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金说:“我们必须接受有限的失望,但是千万 不可失去无限的希望。”身处逆境“身残志坚”的李小龙正是对 于无限希望的追求中克服逆境,把逆境当成一个熔炉来打造自 己,实现人生的价值。
李小龙18岁就离开香港到美国闯天下,在美国待的时间越 长,他就越能深深体会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误解和偏见。
李小龙在美国学校没多长时间,就逐渐成为华盛顿州立大学 的一颗明星。与李小龙相比,那些在儒家文化熏陶下的,来自港 澳台及新加坡的许多华裔学生,甚至出生在美国的华裔学生都比 较拘谨沉静,默默无闻。他们非常钦慕李小龙,常常以他为中 心,并把他视为自己的保护神。
而且,李小龙也以保护这些华人同胞为己任,容不得洋人半 点欺辱。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李小龙随叫随到,除了授课,再 大的事情也会下。李小龙这样做的目的,自然也不排斥张扬自 己,那时,他在学校里已没有对手。有的时候,很多华裔学生受 了洋学生的欺负,事情不大,也就不愿劳驾李小龙,由自己忍着 而不声张。可李小龙知道后,必定会找那个洋学生为自己同胞出 一口气。事后,也会用言语训这个同胞一顿。
“中国人就知道忍,忍到何年何月去?”李小龙常常这样说。
在许多公共场合,李小龙常被人当成日本人。李小龙却总是 说:“不,我是中国人!(他只是在遇到华人的场合下才称自己 是香港人)”在与美国人交谈的过程中,美国人常常会提许多莫 名其妙的问题,比如说:“中国的男人还留不留长辫子?女人还 裹不裹脚?” “中国人是不是还躺在雕花大床上抽鸦片?”等等。 李小龙明白,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基本上来自电影。应该有 反映中国人真实面貌的电影——李小龙的这种设想,在当时无疑 是白日做梦!别说中国电影打入美国市场,就是中国人在影片中 扮个跑龙套的角色,可能性也几乎是零。
李小龙的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有人认为中国 武术落后了,被挤到了边缘。但是,李小龙毅然地说:“我为了 替中国武术争一口气,决定把中国功夫搬到银幕上,替中国武术 争取光荣。”最终,李小龙向世人宣传及证实中国武术的真正魅 力,证实了功夫影片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功夫片经典,他个 人也成为“功夫片”的鼻祖。
而且,李小龙由此引发的全球功夫狂热至今高烧不退。他的 功夫片直接带动了香港的功夫片热潮,他的电影长映不衰,成为 后人模仿、借鉴的对象。
李小龙的电影,除了他的功夫为全世界的观众所倾倒外,还 始终贯穿着“我是中国人”这一主题。他那高超的功夫无不展 示了龙的传人,不向强暴势力屈服的坚强性格和人格尊严。正是 李小龙的这颗赤诚之心在影片中的展示,使得他的电影不但能轰 动一时,而且能久盛不衰,一直鼓舞着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李小龙把中华民族看得特重,为了维护民族的尊严,他多次 舍弃可能得到的很多“小”好处,而最终是维护了中国人的尊 严和地位,且是收获了更大的利益;为中国人在美国争得了很多 第
- 五
的、是“好处”所不能买得到的权益。这也是后人要尊重和传 章
颂李小龙先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所在。
龙 游 (Z9 海
跨越大洋求学创业的东方猛龙
飞龙在天:“龙争虎斗”
不屈不挠的功夫影帝
曾子有一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 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此话表现出有志者浓厚的积极入世 精神。
台湾国学大师李敖则说:"英雄是被逼出来的。”当走投无路的时 候,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时候,什么都无所顾忌了,英雄就这样产生了。
李小龙就是这样的英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隐姓埋 名的生活不是李小龙心仪的。从影是他的梦,更是他的命。他踏入好莱 坞,饰侠义斗士加藤,"拳打脚踢”最后打出立锥之地!他玩的就是种 心跳。他相信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喜欢李敖的"宁 鸣而死,不默而生”。
于是,功夫影帝诞生了。
立志当存高远
人生在世,首先要立志,志立则有根本。
唐时的王勃在其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写道:“老当 益壮宁移白首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道出了树立远大的 志向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这句话随后成为历代仁人志士励志的名 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正是李小龙早年习武的真实 写照。
孔子也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把立志作为人生的 起点、事业的开端。古人说:“有志者,事竟成。”说明立志是 修养的起点、成就事业的基础。志存高远,以此激励自己,艰苦 奋斗,自强不息,去实现伟大的理想,去从事轰轰烈烈的事业, 这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纵观历史上成功的人士,一定都有远大的抱负、崇高的理 想。“胸怀大志”是所有成功人士的共同特征。李小龙亦是
如此。
李小龙一生对电影的追求从未懈怠过。在美国,好莱坞一直 是他的梦,但从影路上坎坷艰难,虽然历尽周折并以一部《青蜂 侠》一举成名,在好莱坞已经有了一席之地,也接演了一些配 角,担任武术指导什么的,然而,他总是在原地徘徊不前,甚至 还不得已饰演了《丑闻喋血》中那个阴阳怪气的同性恋杀手。 在好莱坞昙花一现的人很多,况且他还是一位中国人,要在好莱 坞风风火火谈何容易。一位影评家说:“一句话,因为李小龙是 中国人。不是好莱坞的首脑对李小龙本人有什么偏见,而是美国 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如无形的手,窒息了他们的思维。”
1969年1月,是李小龙生活最不得意的时候,但是,他并 没有垂头丧气,他反而非常自信地在一张便笺上写道:
我的明确目标
我,布鲁斯•李,将会成为全美国最高薪酬的超级
东方巨星。作为回报,我将奉献出最激动人心、最具震 撼性的演出。从1970年开始,我将会赢得世界性声誉; 到1980年,我将会拥有1000万美元的财富,那时候我 和我的家人将过上愉快、和谐、幸福的生活。
这是中文翻译,原文是:
My Definite Chief Aim
浏览437次