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身体训练是指与腿法有密切关系,能直接促进腿法技术 的改进和完善,并对腿法的有效运用起主要作用的练习。
进行专门身体训练时应注意,第一,选择的练习手段应尽可 能接近腿法技术的基本动作结构。第二,所选择的专门练习,要 针对练习者的个人待点和要求,发展特长或弥补不足。第三,- 次练习课中安排专门练习要集中,不宜分散,还要注意各专门练 习的次序,使前一练习能为后续练习打下基础。第四,专门身体 训练的比重,应根据练习者的训练水平、练习年限等因素适当安 排。
(-)柔帼练习
柔韧练习与lit法是紧密相连的。腿法的柔韧要求远远超出正 常人活动的要求。腿法踢击的关健点是要发展踢击超出手臂的范 围以外更远的目标的力量。因此,18法的初学者应把身体训练的 重点放在柔韧性的提高上。每天都应做柔韧性的伸展练习,不能 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重要的是,在练习中,一旦韧带被压下去 了,关节和肌肉的弹性就会维持,因此,练习者要足可能地在屈 压最低时,保持尽可能长的停留时间。应注漱一点:柔韧性练 习,必须是在热身运动(准备活动〉后进行,在身•体发热不够或 还冷的情况下不要进行柔韧性的伸展练习。
- 压腿。
- 正压腿。一腿前伸,脚尖勾紧,脚跟着地或者利用一高 物体,把脚跟架在上面,上体前俯,两手抱紧前脚掌或一手向前 下压振.
- 侧压腿。身体AU对一支撑物,一脚跟搁在上面,脚尖朝 上,支撑腿膝部挺直,上体向侧方屈压下振,另外,把侧压的腿 内旋90°,上体向侧后方仰屈下振,此动作为侧踹打基础。
- 后压身体背向一支撑物.将一腿提起后伸脚尖绷 直,搁在支撑物上,支撑腿伸直,上体向后方仰屈振压。
- 腰、背、,隧综合伸展。
(1)直腿坐前屈。坐于垫子上,两手在体前扶地,两腿伸, 左右分开,两腿后侧贴地,脚尖上翘、内勾.上体可俯卧,也可 左右侧俯压。另外,也可直腿相并而坐,两手臂前伸,上体就
带,尽力用胸腹,贴紧两腿,两手尽力抓住两脚,往回拉(见图
51, 52).
(2)屈腿坐前屈。屈
18、两脚底相触而坐,两手抓住两脚, 两肘顶压两膝,上体前帽压。(见图
53) 图
53 图
54
(3)屈直腿坐前屈。一腿伸直,另一腿屈膝而母坐,两手抓 住直.腿的脚眦,上体前傩屈。(见图
54)另外• 一腿直腿在前, 另一腿屈膝在后,上体直立而坐,两手置于体伽,上体可向前或 向后屈压。(见图
55) 
3.(1〉竖叉。两手左右扶地或平举,两腿前后分并成直线,前 腿脚尖勾起,后侧着地,后腿内侧或前侧着地(见图
56)。
- 横叉。两手在体前扶地,两腿左右分开成直线,脚内侧 着地,身体垂直下压。(见图57)

正踢腿。自然势站立,两臂侧平举屈腕立掌或两手叉 腰,一腿上前半步,直立支撑,另一
S8脚尖勾紧轻快有力地向前 额处直踢起,自然下落。(见图
58)4.踢腿。
- 外摆腿。自然势站立,两手侧平举屈腕立掌或平掌,- 腿上半步,腿自然伸直支撑重心,全脚着地,另一KB向异侧方成 直辑踢起并向同侧面摆动,摆踢时,脚面绷平(稍内扣)在额前 的手依次快速击拍脚面即为“摆莲拍脚”。
- 里合腿。自然势站立,两手侧平举屈腕立掌或平掌:,一 腿上半步,自然伸直,全脚着地,另一腿向侧上方踢起,经面前 向异侧上方(向内〉作扇面直腿摆动,落于支撑脚外侧。
- 侧踢腿。自然势站立,两臂侧平举屈腕立掌,右脚向前
上半步脚尖外撤,身体急右转,左珂尖勾紧,向左侧脑后明起, 同时,右臂上举,左臂屈肘立掌于右肩前成体前按掌,落下时神 跟靠拢支撑脚。
(5)正提膝。右腿支撑站立,膝挺直,左腿屈膝勾脚尖,向 前提起,大腿高抬,两臂屈肘自然放于胸前,反复提落。(见图
59)
图
59 图
60 (6)侧提膝。两腿自然升立,一腿屈膝,侧提,要求大小腿
叠紧,睫尽力上提,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多次提落。(见图
60)〈
7)空踢。实战势站立,原地及结合一定步法,作多种基本 腿法及基本的进攻性组合练习,练习时可在腿部绑上沙袋等负重 物,以及在躁部套上橡皮条,一头固定,作~重复性的腿法练 习.
(二)控
ES练习
- 提膝平衡。一手扶支撑物,作正提膝或侧提膝,然后, 保持提膝姿势,手离开支撑物,以练习平衡能力,另外,可在保 持提膝平衡后,作连续单腿跳练习,以进一步提高平衡能力。
- 屈伸平衡。屈伸平衡是提膝平衡的进-■步练习,一腿支 撑,提膝腿不落地作连续的侧蹦、正蹬及其它腿法练习,另外可
在作连续腿法的同时,作连续跳的练习(见图61).

- 控腿分解练习。此练习主要是发展腿部肌肉的净控能力, 练习时把完整的踢击动作作分解性地停顿练习。例如,侧踹踢的 控腿分解练习:先提膝、停新几秒,然后翻胯,再停顿几秒,最 后再把腿伸直踹出停顿几秒。腿的回收过程也分解停顿。(见图 62, 63、 64)
- 跪撑练习。两膝跪地,两手扶地,一精屈膝提起,分别:
作侧踢、后蹬和前
IW弹踢练习。(见图
65)
图
65(三)
灵敏协调练习
- 踩脚。练习者双方利用灵活性的步法,尽力踩踏住对方 的脚背,同时注意防备自己的脚背被踩踏,
- 踢活动性随意靶。练习者双方中一人双手各持-IE,在 步法移动中灵活性地做出各种和位,另一方运用步法调整距离, 尽力踢踹着对方做出的各种靶,踢IE时要注意身体的平稳性及腿 部的协调性与爆发力。
- 跳绳。有助于提高步法的灵活性,增强小腿的弹跳力, 准备一条5—6尺的绳子,练习者双手握绳的两端,进行一摇一 跳、二摇一跳、单脚跳、双脚跳,结合步法花样向前、向后、向 两侧换脚跳以及边跑、边摇、边跳等,
- 高抬腿。有助于提高腰、腹、大腿的肌肉协调性,两手 臂由肘垂直高于婀前、左右腿连续快速高抬。
(四) 对镜练习
镜子对腿法练习者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少的辅助练习设备, 它可以帮助学练者检查其动作是否准确。学练者,在面对或侧对 镜子进行空踢“攻防”练习时(假设性想象练习),可以随时纠正 进攻或防守中的错误动作,在进行空踢攻防练习时,既荽始终全 神贯注,又要思维敏捷,判断正确,“手脚到位
(五) 对练(条件实战或实战)
腿法的学练者都应尽可能多做两人的练习,先是两人配合普 攻防练习,在具备一定基础条件后,多做条件性实战和实成综 习。这样有利于每个学练者的距离感、时机感,判断力和平衡能 力等的培养。
(六)功力的练习
- 踢沙包、木桩杷练习。悬挂J个重昼及大小适当的沙包 (或竖起一木桩轮),高度约与躯干同高。学练者运用各种腿法
踢踹沙包或木桩靶,练习时要注意各种腿法的动作要领,体会发 力过程,维持身体平衡,提高踢击腿的速度与爆发力。
- 踢脚靶纭习。一人将脚祀带在小臂外侧,肘弯小于90・, 举至胸前,或者放在大IB外侧。
(1)练习者一方平持一脚阳,另一方横弹
B8法踢击该呷阳, 可以快速多次一组,也可以结合步法练习该
II法,二人交换练习。 (见图
66)
(2)练习者一方双手各持一脚靶,另一方双腿交换用横弹
88 法踢靶,踢靶时要注意发腿的力
nt速度及动作要领:
<3)练习者一方双手各持-«•,横放于胸腹前,另一方可用 正蹬或侧踹腿法蹬脚相。
(七)腰、腹肌力练习
- 仰卧两头起。身体平直仰卧,上身与两腿同时迅速向上 举起,两手直臂与两脚在腹上空接触,稍停片刻,复原为平仰 卧。两腿也可屈膝上提,上身用胸部在腹前靠贴两膝,然后复原 为平仰卧。(见图67)
图
67 图
68
- 侧卧起身。屈膝侧卧,两手后抱头,两脚固定住。身体 向侧、向上起身、左右可交替进行。(见图68)
- 仰卧举腿。身体平直仰卧,两手后抱头,两腿伸直上举, 接近胸部,然后直腿下落,当两腿快接触地面时,再上举。此练 习可快速做上举下放的动作,也可慢举起,慢落下(见图69)。
图
69
另外,也可让辅助者两卵打开站立于学练者的头部两侧,学
89练者两手抓握住辅助者的踝关节。当学练者伸直腿上举时,辅助 者用力向下推其两脚。学练者要尽力让两腿触地之前再上举。
- 仰卧剪腿。身体平直仰卧,两手后抱头,一腿直腿上举, 然后下落,在一腿下落的同时,另一腿直腿上举,形成上下交叉 状,两腿可快速反复上下交叉运动(见图70)。
图
70五、学练计划的制定及课的设计
制订学练计划的依据是学练者的具体情况(身体素质和技术 基础),可能的学练时间和学练的目的要求。就学练者具体情况 而言,有的是有一定的武术基本功基础但缺乏实战的经验,有的 有-•定的拳击、捧跤等对抗项目基础,有的一点基础也没有。因 此,在制定计刘时就要有所不同。怛不管情况如何,对腿法的技 术的学练到有效运用必然有三个必须经过的阶段。各阶段又因各 学练者的情况不同在练习的内容、重点上有所不同。这三个阶段 分别为,基础训练阶段、技、战术训练阶段和实战运用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提高素质,打好基础。此阶段,一定 要把学练者的柔韧性和平衡控腿能力作为练习的重点。在技术的 学习中首先要重视其动作的正确性,然后是准确性及速度,最后 是协调性和力最的提高“
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提高技术的运用能力。此阶段,霎学 习一定的理论知识,要注意学练者对技术动作的时空感知力,
及 一定实战意识、能力的培养。与动作的战术、步法变化、意识能 力结合起来。
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获得更多的实战经验,用实战来检验 自己的技术运用能力。此阶段要多参加不同对手、情况的实际交 手,积累经验,再接再厉。
作为业余的腿法学练者,每周应.坚持
3次的活动练习星,一次 约
90分钟),经过一段时期后,当通过腿法及其它身体素质练习, 使身体获得了适应并促进了身体健康时,每周上
3-5次的练习 课,就足够了。然而有参加比赛活动者,每周需要
5 —12次的练 习课训练。在每周练习中要注意二点:
第--,随着练习周的累积增多,运动负荷要逐渐加大,"周 的运动负荷要大、中、小地节泰变化,使学练者既承受一定的运 动最,又能及时得到恢复和调整,这样才能避免过度疲劳。
第二,练习内容的安排不要太单1,以免枯燥乏味。应把基 础身体训练、基本技术、技术运用、战术变化、条件实战及实战 练习等有机地分配结合起来,过多过密的实战类练习,往往会给 练习者造成身心疲劳。对技术的掌提和进一步的运用很不利。
练习课,它是腿法训练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依据每次练 司课的任务和内容侧重点,可以把练习课划分为各种类型。如侧 重身体训练,提高身体素质的,可称为身■体练习深,其练习的内 容大部分是发展练习者的一般和专门身体素质的活动项目。-般 运动负荷较大。如果课内练习是侧直于技术的掌握和提高及战术 的运用能力培养,那么这就可称之为技、战术练习课,学习掌握 技术、故术的课负荷较小,训练提高这些技术、战术的课负荷较 大。因为一个技术或战术动作,学会仅是第一步,要在实战中能 运用,却要经过几十次,甚至千百次的反复练习。一般作为业余
学练者,一次练习课主要是综合型的练习课较多。下面就课的任 务和内容的确定、以及课的结构谈谈练习课的
®i+:一次缥合练习课的任务以安排二至三项为宜。具体安排要考 虑以下几种情况:
从技术方面来说:墓本动作一>•正面技术一》侧面技术一* 后而技术一■旋转复杂性技术。
从素质方而来说:柔韧一速度一力
4—*耐力。
从肌肉负担方面来说:
I:肢-一>下肢一》全身。
从前后顺序方面来说:需要将精神高度集中的技术、战术训 练安排在前面,耐力练习安排在后而。在体力好的时候安排速 度、力量练习,在体力有些疲劳时,安排耐力性练习(如,踢沙 包、踢脚靶等)。
不同的练习内容要求不同的肌肉群参加活动。这样可以使肌 肉交落地活动和休息。不同的练习内容对人体生理影响不同,如 技术和战术练习,其要求神经系统高度集中,耐力性的练习,神 经系统就比较轻松,而呼吸及心血管系统负荷就较大。因此,要 科学而合理地安排练习内容。
一堂练习课•不管它练习时间有多长,都应具备以下的组成 部分:
<-)准备活动部分
(二) 专项准备活动部分
(三) 练习基本部分
(四) 整理活动部分
(五) 恢集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热身运动,其任务是使练习者的生理和心 理进入练习活遂状态。时间为
15分钟左右。主荽内容有慢跑、 走、跳,关节活动、柔韧练习及跳绳等。这些练习的内容与腿法 技术,不是有直接关系的。准备活动的内容,应选择能独自完成 而不会损伤的内容,应选择是下一阶段所要经常使用的肌肉群的 练习内容,应选择的数量要限制不可太大,只有适当的准备活 动,才能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
第二、三部分,练习的内容主要是由腿法技术所组成。如作 一些慢节奏的技术动作及分解性的技术动作,另外也包括一些专 门的辅助性的身体练习动作。时间为
30-60分钟”第三部分的运 动负荷在每一课中是最大的,其间,运动负荷一次或几次达到高 峰。
第四部分,练习活动的内容,既可是与腿法技术有关的动 •作,也可是与之无关的动作,可作一些放松性的柔韧练习、慢跑 及按摩等。它的任务是使练习者从紧张激烈的训练状态逐渐恢复 到练习前状态,达到放松和恢复体力。时间在
5—15分钟。
第五部分,它的恢复时间可以从一个短时间到
24-48小时, 恢复部分的大部分内容可以不利用练习设备而进行,可进行一些 积极性的休息,如看电影,听听歌曲等。
第四部分身型与步法
一、身型
身型也就是练习者或实战者的站立姿势,这种站立姿势是学 练者为了能在运动中达到一定目的而采取的特殊的身体姿势,它 是学练者使用技术的“发射台”,它能使全身放松,同时又可在一 瞬间很快地作出反应。站立的姿势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是以下三
第一,提供稳定性。当一个人处于一个随
fit性的准备姿势 时,稳定性尤其显得必要。它可使身体始终处于强有力的状态, 使学练者在运动时协调稳固,并能不受任何约束地为下一个动作 做好准备。
第二,提供尽可能牢固的平衡。当一个人在同对手接触时, 平衡是极为重要的。完美的姿势是一个既轻松自如乂能保持平衡 的姿势,而好的平衡则能加强防守、踢击的技术。
第三,提供灵活性。在和对手相对抗的前后,灵活变动已成 为必不可少。灵活性应该说是相当的重要,它能启动攻击,且当 向前攻击时,又能及时地闪躲后避,使学练者能快速地根据实际 情况而向各方面运动。
(-)自然势
自然势,是一种自然的姿势站立,它适合于身体长时间地保 持放松状态,它经常用在练习中作过渡动作。
自然势站立时要求腿伸直,膝关节的曲度保持在
175°-180»之何,两
IS开立,两脚间距大约同肩宽,两席尖外展,两胛夹角 为
70。,上体挺直。提臀使骨盆尽可能地升高,肌肉微收缩,当 自然势连结其它技术动作时,下腹肌肉先开始收缩,然后腿部肌 肉收缩,这时站立姿势得以加强,同时,原定了膝关节和髓关 节,使身体变得稳固,从而处于一个稳定的姿势状态中。(见图
71, 72)
<=)骑蹲势
对于很多学练者来说,自然势是身型中最为放松的一种姿 势。它具有多用性。叉开的两腿使得转髓变得容易,因此,它可 以为下一技术动作的完成提供适当的爆发力,自然势完全可以作 为练防守、踢及反击技术的起始姿势。
骑蹲势类似于骑马的姿势,它的完成要求两腿开立,两脚间 距大约六倍于肩宽,两脚尖向前,两膝弯曲,身体下蹲,向外用 力。(见图
73、
74)姿势的要点:

- 脚和膝的姿势。两脚必须平行,两膝和两脚的方向应一 致,膝盖不得超过脚尖,两者应在一条垂直线上。
- 两脚间距。两脚间距应就学练者的身高不同而不同,间.
距窄将会减少身体的稳定性。而间距过宽.身体高度降低,会增 加身体的稳定性,但又减少了灵活性。一个学练者应找到适合自 己的最佳脚间距离。
- 上体姿势。上体应一直保持垂直挺立,不可有前倾的倾 向。
- 臀的姿势。应使臀部尽可能地向前移动。
6.腿部肌肉。姿势的坚固与稳定离不开腿部肌肉的合理便 用,腿部肌肉的收缩使得臀部和下肢的所有关节变得坚固,从而 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姿势。
(三)实战姿势
在实战格斗中最有效的姿势是实战姿势。它可使实战者的身 体始终处于强有力的状态,无论发起进攻、反击或防御,都不需 要事先做任何调整动作。它是一个既轻松自如,又能保持平衡的 姿势。这种姿势在运动时协调
©.13,并能不受任何约束地为下一 动作做好准备。这种姿势要求姿势、精神、气息均符合攻防的基 本法则和生理、生物力学的原理,只有掌握正确、合理的实战姿 势,方能使身体前后、左右移动迅速,攻守总是处于有利的位 置,为有效地打击对手和恰当的应付各种对峙局面准备有利条 件。腿法的实战姿势,根据战况和技战术运用的需求,可分为四
蜘 ..
种类型:基本势、侧立势、独立势和虚点势。
- 基本势。腿法的基本势,类似于拳击的实战姿势,但腿 法的使用又有所区别于拳法的使用。因此,使用腿法时,其实战 姿势要注意:第一,身体重心要略偏于后方的腿,这样便于随时 起腿攻防(因前腿距对方最近),当然,根据 实战情况的需要,有时也可重心略偏前,以 便于起后腿,总之,重心应略前后移动,随 由企匕刊
时起
B8攻击或防守,第二,上体不可后仰, 卜
应含胸、略收腹(腰腹应一直保持一定的紧 妇〉
张度),第三,两臂曲肘置于胸前,以保护 自己的胸肋,也便于配合腿法进行防守或出
/ /\ j手攻击。(见图
75) / / 艮
(1)头部姿势。头部是双方格斗中重要 * 一 的攻击目标之一。实战中,头部要略向前 图
75低,左腮微侧偏靠左肩,闭口合牙,下颌内收,眼视前方。在实 战中可根据情况,稍加晃动头,既可迷惑对方,也可适当调节, 不过,长期保持这种头部姿势练习,久而久之也会养成习惯,感 到自然协调。
(2)躯干和两手臂姿势。手臂和躯干姿势对整个实故姿势技 术的完成好坏起着关健性作用。侧身偏正,左肩在前,上体略前 倾,沉肩,含胸拔背、沉气突腹,左管屈曲,约
60。~
90。左右, 置于左睫前方,肘部下垂,左拳拳心向右斜下,右臂自然弯屈置 于身体右侧护肋,右拳心向里,拳与右腮同高,肩、臂、拳.版 干要形成一个自然的防护体。含胸、突腹、敛臀的姿态比身体正 直站立所承受的打击力最要大得多,养成良好的躯干和两拳姿 势,可以为实战中的自身防护创造有利的条件。
<3)两腿、两脚姿势。左髓稍侧对前方,两膝微屈,两脚前 后站立,开立同肩宽,左脚稍加内扣
30。左右,全掌着地,右脚
前掌着地,足尖内扣
45°左右,重心略偏后,前毋尖内侧与后脚
跟内侧横向相间约
10-15H米左右。
图
76两腿.两脚姿势位置的合理性,是维持身体平衡,便于前后 左右移动的基础,在实战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每个格斗练习 者都要首先掌握合理的实战姿势和要领,并且要习惯在练习和攻 防格斗中始终自如地保持这种姿势。
- 侧立势。腿法的侧立势,它只是基本势的侧向变化。它 不但具有移动的灵活性,而且还便利完成侧向的起腿踢击。
侧立势站立时,头部、躯干和两手臂姿势保持同基本姿势一 样,应注童的是,双肘要自然下垂,前手总是象前曲一样,对着 对手。头部面向对手,臀部和躯干后部应完全侧向对手。如果从 镜子里看自己所站的姿势,应该仅能看到自己的前肩。
站立者的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或略大于肩宽),且与面部所朝 的方向垂直。两脚掌互相平行,前脚尖可略向对手方向偏些,后 脚
1跟抬起。双膝自然弯曲,身体重心置于两醴中间或略偏于后胞 (见图
77、
78)0
- 独立势。腿法的独立势,是一种单腿支撑的实战姿势, 它一般多用于连环腿法踢出时的过渡动作,也用于防守及反击的 准备姿势。
独立势的站立要求,站立者前秘屈膝提起,携起的腿可保持 膝部对着对手的姿势,或向内扣转
90°以腿的侧部对着对手,而 膝部对着的方向与对手方向正好为
9俨,另一腿微屈支撑体重, 脚尖方向与对手方向为
90。或略大于
90°,上体的躯干、手胃及头 部的姿势则保持蓦本势不变。(见前图
59、
60)应注意的是支撑腿的膝关节不可用力绷直,应略屈,保持一• 定的腿部弹性,五
84应抓地站稳。
- 虚点势。18法的虚点势,它类似于魂术中的高艰步,fi 腿法的实故使用,又有所区别于武术中的虚步要求。
虚点势的站立要求,站立者的重点完全压在后
S8上。两.嗟自 然弯屈,前覆的膝部对看对手,前脚尖点地,后曝的脚掌着地, 后脚跟接触地而攻保持路离状态,脚尖方向与对手方向成
90°我 大于
90°。上体的躯干、手臂及头部姿势,都保持基本势不变。
应注意的是,支撑腿的膝关节和踝关节应保持一定的弹性,. 以便随时移动及配合前撞的踢击。
实战格斗中的步法是腿法技术的一个组成部份,它不同于生 活中的走与跑,而是符合腿法实战技术要求的一种专门的脚步动 作。在实战中为了完成进攻与防守,利用准确、迅速的步法来调 整距离和寻找时机,对适时攻防起着重要作用。
要运用有效的斑法,就要依颗于自己的步法,快速灵活的步 法有助于迅速起脚和出拳。正确的步法在行动中可以保持良好的 身体平衡,能够有利于发起攻击和避免对手的进攻,步法好,便 于进行任何方式的踢击。二、忠浅
为了调整好距离,寻找时机而做的步法移动,是利用前脚掌 向各个方向所敞的快速移动,使自己在格斗中保持平衡,使身体 随时处于有利位置,为突然出腿创造条件。掌握好步法移动的技 术,是学习腿法技术的重要条件。
步法的作用有两种,一是调整距离创造起腿踢击的时机;二 是保持重心的息定。只有与此相符的步法才是正瑜的。在实践中 对手不同、距离不一,它受对手起动速度.位移大小,移动方向 等诺因素的影响,要想与对手保持最佳打击距离,必须在练习中
逐步提高感觉和判断能力,并在实战中不断地调整和保持距离, 这对于实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在实战中出现哪伯是极短 暂的距离误差,都可遭受到意外的打击,而保持最佳距离靠的是 建立在视觉基础上的距离感,这就要求大家从初学开始时就注意 时时把握好距离感,经过长期苦练打下扎实的基础。这里介绍的 步法有:滑步、跨步、换步、垫步和疾步。
(-)滑步滑步是配合各种腿法前进、后退、侧移,调整距离使自己处 于最佳打击位置的一种脚步动作,它是腿法格斗技术泠慈本移动 方法。滑步分为前、后、左、右及斜前、斜后等几个方向移 动。
动作过程,以基本实战姿努开始,前滑步时,以后脚蹬地为 动力,前脚擦地面前滑,以前脚掌外侧首先着地抵住,然后过渡 到全脚掌着地,当前脚一落地.后脚迅速向前跟进,保持基本实 战姿势。(见图
81)总之,向哪个方向移动,哪只脚就先动, 另-•只脚跟进,先动的脚移动多少,被动脚就跟多少,每一个滑 步结束时都应保持实战姿势。在实战过程中往往不是按照这一滑 一跟的方式进行,而是两脚前掌着力以富有弹性的步法移动,这 是加快了的滑步,两脚没有同时腾空的时候,这种运动中的滑 步,我们又叫做弹动步。
… 5.图
81
动作要领:
- 前滑步后脚推前脚位,其他方向的滑步同理,
- 移动时重心不要上下起伏,重心的垂直线落于两脚连线 的中心点上。
另外,滑步还有多种变化形式。远距离攻击迅速上前的步法 叫念进步或冲速步,防守时迅速后退的步叫急退步,但其动作要 领几乎与滑步相同。
(二)跨步
跨步是向左右急速侧闪的方法来闪躲对方来腿或战术性地向 侧向移动的一种移动动作。灵活的跨步可巧妙地煤开对手凶猛的 直线型腿法攻击,并借对手前冲的惯性,从侧面反击对手。跨步 分为左跨步和右跨步。
动作过程:由基本实战姿势开始,如向左跨步左脚向左侧跨 半步,右脚略向左脚靠近,两膝弯屈,上体保持实战姿势或右手 随着身体移动时可做上下移动的动作。向右跨步,由基本实战姿 势开始,右脚向右前方跨出一步,左脚略向右脚跟进,两膝弯 屈,上体保持实战姿势或左手随着身体右移而做上下移动的动
图
82
动作要领:
- 向左或向右跨步时,身体应随着向左或向右的移动而门 然转瓠,后脚跟进,以保持身体的平稳,同时,双眼保持目视对 手的方向,
- 移动时应收腹含胸、重心倾向主动移动的腿,全身肌肉 协调配合,动作敏捷,两脚一虚一实。
(=)换步
在实战格斗中,当实战双方对峙时,为寻找进攻时机或成术 性调整自己的身体姿势及与对手的距离而原地或前后作环绕转体 •移动」它有迷惑对手和躲避对手踢击,为自己创造有利的左右懑 意攻击机会的作用。换步有原地转身换步和向前及向后转身换步 几种。
动作过程:由虚点实战姿势开始,作原地换步,左脚撤回处 于右脚的左侧傍,身体重心倾向左脚,而移动右脚向前放置,使 整个身体成为右手右脚
I在前的虚点实战势。如果成左手在前的虚 点实战势,其转法同理(见图
83)。
如作向前换步,由虚点实战姿势开始,身体重心前移,由前 方腿的左腿支撑身体,同时左腿前脚掌向左辗转,右脚蹬地,身 体边向前边左转,右脚自然前置成右手右脚在前的虚点势。
如作向后换步,由虚点实战姿势开始,前腿的左脚掌蹬地回 收,同时,右腿的前脚掌向左向辗转带动身体边向后近左转,收 ;回的左脚自然落于右固的后方,身体重心后移,左腿支撑身体,
右脚的前郸掌玻点地,使整个身体成右手右脚在前的虚点实战势 站立。如继续做向后的换步,转移法同理。(见图
84)
图
84动作要领:
- 不管是原地,或前后的换步,动作一定要敏捷,保持身 体的一虚和一实。
- 转换时,一定要协调重心和脚的移动。上体平稳移动, 保持基本的实战势,目视对手。
(四)垫步
垫步是一种较为隐蔽的移动距离的一种方法。在实战格斗中 借用垫步能起到两个作用:一是提膝,在先有防守的作用.二是 隐蔽跟进有助于踢击的最后发力。
动作过程:由基本实战姿势站立开始,前脚屈膝向前提摆, 后脚借力蹬地向前垫一步落地,前脚落地,上体姿势保持不变,

图
85 图
86 前移的距离可大可小,根据实战的需要而定(见图
85、
M).动作要领:
- 提前膝时,重心不可后移,要略前移,
- 提膝在先,移动在后,
- 后脚要快速擦地跟进,
- 后支撑腿略屈膝。
(五)疾步
疾步是实战格斗中迅速接近对手,增加身体向前逐动惯性, 从而增强打击力量的一种进攻型脚步动作。
动作过程:由基本实故姿势开始,做疾步时后脚蹬地重心压 至前腿,这时后脚抬起前提,当身体重心到达前腿的支撑面时, 前脚蹬地前提膝,后脚迅速落地占据前脚的位置,而后,前脚迅 速落地保持原基本实战姿势。(见图
87、
88) 
动作要领:
- 后脚蹬地重心前移,
- 前脚提起和后脚落地要迅速,
- 两脚的交换要有个振脚前击的动作。
浏览70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