导师审核修改后再 实施)。

  1. 备课的要素和要求



  • 钻研大纲和教材(俗称备大纲、教材)。认真学习、了 解掌握本专业大纲的总体内容和要求。大纲是教师备课的指导性 文件,是本专业知识范围、教学内容、教材深度、结构体系、教 学进度、教法要求的总体依据。吃透了大纲就等于弄清了本专业 课的目的、任务、教材体系特点、教学内容主次等要求;没有总 体全局的了解和把握,要提高备课质量绝对是盲目的。


认真钻研本专业的教材。教材是根据大纲要求编写的,是教 学大纲的具体化,钻研教材、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内容是备课的 基本要求,也是写教案的依据,总体要求三个字:“懂、透、 化”。

懂:掌握基本内容(或运动过程、路线、方法等)、概念、作法、 特点(结构)、重点、难点、知识点、纠正方法、保护帮助、辅助练习等。

透:了解该教材的相关内容,掌握该教材的特殊性、思想 性,在整体内容中的作用、意义等。

化:探讨教材可供选择的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总结实践效 果,撰写经验总结和科研论文。

选阅参考资料,拓宽知识面。选阅资料是对教材的补充,正 确的选用资料(或者说查阅选用资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学习 的过程,是拓宽知识面,提高理论素养的重要途径。

  • 了解场地、器材(俗称备场地、备器材)。是完成教学 任务的物质保证。了解的内容有:场地规格、布局、器材的种类、数量等,尚达不到教学的基本要求,一定要想办法研究 解决。


总体要求是:以主人翁的态度正确对待客观不利的条件。要少 埋怨、多想办法,少责怪,多动手自制教具或者因陋就简;少贪占、 多协调;越是条件健,越要认真对待,千方百计的创造条件完成教 学任务。

  • 了解学生(即备学生)。了解教学对象的实际是保证教学 质量,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途径。


了解学生的主要内容:人数、姓名、男女比例、年龄层次、 政治面貌、技术基础、兴趣爱好、对本课的认识和期望;思想表 现、基础文化知识、组织纪律、课堂常规秩序;对您担任本课程 的看法等;

了解方法:观察法(间接、直接两种)、访谈法、调查访问、 参与活动法等;

注意问题

全面和重点:集体和个人相结合。

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进行,不能突击式,点缀式;需 要真诚的以情感人进行实施工作,要克服急躁和过头行为。

了解后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归纳、整理,并研究准备解决的方 法和手段。

  • 考虑教法(备教法)。即把了解和掌握的各种情况(大 纲、教材、对象、设施等)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拟定出符合实 际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也就是说,依据教材内容、教学任务、项 目特点、学生实际、场地器材现状等情况,设计出单元教学计划 和本次课的结构、组织、类型、教材先后顺序,时间分配,练习 次数、组数、教法步骤以及应急措施等内容。


总之,“四备”是上好课的前提,是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 基础;根据不同的教学条件、对象特点、项目的要求与任务,实 施“四备”也应有所偏重。

(二)撰写教案

教案是备课的继续,是体育教学的文字材料,亦称课时 计划。

  1. 必要性


是教学管理的要求,是上好课的依据;是反映本人教学态度 的基本材料;是综合了解本人业务素质的重要参考材料;是提髙 教学技巧和业务能力途径之一,亦是教学科研的重要素材。

2•教案的体例(略)

3.编写教案的要求

  • 教学任务提法要具体、全面;要与内容相符,不能高, 也不能低,是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的;文字上要言简意明,措词妥 当,具体包括下列两大部分。


f思想观念、道德情操

f教育任务j纪律作风,行为准则 /t L意志品质

技术方面

素质方面(全面和专项素质)

能力方面(自学能力、操作能力、辨析能力、教学能力)

心理方面(心理品质等诸方面)

文字撰写要根据教材难易、对象水平、时间长短、设施好坏 的不同情况进行,一般来说:

初学某动作:以明确要领,体会动作提法为宜——即能连贯 练习(指挥、提示、保护、帮助等条件)。

复习某动作:以进一步体会要领,初步掌握、基本掌握为 宜;多次复习,以巩固提高、熟练掌握提法为好。

  • 内容安排要科学,动作要领要准确;教案版面布局要合 理,条理要清楚。

  • 重点要突出,要有主有次,且前后内容要有内在的关联 性;练习时间、数量、负荷要结合对象实际。



  • 文字要精炼、字体要工整,用词要恰当,结构要规范。


(三) 试教

  1. 意义


熟悉教案内容,加深理性认识,纠正不切实际之处。

  1. 形式



  • 模拟式试教:本人走过场,亦可有对象走过场,或者正 式操作一遍;自由选择式试教:即突出重点进行试教;

  • 说课:即用语言简要表述实施过程、组织教法、要求等等。


(四) 上课

  • 作好心理、业务、物质准备:教案随堂自带,以备查 看;提前到场,着装整洁;神态谦和,精神饱满;关心学生,诚信仁爱。



  • 认真执行教案。

  •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 极性,贯彻思想教育为先导的教学训练指导思想,严格课中纪律 要求;教学组织严谨有序;教法客观清楚有实效;运动量、密度 合理;安全保护到位。

  • 讲解清楚,示范准确到位,语言生动形象。

  • 仪表端庄,态度热情,辅导耐心细致,师生共鸣,感情 融洽。

  • 教学效果测评达标。


(五) 课后小结

即课后回顾。就是要用简要文字把课的实施情况、成功原因 进行有重点的分析和记录,也要自我解剖、找出存在的问题,提 出具体改进的办法。

具体包括:对教案本身进行检査(教材搭配、内容安排、教 法、组织、重点难点、密度负荷、保护手段等)。

对教案执行情况进行检査:包括教材思想性实施如何?讲解 是否精炼到位、示范有否吸引力和启发性?组织是否严密?区别 对待如何?任务完成如何?学生是否满意等。

注:武汉体育学院青年教师培训用稿

三、浅谈体育教学的基本要素

(一) 体育教学释意

  • 字意:“教”法效,训令,授道布常也。学:受教立业为 学,即“模仿”、“受教”、“受育”。所谓教学即授道布常,受教 传业也。(道:做人之道,即要亲其师、乐其教、信其法令); (常:生存、生活、谋业之技能;业:即成家立业的学向)。

  • 词意:即传道授业的活动也。

  • 体育教学:即传道授业的实践活动。亦是按照一定的教 学计划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的体育技能的教育教养过程,是向 学生传授体育专项知识、技能、技巧,有效地发展身体素质与相 关综合素质,培养道德品质的实践教学活动。


(二) 体育教学的特点

  • 计划性特点。

  • 系统性特点。

  • 精细性特点。

  • 以专项内容为主要手段的特点。

  • 要实现四个目的的特点:即活跃思想、思维;掌握知 识、技能;发展身体素质和能力;培养美的展示、品味欣赏、道 德情操。


(三) 体育教学的任务

  • 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主要包括有:培养良好的学 风,更新学习动机的教育;自律自束的纪律和作风教育;构建和 谐人际关系的教育;艰苦奋斗、勤奋学习的毅力教育;尊师重教 的伦理与文明礼貌教育;不断进取的开拓创新教育等。

  • 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和全面发展。


正常发育:身体形态、机能能力、心理状态等。

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全面、专项);实践工作能力;从事 相关工作的体能能力。

浏览44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