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开头难,难以想象辉煌的背后没有卧薪尝胆的奋斗 拼搏。
生命的真谛一个不安分子,他不求安逸,它在于独立进取, 世界上没有比自立、自强更有现实意义的了。一个人如果总是试
图从别人那里获得帮助,你就难以自立、自强。相反的,如果你 决定依靠自己,独立自主,你就会变得日益坚强,获得更多的知 识和能力。 -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的中国人民精神之所在,也是我们 这个民族历经磨难终于存在下来并不断强盛的动力。《易经》中 的“乾”卦“象传”里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话, 正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之源。自强不息是指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 性,自觉进取,永不满足,决不停止。依靠自身的努力,奋发图 强。遭遇到困难和挫折,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知难而进、迎难 而上,决不退缩,并克服、战胜它,也就是说自强不息包括了自 尊、奋发、自信、坚毅等精神和品格。这是一种顽强拼搏、不甘 落后的进取精神。
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精神, 而且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一个人只有在这 种精神的感召下,才能笑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才会克服一切艰难 险阻,勇敢向前。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继承并发扬这种自强不息 的传统精神,才会汇成巨大的民族精神的潮流,推动我们的民族 再度走向繁荣和富强,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再度振兴才会最终出 现。完全可以这么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可能将所有的传统文化 都抛之脑后,但自强不息的精神,却是必须继承的,因为有了 它,只要有幡然醒悟的时候,就能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实 质,否则,就真的失去了作为一名炎黄子孙的资格了。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了解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应该培养自 己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但要树立远大理想,而且为了坚持和实现 自己的崇高理想,不断磨砺自己。一个人只有做到自强不息,才
能把自己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能为振兴中华作贡献。
李小龙没有具备比一般练武者更优厚的条件,但是,他经过 刻苦努力,却能练就一身可敬可畏的惊人武技,折服了世界的各 国武术高手,这份苦心造诣,不是很令人崇敬吗?李小龙的事业 路途并不顺畅,完全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但是他凭借他的那种自 强不息的精神,最终走了出来。
李小龙在美国寄人篱下的半工半读生活决不好过;而且他的 出色武技也得不到外国人赏识,欲把中国功夫传扬出去,又受到 本是同根生的中国功夫教头踢馆;李小龙始创了实战武术新天地 的截拳道,又受到武术界中僵化顽固的人的连连攻击;李小龙以 出色表现于银屏上,却受到因种族歧视的影响而失去了盼望已久 的《功夫》主角角色;李小龙到回港另谋出路,只凭借几部电 影就红透半边天,更冲破种族偏见,获得嘉禾电影公司青睐,担 任国际电影《龙争虎斗》主角,但最终却由于坚守原则,与香 港传媒冲突决裂,换来无数明枪暗箭。
李小龙一个人独走美国,不怕艰辛,通过自强不息的奋斗精 神,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不依附权贵,不攀拍大人物, 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树立华人在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踢倒 在日本各武馆长以灌输一种华人是东亚病夫的思想的招牌,通过 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向竞争对手学习,然后打败对手后又真心 地教对手,和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思想文化形成落差。
连绵不断的逆流,没有减损李小龙的奋斗心,李小龙以智慧 和无比坚强的毅力冲破重重难关,去达成自己心中的愿望。与其 寄人篱下,不如发奋独立,以本身专长挣自己的面包;你来踢馆 吗?尽管放马过来,他断不是徒负虚名的脓包教头;刚始创的截 拳道备受无理抨击,他要使自己成为国际巨星,截拳道自然能够 传扬全世界。
李小龙已经辞世三十多年,但他的精神依然对很多人有着非 常大的影响,人们将永远敬重他热爱中华民族、振奋中华民族精 神、渴望中华民族强盛的赤诚之心。
李小龙是广东人的后代,小个子、灵巧、聪明,具有典型的 南方人特点,然而,他的思想文化上无可避免的有广东人烙印, 开拓创新、自强不息、永不言败、做事追求完美的精神,也是典 型的广东人性格。
正是由于李小龙这种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精神,使他在 30多岁已完成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留学生到国际巨星的过渡,不 论是现在,还是在今后,都激励着后人。而他开拓进取的精神, 追求完美的精神,更是不分时代、国界、人种地影响着全世界。
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永远是一笔激励自 身向命运挑战的宝贵财富;当你继续创造生活时,它就是你安身 立命驰骋人生的原动力。军旅残疾作家刘琦在他的小说《去意徊 徨》中说:“对于一个失去生活能力的人,能拿起笔,本身就是 一种抗争,一种希望。”残疾姐妹春曼和心曼从小就患有家族性 婴儿型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患这种病的人全身肌腱慢慢萎缩, 四肢残废,然后瘫痪,直至呼吸肌麻痹,窒息死亡。然而她们并 没有放弃生命,当医生宣布她们活不过30岁时,她们却用她们 的坚强写出第一部小说《生命从明天开始》。如今这对姐妹用她 们坚强的信念,走过了 30岁的艰辛岁月,她们的第二部小说 《如果我能站起来吻你》已经出版。自强——对于她们来说,真 的是一种生活。
的确,李小龙的一生之中太多的坚强,那是他们把自强不息 当作是一种生活,是一种向苦难的挑战。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 由因为眼前的一点不如意,因为生活中的一些打击,因为感情中 的一次受挫就甘愿堕落,灰心丧气?英国身患萎缩性脊髓侧索硬 化症的科学家斯蒂芬•霍金在手不能动、声不能发的情况下,坐 在轮椅里写出了风行世界的《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 他说:“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自强不息、敢于拼搏,一直是我国的优良民族传统。古往今 来,有多少刚强的人因为它而走向成功之路。李小龙亦是如此。 我们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历经沧桑,饱尝忧患,但愈挫愈 勇,百炼成钢,靠的就是这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我们使中华这条巨龙腾飞在九霄云外,这 种精神使人民无所畏惧、信心百倍地走向崇高的理想并且走向成 功之路!
一个人处在人生的低谷中,只要健康向上的信念不灭,自强 不息的决心尚存,再苦难的生命同样能创造辉煌;而这样的人生 才最有价值,这样的自强才是真正的生活。
M' L ihJ-
生命,只是一场死亡游戏
"天妒英才”、“英年早逝”……用任何词汇都不足以表达全世界龙 迷对李小龙的哀痛之情。人们不得不相信,银幕上那个“壮得像一头 牛"、“有着强壮脊背和肌肉”的功夫巨星的确离他们远去了。从香港到 东南亚,从夏威夷到好莱坞,不仅仅是李小龙的影迷,全世界都对李小 龙的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那些曾经与他共事过的人,那些曾经与他较 量过的人,那些对他持有非议的人,都以各种形式通过媒体表达了对一 代功夫巨星的追忆和哀思。
李小龙曾经说过:我很喜好《当我死去〉这首歌,尤其是那句"若 死时能得平静,啊!那么就让那一刻早来临!”也许我只有在死时才能 得到平静。
李小龙走了,再也不会来了;
此时此刻,连老天都哭了;
从此,世界将失去了李小龙,失去了一位电影巨星、一个武学奇 才
浏览46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